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代艺术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8922
姜琦珺

一、当代大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现状分析

在一些高校问卷调查与大学生选修艺术类通识课程数据中显示,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认为审美和艺术素养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生活品质,还能够帮助人们去伪存真、辨别美丑,给人一种精神上的美的享受。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他们的审美是一种比较理性的审美,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他们的视野日益开阔,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审美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作产生兴趣、奇珍异宝产生阅读和鉴赏的兴趣,而且对一些有价值的美学观点、理论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在对审美与艺术素养的认识和理解上,局限于一种个性化的风格和主题意识的张扬,追求的仅仅是一种所谓的“前卫”,即自我的个性与时尚,越是独特就越是美。他们认为穿着的与众不同也是审美与艺术素养的一种体现,因此很注重自身的形象,每个月花在服装、首饰方面的开销很大,他们追求时尚,更拒绝雷同,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把对于审美与艺术素养的表现大都局限在生活中表面上的衣着穿戴。

二、当代艺术文化语境下对大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1.有益于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审美与艺术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与意义。它关乎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与修养的完善,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一般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与艺术素养,与其能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一个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与艺术素养,即使周围世界的美五彩缤纷,他也不会心随所动,不知甘苦。调查发现,富有较高审美与艺术素养的大学生,会发现艺术美的真正奥秘,如世界通过青铜器和陶器认识中国的古代文明;通过金字塔认识古埃及古老神秘的文明。获得正确而完整的艺术感受,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触及人的灵魂,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与宣泄,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从而促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

何谓精神成人?即一个人之为人的价值的根基,乃至做人的道理,并将其渗透在自己的日常的、生活的细节里面去,时刻用这个道理来要求、约束自己。精神成人的内涵则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其根本的实质就是健全的人格”。马家爵事件妇孺皆知,很多人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一事件,认为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到可以录取到清华的高材生,从智商的角度来分析,绝对不会杀人,但恰恰相反,难道这只是一个心理学、精神是否有毛病的问题吗?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个爱尔兰天主教教会大学校长纽麦先生,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看你的校园有没有那么一片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变得高雅、变得宽容、变得有份量,是否会做人和做事,让其“灵魂发育”得到完善。事实证明,具有审美与艺术素养的人,能在审美活动中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并从中获得高尚的情感体验,达到思想情感的提升与思想境界的升华,变得有才华、有风度,有修养,这就必然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富有魅力、吸引力且保持理智。它以其追求理想和完美的精神,使我们对生活现实能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态度。因此,在大学生教育中,审美与艺术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凸显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

3.有助于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高校开展审美与艺术素养的教学活动,有助于传播新的文化、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艺术素养,反之,校园文化又是审美与艺术素养教育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成。高等学校的职能是教育管理好大学生,使大学生在大学这个环境中健康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借助自身的有力优势,利用自身的教育特点,积极主动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康、成熟的审美观。古人说: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莫美于乐。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要用好的,健康向上的作品去鼓舞学生,感染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情趣,致使其不仅只满足于参与学校定期举办的歌唱比赛、艺术方面的讲座、文艺晚会等活动,而是主动的利用课余时间去举办更多规范的、有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使他们在深层次上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结语

据一些报导,智力的发展常常导致兴趣、情感和敏感性丧失,我们看到有少数科学家几乎已丧失了欣赏美和感受生活的兴趣与能力,最终沦为“机器人”,这是一种悲哀。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的观念的改变,相信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而审美与艺术素养的培养教育恰恰是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引导追求热情、宽宏与博大的人生境界,健全丰富的人格,从而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将成为弘扬创造历史文化的必备条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