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新手编辑首次负责一本专业技术类图书的出版工作及所思所悟,总结了新手编辑在策划选题、审稿编校、打造亮点、专业营销方面遇到的工作难点与经验方法,指出新手编辑应重点训练编辑思维,系统学习业务技能,全流程参与出版工作,以个人经验教训做典型示范,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新手编辑 专业图书 融合出版 专业营销
《中药材高质高效生产200题》一书是笔者入行以来,首次作为责任编辑负责的一本专业技术类图书。该书从选题确定到编辑出版,历经一年半的时间。作为“三农”出版界的新手编辑,在充分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学习出版业务后,邀请中药材行业相关专家编写、出版该书,驶入编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赛道。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们日常健康养生必备的高质量的消费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基于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执着与热爱,河北涉县农业农村局的贺献林、刘国香经多年撰写,多次修改,出版成书《中药材高质高效生产200题》,并邀请河北省中药材业技术体系创新岗位专家——河北农业大学的杨太新教授为本书做审稿把关。
《中药材高质高效生产200题》是“码上学技术·绿色农业关键技术系列”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选择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概括论述,下篇选择32种中药材,提取生产上最核心、最难解、农民最关心的200个关键技术问题,并作解答以供生产参考。同时,配合中药材生长形态、病虫害症状等彩色图片和技术操作示范视频,让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药农阅读起来轻松易懂,也让中药材生产技术可操性更强。
一、编辑入门关: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为编辑出版优质图书而开展的调研、设计、论证、优化等创造性活动,是出版工作的源头和基础;选题策划能力和水平是编辑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选题策划应首先突出特色,作为“三农”领域的编辑,要结合国家“三农”工作方向,结合出版社“三农”资源优势,策划体现专业品牌特色的选题;其次要优化选题结构,洞察市场,敏锐捕捉出版新趋势、新潮流,满足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一)结合“三农”工作方向策划选题
作为一名“三农”出版工作者,需紧跟国家“三农”工作重点,了解农业发展动向,精准策划图书选题。对于刚入行的新手编辑而言,这一思维更是应该尽早培养,深度挖掘选题可能性,提升选题敏感度。
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阶段,乡村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农民立足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增值收益,种植热情大幅提升。研究政策重点、了解生产难点后,笔者决定以中药材这一特色作物为对象,以“高质高效生产”为关键词,组成本书书名,积极响应国家对农业产业绿色安全的发展要求,同时展示本书内容效用;中藥材高质高效发展,即既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又保证农民生产收益。
(二)结合热门出版策略策划选题
新手编辑不仅要与时俱进了解专业内热点、难点,还应该及时关注行业内的创新和热门策略,让读者在选择中感受出版者的用心良苦。丛书名中“码上学技术”中的“码上”既取“马上”谐音,吸引读者,让读者感受到此套丛书指导生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响应当下融合出版策略,将作者及专家拍摄的技术操作类、病害诊断类、设备机械类相关视频转为二维码,附于书稿正文。纸媒融合,丰富书稿内容,直观呈现技术知识,升华读者的阅读体验,转化作者的创作成果,落脚点最终回归于出版物内容。如本书围绕中药材生产,必然要涉及各类中药材的生产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措施等。这些技术有的决定了中药材的商品价值,一旦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药农极大的经济损失,而文字和图片呈现方式单一,知识传播效果有限,视频二维码的加入能使读者用相差无几的价格,买到内容更优质、更具参考性的图书,既将作者的研究技术顺利转化,指导实际,又能精准服务读者,提升双方对出版服务的满意度,树立出版社品牌。
二、编辑业务关:耐心打磨,全程跟进
本书的出版,凝聚了作者的心血,责任编辑也付出了很多艰辛。深度了解选题背景和出版意义后,借助前辈指导,笔者在审稿中努力打磨加工、提升图书质量;抓住出版趋势,打造图书亮点;借助专业途径,在加强后期营销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更多的是,通过全流程负责图书出版工作,不仅提升了业务能力,掌握了工作要领,更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编辑思维,明确了自己在“三农”出版领域的职责使命和方向目标。
(一)耐心打磨,提升图书质量
书稿拿到手后的第一关就是审读工作和编辑加工工作。在这其中,新编辑要跳出入行前固有的读者思维和学生思维,善用辩证思维、编辑思维,逐项推敲,敢于质疑。
对于书稿中涉及的中药材品种,要精心选取,满足市场,满足生产需要;关于作者书稿内容框架,做到设计合理等;整体内容应由浅入深,由介绍中药材植物学、生物学特性,到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管理难点、病虫害防控,最后介绍采收关键、采后市场等,覆盖生产全流程。作为技术类图书,一定要把握从实际出发,站到读者角度,并响应图书题目的高质高效,指导产品达到高质量、产业实现高效益。
另外,新编辑一定要牢固建立读者本位思想,图书内容一切围绕读者需求。本书读者定位于在生产一线的技术推广人员和中药材种植企业从业者、药农等,因此,我们在和作者约稿时决定主体内容以问答形式体现,一方面使读者阅读方便,检索便捷,“对症下药”找技术;另一方面一问一答,言简意赅,省去不必要的章节分级和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直观呈现要点难点。同时,问题题目的设置和用语需要多加推敲,设置问题要能更符合本书风格,激发读者阅读欲。如讲红花采收,作者原稿为“红花采收是怎样的?”而从读者角度,该问题表述宽泛,用语书面。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则可以推敲修改,如改为“如何高效采收红花?“红花采收要点有哪些?”“红花采收需注意什么?”等。这样的问题设置从读者打开目录就能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好奇;但是问题表述不应脱离正文讲解内容,一切要以正文内容为基础,根据好的标题适当调整讲解内容,但绝不应一味追求标题设置,而忽略文题对应。
首部书稿的审稿及编辑加工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而且大多零碎,容易让人失去耐心,找不到重点。作为刚入行的新编辑,编辑加工能力欠缺是难免的,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快速掌握行业标准,应对两难问题。一是系统学习权威编辑知识。就当时的笔者来说,参考的书籍共三本,分别是《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和笔者所在出版社的社内自用编校指南。前两本主要针对行业内常用标准及规范进行分类解读,其中,《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体量适中,便于仔细研读,实践参考性强,可于入职初期每日定时定量学习,积少成多,系统掌握行业对编辑业务技能的要求,提升对稿件中编校问题的敏感度;《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体量较大,内容丰富、权威,汇总编辑可能涉及的各类行业标准,并辅以应用实例,可主要用于特定编校问题查询,作参考、工具书,培养标准规范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习惯;而第三本自用的社内编校手册,则主要是针对出版社的常规出版流程、常用编校习惯及常遇编校疑难进行解答。二是找本社相似风格、同类主题的权威出版物作本书编校工作的参考。《中药材高质高效生产200题》是一本技术指导类图书,其主题为中药材生产,编辑加工时,笔者便找到本社资深编辑老师出版的《柴胡规范化栽培技术》以及获过奖的一些技术普及类图书,以指导自己在诸如体例、文字篇幅、图片放置等方面的更优选择。
(二)适应市场,打造图书亮点
在现今各类产品饱和、读者需求多样的情况下,图书作为一类带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必须打造自身亮点,便于后期营销宣传,更易于得到市场认可。
编辑部门和发行部门联动沟通是获取市场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定期交流,我们了解到在电商售卖中出版产品的封面决定了读者50%以上的购买意愿,颜色、风格的选择都至关重要,而丛书封面风格一致,主题突出,从气势上就能给读者获取知识的“安全感”,吸引眼球,凸显出版社的专业策划与匠心打造。由于本书是分社整体策划的丛书系列分册,因此,在书稿封面及宣传语的设计方面,既要考虑丛书整体风格,又要突出该书的特点,力求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首先,收集多方面信息,明确丛书其他分册针对的作物是什么、描写的内容是什么、亮点有什么,注意横纵向统一。其次,新手编辑应及时分析请教,考虑到各分册针对的作物不同、丛书亮点是视频二维码、市场书风格需活泼吸引读者、技术指导宜科学权威等,在和设计人员反复沟通,拿出多个方案后,我们选择以下封面方案(见图1),整体色调活泼、版面简洁、重点突出。
封面中部类似腰封的设计,位置醒目,用图片点明针对作物,如本书主要写中药材生产,则尽量从书中选取或由作者提供相关中药材图片。类似腰封的设计将本书书名和本书宣传语上下分隔,一目了然。不论是书名还是宣传语,简洁的数字更能反映本书特点,让读者快速了解本书信息;宣传语“30”“32”“200”等数字则重点凸显作者权威、内容科学。位于封面底部的白底黑字则是丛书宣传语,位置抓人眼球,也再次呼应丛书名“码上学技术”中的“码”,让读者快速了解本书亮点,即视频二维码教学。
除借助出版社平台了解行业和市场,新手编辑还应该多走出去,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和作者的写作动力。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各科研院所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基层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上。在这些活动中,传统纸质图书作为培训教材较为常见,而将融媒体技术应用于出版物中,清晰地展示出生产技术中的关键节点,会引起作者及读者(农技员、生产者)的强烈兴趣;对于出版单位,紧抓融合出版这一新的出版方向,也真正做到了出版物的高质高效生产。
作为新手编辑,手头资源有限,途径有限,因而要充分利用出版社已有资源和作者创作素材。在策划本书稿过程中,笔者不仅从出版社数字出版办公室的已有资源中整理本出书所需的视频,还充分调动作者的积极性,让作者加入视频创作。科技类图书作者大都为研究人员,视频拍摄技能不高,但视频素材丰富,需要优化与汇整,因此,编辑在视频质量和内容方面仍需要把关、引导。具体体现为:前期与作者沟通确定拍摄内容,告知视频质量要求,提供拍摄指导方法;中期跟进拍摄进度,检查视频样本素材,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防后期大量修改,甚至全部更换重拍;后期仔细审查视频内容,从背景、字幕到配乐一一检查确认。必要时,编辑应掌握一定剪辑技术,以帮助作者调整视频;同时,一定的注意版权问题,涉及视频字幕字体、背景配乐问题应慎重对待。
(三)专业营销,明晰图书定位
《中药材高质高效生产200题》以中药材生产为主题,属于技术指导类专业书籍,营销方法需区别于大众类图书。笔者认为,专业书籍读者画像明晰、特色鲜明,营销关键点在于如何精准定位人群,使销售更顺畅。通过此书的营销及后期其他分册的营销经验,笔者总结出技术类图书营销的三方面专业途径。
一是充分依靠社内发行营销。发行部门作为出版社与市场衔接的重要部分,掌握市场风向,编发联动能达到图书产品有效生产,精准投放。通过与发行人员沟通,提炼汇总之前中药材类图书发行数据及各项指标,用数据指导精准营销,定位本书投放省市、投放书商、投放项目(如争取入选农家书屋)等;同时,新编辑也可借此途徑随时掌握市场反馈,及时复盘,后期持续挖掘相关选题。二是借助作者专业群、学术圈,甚至可由作者出面,邀请专业内公认权威人士撰写书评、推荐语,编辑帮作者打磨好书,作者下场亲自宣传,本身还是对出版社品牌的宣传,有利于编辑挖掘更多潜在作者资源。三是关联专业微信公众号。同样,我们选择专业微信公众号时,其拥有的粉丝群量不一定要多大,但需保证足够精准,因为面对每一个微信公众号,粉丝在选择关注与否的同时,就已经了解其推送主题。选择与本书专业相似的微信公众号宣传,能达到图书信息有效投放,本质也体现了精准营销。
参考文献:
[1]黄宇.改写历史的首部羌族药谱[J].出版参考,2013(21):1.
[2]赵朋举,潘俊成.浅议融合出版背景下专业图书编辑转型发展[J].中国出版,2020(1).
[3]范春青,李长惠.科技类图书新编辑的培养模式浅析[J].科技与出版,2012(1):80-82.
(作者单位系中国农业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