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经济学人》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借鉴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12502
刘静

  摘 要: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度愈来愈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话题中心。但与此严重不对等的是,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一直处于劣势,尚未建立起较强的国际话语权,为破解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困境,本文分析研究世界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经济学人》的对外传播经验,通过借鉴、学习该刊针对自己受众的叙事方式,改进我们的叙事方式,探讨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

  关键词:《经济学人》 国际传播 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去十年来,我国全面开启的“媒体走出去”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经费配套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支持和保障。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我们的国际舆论议题设置能力、话题引导能力以及舆论斗争博弈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1]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较之下,人口仅有6700多万人的英国创办的《经济学人》堪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该刊创办于1843年,作为一份老牌政经类刊物,其优质的报道、对国际问题的深刻见解以及国际化视角分析影响了全世界大批读者,对国际舆论也有较强的导向功能,这样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期刊无疑是一个国家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该刊新闻经验和报道技巧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因而,分析《经济学人》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学习,探讨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局面,进一步构建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全球性国家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报道角度多元化

  《经济学人》立足于国际视角,报道角度不是局限于英国或欧洲,而是更加偏重于英国以外地区,聚焦国际大事,紧跟世界热点,分析当下时政,洞察未来趋势。据其第16任主编约翰·麦克列威特所说:“我们的成功就在于杂志是全球化的杂志,我们的报道是世界化的视角。”[2]自创刊以来,该刊共为三个国家开设专栏。第一个专栏国家是英国,当时英国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又是创办地所在,开设英国专栏理所应当。1942年,该刊为美国开辟了独立的专栏。此后不久,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中心。2012年1月,鉴于中国崛起对全世界的影响力,《经济学人》开设了中国专栏。目前,该刊常规专栏包括中国、英国、美国、欧洲、美洲、亚洲、中东/非洲、国际等,并根据国际形势适时调整,如2021年6月5-11日刊期临时增加了巴西专栏。该刊国际视野的开阔性、报道角度的多元性、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可见一斑。

  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近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有的国际报道与对外传播的原则依然是“以我为主”[3],报道角度依然是从中国出发。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我国的国际传播原则是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可否由“向世界说明中国”更多地转向“向世界说明世界”?我们应多关注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用中国的理论和思维探讨国际问题、处理国际争端,向世界传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主张。并且这种多元化的报道角度也是符合中国自身及世界舆论场的发展需求的。首先,中国的国际传播在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视野、扩宽角度;其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舆论也需要稳定性的力量,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可适时进入世界舆论主场中,逐渐发挥我国舆论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而,转变报道角度,从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多价值的传播视角出发,有利于建设中国话语体系,使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二、写作手法巧妙化

  《经济学人》是全世界所有报刊中对作者写作能力要求最高的媒体之一。该刊吸引广大读者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巧妙的写作手法。一是驾驭文字方面比较娴熟,遣词造句独特、修辞运用巧妙、行文结构优美。虽然该刊坚持西方价值观,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在涉华报道时总是携有“冷战思维”,以其自有的意识形态习惯理解中国的特殊问题,却往往能将立场掩盖于具体的文学性语言之下,尤其是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双关语、文化梗来进行影射,看似客观中立,虽然偶尔文学性变强、晦涩性加大,却更能吸引读者细心琢磨,跟随作者的思路思考,不知不觉得出与作者一样的结论。二是多数文章采用三层标题,乍一看比较复杂,但内容层层递进、态度明确、一目了然又富含隐喻,往往妙语连珠,惟妙惟肖。如2022年3月12-18日的《全球经济——燃料、食品和愤怒——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混乱即将冲击世界家庭和政界人士》一文,讲述了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经济危机与政治动荡的关系。这样逐次加强、依次贴近的標题确实能够很好地为内容服务,也是吸引眼球和润色内容的高效武器。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不缺少生动精彩的故事,即便是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宏伟成就也有数不清的生动案例和讲不完的精彩亮点,这些都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但对外传播能力弱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触动人心的写法。诚然,中外语言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价值观念迥异,都给对外传播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掌握宣传技巧、实现中外沟通,也是此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人》表达意见的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在写作手法上更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特别是不同社会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选择和使用模式,用扣人心弦的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用既蕴含中国道理、又契合境外受众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的方式转换语义。如周恩来总理曾经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向外国友人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人一听就懂、印象深刻。探索巧妙的叙事方法,构建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才能让中国声音真正走进世界各国的社会和人民生活,弱化隔阂,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欣赏,从而引导国际舆论走向。

  三、语言风格幽默化

  《经济学人》内容构思新奇大胆、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编辑元素多种多样,有文、有图、有数据、有互动,内容优质详实又不失深度。虽然该刊内容定位以严谨的政治商业为主,但基本沿用的是轻松明快的风格,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甚至带有嘲讽的口吻。[4]另外,该刊文章对漫画的运用炉火纯青,自成一派,与诙谐有趣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幽默漫画随处可见,封面图、目录图、文章插图等,不仅数量多,占位重要,而且同一幅图大大小小出现多次,不断加深读者的印象,“画里有话”的表述方式显而易见。

  我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文化等,本是应有之义,但有时与国际主流舆论场格格不入。长期以来,囿于“宣讲有纪律”的制约,对外传播也一样是讲官方语言、发官样文章,[5]语言风格过于严肃,不够雅俗共赏,不够鲜活有趣,显得枯燥无味,自然无法吸引更多的西方读者,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以《经济学人》为借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否可以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减少严肃的话语体系,更多采用轻松明快的语言风格来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式幽默,彻底改变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式刻板印象。在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幽默语言凝结着不同文化体系下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智慧,具有极强的跨文化交际性。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恰到好处的幽默语言所发挥的效用远胜于僵硬、刻板的外交辞令。除活跃外交气氛、回避敏感话题、保守国家机密、化解外交尴尬、增进国家间友谊之外,还具有宣示外交政治立场、传递政治意图、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等重要话语功能。[6]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经常用妙语连珠、针锋相对的中式幽默,不卑不亢地回答外国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凭实力圈粉。打造融通中外的幽默话语,对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大国形象、构建中国特色大国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表达方式亲民化

  虽然《经济学人》的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包括政商学届的决策者、企业家、各界精英人士等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群,但该刊有些文章的表达方式非常接地气,极具亲和力。经常通过他人之口或者转载其他报刊文章来叙述一些“事实”,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一些小人物的生活,语言温和流畅,娓娓道来。如该刊每期最后一页“讣告”专栏,和我国郑重哀婉、格式固定的讣告形态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人物传记或人物趣闻。主人公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平民百姓,均着重表现其精彩的生活和有趣的经历,而非生前成就或职务,如同介绍一位老朋友一般,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形成共鸣。

  目前,我国对外传播主题过多集中于重大议题,传播对象也多集中于海外上层人士,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相对较少,容易陷入“不食人间烟火”的窘境。为了转变我国国际传播劣势,应更加注重寻找人性的共同点,更多针对海外普通公众,用生动鲜活的个人案例和拉近心理距离的个体感受,以人物悲喜为载体表达共通情感,真情而巧妙地述说中国故事,从而打破文化壁垒,增强亲近感。这种对外传播方式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三十而已》《人世间》等热播剧在海外也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广泛好评。虽然中外文化有差异,但是婚姻和家庭是全世界人们共通的主题,反映人类共同命运、共同情感、共同理想的作品可以被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这些讲述家长里短、充满烟火气息的作品可以帮助海外观众更多了解中国社会风貌,贴合共同情感,拉近彼此距离。因此,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可以尝试以小见大,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把他们介绍给世界,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引起情感共鸣,走出“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

  五、分析见解独特化

  《经济学人》的读者黏性较强,不少读者将此刊作为每周必读之物,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该刊销量依然有150万份的不俗数字,加上“三产”,每年能盈利逾5000万英镑。[7]这与其独立的思考判断和洞见的独创性不无关系。该刊每期都要为本期的报道配发五六篇社论来传播它的编辑思想,并且在每篇社论内都会标注在哪个版块可以读到相关报道或分析性文章。每期都会在其“金融/经济”版块推出几篇文章介绍经济学界学者对社会关注问题的思考,用简单凝练的剖析和鲜明的观点深入浅出解读当今世界的方方面面。如2022年3月5-11日刊期介绍的是关于欧美对俄制裁背景下全球股市、外汇等金融风险的看法;2022年3月26日至4月1日刊期介绍的是关于俄乌冲突造成的全球能源格局及走向的看法。这是国际普遍关心的问题,该刊见解独到、言语犀利,容易引发思考和讨论。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战略体系,要有自己的态度和声音。在这一点上,独特的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走向国际视野的核心优势。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新颖的中国元素一直吸引着西方人的目光,从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的成功,到目前中国本土玄幻小说在西方的热捧,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和家国天下情怀,蕴含的民本思想、仁爱精神、忧患意识、以和为贵等核心价值,都与欧美文化傳统有着显著的差别,也为构建全人类共同文明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依托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经验,以及处理国际事务的外交理念,这也为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从传统文化和理论实践中寻找力量,形成中国态度,发出中国声音,从而弥合国际分歧,引导全世界达成共识,实现中西话语体系的接轨,共同构建人类文明,扭转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存在的劣势。

  六、理论观点权威化

  该刊自创办之初,创始人詹姆斯·威尔逊即定下了其办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8]百年来,该刊一直致力于提供权威的高时效性报道与全面分析,特别是其发布的全球经济数据及对他国数据质量的评判具有权威性,也吸引了一大批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读者,如基辛格、默克尔、比尔·盖茨等。2015年李克强总理为《经济学人》年刊撰文《中国经济的蓝图》,讲述中国2016年的发展方向。2016年,奥巴马为该刊撰稿,讲述美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的四大结构性挑战。2020年,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在该刊发文《中美为何必须携手抗疫》,呼吁全球合作。[9]这些高质量的稿件来源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目前在国际传播和舆论领域,尽管有些西方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不能自圆其说或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但西方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对中国的解读往往存在偏差和不切实际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西方话语霸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威性,争夺国际话语权,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也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與西方霸权话语不同的是,中国话语不使用强制性语言,而是秉承“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凸显大气磅礴、弘毅宽厚的中华文化内涵。“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一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处理国际问题的准则;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响应。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强大的经济力量提供了坚实的话语基础,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科学的话语体系,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坚定的话语自信,这些都为提高中国话语权威性提供了保障。随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适时提升中国话语的权威性,只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开始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才能提高中国话语的说服能力、斡旋能力、协调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浪潮,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担负起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责任,履行国际义务,赢得有利的国际地位。

  七、结语

  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增强一国的竞争实力和国际地位,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在“西强我弱”的世界舆论形势下,中国崛起必须要有自己的话语“护卫舰”保驾护航,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声音。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中国正逐步成长为世界政治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锚。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借鉴《经济学人》的成功经验,重新思考国际传播战略与路径选择,用多元化的报道视角、巧妙化的写作方法、幽默化的语言风格、亲民化的表达方式、独特化的分析见解、权威化的理论观点,转变国际传播思路,用全世界都能听得见、听得懂的语言表征自己,讲好中国故事,有效地将我们的声音传递出去,与世界对话、相处和共存,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形成与我国迅速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系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