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词创新应保持传统的美学意蕴

时间:2023/11/9 作者: 东坡赤壁诗词 热度: 17309
李芮

  中华诗词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创新。

  中华诗词借助汉字方块、独体、单音、四声的独特优势,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形成了同时兼有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简洁美的大美诗体。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人类文明的财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诗词的意象符号和语言结构,已和当下的生活语境相距甚远。网络上有人这样打趣,唐诗基本可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凄情。”而宋词基本可总结为:“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楼。”虽是说笑,但也真实反映了古典诗词意象符号和现代生活的差距。如果现代人写一首诗,还总是什么“寥落”“飘零”“斜阳”“芳草”“孤影”“雁字”之类,那就成了胡适所说的“陈词滥调”,都被古人写完了,也就不用写了。

  今人写诗,是写给今人看的、今人听的,而不是写给古人看的、古人听的,需要引发时代的共鸣。就好比唱戏,表现当代人事,不能穿着过去的衣服、说着过去的事儿一样。所以,真实反映新生活、新时代,也就成了当代诗词创作的最大呼声。近年来,诗词界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有的人从形式入手,创作了一些当代竹枝词、新古体或自度曲,力求像宋人一样,在诗体上有所突破。更多的诗词家和爱好者,则遵从古韵新声,借鉴新诗的意象新颖、词语错位等写作手法,白话入诗,新词入诗,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作品。比如,沈阳青年彭莫的“金鱼体”作品:“树荫如盖,小店无wifi,壁角刻痕犹未改,衣袂飘飘年代。 久熬汤底浓香,新切瓜片清凉。自倒两杯白水,一杯似那姑娘。”刘庆霖老师的“五声”:“推窗抓把鸟鸣声”“踩响荒村犬吠声”“拾起蘑菇破土声”“听得残冬倒塌声”“担回溪水有蛙声”,等等,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景制造,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让人留下深刻印象。黄俊卿所写歌颂小平同志的《茶馆》:“春风满座溢清香,海论山谈聚四方。药石醍醐评国事,牢骚块垒涤诗肠。无须心悸金箍紧,再没人揪辫子长。为问何来天地阔?邓公关闭一言堂。”不从正面写,也不从大处写,而是选择茶馆的热闹气氛,突出“无须心悸金箍紧,再没人揪辫子长”的宽松环境,这样的写法,比正面歌颂的效果,不知要好很多。

  以上所举,都是诗词成功创新的范例,但纵观我们的很多诗词,新则新矣,却又没有了“古意”,没有了传统诗词的美学意蕴。初看,可能令人新奇,但时间一长,却又觉得缺乏诗意,索然寡味。

  有位诗人写了一首《一笔稿费》:“邮局一趟小开心,投稿得来零碎银。只有三十不嫌少,证明咱也是诗人。”诗本身写得很清新,很有生活情趣和心理特点,尚不失为佳作。但这样的诗歌,偶尔为之可以,漫天扑面则是问题。毕竟诗歌如果过于流俗,也就成了打油诗。对比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牧“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这样的句子,就可以知道其中的诗意差别之大。一位诗人写《快递员》:“循环一朝转,蜂蚁五更勤。货发江浙沪,客催毫秒分。新时代生态,大数据功勋。风竹犹枝叶,萧萧不得闻”。总体写得不错,既抓住了现代物流的特征,又写出了快递人员的艰辛,但其中“新时代生态,大数据功勋”句,在整首诗中显得突兀,有一种“夹生饭”的违和感。又比如写疫情解封后的游园:

  “山桃面色多阳性,野杏胳膊尚鼓包。红脸忍冬烧未退,绿芽垂柳脚仍飘”。嵌入新词费了一番功夫,但是比喻带给人的感觉并不美。新词入诗,本是突破“诗词审美图式”、促进传统诗词创新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写得“化”、入得“巧”,不能破坏了意象和意境。古人认为辛弃疾词“本色自见”,“有稼轩之心胸,始可为稼轩之词”,以乡语猥谈信笔涂抹,只会失之粗率,也包含有这种意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的创新,确实称得上是舍本逐末。而那种时不时就把“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搬进诗词,以集体意识代替个人意识的所谓“老干体”,更无遑论矣。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传神,注重笔墨精神。中国古典诗词也是这样,不追求对客观事物作逼真的刻画,而是力求创造和表现具有个性特点的意境。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如果偏离了这样一条艺术规律,那么,所谓创新,就要重新审视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过于人为地去追求时代风格,而要通过逐步的探索与努力,自然而然形成新的时代风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浅显的语言,表达出的无穷意蕴,才是中华诗词独有的美学特征。面对时代生活的变迁,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有新发掘、新感受,但在探索诗词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时,必须强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不能丢掉传统,最主要的是不能丢掉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意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