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粤派批评丛书” 文艺批评 出版价值
2016年5月,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晚报》等联合举办了“文学评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名学者和文艺理论批评家与会。著名学者陈剑晖、古远清等在会上初步提出了营建“粤派批评”的设想,而“粤派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广东力量”这一议题也得到了与会者深入的讨论。随后,《羊城晚报》于2016年6月5日推出关于“粤派批评”的专版。专版推出后,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做出重要批示,高度肯定关于“粤派批评”的专题讨论。
2016年下半年,作为广东省人文学术出版的重镇,广东人民出版社迅速约请蒋述卓、陈剑晖、林岗、郭小东、宋剑华、贺仲明等著名学者担任主编,策划并启动“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计划。“粤派批评丛书”共分“文选”和“专题”两大板块,收录了近代以来广东文艺批评杰出人物的代表性文论作品。2018年,“粤派批评丛书”第一批18种出版;2021年,第二批12种出版。
在中国现当代文艺批评史中,“京派批评”“海派批评”“闽派批评”等都已是公认的批评流派或实践体系,但“粤派批评”受其历史、现实、地域和文化性格等诸多因素影响,一直处于被动缺席或失语的状态,从而为文艺批评界所忽略。事实上,无论是历史传统、精神品质,还是批评队伍、理论贡献,“粤派批评”都具有不可比拟的自身成就,它理应在文艺批评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因而,“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广东文艺批评的成绩检阅,而且还是一项穿越和观照广东文艺批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系统工程。陈剑晖敏锐地指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粤派批评口号的提出与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以及‘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一次较有广度和深度的文学事件,它的影响已超越了地域局限,甚至‘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1]作为这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建构价值。
一、谱系化:传统根基与脉络回溯
任何文艺批评体系或理念都不能凭空而起,它离不开其传统的根基,“粤派批评”同样如此。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寻找“粤派批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进而对展示其丰富内涵的“粤派批评丛书”的功能、作用进行定位,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粤派批评”浸润于岭南文化体系之中,受到迥异于北方文化的批评风格、文化精神的影响,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就文论传统而言,汉代陈钦、陈元经学的生动轻灵,唐代六祖惠能禅思的世俗日常,明代陈白沙“学贵知疑”的批判性思维,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和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锐意创新等已默默流淌于“粤派批评”的精神血液里,内化为一种带有传承印记的集体意识。加上受到广东位居沿海、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地理区位优势影响,“粤派批评”更展现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开放包容、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品位。
但是,长期以来,出版界对岭南文化的关注更多停留于传统民俗文化研究和古籍文献整理层面,而对近代以降尤其是现当代文化关注不足,更没有意识到广东文艺批评体系对岭南历史文化肌体的创化和更新。实际上,以现当代文艺批评家为主体的“粤派批评”早已在批评实践中独步时代。黄药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的倡扬,影响甚巨;钟敬文率先对民间文学进行系统化研究,被视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泰斗;黄秋耘在“百花时代”大声呼吁“不要在人民疾苦面前闭上眼睛”,振聋发聩;梁宗岱通过深厚的中西文化学养,建立起了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和西方现代性相融的新诗理论体系……以上这些都是“粤派批评”的源头性人物。
可见,“粤派批评”虽然是一个实践在先、命名在后的批评体系,但毋庸置疑的是,经过多年在历史潜流里的发展后,它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稳定的脉络。因此,出版“粤派批评丛书”的首要意义就是回溯和爬梳“粤派批评”的文化脉络,建立和廓清“粤派批评”的学术谱系,向读者、学界勾勒“粤派批评”的整体面貌。该丛书的总主编蒋述卓说道:“……真正具有建构性意义的是系统梳理自晚清以来的学术传统,再现岭南地域空间对于文化视野与思辨能力的培育作用,重新感受一代又一代思想文化先贤对中华传统、民族前途和家国命运等重要問题的关注,并以此作为当代学者从地方切入时代、用学术剖析社会的参照,产生一批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理论前瞻性强、务实创新的精品。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粤派批评丛书,就是这样一种设想的呈现。”[2]从目前已问世的第一、第二批“粤派批评丛书”文选板块来看,谱系化特征相当突出,传达出清晰的代际递嬗逻辑。“大家文存”裒辑了近代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的代表性文论,“名家文丛”第一辑裒录了生于20世纪前20年的黄药眠、钟敬文、萧殷、梁宗岱、黄秋耘的代表性文论,“名家文丛”第二辑录入了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饶芃子、黄修己、黄伟宗、黄树森、刘斯奋、谢望新、李钟声的代表性文论,“名家文丛”第三辑收录了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郭小东、金岱、陈剑晖、宋剑华、蒋述卓、程文超、林岗、江冰、徐肖楠的代表性文论。在后续的出版中,丛书还将收录更年轻的批评家作品,从而完善“粤派批评”梯队的规模呈示,更细致地描绘“粤派批评”集体的索引图。
二、经典化:实绩总结与历史定位
作为一个“浮出历史地表”的批评体系,“粤派批评”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派。它既没有统一的理论旗帜,也没有学术方法、理念相对统一的批评团队,更没有具有同人性质的理论阵地。然而,正如许多学者指出过的那样,恰恰是略显松散的姿态造就了“粤派批评”视野开阔、兼容并蓄、关注日常、中西合璧、返本开新的批评品格。本文第一节曾指出,“粤派批评”经过多年的默默耕耘已逐渐成形并拥有了自己的学术谱系。但笔者必须申明,“粤派批评”的谱系更多的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理论意义上的谱系。这种谱系拒斥某种历史同一性和规律性,因而是非决定论、非本质主义性质的,也因此释放出多元、开放、异质的思想意涵。
然而,因为这种松散、原子化的批评姿态迟迟无法形成合力,所以也造成了“粤派批评”过往被某种文化偏见和定势有意无意遮蔽的尴尬。“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则很好地弥补了这种缺憾。丛书再现了被历史烟云尘封的文化现场,为“粤派批评”打造了既开放又相对固定的框架,使人们能按图索骥地寻觅当中的精神荣光,重估“粤派批评”内蕴的价值标高。可以说,丛书出版的历程,就是“粤派批评”经典化的过程,如果缺少了经典化的过程,那么“粤派批评”只能沦为无本之木。
“粤派批评”的成绩值得被经典化吗?本文第一节已列举过“粤派批评”源头性人物的批评实绩,此处不再重复。在这里,笔者想通过弥纶新时期以来“粤派批评”的若干建树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向来有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传统,在文艺批评上也是如此:
1978年12月,黄树森以特约评论员名义撰写《砸烂“文艺黑线”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创作》,文章在《南方日报》刊出后反响非凡,这是国内最早否定“文艺黑线”论的文章,为进一步廓清极“左”势力、拥护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批评支撑。
1993年4月,《羊城晚报》刊出黄树森、金岱合撰的《经济文化时代》,文章站在理性的立场,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正面作用,把“经济文化时代”看作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这种勇立潮头的文化勇气比同年6月开始的以上海、北京为中心的略带感伤意味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更具积极意义。
从1994年开始,金岱、蒋述卓、程文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文章,提倡有别于政治功利和形式技巧创新的“意义的先锋”的文艺路径。他们分别从重建精神规则、文化诗学、欲望叙事等不同角度践行着“第三种批评”,开文艺批评之先河。
1995年,刘斯奋发表的《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一文提出“朝阳文化”论,从文化性质、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对当前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进行论述和界定,为广东乃至全国文明形态的深度转轨提供了崭新阐释。[3]
另外,如黄伟宗的珠江文化研究、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郭小东的知青文学研究、陈剑晖的散文研究、陈志红的女性文学研究、柳冬妩的打工文学研究等,都在全国文艺研究、批评界名列前茅。
“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即是对多年来广东文艺批评实绩的盘点、记录和总结,通过著作的方式将其经典化,重塑“粤派批评”的话语形态,为异彩纷呈的各种思潮、理论、新见寻求历史定位,留存并创造“粤派”文化记忆矩阵。
三、建构性:文化名片与发展路径
出版不但是一种知识输出与传播,而且是一项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建构工程,因此它应该永远带有生长性、动态性、时代性和引领性,并且为文化生态、历史形象、公共话语场域的塑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能。在这种认知框架内,“粤派批评丛书”始终保持着充分的文化建构主义色彩,同时调整着自己未来的主体定位和进路。“粤派批评丛书”的建构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粤派批评丛书”将发挥助推广东文化发展的作用,成为广东的文化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講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对于广东来说,“粤派批评丛书”便是这样一套具有对地方文艺批评历史、现状、特色、经验、追求“讲清楚”性质的导引性读物。丛书深度挖掘被压抑的“粤派批评”的历史价值,彰显“粤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深厚底蕴,不仅向全国更好地展示了广东文艺批评的力量,让“粤派批评”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而且有助于增强广东的文化自信,讲好广东故事,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从而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文化效应。
其二,“粤派批评丛书”将包容多种可能性,从年轻化和拓宽边界两个维度延伸发展路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性为人所熟知,因此“粤派批评”的大门在未来将越开越大,蕴含的内质也将越来越丰富。2018年1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单世联指出,“粤派批评”要从文学扩展到文艺甚至大文化领域,“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批评,星星之火难以燎原”。[4]此言可谓一针见血。毋庸讳言,“粤派批评”最初正是以文学批评作为切入口的,但如要良性发展,必须调整思路,接纳更多的可能性。作为“粤派批评”的动态展示平台,“粤派批评丛书”也在内容的甄选上持更开放的态度。首先,丛书未来将以活跃在一线的中青年批评家作品为主,展现更为年轻化的学术群像。在已有的“大家文存”“名家文丛”的基础上,丛书将增设“中坚文汇”“新锐文综”系列,计划收录钟晓毅、贺仲明、谢有顺、申霞艳、胡传吉、杨汤琛、李德南、陈培浩等出生于20世纪60—80年代学人的作品。其次,丛书将推出门类更为丰富的批评成果,拓宽选目的边界,增加内容的厚度。除了作为基石的文学批评以外,丛书计划在未来更多地关注美术、音乐、戏剧、影视、舞蹈、动漫、新媒体、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亚文化等领域的代表性批评作品;同时,还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融入更多港澳地区的文化因子,形成粤港澳联动的文艺批评聚合效应。事实上,在已问世的专题板块,丛书已触及网络文化、传媒方面的研究著作,但显然在丰富性上还有待加强。
“粤派批评丛书”是一套还处在进行时的地方文艺批评丛书,作为丛书的编辑人员之一,笔者希望通过对丛书出版价值的动态考察,一方面为当代出版史提供一点可供研究、反思的经验,另一方面为读者推荐一个坚定文化自信语境下透视时代的深度阅读窗口。
参考文献:
[1]陈剑晖.“粤派批评”的缘起、发展路径与前瞻[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1).
[2]蒋述卓.建构“粤派批评”的学术谱系[N].中国艺术报,2018-03-28.
[3]张承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文艺批评及其经验与启示[J].粤海风,2018(1).
[4]刘茜.粤派批评的个性与开放性[N].中国文化报,2018-01-29.
(作者单位系广东人民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