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杨庆祥写作年表

时间:2023/11/9 作者: 芳草·文学杂志 热度: 15504
靳庭月

  一学术写作

  二〇〇四年

  九月,论文《对声音的追求:由胡适和新格律派谈起》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二〇〇四年第三期。

  二〇〇七年

  一月,论文《〈尚义街六号〉的意识形态》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〇〇七年第一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〇七年第七期转载。

  三月,访谈《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先锋·民间·底层》见《南方文坛》二〇〇七年第二期。

  四月,论文《“选本”对“第三代诗歌”的不同诗学态度》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二〇〇七年第二期。

  八月,论文《“读者”与“新小说”之发生——以〈上海文学〉(一九八五年)为中心》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〇七年第四期。

  十一月,论文《“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见《当代文坛》二〇〇七年第六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〇八年第一期转载。论文《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兼及1985年前后“文学场”的历史分析》见《南方文坛》二〇〇七年第六期,《新华文摘》二〇〇八年第五期转载。

  二〇〇八年

  四月,论文《审美原则、叙事体式和文学史的“权力”——再谈“重写文学史”》见《文艺研究》二〇〇八年第四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〇八年第八期转载。论文《论〈一个冬天的童话〉——“冲突”的转换和“自我”的重建》见《文艺争鸣》二〇〇八年第四期。

  七月,论文《〈新小说在1985年〉中的小说观念》见《南方文坛》二〇〇八年第四期。论文《“对话”和“复调”的文学史——读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〇〇八年第四期。

  九月,论文《〈新星〉与“体制内”改革叙事——兼及对“改革文学”的反思》见《南方文坛》二〇〇八年第五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〇九年第二期转载。论文《作为“去魅”的文学批评》见《南方文坛》二〇〇八年第五期。

  十一月,对谈《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吴亮、李陀、杨庆祥)见《南方文坛》二〇〇八年第六期。

  二〇〇九年

  一月,访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钱理群、杨庆祥)见《上海文化》二〇〇九年第一期。

  二月,论文《如何理解“1980年代文学”》见《文艺争鸣》二〇〇九年第二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〇九年第四期转载。

  三月,访谈《我不希望我被放到单一的视角里面去观察》(刘心武、杨庆祥)见《上海文化》二〇〇九年第二期。

  五月,访谈《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见《南方文坛》(王晓明、杨庆祥)二〇〇九年第三期。论文《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见《文艺争鸣》二〇〇九年第五期。

  九月,访谈《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陈思和、杨庆祥)见《当代文坛》二〇〇九年第五期。论文《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的“史与论”问题》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〇〇九年第五期。

  十一月,论文《80年代:“历史化”视野中的文学史问题》见《文艺争鸣》二〇〇九年第十一期。论文《“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八〇后”的美学取向》见《南方文坛》二〇〇九年第六期。

  十二月,论文《韩少功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宿命——以〈山南水北〉为讨论起点》见《扬子江评论》二〇〇九年第六期。

  二〇一〇年

  一月,论文《“80年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见《文艺争鸣》二〇一〇年第一期。

  二月,论文《在“大历史”中建构“文学史”——关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见《文艺研究》二〇一〇年第二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〇年第六期轉载。访谈《文学、历史和方法》(程光炜、杨庆祥)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〇年第三期。

  五月,评论《建立根本的评价标准》见《北京文学》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六月,论文《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我看“新世纪诗歌十年”》见《文艺争鸣》二〇一〇年第十一期。

  六月,对话《在历史现场打开一代人的诗歌卷宗——关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对话》见《文艺评论》二〇一〇年第三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〇年第十期转载。论文《上海与“重写文学史”之发生》见《现代中文学刊》二〇一〇年第三期。

  七月,论文《“整体观”:建构与反思》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〇年第四期。

  八月,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现代化”文学史叙事》见《上海文学》二〇一〇年第八期。

  十一月,论文《现实主义的“变”与“不变”——读劳马的〈哎嗨哟〉》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〇年第六期。

  二〇一一年

  一月,论文《“潘晓讨论”:社会问题与文学叙事——兼及“文学”与“社会”的历史性勾连》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一年第一期。

  三月,论文《妥协的结局和解放的难度——重读〈人生〉》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一年第二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一年第六期转载,《新华文摘》二〇一一年第十三期转载。评论《批评的“写什么”与“怎么写”》见《文艺报》三月十六日。

  四月,论文《历史书写的困境和可能——〈古炉〉三人谈》(与杨晓帆、陈华积合作)见《文艺争鸣》二〇一一年第七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一年第七期转载。

  六月,著作《“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新潮批评”与“重写文学史”观念之确立》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〇一一年第六期。论文《“八〇后”写作与“中国梦”(上)——“我们时代的文学想像与文学生产”之一》(与金理、黄平合作)见《上海文学》二〇一一年第六期。

  七月,论文《读〈女同志〉》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一年第四期。论文《“80后”写作与“中国梦”(下)——“我们时代的文学想像与文学生产”之一》(与金理、黄平合作)见《上海文学》二〇一一年第七期。

  八月,论文《抵抗的“假面”——关于韩寒的一些思考》见《东吴学术》二〇一一年第三期。

  十月,评论《回到现场的精神角力——“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见《文艺报》十月二十六日。

  九月,评论《独立、坦率、理解的批评》见《文艺报》九月十九日。

  十二月,论文《“八〇年代”不仅“作为方法”——程光炜的文学史哲学》见《文艺争鸣》二〇一一年第十八期。

  二〇一二年

  一月,《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者三人谈(之一)》(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一期。《“二十一世纪的先锋派”——蒋一谈短篇小说三人谈》(与刘涛、徐刚合作)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二年第一期。

  二月,论文《重返小说写作的“历史现场”》见《上海文学》二〇一二年第二期。

  三月,《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想象和书写——80后学者三人谈(之二)》(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二期。论文《小屋的恐惧和救赎——〈山上的小屋〉中的历史讲述》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二年第二期。

  五月,《改革时代:文学与社会的互动——80后学者三人谈(之三)》(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三期。

  七月,《反思社会主义文学——80后学者三人谈(之四)》(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四期。

  九月,《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和当下性——80后学者三人谈(之五)》(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五期。论文《阅读路遥:经验和差异》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五期。评论《为了一种更有效的写作:2011年中国短篇小说概述》见《滇池文学》二〇一二年第九期。

  十一月,《当下写作的多样性——80后学者三人谈(之六)》(与金理、黄平合作)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二年第六期。论文《在自然和肉身之间——关于李少君的诗歌》见《当代作家评论》第六期。

  十二月,论文《男人们,请不要再打扰女人——细读蒋一谈的〈栖〉》见《文艺争鸣》二〇一二年第十二期。评论《蒋一谈中短篇小说:当代中国的“寓言一种”》见《文艺报》十二月二十一日。

  二〇一三年

  一月,论文《死去了的小资时代——读〈《波动》序言〉》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三年第一期。

  三月,论文《当代小资产阶级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想象——从张悦然的〈家〉说开去》见《文学评论》二〇一三年第二期。

  四月,评论《日常书写的直接性》见《文艺报》四月十九日。

  六月,著作《分裂的想象》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月,论文《“在天空中凝结成一个全体”——〈凤凰〉的风景发现和历史辩证法》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三年第四期。论文《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二〇一三年第四期。

  八月,评论《读徐小斌的短篇小说》见《芒种》二〇一三年第十五期。论文《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见《文艺研究》二〇一三年第八期。评论《写复杂的中篇》见《长江文艺》二〇一三年第八期。

  九月,评论《“蒋一谈式”短篇小说》见《山花》二〇一三年第十七期。随笔《80后,怎么办?》见《今天》二〇一三年秋季号。

  十一月,论文《小说即“往生”——读蔡东》见《文艺争鸣》二〇一三年第十一期。著作《现场的角力》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〇一四年

  一月,随笔《“八〇后”,怎么办?》见《东吴学术》二〇一四年第一期。论文《出梁庄,见中国》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四年第一期。论文《整体视野中的军旅文学批评》見《南方文坛》二〇一四年第一期。

  三月,论文《无法命名的“个人”——由《隐身衣》兼及“小资产阶级”问题》见《文学评论》二〇一四年第二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四年第五期转载。评论《什么是好的批评》见《大家》二〇一四年第二期。评论《松树下,红尘中——读周瑟瑟的〈松树下〉》见《星星诗刊》二〇一三年第五期。评论《读〈天鹅〉,论爱情》见《文艺报》三月二十一日。

  四月,评论《别逃了,活下去——读孟小书的小说》见《西湖》二〇一四年第四期。评论《故事尽头》见《山花》二〇一四年第四期。

  八月,论文《活在历史之中——读孙郁〈革命时代士大夫:汪曾祺闲录〉》见《文艺研究》二〇一四年第八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四年第十期转载。评论《去掉“一座城”的伪装》见《人民日报》八月五日。评论《以艺术之假写历史之真》见《北京青年报》八月十九日。

  九月,评论《轻的或重的——评徐则臣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见《文艺报》九月十七日。

  十月,评论《从小资产阶级梦中惊醒》见《文艺报》十月十七日。

  十一月,论文《“辩证的抵抗”——由胡淑雯兼及一种美学反思》见《南方文坛》二〇一四年第六期。评论《从成长中解放》见《大家》二〇一四年第一期,《新华文摘》二〇一四年第二十二期转载。

  二〇一五年

  一月,评论《70后,不再面目模糊》见《人民日报》一月九日。评论《小说,创造一种新的可能》见《文艺报》一月二十八日。

  三月,随笔《80后,怎么办?》见《十月》二〇一五年第二期。

  四月,评论《〈平凡的世界〉:个人与社会进步》见《文艺报》四月十日。评论《文学批评的文化责任》见《文艺报》四月十七日。论文《重启一种“对话式”的诗歌写作》见《诗刊》二〇一五年第七期,《新华文摘》二〇一五年第十五期转载。论文《阿三考——由〈我爱比尔〉兼及王安忆的写作症候》见《文艺研究》二〇一五年第四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五年第七期。

  五月,论文《世纪的“野兽”——由邓一光兼及一种新城市文学》见《文学评论》二〇一五年第三期。论文《注释的审判——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五年第三期。评论《重建记忆的地理写作》见《北京晚报》五月一九日。

  六月,著作《80后,怎么办?》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七月,论文《社会互动和文学想象——路遥的“方法”》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五年第四期。评论《要怎样才能去佛罗伦萨》见《天涯》二〇一五年第四期。

  八月,评论《重新发现内心的禅意写作》见《新民周刊》二〇一五年第三十一期。访谈《茅奖的文学观念已经过时了吗?》(罗皓菱采访)见《北京青年报》八月十八日。

  十一月,论文《主动篡改与自我处刑》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五年第六期。评论《“八〇后”写作者须关注现实》见《长江日报》十一月十七日。

  十二月,随笔《像诗歌一样生活》见《诗刊》二〇一五年第二十三期。评论《作家的精神资源有待拓展》见《长江日报》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八日。随笔《全媒体时代的写作与批评》见《中国艺术报》十二月十一日。评论《文体与意境——从蒋一谈〈截句〉谈起》见《文艺报》十二月二十八日。

  二〇一六年

  一月,论文《“第三代诗歌”:命名与建构》见《东吴学术》二〇一六年第一期。评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华丽上演》见《长江文艺》二〇一六年第一期。著作《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与金理、黄平合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月,评论《文化更新的秘密》见《文艺报》五月十一日。《“80后”与我们这个时代——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演讲》见《西部》二〇一六年第五期。

  六月,評论《雪漠“故乡三部曲”:西部写作的文化自主性》见《文艺报》六月三日。

  八月,评论《商震诗集〈半张脸〉:诗歌的分身术》见《文艺报》八月三日。评论《冯唐的真身》见《北京青年报》八月五日。评论《八〇后的历史溯源——评长篇小说〈茧〉》见《光明日报》八月二十九日。

  九月,评论《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写作”的蜕变》见《文学报》。评论《路遥何以耐读》见《新华日报》九月二十九日。

  十月,评论《那迟到者必将领先——序朱涛诗集〈半轮黄日〉》见《名作欣赏》二〇一六年第二十八期。

  十一月,论文《“现代主义写作”的蜕变——“重建一种新的文学”系列之一》见《山花》二〇一六年第十八期。论文《罪与爱与一切历史的幽灵又重现了——由张悦然的〈茧〉再谈八〇后一代》见《南方文坛》二〇一六年第六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一七年第三期转载,《新华文摘》二〇一七年第十二期转载。

  二〇一七年

  一月,著作《无法命名的个人》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随笔《让鲁迅向未来敞开》见《读书》二〇一七年第一期。随笔《重读〈相信未来〉》见《诗刊》二〇一七年第一期。

  三月,论文《“似乎都有余力再造一个世界”——关于〈五人诗选〉》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七年第二期及《新文学评论》二〇一七年第二期。

  四月,论文《从两个选本看“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见《文艺研究》二〇一七年第四期。

  五月,论文《鲁敏的精神景深——〈荷尔蒙夜谈〉及其他》见《名作欣赏》二〇一七第十三期。论文《巨人行走于时空或少年敬泽的青鸟之旅》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七年第三期。《在现场,新伤痕,怎么办?——杨庆祥访谈录》(周新民采访)见《长江文艺评论》二〇一七年第三期。

  六月,评论《是她在梦!是他在梦!——戴潍娜的诗与梦》见《西湖》二〇一七年第六期。

  七月,著作《社会问题与文学想象——从1980年代到当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九月,评论《今天还需要读安妮宝贝吗》见《视野》二〇一七年第二十期。论文《以书写抵抗遗忘——〈连尔居〉〈已卯年雨雪〉读扎》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七年第五期。评论《穿过爱的峡谷——读〈上东城晚宴〉》见《青年报》。

  十月,评论《从非虚构到科幻文学》见《青年文学》二〇一七年第十期。评论《〈月光花下的出离〉:从生活出发的丰富书写》见《文艺报》十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论文《“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七年第六期、《人文中国学报》二〇一八年第二期。评论《追逐历史的背影》见《文艺报》十一月二十九日。

  二〇一八年

  一月,《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和“爱”了——“新伤痕文学”对话》(杨庆祥、魏冰心)见《当代文坛》二〇一八年第一期。评论《自然即背景,诗歌即目的——读李少君〈我是有背景的人〉》见《上海文汇报》一月八日。评论《“为她的伤口寻找新鲜的盐矿”》见《中国艺术报》一月二十四日。

  三月,评论《重建农村题材小说的总体性视野——从贺享雍的〈乡村志〉谈起》见《文艺报》三月二十三日。

  四月,随笔集《不老的传说和哲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评论《梁姗姗或一代人的精神史》见《青年报》四月一日。

  五月,论文《作为历史、现实和方法的科幻文学——“青·科幻”丛书序》见《文艺报》五月二日。

  评论《“江水穿过窄门获得新的开阔”》见《中国艺术报》五月七日。论文《中国故事的现代表达——王方晨〈老实街〉读札》见《文艺理论与批评》二〇一八年第三期。论文《重建一种新的文学——对我国文学当下情况的几点思考》见《文艺争鸣》二〇一八年第五期。

  六月,评论《〈阉割〉读札》见《北京文学》二〇一八年第六期。

  七月,评论《文学重新焕发生机了吗?》见《文艺报》七月四日。论文《“非虚构写作”能走多远?》见《文艺报》七月三十日,《甘孜日报》八月十五日转载。

  八月,评论《简论青春文学与“青春性”》见《长江文艺》二〇一八年第十五期。

  十月,评论《小说与电影的互动生成》见《文艺争鸣》二〇一八年第十期。

  十一月,论文《最大的变革和最小的反应——由鲁敏〈奔月〉兼及其他》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一八年第六期。

  二〇一九年

  一月,《“非虚构”与“体制化”——“非虚构写作”对谈》(杨庆祥、沈闪)见《当代文坛》二〇一九年第一期。

  二月,评论《〈北上〉:大运河作为镜像和方法》见《鸭绿江(下半月版)》二〇一九年第二期。

  三月,论文《“新的文学”的当下性、历史意识与精神资源》,见《安徽文学》二〇一九年第三期。

  四月,访谈《“用历史的心碎抵抗历史的木乃伊化”——40年来的文学与政治经济学》(杨庆祥、唐伟)见《山花》二〇一九年第四期。评论《写作的“切身感”》见《西湖》二〇一九年第四期。

  五月,论文《与AI的角力——一份诗学和思想实验的提纲》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九年第三期。论文《陌上相逢谁家女——由〈陌上〉兼及“乡土叙事”》见《小说评论》二〇一九年第三期。论文《无“解”之“解”——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多重叙事》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二〇一九年第三期。

  六月,评论《一份社会学和诗学的双重文本——关于谷禾的〈周庄传〉》见《作家》二〇一九年第六期。

  九月,评论《科幻,怎么写下去》见《天涯》二〇一九年第五期。评论《关于〈独自看守〉的几点观感》见《山西文学》二〇一九年第九期。

  十月,论文《“先锋诗歌”的历史和问题》见《当代文坛》二〇一九年第六期。

  十一月,评论《“叙事循环”与“变形圆周”——渡澜作品之“初见”》见《草原》二〇一九年第十一期。论文《AI写的诗可以成为标准吗?》见《南方文坛》二〇一九年第六期。

  十二月,论文《对现代文学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〇一九年第十二期。论文《民族志、人类学和“世界诗歌”——论吉狄马加》见《扬子江评论》二〇一九年第六期。评论《局外人,或声音谱系的创制者——读林东林的几首诗》,见《诗探索》二〇一九年第七期。评论《想象两种历史性的汇合》见《文学港》二〇一九年第十二期。

  二〇二〇年

  一月,随笔《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和自己相处》见《新阅读》二〇二〇年第一期。随笔《从零到零的诗歌曲线》见《青年文学》二〇二〇年第一期。

  二月,评论《他人即课堂——关于〈长夜〉》见《安徽文学》二〇二〇年第二期。评论《重读〈老闺蜜〉》见《长江文艺》二〇二〇年第四期。

  四月,随笔《新冠疫情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性的结构》见《中国新闻周刊》二〇二〇年第十五期。

  五月,论文《21世纪青年写作的坐标系、历史觉醒与内在维度》见《南方文坛》二〇二〇年第三期。评论《90后批评家在成长:樊迎春印象》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二〇年第三期。随笔《黄金时代备忘录》见《天涯》二〇二〇年第三期。评论《划伤自己内心牢不可破的隐秘——关于见君的诗歌》见《青年文学》二〇二〇年第五期。

  七月,评论《写法即活法——关于胡竹峰的散文》见《上海文化》二〇二〇年第四期。评论《“我从你美丽姿容获得的”——耿雪的“总体艺术品”》见《艺术评论》二〇二〇年第七期。随笔《黄锦树的汉语密码》见《中国新闻周刊》二〇二〇年第二十八期。

  九月,论文《路遥的多元美学谱系——以〈人生〉为原点》见《文学评论》二〇二〇年第五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二〇年第十二期转载。

  十月,随笔《AI是新人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AI想象》见《长江文艺》二〇二〇年第十九期。

  十一月,著作《寻找文学的新可能》《文学的现场》《文学对话录》《局势中的文学》,均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〇二一年

  二月,随笔《关于平凡的哲学思考》见《中国新闻周刊》二〇二一年第六期。

  三月,评论《1990年代的“创伤史”和“浪漫史”——评房伟的〈血色莫扎特〉》见《山西文学》二〇二一年第三期。论文《史料学的文学史视野》见《南方文坛》二〇二一年第二期。评论《〈文城〉的文化想象和历史曲线》见《文学报》二〇二一年三月十八日。

  五月,论文《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的主权》见《南方文坛》二〇二一年第三期。论文《不断拓展的疆域——论邱华栋的小说写作》见《扬子江文学评论》二〇二一年第三期。

  六月,《今天,我们如何想象“AI”——人文主义者的一场对谈》(杨庆祥、叶李、陈溪)见《写作》二〇二一年第三期。

  七月,论文《“非虚构写作”的历史、当下与可能》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〇二一年第七期。论文《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现状及反思》(与韩欣桐合作)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二〇二一年第四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〇二一年第十一期转载。

  八月,评论《“感伤的”和“讽刺的”——评陈巨飞的两篇新作》见《西湖》二〇二一年第八期。

  十月,评论《生命之诗与大地之魂——评李修文〈诗来见我〉》见《长江文艺》二〇二一年第十九期。评论《创造内在于时代精神的政治抒情诗》见《诗刊》二〇二一年第十九期。随笔《如何克服“语言的腐败”》见《中国新闻周刊》二〇二一年第三十七期。

  十一月,论文《后科幻写作的可能——关于王威廉〈野未来〉》见《南方文坛》二〇二一年第六期。

  十二月,《历史、未来以及漂泊的人们——〈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读本·散文卷〉序言(一)》(與李玉新合作),见《粤海风》二〇二一年第六期。著作《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随笔《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见《中国新闻周刊》二〇二一年第四十七期。

  二〇二二年

  一月,论文《在时间之中想象和书写——梁鸿鹰〈岁月的颗粒〉阅读手记》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二〇二二年第一期。

  三月,论文《让我们听听北纬40度的声音吧——关于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的一则虚构体评论》见《当代作家评论》二〇二二年第二期。

  五月,论文《“新南方写作”和“间离化”的历史——以朱山坡近作为中心》见《扬子江文学评论》二〇二二年第三期。评论《“风的形状”和小说的形状——评程永新〈若只初见〉》见《小说评论》二〇二二年第三期。随笔《信元宇宙,何所得?》见《天涯》二〇二二年第三期。

  七月,论文《幸存者、当代性和文明的眼泪——欧阳江河长诗阅读札记》见《扬子江文学评论》二〇二二年第四期。

  九月,访谈《“诗歌是我的一个幻象”——杨庆祥〈世界等于零〉访谈录》、随笔《如何克服“语言的腐败”?》见《新文学评论》二〇二二年第三期。

  十二月,论文《九十年代:记忆、建构与反思》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〇二二年第十二期。论文《再谈“新南方写作”:地方性、语言和历史》见《广州文艺》二〇二二年第十二期。

  二文学写作

  二〇〇四年

  十二月,诗歌《在万圣书园》见《青年文学》二〇〇六年第二十四期。

  二〇〇八年

  七月,诗歌《阴柔的兔子最爱说话》《雪夜读〈搜神记〉》见《诗选刊(下半月刊)》二〇〇八年第七期。

  八月,诗歌《这雨落下来》《微微》《芒果》《雪夜读〈搜神记〉》《阴柔的兔子最爱说话》见《诗林》二〇〇八年第三期。

  二〇〇九年

  九月,诗歌《想起木匠惠特曼》(外三首)见《诗林》二〇〇九年第五期。

  十月,随笔《我喜欢的十个诗人》见《诗选刊(下半月)》二〇〇九年第十期。

  十一月,诗歌《我必须说出肉体》《夏日,静物》《鸽子——献给K》《好事尽》《影子》见《诗林》二〇〇九年第六期。

  十二月,出版自印诗集《虚语》。

  二〇一〇年

  一月,随笔《分裂和建构》见《天涯》二〇一〇年第一期。

  三月,诗歌《好事尽》(组诗)见《星星诗刊》二〇一〇年第三期。

  四月,《想起木匠惠特曼(外二首)》见《绿风》二〇一〇年第四期。

  十一月,诗歌《杨庆祥的诗》见《诗林·双月号》二〇一〇年第六期。

  二〇一二年

  七月,诗歌《你看到的鹿》(外一首)见《诗刊》二〇一二年第十四期。

  八月,诗歌《像巧珍一样生活——献给路遥及其〈人生〉》(外一首)见《北京文学》二〇一二年第八期。

  二〇一三年

  二月,诗歌《想起木匠惠特曼》见《西部》二〇一三年第三期。

  十一月,随笔《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条路》见《天涯》二〇一三年第六期。

  二〇一四年

  二月,随笔《以空击空》、诗歌《芦荟之约》见《诗刊》二〇一四年第四期。

  六月,诗歌《你看到的鹿》见《西部》二〇一四年第六期。诗歌《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学时代》《如梦令》见《人民文学》二〇一四年第六期。

  十二月,诗歌《与祖国书》见《诗刊》二〇一四年第二十四期。

  二〇一五年

  九月,诗集《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十二月,诗歌《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见《诗刊》二〇一五年第二十三期。

  二〇一六年

  一月,组诗《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选二:《春夜独饮不醉》《姨》)见《中国诗歌》二〇一六年第一期。

  四月,诗歌《辜负灵魂很久了》《看见一棵树很后悔》《春夜独饮不醉》《我在所有的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见《天涯》二〇一六年第四期。随笔《活得像蚂蚁也能感动人》见《北京青年报》四月十九日。

  五月,诗歌《我在海南然而并没有看到海》见《椰城》二〇一六年第五期、《诗刊》二〇一六年第十六期。

  六月,诗集《这些年,在人间》由黄山书社出版。

  七月,随笔《通向真实的世界》见《三联生活周刊》二〇一六年第二十八期。

  十月,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二〇一七年

  一月,诗歌《春夜独饮不醉》《贝壳》《雨雪天登黄鹤楼》《我走进人间的烟火》《逆水寒第一》《逆水寒第二》《逆水寒第三》《于是哭起来》《看见一棵树很后悔》《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见《大家》二〇一七年第一期,《文学教育》二〇一七年第四期转载。

  三月,诗歌《春夜独饮不醉》《于是哭起来》见《青春》二〇一七年第三期。

  五月,诗歌《青岛截句五首》见《青岛文学》二〇一七年第五期。诗歌《当我不能爱的时候》《敦煌截句》《九月的第一首情诗》《我现在是落叶和风》《一株从梦中递来的罂粟花》《旗手在远途》《时代病》《她说活着就是让人后悔》《我特意改签机票回北京等下雪》《我从来没有给母亲写过信》《请把我藏于甜芒之心》《我本来以为这就是我的一生》《清平调二〇一七》《青岛截句》《还是给她发条晚安的微信吧》见《诗林》二〇一七年第五期。随笔《美国的五个镜头》见《天涯》二〇一七年第三期。

  十一月,组诗《给母亲的一封信》见《安徽文学》二〇一七年第十一期。

  十二月,诗歌《当我不能爱的时候》见《诗刊》二〇一七年第二十四期。

  二〇一八年

  一月,随笔《南国之南,赤坎赤坎》见《青年文学》二〇一八年第一期。

  三月,诗歌《春夜独饮不醉》《辜负灵魂很久了》《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我知道时日不多》《四月,早安》《我走进人间的烟火》《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變形》《我所能寄望的》见《诗林》二〇一八年第三期。诗歌《清平调》见《中国人民大学校报》三月二十六日。

  五月,诗歌《我想拥有一杆长筒猎枪》等见《解放军文艺》二〇一八年第五期。诗歌《敦煌截句六首》《鼓浪屿截句》《我现在是落叶和风》《给母亲的一封信》《伟大的结局》《不变的信仰》《世界等于零》见《广州文艺》二〇一八年第五期。

  六月,诗歌《不同饮一江水也很久很久了》见《视野》二〇一八年第十一期。

  七月,组诗《假装有很多人在想念你》见《北京文学》二〇一八年第七期。

  八月,组诗《思无邪》见《扬子江诗刊》二〇一八年第四期。

  九月,詩集《所有未来的倒影》(与戴潍娜、严彬合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一九年

  五月,诗歌《我本来以为这就是我的一生》《一株从梦中递来的罂粟花》等见《诗刊》二〇一九年第九期。

  十一月,诗歌《看〈流浪地球〉遇大雪有感》《远征》《所有的事物都还在》《这里是华沙》《我回来看一眼就走》等二十首,见《作品》二〇一九年第十一期。

  十二月,诗歌《伟大的结局》见《诗潮》二〇一九年第十二期。

  二〇二〇年

  一月,诗歌《我反复点燃雪》《我们各有所属》《歧途》《所有的事物都还在》《我回来看一眼就走》《那时候我也经常难过》《爱在卢布尔雅那》《饮冰第十一》《饮冰第十二》《现代聊斋志》见《青年文学》二〇二〇年第一期。

  《清明节我在北京》《爱在卢布尔雅那》《做一个归乡的梦然后哭了》《壶口墓志铭》《荷的时代性》《荷祭》见《星火》二〇二〇年第一期。

  二月,诗歌《给一个没有名字的雪人》《我唯一确定的》《少年Chey的平常之旅》《杧果认识论》《水的认识论》《夜宿英德九州驿站遇雨》《望梵净山不登有感》见《红豆》二〇二〇年第二期。

  四月,诗歌《饮冰第二》《饮冰第五》《我拥有的》《久违了》《给你我的心去活》《树下》《做一个归乡的梦然后哭了》《清明节我在北京》《我在西夏数羊》《远征》见《人民文学》二〇二〇年第四期。

  七月,访谈《“没有任何人或者神可以拥有我的全部”——诗人杨庆祥访谈》见《星星》二〇二〇年第二十期。

  八月,诗歌《给你我的心去活》《姐姐》《饮冰第一》《人间有多少路》《对她说》《七月六日》《我们可以反复构造彼此了》《你觉得能留住什么》《失去》《想不起是谁》见《诗刊》二〇二〇年第十五期。

  二〇二一年

  一月,诗歌《天鹅湖的量子抒情》见《诗刊》二〇二一年第二期。

  五月,组诗《如何在春天不让自己平庸》见《大家》二〇二一年第三期。

  九月,诗集《世界等于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〇二二年

  七月,诗歌《想象的一天》《你觉得能留住什么》《苦夏》《当我不是你》《我反复点燃雪》等二十首见《诗选刊》二〇二二年第七期。

  (责任编辑:宋小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