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诱思探究及其教学应用——基于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视角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10365
于晓梅

  诱思探究作为一种以引导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着影响深远的应用意义。基于当前以构建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教学背景,文章中提出了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诱思探究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语文教学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为促成核心素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进一步渗透,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便至关重要。文章以诱思探究这一方法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语文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培育重点的教学方案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诱思探究的重要前提并非是“解决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从根源上与诱思探究的核心相对应。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可由教师以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为学生进行虚拟情境的构建,再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会基于自身的疑惑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诱思探究的铺垫目的。如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向学生提供以下两则材料: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三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我想把这一切都忘掉”;巴金虽然多次建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文革”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使一种无压抑的文明的前景黯淡下来了。然而鲁迅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经受了一次又再来一次?学生通过对这两则与课文相类似的学习材料的解读,获得关于制造屠杀者的残忍与承受迫害者的悲惨等多重情感体验,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创造性构建,诸如“回忆是为了忘掉痛苦,燃起生的希望”“重述一次是为了记住历史,引以为戒,防止历史的重演”“以文章自责,解剖自己,让自己轻松一下”等。通过提出的不同问题,可以窥到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及核心素养倾向,如部分学生更感兴趣造成这一差异的核心所在,部分学生则更感兴趣这种差异在今后的走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核心素养的构建仅仅依靠课堂教育远远不足,尤其在语文教育中,因此可以考虑将诱思探究的教学形式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进行开展,如学校附近有敬老院等场所,可指导学生从课后调研的角度出发,到敬老院进行实地探究,并通过参与敬老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班级里,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知识储备选择所讲内容:猜谜语,讲故事,说时政,品名著、赏古诗……对此我们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高二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意义研究》,总结课前演讲的意义,为今后继续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同时在班级“学习园地”“评比栏”张贴学生自己的优秀作文、书法作品,教室的布置、座右铭的书写等等均由学生自行安排。走廊里,过道边,墙壁上,到处是名人名言,励志语录……不难看出,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但在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更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在核心素养构建过程中,这类培养方法与核心思想价值观具有高度相符的契合度,对于帮助学生参与到社会贡献当中也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

三、举办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从根源上发挥诱思探究的教学效能,使其教学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出自身疑惑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于不同问题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同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主思考性,避开“人云亦云”的思维僵局。基于上述教学需求,可考虑通过在思想政治教学基础上举办相关辩论活动的途径予以满足。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这一课教学基础上,可根据当前热议的“过洋节”现象,组织一场以“你认为中国人应该过洋节吗”为议题的辩论赛,再让学生根据观念的不同自行分为正反两派,结合自己对于“洋节”这一概念的认知进行观点阐述。由此,既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观点表达空间,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诱思探究价值。

  总之,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语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于激发学生的敏捷思维,丰富学生的良好情感,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其成为高中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诱思探究可作为切实立足实际教学需求的重点方案,在今后的思政教学中加以应用,为教学路径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