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习作,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且能用恰当、生动的语言描述一篇完整的习作,是我教学中一直潜心研究的课题。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指导,通过巧妙设计“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为学生穿针引线,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享受语言的快乐中实践练习,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习作,让学生爱上习作。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小学生学习报》上浏览到第20期“全国文学社擂台赛”一则征稿启事。这期的主题是“×××罢工了”:“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妈妈罢工了,没人来接你放学、给你做饭了;电视罢工了,不能看最喜欢的动画片了;红绿灯罢工了,过马路好危险哪……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太阳罢工了,风罢工了……快拿起手中的笔,和大家分享一下‘×××罢工了’带给你的烦恼和变化吧。”看到这则信息,我的脑海中灵光一现:何不趁此机会,在班级里以此为话题,让学生进行一次习作擂台赛呢?
1.巧设“话题”,问一问,进入情境
一个适合学生讨论的“话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进行这次习作教学时,我故意设了一个“悬念”。本来上课守时的我,在上课铃声响了四分钟之后,才走进教室。我的迟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疑惑。我说:“对不起,我迟到了,老师的电动车今天罢工了!”当学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教室里七嘴八舌,有的说,电动车怎么会罢工?有的说,电动车是如何罢工的?还有的说,这电动车果真会罢工吗?看着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我暗暗窃喜,引着学生进入了教学情境。我顺势问道:“同学们,你们猜一猜,电动车会不会罢工?”同学们疑惑不解。于是,我就向大家解释“罢工”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在仔细听完我的解释之后,略有所思。我再追问:“电动车为什么会罢工?”一个学生抢着回答:“电动车没有电的时候会罢工,车胎扎坏的情况下会罢工。”另一个学生回答,你的电动车零件坏了。听着同学们的各种猜想,我随机向学生们询问:“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种罢工,你们试想一下,我们周围的事物会不会都有罢工的可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可能!”我便借机引导学生拓展范围,让学生们观察思考:如果像太阳、风,红绿灯、电铃等罢工了,会怎样?再比如,大家熟悉的家人也罢工了,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请学生把自己对一些事物罢工的结果写在纸上。我发现,这一话题被打开之后,同学们才思如泉涌,在本子上纷纷写个不停。一种期待在不经意间涌上我的心头,我对学生的行动不禁欣喜。2.展开“想象”,说一说,寻找密码
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飞“想象”,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新天地,就可以听到非同凡响的新见解。我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一位同学讲到太阳罢工的结果:全世界都是黑暗的,地球上的植物、动物没有太阳的照耀,就会渐渐死亡,人类没有太阳,更是无法生存。一位同学描述地球罢工的结果:地球停止了自转。在地球的一端,太阳似乎要把万物烤焦,森林、河流顿时失去美丽容颜!还有一位同学讲了妈妈罢工的结果: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温暖的呵护,没有细心的照顾,没有快乐的陪伴……同学们活跃的思维跃然纸上。我便乘机追问:“为什么它们会罢工呢?”大家的思维瞬间被点燃,话匣子彻底被打开,那位思考地球罢工的同学首先回答:“地球罢工,都是我们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假如人类不知改过自新,地球对我们的惩罚仍将继续。”另一位讲述妈妈罢工的同学回答:“妈妈罢工的原因,都是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尊重妈妈,还老是惹麻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听着同学们对“罢工”的理解和表述,我有说不出的一种激动。因为习作的教学策略和目的,就是说写结合。只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穿针引线,寻根溯源,最终找到密码,写出完整的一篇习作。我在黑板上板书:××罢工了——罢工的结果——罢工的原因——罢工的思考。我引导大家:把自己刚才刚才所说的、所想的整理一下,是不是可以完成一篇习作呢?”同学们欢呼雀跃,纷纷拿出作文纸酝酿起来。3.拓宽“实践”,写一写,快乐习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看来,只说不写是不能完成习作的。在进行完第二个环节之后,我便故弄玄虚,问大家愿不愿意听一听我的《电动车罢工了》。其实,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引导学生注意习作的体裁格式。接着,我给同学们讲起了我的口头作文:咔嚓,咔嚓……连续不断的响声,让我很惊奇,正当我四顾环视的时候,我心爱的座驾电动车停下来了,还有二十分钟就要上课了,这下可急坏了我,看着电动车,我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儿地埋怨:这当口,你怎么罢工了?我哪儿得罪你了?我把车停在马路一边,仔仔细细地检查起来,看了半天,愣是没发现问题,于是我就开始打电话求助。修理工师傅很快便检查到了问题所在,不到一会的功夫,修理工师傅终于修好了我的车。这时一阵微风吹来,电动车好像对我说:“以后可要好好爱护我,不然的话,我还要罢工……”学生通过我的口述了解了这篇习作的格式。于是,我再引导大家可以尝试不同的题材,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一篇童话故事,也可以写成一封信,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这篇习作。也正是这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同学们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段经历叙述得更加完整清楚,将习作目标落到了实处。
很快,一篇篇习作成型。在分享习作的过程中,那位写《地球罢工了》的同学在开头写道:“‘你们人类太不像话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彻底罢工!’地球爷爷气得怒目圆睁。只见,地球停止了自转。各种麻烦的事儿一股脑儿地跑来……”在结尾,她写到:“‘冉冉,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妈妈的声音惊醒了我,我揉揉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啊……”读着同学们的精彩习作,他们犹如经历了一场奇思妙想之旅,在一个个神奇而又陌生的世界里放飞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习作的兴趣,水到渠成地达成了预期目标。
习作需要指导,更需要穿针引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每一名学生找到打开习作大门的钥匙,寻到习作的密码,让他们喜欢上习作,爱上习作,创作出一篇篇充满童真意趣的作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