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像书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重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正在由传统的口述记录、文字记录转向录音录像记录和数字化记录,在数字技术日渐丰富的今天,数字保护和传承正在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特别是声、色、光、影等多元素融合的影像记录,以其特有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呈现场景。当张艺谋的“印象系列”进入观众的视野时,人们惊奇于文化还能有如此的现代表达,与古老传说、梦幻色彩、震撼音响及现代科技实现了完美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重构呈现出了更多的路径选择。
影像记录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人、物、环境等多样态元素,传统的保护方式限于文字和图片等媒介,使其传承过程和传播内容变得残缺、单一和平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活态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还原和呈现。而影像技术能够全方位记录、多角度呈现非遗声、形、物、事等全貌内容,影像记录可以很好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多样性和活态性,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拓展了空间。央视纪录片《传承》中呈现的一些非遗资源,如鄂温克族驯鹿习俗、麻山绝技、里下河渔具渔法、巧家小碗红糖制作等①,影像记录给我们展现了民间的绝妙技艺,也让观众了解到非遗活态文化的非凡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技艺、经验和精神,特别是一些心口相传的非遗资源,面临着“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生存危机,而影像记录可以凭助特有的数字技术,让这种活态流变的非遗资源得到生命延续,使得非遗资源能够焕发崭新的生命力。
影像记录助力非物质文化遺产的传承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影像技术可以跨越时空记录散落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化石碎片”,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传承提供了全新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依靠口传身授来发展传承人队伍,但这种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给传承人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上个人学习能力差异和悟性的高低,传承人难以及时理解并掌握非遗技能的精髓,其传承效率和质量其实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濒危的非遗资源,一旦高龄的非遗师傅离世,非遗资源将得不到完整的传承和保护。吴天明的纪录片《百鸟朝凤》讲述的就是关于民间唢呐难以传承的现实窘境,唢呐老艺人焦三爷死后,只剩下徒弟游天明一个人在坚守,民间艺术因现代文明的挤压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影像记录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完整地呈现非遗项目的整个变迁过程及文化生态,把非遗中的精髓内容和关键要点保存下来,方便后面的继承者进行学习和传播,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影像记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消费。文化也是一种消费产品,文化作为产品的消费特点更多的是为受众提供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非遗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其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如何去满足受众的审美消费和情感体验等问题。传统的非遗传承环境较为单一封闭,一般都是小圈子社会或是学徒式的单向传播,其文化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谈不上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审美消费。影像记录可以让非遗资源聚集语言、文字、声像、数据、光影等多种元素,呈现出的文化产品能够给受众带来多维度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审美期待和情感需求。2017年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既有纪录片文化教育的功能,也有综艺节目活泼好看的底色,既让观众近距离接触严肃的文物题材,也吸引众多观众去接受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让纪录片变得不再曲高和寡,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精神文化消费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也为其传承保护和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小圈子社会,传播路径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满足了当下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受众的审美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书写的价值旨趣
影像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载体,追求真实客观的呈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基础,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特别是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来呈现,凸显审美意义自然会成为文化产品追求的价值旨趣。在保证内容真实、素材原生态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可观赏性。而要兼顾二者的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如何书写,将是其建构非遗文化内核的关键。
有情感的影像书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认同。导演王清仁谈到纪录片拍摄的重点时,强调应是围绕“人”来作文章,文化故事是需要“人”来传达其历史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体现为人的文化,即使是一些静态物品,也是人的创造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如果忽视了人的情感诉求,这样的文化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影视纪录片也不断进入非遗领域并热度不减,如《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乡村记忆》等电视纪录片,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消费。优秀的影像纪录片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关键就是满足了观众的情感诉求。普普通通的叙事中流淌着细微的、深敛的情绪,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不能局限于静态地呈现其中的人和事,如何把非遗承载的情感呈现出来,才是彰显其价值最好的方式。非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中,影像书写的重点不再是器物本身的绝巧,而是挖掘器具后面人的情感的浸染,如师徒之间的心灵交流,让观众体验到了“匠师”的文化追求和智慧结晶。即便是静态的物事,唯有赋予其情感与生命,才能更打动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不需要精妙的构思和渲染,只要融入纯朴的情感和生活的态度,自然会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核心是与受众共情,通过影像书写非遗师傅带徒、技艺传承、民俗形态等内容,与广大受众构筑起某种情感纽带,带给受众某种情感触动,继而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有细节的影像书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生活质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不是一种扁平化记录,它必须用细节、用叙事去打动受众。如《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的追捧,不在于美食本身,而在于观众看到了自然与人相处、人与食物相处的细节叙事,在细节中读懂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和处世态度。细节叙事不是编造故事来取悦观众,而是通过细节来呈现一些动人的生活镜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素材来源于生活的原生态,这些普通平常的内容其实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生活中的矛盾或细节比虚构的故事更有感染力,高超的影像书写,就是捕捉这些镜头摄入影像。无论是山歌曲艺,还是刺绣蜡染,单纯作为一种技艺传承项目是比较单一枯燥的,但是一旦和人物的起伏人生及生活的跌宕叙事整合在一起,观众触摸到的便是真实的人性世界;而城墙建筑、岩画古道等静态物件,也只有浸染情感、承载记忆才能呈现其特有的吸引力。纪录片《手造中国》有一集讲述了一个隐雕技艺传承人的故事,影片围绕矿石采摘、材料加工和作品制作等环节详细叙事,其中一个细节是在前期多次尝试仍制作不出完美隐雕陶瓷情况下,传承人周勇明作最后一次挑战,影片细节性呈现了周勇明精细测量、用心雕刻的全过程,片尾并没有告诉我们周勇明的挑战结果如何,但随着人走灯熄,一个精美的隐雕茶碗呈现的画面特写,隐喻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精益求精的进取态度。充满细节的影像书写,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生活样态注入温情和美感,把大众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示得更有质感和态度。
有温度的影像书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人文情怀。现代文明发展势必会冲击到传统的文化样态,一些弥足珍贵的手艺、民俗及遗迹也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湮没,当一种历史文化记忆被抹去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遗憾。好在影像技术能够为我们留下那些极具温情的瞬间,通过承载记忆、浸润乡愁的影像书写,可以无限地延长我们集体共同拥有的那些记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脆弱,影像书写以自身的特质让非遗资源的能见度得到扩展,为大众提供了独特的人文底色。非遗纪录片《佳节》就是关于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影像。传统节日承載了很多文化内涵,如精神信仰、民俗民风、伦理关系等,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精神价值和文化追求,成为影片关注的焦点,在叙写天水伏羲祭祀文化的情节时,纪录片深度书写了“呈递文书”这个文化细节,文书呈递在整个伏羲祭祀仪式中,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影片还原了传承人宋锦文为了几分钟的完美呈现,花了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去准备,表现了当地人对伏羲文化的重视与敬仰,也唤醒了更多的人对伏羲文化的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人文情怀需要有温度的影像书写,让充满质感的叙事和语言构建起特有的记忆氛围,让观众在获取的信息的同时,拥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和归宿。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当代人对逝去的历史总有一种无力感,抑或是一种文化焦虑,而有温度的非遗叙事,可以构筑起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
三、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方式以实物呈现为主,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物理传播方式,传统的传承、传播方式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很难让非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其文化、经济及社会价值难以得到体现。数字时代涌现了更多更丰富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为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以及激发其经济文化价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资源,其动态流变和生动鲜活的特点,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物理传播模式,构建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活化体系。而影像记录可以满足今天大众的审美期待和消费需求,让非遗资源融入我们当代的生活。构建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的活化资源体系,实现非遗传播路径的创新,可以更为真实、全面、整体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形态。一方面,通过组建多主体协同的影像制作团队,近距离去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传统的非遗精神转换为视觉语言,制作出百姓大众喜闻乐见的影像作品,让非遗产品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2015年出品的《指尖上的传承》非遗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的纪实拍摄,还原了非遗文化中的民族记忆,一些精巧的传统技艺得到重新复盘,既让观众得到了视觉上的惊艳,也让观众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另一方面,规范非遗影像资源库的内容建设与管理维护,完善并优化影像资源库的档案功能,真正发挥非遗数字资源库的文化传承作用。同时结合公益宣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大众,满足大众的体验需求和个性化服务。如《非遗中国行》专题纪录片,选择国家级非遗资源中的精品素材,通过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的双重叙事视角,把很多不为人知的非遗项目呈现给观众,同时结合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多渠道推动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产品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唯有与产业结合才能真正释放其现代生命力,在拯救与保护非遗资源的前提下,非遗项目进入市场的经济行为,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非遗资源的反哺性保护。文旅创意产品的影像化开发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生态链,如影像动漫、音像传媒、曲艺表演等领域,可以将非遗元素与数字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渠道,为文旅消费市场提供有地域特色、民族精神的数字影像产品。近年来,古镇文旅的兴起,与影像纪录片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央视推出的《中国古镇》纪录片,以“一镇一传奇,一镇一风情”还原历史深处的记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网络视频平台的不断转播,推动了各地的古镇休闲游成为网红打卡地,激活了文旅产业不断地升级改造,古镇旅游成为新的情感休闲、精神寄寓的生活方式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影像产品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数字出版,丰富文旅产品市场的文化影像精品,打造非遗项目的特色化和品牌化,推动非遗资源的市场认同,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推进非遗文化资源与文旅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借助移动终端和在线平台,提供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影像资源,满足消费者的视觉消费追求,打造数字化的传播链条。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影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的活态开发,是彰显非遗经济价值的重要渠道,正是基于非遗文化品牌的活态开发,各地结合非遗资源诞生的大型实景演艺项目,为地方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崭新的舞台。例如张艺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虽然演出的底色利用了当地山水的美丽景观,加上美轮美奂的灯光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但其本质上还是在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仙刘三姐”的内容进行活化利用,给游客带来文化上的熏陶与浸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型实景演出的结合,是文化与市场联结的双赢模式,大型实景影像把非遗的活态性、文化性予以还原,非遗借助大型实景影像实现了遗产的呈现与活化,同时通过打造文化品牌,为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带来了市场价值和效益,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路径。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体验场景。AI技术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场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I技术的结合,将为受众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应用场景体验。内容建设方面,非遗项目可以通过打造虚拟影像体验中心,借助VR、AR、3D等数字技术,把非遗项目鲜活的人文精神、历史文化、工艺传承等内容予以仿真式呈现,强化受众的场景式体验与交互式参与。汐梦传媒推出的非遗纪录片《璀璨薪火》,利用4K、3D等摄像技术让非遗资源呈现更为精致化,如对枫溪童花瓷传承技艺的完美还原,让观众对这些非遗技艺难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雷建军的《广东省梅县畲江镇中元节》采用了VR技术,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体验方式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受众提供“可见即可视,可视即可购”的影像应用场景,将非遗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精神进行智能化改造,让非遗项目真正走进受众的数字消费渠道。随着5G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虚拟化的非遗场景体验将更为便捷,非遗项目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借力新技术、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非遗数字影像传播的应用场景,彰显新时期非遗的文化精神内核。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進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演化进程中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发挥非遗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挖掘是当代每一个人的历史担当,因而非遗传承教育刻不容缓,只有培养一批热心于非遗项目创新发展的传承者和内容创造者,才能推动非遗文化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一般是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宣讲或报告,或是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及实地参观学习,这种传承教育方式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的渠道变得更为丰富便捷。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云游非遗·影像展”,推出了一千余部非遗题材记录影像,在爱奇艺、抖音、微博等八家网络平台开展公益性展播,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国家图书馆推出了“他们见证了文明——非遗影像公开课”系列课程,打造“专家的评论音轨,大众的欣赏指南”,为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光影中看懂非遗”③。借助数字出版,非遗的活态影像资源可以方便地进入学校课堂,成为非遗传承教育鲜活的课程资源。通过影像纪录片、在线教育等多种渠道,学校非遗传承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满足更多的非遗爱好者即时性、泛在化、交互性地学习交流。
数字时代,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拓展了更多的新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唯有守正创新,才能真正促使非遗资源成为人类文明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记忆。
【注释】
①吴智敏、王怡飞:《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思考——以纪录片〈传承〉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0期。
②张吕、 张乃午:《文旅视域下中国古镇的影像故事与现代传播》,《中国电视》2020年第2期。
③郑海鸥:《文旅部开展“云游非遗·影像展”——传统文化,换一种“打开方式”》,《人民日报》2020年6月10日。
(赵红云,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