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花就是棠梨子樹上开的花。棠梨子树也叫杜梨子,属落叶乔木,枝常有刺。棠梨子树二三月开花,八九月结果。有消食止痢,治腹泻的作用。
棠梨子树生于荒山野外、长于山坳沟壑, 无论天寒地冻、风吹日晒,却凭借深藏土里的根系,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生机勃勃。棠梨子树不择环境、气候和土壤,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顽强地绽放着它的风采。棠梨子树是嫁接老冬梨、黄皮梨、火把梨、雪梨、黄酸梨等梨树的最好树种,我小时候跟父亲在家乡嫁接过很多。开始人们并不在意棠梨子树,后来, 人们发现野生的棠梨子树是嫁接梨树的最好本体。从野外移植几株棠梨子树,种在房前屋后, 来年存活之后,嫁接上新品种梨“美人酥”“金花梨”“黄皮梨”“雪梨”很容易成活。因此,棠梨子树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春节刚过,漫山遍野的棠梨花就开了。陡峭的山坡上箐边深处随处都可以看到一树树盛开的棠梨花,置身于此,犹如仙境一般。
在我的老家,棠梨花可以制作为食品,只要将新鲜的棠梨花放进滚烫的开水里焯一下, 经漂、洗,除去苦涩味,然后装进桶里便可以添补家用。
记忆中,母亲做出来的棠梨花是最好吃的。加工之前,母亲把夹杂在花里的叶子捡出来,一粒粒在盆里清洗后,捏干水分,倒在开水锅中煮四五分钟,煮时放入适当苏打,然后捞出来控水。晾凉后倒进盆里,加入一瓢面粉和少量的清水,再轻轻搅拌均匀后,又加入两勺盐。
我曾经好奇地问:“为什么还要用苏打水煮一煮呢?”
母亲说:“煮了就会变软,不然不成型,面就会散开。但是不能煮太久,不然成了稀泥, 香味还会变淡了。还有,这个盐也要最后放, 不然伤了花瓣,花瓣会变得死气,没了灵性。”
母亲的话很玄乎。许多年以后,我才大胆猜想——感情吃了花朵,还要把她的灵魂给吃进去?
母亲刺啦一声划了火柴,点燃柴草,小心翼翼塞进灶膛里。母亲说,要用小火,不能加太多的柴。最好用松柴,不要用梨柴。
锅里的水分很快蒸干,母亲铲了一块猪油放进锅里,随着铁锅因吃到油而发出欢快的刺啦声,厨房里弥漫着猪油浓郁的香味儿。
母亲抓起一团棠梨花和麦面和成的面团, 在手掌里团了团,快速地翻转手腕,按在锅底正中心。然后用手掌心湿一点水,一圈圈飞速按下去。手影绰绰,看得人眼花缭乱。
很快,小厚的棠梨花面团粑粑被母亲施了魔法似的,瞬间长大了,变成了圆圆的大粑粑。但是又不是普通的麦面粑粑那样薄,大概有 1.5 厘米的厚度。
怪不得不能烧大火,不然,手心得给烫熟了,另外,压饼的速度和火候一样,全靠技术水平。而且,这个厚度,如果用大火会外面焦糊掉了,而里面还生着呢。
等烙至定型,香味散出来 ,母亲把锅铲探进去,棠梨花粑粑“唰”地一个空翻,黄澄澄的一面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哇!”我们吸着鼻子,搓着手,眼睛瞪得老大,都聚焦在油亮亮的棠梨花粑粑上。
母亲把猪油铲了一小块,“押解”着它顺着锅边“游行”一圈,猪油便消失了,钻进了棠梨花粑粑的深处。
“退火,华子,余热就够了!”母亲说着, 拿起筷子在棠梨花粑粑上戳了几个洞,像是给棠梨花粑粑点穴松骨。
顺着小圆洞,冒着一丝丝的白色蒸汽。
我站起身,和妹妹一起把灶台团团围住, 母亲却拿起锅盖放在锅上,说:“都去洗脸洗手,闷一下就可以吃啦!”
我们洗了手,一窝蜂拥着灶台。母亲早把面板清理干净,把小筲箕放在旁边。
锅盖一揭开,白色的蒸汽,和棠梨花粑粑特有的清香,升腾到屋顶,朝四周漫开,把我们包裹在期间。
母亲用锅铲把棠梨花粑粑挑起来,棠梨花粑粑冒着热气,腾云驾雾般的,轻轻落在砧板上。只见母亲拿起一把刀,把棠梨花粑粑剁成八个大小均匀的小扇形,用刀铲起来,放进小筲箕里。
我们小心翼翼端着,放到堂屋的八仙桌上, 我们一人拿起一块,狼吞虎咽地吃上了,惹得小狗伸着舌头围着我们跳,小猫喵喵叫着,蹭着妹妹的裤腿。
这种棠梨花粑粑外焦里嫩,外层被猪油浸透,咸香酥脆,里面则封存了棠梨花的清雅香甜,轻轻咬一口,美妙绝伦的滋味在唇舌间缠绕。
这种棠梨花粑粑,一年只能是棠梨花开的时候吃,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即便棠梨花粑粑是那个年代的每天早饭唯一的食物,我们也百吃不厌,因为它实在是人间难得的佳肴。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棠梨花不是普通的裹腹之物,而是具有极高的药物价值。棠梨花可以消食止痢,治腹泻。可以泡糖水或者泡成果酒,可以凉拌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种风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