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新闻1+1》,去年5·12地震中的英雄冯翔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原因也许很多,但从中似乎体现了一种存在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应该如何转移过往的阴影,如何转移痛苦的心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冯翔应该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地震中,心爱的儿子遇难,来不及痛苦发泄的他,便急匆匆投入到了艰辛的工作中,似乎只有在忙碌的工作中,抵消了对爱子的深切怀念,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就在“国难”一周年即将到来前夕,自缢家中,留给了世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有人说,冯翔是由于工作压力很大,无法摆脱心中的伤疤一次又一次的被揭起,诚然,以冯翔的工作性质而言,作为一个宣传干部,经常带领参观人员在北川的废墟上,一次次地讲解灾难的具体情形,一次次回忆起惨痛的经历,确乎是一种残酷,但作为参加过心理培训的且刚强的冯翔来说,毫无推脱地担负起这样的工作,也证实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况且,以一般的观点认为,当对一切苦难长久地重复,便也减淡了痛苦的程度,也会淡看了一切,因为人都有一种适应性,当适应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便会产生一种惯性,不太在意了一些因素。就好比用针去扎某一个部位,刚开始感觉很痛,久了,便麻木了,疼痛感减轻。因此以冯翔长时间的这种工作性质,伤痛被揭起的开始,阵痛是存在的,日积月累的这种阵痛真的会在一个刚强的男人心中堆积起足够高、大,最终压倒自己吗?不排除这种原因,但似乎有些勉强。
有人说,冯翔是个外表坚强,内心细腻、感情丰富的人,而且是个文学青年。正因如此,才深陷在他痛失爱子的情结中,不能拔出。是呀,对儿子深切的爱,在他的博客中,字里行间屡屡透出,那富有温情的文字,把一个慈爱的父亲演绎得动人心怀,而对于儿子的遇难,在表面承认现实之余,似乎感到不那么实在。“儿子去了天国……他在那里等我……”一直认为儿子没有离开自己多远,在对儿子的感情流露中,孩子的形象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幻想多了,似乎遮盖了事实,在幻觉中,渐进边缘,造成了他宁可去幻觉,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逃避现实,以求得内心的一个安宁。当这种情结不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转化的时候,势必成为他的一个“死穴”,因此,心理情结是很多情感细腻而丰富的人所很难跨越的沟壑,即便是天天忙碌,也只是常规性地过过往往,当一切淡去的时候,尤其在寂寞孤独中,便会放大这种情绪,在他的整个空间中,去深深品味着那种美好,和失去后的那种刺痛,这种爱与痛焦灼了他自己,便采取一种逃世的方式,去追随他心中自认为能够和爱子同空间的地方去,继续过着美好的生活。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情感幻化中的普遍模式,他是没有痛苦地走的,甚至在这中行为中,自己很清醒,不犹豫,不萎靡,甚至可以说很快乐的去了。在这件事上,冯翔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自闭症和抑郁症状。这也给很多人提了个醒,自己对自己究竟能够了解多少,尤其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把握多少,是个应该学习的一个重要素质,而对不良情绪的排遣,是对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的幸福感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自己的心结,只有自己去解,才能从根本上步入正轨,而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尊重事实,把“逃避”二字去掉。
冯翔去了,他放弃了自己应该在世上的一切责任,既同情又慨叹,走亦走已,不必过多的去发问,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利,还没有选择如何生活,甚至死的权利吗?但正如白岩松所说,“当活着我都不怕,我还怕死吗”?人生是个苦难的过程,尤其在宗教中,更是放大了这种苦,但是苦也罢,累也罢,我们不仅有权利去选择,更要有责任去担当,因为你并不是孤独地在生存,你有很多割舍不掉的亲人,和情感,以己之情去度己的亲人之情,怕就不会轻易地去走极端了。
人活的是权利,但更多的也许是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