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时一位重要的黑人女性作家,她对20世纪的很多美国黑人作家,尤其对黑人女作家如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艾丽斯·沃克誉为当代女性作家精神和文化上的教母。但是在当时和今后的三四十年里,赫斯顿却由于其作品没有反映当时主流黑人文学所表现的激烈的种族冲突等主题,而被无情地遗忘。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涨,《她们眼望上苍》才从尘封中脱出,被众多文学评论家誉为美国非裔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艾丽斯·沃克本人也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伟大“母亲”。二、珍妮成长之旅的引路人
珍妮对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是通过和三个男人的婚姻来表现的。三段婚姻状态的改变是珍妮不断追寻自我价值的求索之旅。在这一过程中,珍妮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到努力争夺话语权再到争取婚姻生活中的平等与独立,珍妮的成长之旅体现了其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黑人女性如何摆脱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的压迫,从幼稚走向成熟,追求自我价值的努力与奋斗。成长的引路人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方面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在观察这些人扮演的社会角色过程中,主人公逐渐确立起自己的角色和生活方向。在引导主人公成长的引路人中,最常见的有正面的引路人和反面的引路人两种。由于在《她们眼望上苍》中,反面的引路人占大部分,因此先从反面的引路人谈起。
1.反面的引路人
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反面的引路人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他们的原型是魔鬼撒旦,并呈现出各种变异的面孔。他们或是把主人公引向生命的歧途;或是为主人公的成长提供反面参照,在与“坏”的比较中,“好”获得了清晰的界定;或是像《圣经》中的撒旦,没有他的诱惑,亚当和夏娃永远处于天真无知的状态,仍旧是伊甸园中长生不老的快乐青年,他把人类引向智慧的同时又让他们失去了天真和快乐。在《她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外祖母南妮、第二任丈夫乔都充任了珍妮成长之路上的反面引路人。
(1)外祖母南妮
珍妮的外祖母南妮是南方种植园的一名黑奴,不仅为主人当牛做马,还是其泄欲工具。她想让外孙女珍妮摆脱她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在南妮不久于人世之前,她最放心不下的便是珍妮的婚事。在她看来,黑人女子只要嫁一个有经济基础的丈夫,一辈子就有了依靠,她便放心了。因此,南妮把十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女珍妮嫁给了上了年纪但拥有六十亩田产的农场主洛根·克里克斯。外祖母此番决定完全是出自对珍妮的一片真心,问题就出在外祖母在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一些价值观和标准已经内化为这位可怜的老妇人的价值观了。在她看来,外孙女的幸福必须建立在殷实的经济保障之上,有没有爱情并不重要。珍妮刚开始并不同意,南妮生气地打了珍妮一个耳光,后又用哀求的语气劝告她。最终珍妮无奈地答应了这桩婚事。正是外祖母南妮的反面引导导致了珍妮第一次不幸福的婚姻。
(2)第二任丈夫乔
乔也是珍妮走向成熟、追求自我价值的另一位反面的引路人。当珍妮在与洛根一坛死水般婚姻生活中,乔兜里揣满积蓄,吹着口哨走向珍妮,并许诺她美好的生活,珍妮也认为他就是那个能带她奔向地平线的人,他代表着变化与机遇,于是珍妮为追求自我的价值,毅然脱下围裙,放弃对洛根的希望和繁重的劳务,和乔一起奔向新的生活。但是事与愿违,珍妮对幸福生活和独立自由的追求在这位反面引路人的引导下也宣告失败。因为珍妮不久就发现,乔和外祖母南妮一样也信奉白人社会成功的价值观念,很快他便获得了成功,成为伊顿维尔的市长。珍妮渐渐发现, 乔根本没有把她当成独立的个体,她只不过是他的私人物品。珍妮对这种婚姻生活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与乔多年的夫妻生活,使她感到生命的热情都被湮灭了。她接受不了黑人女性面临的社会和家庭的禁锢, 她梦想自己在婚姻生活中能做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2.正面的引路人
成长小说中正面的引路人,通常能够与主人公亦师亦友,积极乐观,乐于助人。在《她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第三任丈夫茶点便充当了她成长之旅正面的引路人。与反面的引路人南妮和乔相反,茶点引导珍妮走向成熟与自由,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黑人女性。珍妮前两次婚姻生活中扭曲的“自我”压抑了珍妮真正的 “自我”, 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厌倦与绝望。珍妮在与乔的婚姻生活中已发现了她自身的分裂,“她有内在和外在的两重自我, 而且她突然不知道怎样才能融合它们”。那个内在的、有着美妙幻想的自我被无聊的生活窒息了,而存活下来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自我则慢慢变成毫无知觉的躯壳。只有当年轻、浪漫的茶点到来以后,珍妮才有机会真正认识自己。她和茶点一起钓鱼、下棋、谈天论地,做了一些她以前从未做过之事,作为一个完整的黑人女性她仿佛获得了新生。在茶点的引导下,她走上了自尊、自爱、独立自由的新生活。
珍妮经历了三段婚姻, 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自信、自尊、自立的成熟女性。珍妮的成长之旅充分展示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了女性对精神生活的独立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赫斯顿的这部作品开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