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旧苑春来草似烟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12193
字如祥

  摘 要:青年学者金强的《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可称得上是唐诗传播研究领域结出的一苞新蕾。该著作以吴融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着力考证与澄清吴融身世与交游,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吴融诗歌特色、诗论评价、诗语分析等,运用文学传播学以及文化网络传播的相关角度和理论来观照吴融诗歌在后世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不仅对吴融及其诗歌做出更为真实和立体的贯通式解读,并且视角新颖,在很多方面极具创见性。

  关键词:吴融诗歌 唐诗研究 文化传播

  传播是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一切文化都是在人与人的传播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促进文化变革和创新的活性机制就是传播,因为文化不是一个被动凝固的实体,而是一个发展变动的过程,是一个“活”的流体。当我们聆听沉沉的历史足音时,就会发现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文化传播的历史,传播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文化借助于传播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当今时代本就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当代人对社会生活的阐释,以及文化实践活动和文化创造活动,都与传播息息相关。事实表明,人类历史最大的嬗变就是文化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这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和中心视界之一。可以说,文化传播成了当代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经深度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和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与最复杂的现象之一。

  文学传播也不例外,它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更理所当然的是其最重要的传播内容。当我们走进绵延的时间长河里就会发现,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在世界大潮中既经历过失落与耻辱,也感受着梦想与辉煌。其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的古代文学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国内外的传播步伐。而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了唐代,便进入了一个高度繁盛的新时期。其中诗歌作为主流更是大放异彩,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不到300年间,留存下来的诗歌近5.2万首,有姓名的诗人达2300多人,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就有五六十人,其数量之多、作者面之广、风格流派之众、体裁样式之全、影响之大,堪称空前,并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和一批众星捧月的名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盛唐气象。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学东渐,我国学者开始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文学批评,而从这一角度广泛研究文学大约始于90年代。其间,一批硕博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陆续呈现。可以这样说,20世纪的文学传播学发端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研究对象是从某一传播学理论角度研究文学传播,或是断代文学的传播研究。进入21世纪后,文学传播学研究开始向系统化和领域化发展。这一时期,硕博论文及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并涌现出了王兆鹏、马承五、柯卓英、吴淑玲等一批学人,大批学人也纷纷加入了文学传播学的研究队伍。他们的成果一方面继承了90年代以来断代文学的传播研究,或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逐步构建起古代文学传播理论体系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新发展,比如著名诗人诗歌传播研究,传播方式、傳播特点与传播模式研究,以及流派传播研究等。金强博士的《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的。

  吴融是名重一时的晚唐诗人。唐昭宗时官至翰林承旨,是唐末时期少有的集高官职、出众才华于一身的诗人。他一生围绕科举、仕宦辗转流浪,见证并述说了唐王朝的衰颓和濒临灭亡的历史。吴融交际广泛,与韩偓、贯休等人均有交往。创作丰赡,兼及诗、赋、制诰文等,其诗集《唐英歌诗》至今仍有流传。吴融诗歌在宋元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对黄庭坚、杨万里等都有影响,但之后影响有所减弱,这与后人对晚唐诗歌的喜好、品评风尚有关。金强博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其著作以吴融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着力考证与澄清吴融身世与交游,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吴融诗歌特色、诗论评价、诗语分析等,运用文学传播学以及文化网络传播的相关角度和理论来观照吴融诗歌在后世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不仅对吴融及其诗歌做出更为真实和立体的贯通式解读,并且视角新颖,在很多方面极具创见性。

  第一个富有开创性的表现,即是作者从吴融身世与交游的基本脉络和节点,还原交往与交际事实,在吴融所处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解读其被遮蔽了的诗风,分析其诗歌风格及诗论评价,澄清历代对于吴融诗歌特色品评中存在的臆断和误解。在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中,作者即提出吴融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研究中重新给予品评和定位,重新思考吴融及其诗作在唐诗史上的特色及地位,使用大数据和定量分析,准确地把握其诗作风格。以此为出发点,作者从有限的资料中考证吴融生平记述,考查提及吴融集子的资料,挖掘与吴融有交往的诗人,以厘析吴融在诗人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历史语境中客观展现出吴融在当时诗坛上的地位和形象。

  在“吴融身世、交游、才能”一章中,作者从大量原始典籍中重点梳理了吴融与十几位唐代诗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唱和之作。如吴融与贯休、黄滔等人的交往中体现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欣赏的成分、精神的交往,也从唱和之作中显示吴融在律赋方面的认识和不俗的创作功力;从为陆龟蒙所作的奠文可见吴融的文辞富丽,对仗谐工,全文条理清晰,流畅通晓;从与卢大力、李洞、韦彖的交往可见吴融的重才赏才,能够提携帮助后进的精神气度。作者将目前文献上所能搜集到的吴融与同时代诗人的交往做了一个简要勾勒,一定程度上向读者客观真实地展示了吴融的为人处世和诗歌才华。

  在“吴融诗歌的特色分析”一章中,作者重点把握吴融诗作评论、诗歌特色、风格等研究,并突出了自己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创新之处。如首先在探讨历代对于吴融诗歌特色的品评之时,作者列举了相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指出这些诗评未能客观、理性、全面、准确地解析出吴融诗歌的全部特色。作者认为,品读吴融的诗歌,最先感受到的不是“才力浩大”,而是体物观情的精到细致,其诗歌的声律使用也十分纯熟,情感上又细腻朗俊,并饱含着凄清荒疏的风物系统,也有沉稳持重的个性风貌和孤静闲愁的处世基调。作者综合对于吴融诗评的几说中,认为将其格调定为“纤弱鄙陋”和“松浅”多出于臆断,亦未能加以举证,且将风格不一、遭际各异的诗人放在一起品评的做法并不严谨。作者认为,一些争论的源头并不是古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恰恰是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体验,主观臆断了某些模糊事实并进而得出了偏颇的结论。所以,作者利用“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方法来分析吴融的诗歌风格、某种鲜明的诗歌风格的产生,是因为作者有某种强烈的个性,但作者考察吴融的履历发现,吴融为人处事常标举传统中正,急人危难,处理具体问题时又讲求不卑不亢,各种精神与品格巧妙地融汇于诗歌之中,因而认为吴融的诗歌很难说具有某种特别明显的风格,而常常是几种风格杂糅在一起。

  其次,作者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吴融诗歌的题材分类和体裁分类,从诗歌的字频统计,结合对其代表诗作的分析鉴赏,论证吴融诗歌呈现出的显著特色:一是清、细、净,二是荒、愁、闲,三是简备精当、声律谐雅。对于吴融的诗风界定,作者亦通过对吴融诗作的全文数据库进行词频分析,细分使用率最高的99个词的词义,总结出诗人的几种标志性情怀:一是苦苦寻觅,二是思路受阻,三是空虚寥落,四是抚今追远,五是孤冷悲伤,六是灰颓残败。

  再次,对于吴融艳诗的评价这一有争议的话题,作者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考证吴融是否称得上是艳诗诗人。据作者统计,在吴融的百个常用词频中,只有“风流”一个词涉嫌脂粉气息,其出现次数为6次,且多是吟咏花卉,或写风度潇洒放逸的,并不与女人有关,因此也便自然散尽了脂粉气息。通过词频使用比较,可以看出吴融的艳词比例是极低的。另一方面,亦可从诗人的生平、交游等方面看出其是否是艳诗诗人。作者在“吴融身世、交游、才能”一章中已作过分析,资料表明吴融的家风淳朴、操守极严,他自己在同辈中也德高望重,又好提携晚辈,向为时人所重。这种尊严和地位,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不是短时间能奠定起来的。再者,作者从吴融的艳诗内容出发,其中很少描写轻薄姿态或儿女情长,而是融入了多方面的细腻感情,并不艳俗。所以作者得出了吴融算不得艳诗诗人这一结论。

  作者在研究吴融及其诗歌特色时,十分注意考察吴融个人仕途遭际与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从文本出发,潜心分析感悟,不随意臆想,也不主动夸大,以“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方法加以适当比照,使用大数据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加强对于诗人诗风判断的精准性,分析吴融诗歌特色,界定其诗风,并把吴融及其诗歌研究放在晚唐诗歌的整体观照中,而不是零碎片段地简单选取诗歌研究来得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这显示了作者的洞察力和较为宽广的学术眼光。

  第二个创见性的表现,是作者从文学接受和传播学的角度,考证其诗歌传播的大体状况和流传规律。文学接受传播学是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作者从文学作品接受传播这一角度出发梳理吴融诗作的流传,能够客观地提升其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作者以翔实的古籍资料及数据调查梳理了吴融诗歌入选总集、谱录、类书、现籍唐诗选本、文学史著作等收录情况,考察了吴融及其诗歌在后世不受重视的时代、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并根据主客观编选受制因素与实际出版情况指出,就现有选本来分析论证唐代诗人诗作的流传和受评情况,从根本上还是存在偏颇和缺陷。晚唐时期时局动荡,使得晚唐诗歌作为一个传播特例,一直以来被置于相对孤寂的角落,未被充分讨论。作者不仅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使读者在诗歌文本之外,对影响晚唐诗歌传播的社会政治因素和技术文化因素进行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照,而且以吴融作为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重新审视了其在历代唐诗选中、当代文学史著作中的地位。

  作者还特别提出探究吴融诗歌在当代的网络传播,并由此延伸探讨了当下已经相当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唐诗及古代文学的传播现状。作者认为无论是诗人还是诗作,抑或与诗歌有关的衍生品,尤其是唐诗的多层次、多角度、多面向的传播,其网络传播不仅应该是全国性的,甚至应该是全球性的,这些传播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这种视域的传播行为,应该成为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传播研究内容。作者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为例,解析4位诗人在网络上的受搜索和受关注程度,4位诗人的搜索数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受瞩目的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诗人作品传播和诗人形象品评的重要参考;同时,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对吴融的诗作被网友自发引用和品评的情况做了简要梳理,以此可显示出吴融诗歌网络传播现状和现实影响力。作者将传统诗文利用电子手段和数据库等方法,探究诗歌的网络传播,可谓是发前人所未发,亦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第三个具有突出性的地方,是在一些以往研究中,对待晚唐诗歌的问题一直存在着较为尖锐的观点,使得对晚唐诗歌的评价出现极不稳定的情况,作者以吴融诗歌为研究代表,给予晚唐诗歌充分重视,客观评价。对吴融及其诗歌的研究,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给出精到的文学阐释和细致的审美赏析,秉承文学亦是人学的研究态度,向读者客观地展现了吴融为人处世的准则及其广泛的朋友交际圈,在他相当数量的风格稳健的诗作中,显示了其杰出的才华。作者在梳理吴融身世交游以及其诗歌风格、诗歌传播的过程中,也从侧面客观再现了晚唐诗坛的风貌。这种全面把握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有助于读者充分了解吴融及其诗歌以及晚唐诗歌的本质特征,充分展示了作者脚踏实地的学术作风和过硬的基本功。

  通观整部作品,以翔实的材料为立论依据,把握了吴融身世交游,以“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等方法重新思考历代诗论对吴融及其诗歌的评价,客观、理性、全面地解析出吴融诗歌的特色。使用大数据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精准判断诗人的诗风,分析品评其诗作特色,并把吴融及其诗歌研究放在晚唐诗歌的整体观照中。从文学接受和传播学的角度,考证其诗歌传播的大体状况,梳理吴融诗作的流传,收录情况。可见作者搜罗爬梳文献的细致,书后附录《吴融诗歌的编选及在部分文学史著作中的收录情况》《吴融诗歌的用词统计》等,为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线索。作者对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开疆拓土,开启了前人未涉及的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研究内容丰富翔实,论证严谨并充满浓厚的学术气息。

  当然,书中对于以吴融为中心的晚唐诗坛的文学和人际交往,可做更加细致的梳理考证,对于吴融诗歌特色亦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作者本人在著作中也提到将继续深入对吴融诗歌以及唐代诗歌的研究,其笺注《唐英歌诗》、整理《杏花诗史》的工作也在进行。我们由衷地期待着这些新成果的面世,能为吴融研究乃至唐诗研究提供更多宝贵成果。

  (作者单位系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