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云先生,职业是高校中文系教师,主业是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诗词仅仅是他业余文学创作活动的一小部分。他文学创作成就更大的是“黄瑞云寓言”。然而,哪怕是这业余之余,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不仅是其创作出了优秀的诗词,也是其创作行为本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价值。正是一代代文化人对诗词的执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爱惜,不仅吟诵唐诗宋词,还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诉诸笔墨、浅斟低唱,将中国这一脉最珍贵的香火延续下来,至今不熄。黄瑞云先生的诗词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
《黄瑞云诗词》目前只有两个版本,剔除重复部分,共收集了380多首诗词。创作时间跨度1946~2016年,整整70年。从黄老师旺盛的创作精力来看,他的诗词显然不止这些。他在曾经被抄毁的两百多万字作品中,肯定包括了不少诗作。这是很可惜的损失。然而,仅仅这380多首作品,也可以管中窥豹,一瞻风采。这里谈谈我们的一点体会。
一、至亲挚友,真情流露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我们不妨把它看成写诗的指南,但它首先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概括。因为一切好诗,无不是因为感情冲动而诉诸吟咏的。展开黄瑞云诗词书页,很多都是一种块垒淤积心中不吐不快的情感流露,整卷诗作,充溢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情感类的作品有两种。首先,是写给亲人和师友的作品,直接抒发对亲人的亲情、与朋友的友情。有思念,有回忆,有惜别,有勉励,有期望。在写给妻子儿女等亲人的诗作中,最多的是写“玉莲”。同他相濡以沫50年的伴侣—从少年夫妻两地分居写到老伴去世以后对她的怀念。这些发自肺腑的深情之作,读之是那么自然亲切、温暖感人,甚至标题都不是古诗中常用的“赠内”“拙荆”之类的陈词,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称呼。这里试举几例:
相依如昨梦,今日别孤坟。
哪堪南北路,从此死生分。
又向天涯去,长悲客子心。
年年寒食节,回首哭湘云!
(《二〇〇一年三月三日与子房北行至玉莲坟上洒泪告别》)
人天何处讯归云,违别经年倍怆神。
万念到头皆泡幻,一生无事不酸辛。
驰魂总绕家山路,入梦犹牵儿女心。
今夕孤灯对遗照,可怜悲我更悲君!
(《玉莲逝世周年祭》)
还有写给儿女的。申六是黄先生的幼子,自幼聪明,学习成绩很好,黄先生寄予了很大希望。可惜高考前夕,他在长江游泳,不幸遇难。这对黄先生打击很大。如《申六遇难十周年忌日》:
梦里惊回总黯然,平生冀望散如烟。
孤魂漂泊知何处,泣血伤怀竟十年。
短短二十八字,真正字字泣血,老年丧子、希望破灭,一位声泪俱下的悲痛老人如在眼前。另外如《立春日北行道上赠舍弟》《送房儿赴宁乡就读》《送果子参军赴辽宁》等,无不透露出亲人的关心和温暖。
其次是写给友人的作品,如:
白露蒹葭水一方,梦魂应共到湖乡。
江村夜雨秋灯暗,大泽夕阳春草长。
把酒纵横天下事,同瓢甘苦菜根汤。
楚天又是清秋节,原上西风禾黍香。
(《寄北溟》)
同窗少小结前缘,回首相看雪满颠。
蹭蹬道途惊路馆,苍黄烽火忆蓝田。
关山阻隔三千里,魂梦萦牵六十年。
留得儿时情谊在,江南春水碧连天。
(《寄蔡劼刚》)
例子很多。这些富于情感的诗作,仅仅从字面就可看出双方的友谊,足以打动人心。何况古人还告诉我们:要真正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必须了解作品的本事,做到知人论世。具体到黄先生的部分诗词,了解其本事尤为重要。比如:
来归千里外,含泣拜孤坟。
斩棘寻山路,扪苔认墓文。
临风怀绛帐,立雪忆程门。
林外子规鸟,声声不忍闻!
(《拜清诚夫子墓》)
这位清诚夫子,是黄先生曾两度立雪程门的私塾老师。在清诚夫子那里,他不仅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学会了作诗,还从老先生三代人的身世遭遇中,认识了社会人生。所以,对老先生师恩难忘、情感深厚。不然,就不会几十年后,仍然跋涉几十里山路专程拜谒,了解其本事,再读“含泣拜孤坟,扪苔认墓文”等细节描写,就格外真挚感人。再如:
噩耗三传岂是真,楚天漠漠暗秋云。
凝思历历当年事,转瞬匆匆隔世人。
荏苒无为常责我,殷勤何处更聆君。
忍心再上京华路,北望中原泪满襟。
莫逆交情四十年,江城幽蓟两旌悬。
宁知去岁一樽酒,竟作今生永别筵。
梦断潇湘风雨夜,魂归京国肃霜天。
更阑万籁都沉寂,寒月凄凉照屋檐。
(《悼朝银二首》)
这位“朝银”,我也是读了黄先生长篇散文《只要是春天年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才知道这位朝银姓王,与黄先生是同乡、同学、还差点同右派,是数十年的知交,京楚两地常有过往,书信更是频繁。交往四十年中,相互砥砺、解衣推食、温暖彼此。有了这样的知人论世的基础,再来细细品味黄先生几首“送朝银”“寄朝银”“梦朝银”“吊朝银”(共8首),就更能体会黄先生在“梦断潇湘风雨夜,魂归京国肃霜天”“更阑万籁都沉寂,寒月凄凉照屋檐”时刻,发出“殷勤何处更聆君”呼唤的深情厚谊,也更加明白什么叫患难朋友,什么叫莫逆之交。尤其在这个世道人心日益沦落的当下,这种对师友的情谊,超越了世俗利益,经受了时间考验,将其付诸笔端、诉诸吟咏,自然能迸发出震动人心的力量。
二、托物言志,触景生情
还有一种作品,虽然主要不是写给亲友的,但是在叙事状物中,也间接地表达了的丰富的感情。如:鸿雁飞南国,游子归故乡。
吞声上丘垅,群山气凄怆。
惝怳念宿昔,惨痛绞回肠。
朽骨归泉壤,衰草遍山冈。
低佪不能语,翘首望青苍。
秋风吹乔木,五内自摧藏!
(《回乡感怀》)
这首诗写于1960年。是黄先生回乡探亲时所写。当时,正处于大饥荒时期,尽管他已有多位亲人饿死,但诗人笔下,不仅有“朽骨归泉壤”的家人坟墓,还有“群山气凄怆”“衰草遍山冈”“翘首望青苍”的大场景,从而将个体的悲剧置于时代苦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悯情怀就具有普遍的意义,怎不五内俱摧!
还有两首小诗,也是在这个时期写的:
杞梓楩楠摧作薪,参天古木化为尘。
千峰万岭凋零尽,独对梅花一怆神!
(《大办钢铁,山林砍伐净尽,曾家冲老梅一树独存,在寒风中花开璀璨》)
纤纤云影翳天河,寂寞荒村长薜萝。
寒月无声庭树老,栖鸦已去只留窝。
(《荒村》)
两首诗中描写的环境景物,家园草木是那么凄残,表达的情绪是那么悲凉,真不堪卒读。
作者诗中,也有少量欢快的情绪。如《己丑中秋大江放歌》中:“我欲乘风天上去,人间何处有飞舟?有酒不妨开怀饮,凌波且向海天游。”《游黄州东坡赤壁》中:“纵目大江送帆影,江头春水涨洪波,何当一叶扁舟下,明月清风放浩歌。”二首分别写于1985、1987年。当时,黄先生全家已结束几十年的分离,团聚黄石多年,生活走上了正轨,反映在他诗歌创作中,也一扫往日思念、压抑、沉闷、惆怅的基调,出现了少有愉悦欢快的心情。
“敢于昭代干时弊,要为苍生谱正声。诗艺不妨千境异,寓坛亦应百家鸣。”“莫为程才驰堵墨,要留真火在人间!”这两首分别是参加中国语言研究会的贺诗,表达了先生对于中国寓言发展的厚望。它所应有的功能与使命,作为中国寓言大家,其言也谆谆,其情也殷殷。
哪怕是小小的花草虫鱼,一旦进入笔下,便有了生命,有了情感。
痛悔平生浪出游,误食诱饵作盆囚。
梦中犹是江湖阔,万顷沧波趁自由。
(《果子钓得小鱼,养盆中夜间寂然不动似入睡》)
夜深梦醒客魂惊,忧愤无门不欲生。
宁向更阑拼一死,不求苟活到天明!
(《晨起,见小鱼摊在盆外,死矣》)
风雨飘揺我室翘,拮据瘏瘁羽谯谯。
人间难得恩勤侣,辛苦绸缪共作巢。
(《题双鸟作巢图》)
霜天寥廓夜阑珊,偌大乾坤何处安?
毛羽摧颓寒月下,独拖只影度关山!
(《孤雁》)
既是状物,也是写人,是托物寄情,也是拟人言志,含蓄蕴藉,言近旨远。这类作品,尤其在黄先生的七绝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他383首诗词中,超过一半的篇章是七绝,达205首。绝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或旅行途中所见所闻、即时行吟的产物。或托物言志,别有怀抱,如上述《荒村》《老梅》《小鱼》《题双鸟作巢图》《孤雁》等作品,都是状物记事中,情怀有所寄寓、思想有所蕴藉的。我甚至觉得,黄先生这类托物言志的小诗,同他的寓言作品在精神有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诗化的寓言。
或触景生情,一吐胸臆。如《天门道上》《牛力水车》《武当遇雨购伞归赠女儿》《泡桐》等,皆是触景感事,即事抒情,笔墨简洁,想象丰富,造语新奇。如:
千峰拔地耸云寰,翠影娟娟浸碧澜。
少小敢将青黛笔,凭栏夺取桂林山。
(《漓江舟中见小女孩石婧凭栏写生,为题小诗》)
三四句尤其结句,造句雄奇,出人意表,极其漂亮,完全可以传诵。这类新奇隽永的佳句,书中比比皆是,如“几束杜鹃红破冻,已将春色上枝头”“月轮不怕波摇碎,任尔癫狂总自圆”“铃铎自摇还自听,星光寂寞照寒沙”。“将客观的事物反映在作者思想感情上最切要、最精彩的部分,或作者主观中对于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有着最足以感动人的处所,概括出之。”(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序》)
总之,无论是长调古风,还是短如绝句,均内涵丰盈、感情饱满,具有极强感染力。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而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黄先生诗词中的情感,是充满着至亲至爱的亲情,是真挚深厚的友情,是超越名利贵贱的精神操守。因为,黄先生始终把人情、人性、人生,把民生、民本、民瘼放在第一位,登兹楼以四望兮,哀民生之多艰。在整个诗词选本中,没有宏大叙事,没有高尚主题,然而,处处洋溢着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光辉。这是黄先生诗作中最具闪光、最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进一步探寻,这些诗何以有如此的人性的温暖,归根结底,是作者的品格决定了作品的品格。他能够事隔几十年,仍然去看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发现他含冤负屈几乎疯掉后,又义无反顾、不厌其烦地往返奔波几十里,住在老师破败的房屋中,帮助老师写申诉信,仔细叮嘱申诉信的抄写投寄方式,最终得以平反昭雪(见黄先生散文《青油灯》)。具有这样正直的侠义精神,这种帮助弱者的悲悯情怀,伸张人间正义的品格,才能写出这样闪耀人性光辉的诗作。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学诗须入正门,做人须有品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