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南方文坛 热度: 17076
马晓炎 王思远

  2022年11月6日,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中华厅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承办。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五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授主持,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致开幕词。杜晓勤教授首先介绍了谢冕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认为谢冕先生不仅是“胸怀博大的诗评家、诗史家、诗歌理论家和视野开阔的诗选家”,还是一位坚持将文学评论沿着美文道路向前推进的开拓者,更是为中国当代文学做出无私贡献的教育家、编辑家和活动家。最后,他祝贺“寻觅美、研究美、弘扬美的唯美主义者”谢冕先生九十寿诞快乐。

  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感谢谢冕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并高度肯定谢冕先生的学术成就,认为先生这种“带着深切的现实关怀”的学术研究所蕴含的“爱国的热忱”“创新的勇气”与“求真的信念”,正是北大精神最好的诠释。二十多年来谢冕先生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栋梁之材,而一批批热爱文学、立志报国的年轻人也必将沿着谢冕先生的足迹向光明的未来驰骋翱翔。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随后发言,他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谢冕先生致以诚挚的敬意。李敬泽先生引用但丁的诗句“我们一起攀登,直到我透过一个圆洞,看见一些美丽的东西显现在苍穹,我们于是走出这里,重见满天繁星”来形容谢冕先生的精神境界,并指出谢冕先生是中国诗歌评论界和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中一位充满创造力的大师。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1980级本科生,他深情追忆了谢冕先生对于一代学子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祝愿先生永葆青春与活力。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先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向谢冕先生致谢,感谢先生多年以来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帮助与付出。在白烨先生看来,谢冕先生的诗评“敢发人所未发之意,敢道人所未道之言”,堪称“诗体的文,无韵的诗”。作为一位极其富有活力的理论家,谢冕先生时刻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动向,深度介入文学和学术现场,写出著名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创办理论刊物《诗探索》、主持编纂《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文学史著作,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研究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未能亲临现场,他在视频发言中回顾了“三个崛起”发生的历史语境,并强调了谢冕先生的几个重要贡献: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初为鼓励新生事物挺身而出,将一些年轻诗人的创作风格命名为“新诗潮”,并写出著名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其次,以自己鲜明的人格魅力,活跃的创造精神,对建立和团结整个诗坛以及诗歌研究学术共同体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再次,贡献了独特的审美、审智和审善三者相结合的“谢式文体”,其散文与诗歌理论写作均于诗意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思想;最后,孙绍振教授由衷感慨谢冕先生不仅是文学理论家、诗人队伍的带头人,更是把整个诗坛向前推进的“精神领袖”,是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界的一个象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从美育角度入手,认为谢冕先生不仅是优秀的诗人、批评家、学者,也是“一位对教育之内涵有着深刻感悟的教育家”。谢冕先生主张新诗与传统诗歌的“百年和解”,不但开创了“百年中国文学研究”这一重要的学术范式,也同时坚持了一种与诗歌、与文学有关的美的原则与美的教育。自北京大学建校以来,蔡元培校长便大力倡导美育,强调审美在人才培养中的根本作用,而谢冕先生正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与实践者。曹文轩教授指出,谢冕先生善于将学术理性与艺术感悟融为一体,他的文学批评不仅关注已经定型的历史,更关注正在变形的当下,是一种诗性批评与审美批评,因而也充分体现出一位“学术与人生并重”之人的独到之处。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奚密教授在视频发言中回忆了在北京大学访学期间与谢冕先生的几件旧事,表示先生是她的诗歌启蒙者与引路人,是一位可爱、可敬的学者。而谢冕先生的学术研究也一直引领着整个当代诗歌评论界,在海内外学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谢冕先生随后向所有参会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追忆了1916年李大钊于《新青年》上发表的长文《青春》,文中呼吁的青春中国远景是他毕生的追求与梦想。谢冕先生指出他个人的青春從中年开始,因此格外珍惜这迟到的青春,希望所拥有的日子都充满清和明媚的青春之气,希望自己是永远的“19岁”,愿人们都“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人类友爱,为世界和平,为社会进步,为家人健康幸福”,永远地“青春万岁”!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主题研讨会环节。第一场主题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主持,与会学者就谢冕先生的学术道路及其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进行了讨论。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路杨为因疫情而不能到场的钱理群教授代读发言稿。发言中,钱理群教授借用朱厚泽的“三宽说”对谢冕先生的“为人之道”进行了高度评价。所谓“三宽说”,即“宽松”“宽容”“宽厚”。在“宽松”方面,谢冕先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劳与闲的一致,‘身与心的平衡”;在“宽容”方面,谢冕先生将“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传统落到了实处;而在“宽厚”方面,谢冕先生既有着明确的立场,同时也不惮于承认自己的弱点,敢于自省与反思。为此,钱理群教授不无感佩地说道,“三宽之人”谢冕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头”!

  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作为谢冕先生多年的好友,对先生的学术贡献、学术担当与开创精神做了全景式的阐述。在吴思敬教授看来,谢冕先生的名文《在新的崛起面前》是当代诗歌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经典文献,它既体现了对“人的解放”的信念,同时也是对创作自由的呼唤,谢冕先生的新诗研究为整个中国当代新诗评论语体的建设都提供了革新性的经验,他创办的《诗探索》杂志也为诗歌评论界与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最重要的是,谢冕先生为诗歌评论界树立了一种人格的典范,即“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者”,或者说,“寻梦者”。

  沈阳师范大学季红真教授立足于古今诗歌的学术史视野,追索了谢冕先生新诗研究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季红真教授认为,诗歌是民族心灵的历史,谢冕先生以新诗的编年研究记录了民族的百年心灵史,坚守着民族心灵的家园。可以说,谢冕先生的新诗研究贯通了中国诗歌的文脉传统,铺陈开中国文化的整体大格局,继而书写着中国诗歌绵延不绝的文化精神史。因而,季红真教授称谢冕先生为“缪斯女神的信使”——他将自己献给诗,“为众多的歌者灵魂造像,自己却隐蔽其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从20世纪大历史的角度讨论了谢冕先生这一代学人的时代境遇与历史角色。谢冕先生因其同时是世纪的亲历者、见证人与创伤者,从而成为一个“20世纪之子”。戴锦华教授认为,谢冕先生的可敬之处正在于他以这样一种多重身份和角色的叠印而被时代所烙印,同时又烙印时代;他被时代撰写,同时也撰写时代。因此,谢冕先生不啻“一个微型奇迹”“一处坐标”“一种榜样”。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友黄怒波先生放眼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高度评价了谢冕先生及其新诗研究的重要意义。谢冕先生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位重要的旗手,他始终以五四新诗革命的精神态度介入着中国当代诗歌的现场,坚决扬弃僵化的诗歌形式。在黄怒波先生看来,正是由于1980年代初谢冕先生的那句著名口号“接受挑战吧!新诗!”中国当代诗歌才得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入公众视野,而这又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遥相呼应。

  荷兰莱顿大学柯雷教授在视频发言中细数了莱顿大学图书馆中珍藏的谢冕先生著作,以此说明谢冕先生具有的海外影响力。柯雷教授回顾了自己跟随谢冕先生学习的日子,他称谢冕先生“特别有勇气”,敢于为心中的理想而发声。如今,“谢冕”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名字”,这个名字既是民间与官方诗坛之中的桥梁,更是所有诗歌研究者的精神旗帜。

  日本九州大学岩佐昌暲教授在视频发言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北京大学访学的岁月,他尤其提到了参与谢冕先生所主持的“批评家周末”那段美好的时光。在岩佐教授看来,每一次的“批评家周末”都是一场对文学充满激情的讨论,而这其中最有激情的总是谢冕先生。为此,岩佐教授说道:“谢冕老师,您本身不就是一曲优美的诗歌吗?”

  美国圣母大学贺麦晓教授在视频发言中强调了谢冕先生及其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谢冕先生以强调个人审美与世界主义精神的方式,重新书写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他的学术思想也正在被海外汉学界更加广泛地认识与接受。恰逢感恩节临近,贺麦晓教授要借此机会向谢冕先生表示感谢,感谢先生曾经的教诲之恩。

  第二场专题研讨会由沈阳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主持,大家围绕谢冕先生的人生哲学与诗歌、散文创作等方面作了讨论。高秀芹博士代读了福建师范大学刘登翰教授的发言稿,刘登翰教授追忆了青年时期与谢冕先生的交往,并高度评价了谢冕先生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参与和建设,以及谢冕先生对新人新作的发现与呵护。不止于此,刘登翰教授着重指出谢冕先生有着积极且敏锐的艺术感觉,他不仅最先察觉出尚处于半地下状态的新锐诗歌的声音,在历史变革之时最先预感到诗坛之变,更是几乎写遍了中国当代重要诗人的个案,为当代诗歌创作和百年中国新诗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刘登翰教授不禁感叹道:“我们说起诗,就想起谢冕;我们说起谢冕,就想起诗。”

  线上发言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远清教授则从文体入手,提出谢冕先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谢冕文体”,即“以诗为文,以文为诗”。他同时指出北京大学存在一个“一贯低调”的“北大新诗学派”,而谢冕先生便是这一学派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诗人林莽回忆起与谢冕先生相识相知的往事,并代表诗人群体向谢冕先生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先生在艰难环境中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扛起了闸门。正是谢冕先生《在新的崛起面前》这篇宏文的发表,让诸多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备受鼓舞。谢冕先生为人和治学的思想,无不体现着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在林莽先生看来,谢冕先生以“新的崛起”“混乱的美丽”“好诗不在主义”“百年和解”四句话便勾勒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诗歌发展的大体面貌。

  沈阳师范大学贺绍俊教授则从谢冕先生的“快乐哲学”入手,认为谢冕先生以鲁迅为榜样,以韧性的战斗迎接风雨,以快乐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一切苦恶,捍卫着个体生命的权利和尊严,这种“快乐哲学”就是谢冕先生追求精神自由的最高表现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福民研究员分析了谢冕先生的散文与他的诗歌研究、快乐哲学和精神自由哲学之间的紧密关联。陈福民研究員归纳道,无论是为人、为学还是为文,谢冕先生都做到了完全一致的、纯粹的“大写”的人。在谢冕先生的散文创作中,他将五四的启蒙主义、人文主义中的“立人”落实到了日常生活、美学态度、生活哲学以及学术态度之中,写出了“一个人的心灵态度”。在这个意义上,谢冕先生的散文创作是对“从立人到立心”的实践,呈现出一个真正践行了五四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大写”的人的自我形象。

  线上发言的苏州大学王尧教授首先肯定了谢冕先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开拓者的地位,继而盛赞其乃是现代文人知识分子的一代典范。王尧教授总结道,谢冕先生这一代学人本身就是革命和现代化碰撞之下的产物,其生命历程中饱含着历史的复杂性、深刻性和矛盾性。在浓烈的生命热情之下,谢冕先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与新文化的传统,在学术文章与非学术文章上均能做到文质并重,从而将文学性与学术性熔铸一体。某种程度上来说,谢冕先生的新诗研究与文学研究,为过分理性的学院派批评方式融入了审美的志趣,这正是“作为方法与价值的谢冕”传达出的启示所在。

  线上发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着眼于谢冕先生的学术生涯与当代文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述了谢冕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谢冕先生的众多著名学术成果都发表在中国当代文学这个学科的专业化时代到来之前,并且体现出了鲜明而深刻的时代印迹,这样的学者并不多见,因为这不仅仅需要才情、敏锐和参与意识,还需要胆识、勇气,以及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李杨教授特别回忆起他在谢冕先生家中与先生的一次相遇,在暮色里,谢冕先生独自坐在客厅中,先生脸上哀戚的神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真诚的诗歌研究者对1990年代“诗人之死”这一文化事件最痛切也最真挚的情感表现。

  线上发言的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认为谢冕先生对诗歌的痴迷与对生活的痴迷是一体两面,他既发现着诗中的生活,同样也在探索生活中的诗意。谢冕先生一直在追踪伟大诗神的步履,并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心灵。谢冕先生对诗歌的坚守与对青春的信仰,意味着中国文学的希望与对希望的渴求,而这正是他的意义所在。

  线上发言的华东师范大学毛尖教授从谢冕先生的《觅食记》出发,分析了谈吃的谢冕其人及其散文写作的重要价值。毛尖教授认为,谢冕先生对食物真诚而不矫饰的书写,既“吃出了生命的酣畅,也写出了食物的真谛”,从澎湃的生命激情中,谢冕先生以散文这一文体召唤出了生活的意义,他将自己的个人生活还原为生活本身的定义,展示出了生活应有的面目。洪子诚先生曾将谢冕先生的诗歌创作誉为“一个人的精神化石”,毛尖教授借用这一说法,进而提出谢冕先生的散文写作则是“对化石的解放”,他经由散文写作为时代树立肖像,最后成为时代的惊奇,这是“散文至高无上的意义”。

  韩国东亚大学金龙云教授在视频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谢冕先生的学术思想在韩国汉学界的重要价值,尤其是谢冕老师的《浪漫星云》一书,已经成为当下韩国青年汉学家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必读书目。此外,谢冕先生还曾向韩国汉学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与资料,金龙云教授对此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日本驹泽大学佐藤普美子教授在视频发言中从谢冕先生对冯至的一篇纪念文章谈起。佐藤教授归纳了谢冕先生对冯至诗歌的三点看法:一是指向永恒的思考;二是哲学与美学的综合;三是“前卫”意识与学校风气的互动。进而,佐藤教授表示,冯至之于西南联大,正如谢冕之于北大,谢冕先生对冯至诗歌的总结,亦是对自我的最好证明。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主持,讨论的主题集中在谢冕先生的诗歌批评理论以及中国新诗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徐敬亚先生曾与谢冕先生同为“三个崛起”的成员,在线上发言中,他以“马头高昂”来评价谢冕先生及其诗学地位,认为谢冕先生一直精准地把握着中国现代诗的脉络与走向,并开创了当代诗歌的散文化倾向。最后,对于他和谢冕先生共同关注的当下诗歌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徐敬亚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线上发言的黄子平教授则把“崛起诗论”看作一件重要的“文学事件”“语言事件”和“生命事件”,他认为当时影响广泛、令人“惊奇”的“崛起诗论”变革性地提出了“新的美学原则”,从而改变了知识界评论过往诗歌的研究视角与认知框架。

  线上发言的山东大学张志忠教授把研究目光聚焦于谢冕先生诗集《爱简》中的诗学意义。在他看来,充满“个性化写作”的《爱简》与中国新诗发展变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不仅内在地显示出郭沫若、艾青、何其芳、郭小川等诗人的表述方式,也与“朦胧诗引出的现代新诗的方向转换”共享着同一种精神资源。在此意义上,张志忠教授认为《爱简》堪称“中国新诗史的承前启后之作”。

  福建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作为谢冕先生的进修生发言,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他认为谢冕先生有一颗永远充满诗意、活力的赤子之心,总是乐于把感动和欢乐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独自面对人生苍茫的时刻。在他看来,谢冕先生以“智慧”和“空灵”的语言风格撰写了一种“开拓前进”的抒情式批评文体,这种充满热情、诗意的青春文体,内里还蕴含着对历史的强大责任感。

  线上发言的四川大学刘福春教授则从史料研究视角,讨论了有关谢冕先生撰写《在新的崛起面前》这篇文章的几个重要问题。首先,他从谢冕先生早年的日记入手,发现谢冕先生自十六岁起便开始购买《中国新诗》、诗歌学术著作以及大量的现代诗集,这些阅读经验都为日后撰写《在新的崛起面前》做了良好铺垫;其次,1959年谢冕先生等人由于撰写《新诗发展概况》一书,得以有机会对中国新诗发展历程进行一次全面且完整的梳理;最后,他还谈到了谢冕先生《在新的崛起面前》手稿的修订问题,手稿上几度增删的痕迹足以见得谢冕先生为这篇文章所付诸的心血。

  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梳理了朦胧诗的发表时间及其考订问题,并重读了谢冕先生的著名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他认为,《在新的崛起面前》这篇文章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标识出了一个新旧对立与转换的时代,也在于为《今天》诗人群创造了由地下状态转入地上状态的重要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首先向作为历史的先行者和开辟者的谢冕先生致以敬意。张清华教授认为,谢冕先生已经是一代学人精神上的向导与具有象征意义的寄寓,他的荣光以及他所承受的历史压力,都与不断变动的当代历史发生了割不断的联系。因而,谢冕先生已然成为一个用自我的肉身写作的历史主体。在张清华教授看来,谢冕先生的诗学观是历史性的,但同时他又是一位以细读分析见长的批评家,这也因此形构出了歷史的与美学的“谢冕风骨”。

  线上发言的《诗刊》主编李少君先生从《爱简》与《觅食记》中发掘出了谢冕先生写作中“情感”这一质素的重要力量。在李少君先生看来,谢冕先生在散文写作中散逸而出的情感的重量,既是“生活的启示”,也是“诗歌的启示”,更是“思想的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瓒研究员重点讨论了谢冕先生作为批评家的声音与写作的文体特征。作为批评家,谢冕先生并不偏颇于某一群体,他在1980年代的“新诗潮”中,具有对青年诗人与老诗人、评论家两个群体同时发言的自觉意识。谢冕先生追求那种独立、自由、充满创造性的诗歌精神,及至谢冕先生自身的写作,他则始终体现着自省、诚实与坦荡的精神,传递着具有历史感的当代性意识。周瓒研究员认为,散文写作中的“诚实”,是对写作人一种更大的挑战,而谢冕先生正以其短小精悍的批评文体与散文写作直面了这一挑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从谢冕先生的《中国新诗史略》这部近作入手,分析了谢冕新诗史研究的三个重要特征。其一是《中国新诗史略》有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抱负与雄心,其内里包孕着20世纪新诗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大史观;其二是《中国新诗史略》以一种文化政治的视野,将众多20世纪新诗史上的特殊历史时刻嵌入整个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去,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与历史的独特情绪,因而是通过“写诗史”来“写诗心”;其三是谢冕先生的研究中一直强调新诗史上的矛盾与“乱转”,从而展现出了一个不完全是线性历史发展观的新诗历史。姜涛教授表示,谢冕先生新诗研究的独特视野与方法对于成长于1990年代的这一辈学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自由发言环节与闭幕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主持。在自由发言环节,洪子诚先生回顾了自己与谢冕先生相识60余年的经历,补充了关于谢冕先生治学与为人方面相当丰富的历史细节。首先,洪子诚先生就《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引起的巨大反响,将谢冕先生称为“‘不成熟的举旗人”,谢冕先生作为当时业已有影响力的诗评家,率先发文将“新诗潮”事件置于诗歌史脉络之中,在洪子诚先生看来,谢冕先生敢于冒犯的勇气以及宏阔的历史眼光,是这篇文章得以引起巨大震动的原因;其次,洪子诚先生认为,谢冕先生的人生哲学是“坚忍”“自尊”与“沉默”,他无须怜悯,这意味着他“对厄运、灾变有能力独自承担”,因而洪子诚先生评价道:“谢冕有伤痕,但没有伤痕文学。”最后,洪子诚先生以《觅食记》为例,总结了谢冕先生九旬之后依旧年轻的心态,那就是:“对美好和快乐不倦寻找,以及不倦地说服和渲染。”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能从谢冕先生那里获得温暖的原因。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远东提出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谢冕气象”。在他看来,谢冕先生的文学批评是积极的、善意的、纯洁的、整体性的,不仅展现出一代诗歌批评泰斗的王者气象,更可以“驱除黑暗和冷漠”,促进文学批评的“民主和自由”。

  随后,谢冕先生的弟子张玞女士、韩毓海教授、肖鹰教授等纷纷发言,追忆师生之间的趣事,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秀芹博士代表谢门弟子致敬,并向与会人员致以真挚感谢。

  会议最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主任吴晓东为会议致闭幕词。吴晓东教授指出,谢冕先生既是北大的旗帜也是北大精神的代表,他的身上闪耀着北大的青春、热情、自由、理性、包容、平等、民主、神圣等多个精神维度,体现出北大固有的精神合成的魅力,以及北大人对社会、民族、国家和历史的自觉担当。谢冕先生身上流露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他那颗永远充满活力的赤子之心,将始终激励着我们走向更远的远方。

  (马晓炎、王思远,北京大学中文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