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10013
顾晓勤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把握不够充分,对其概念理解方面产生偏差,最终导致不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实际上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由于部分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致使语文课堂缺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环节。基于此,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的思考,通过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传统文化教育涵义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流转,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将传统文化进行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程序,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有重要的推动发展作用。

二、高职语文教学缺失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

1.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在进行本次研究时,笔者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了解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研究成果中,笔者发现当代许多学生并非十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每天接触网络上的信息与新事物海量,但是对于京剧、戏剧等传统文化,学生了解的就不是很多,因为学生对传统的文化由来并不了解,以致无法产生兴趣。例如,端午节是中国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节日,虽然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需要吃粽子的,但是许多00后大学生并不清楚屈原投江的故事。许多学生只闻老子孔子其名,却说不上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经常闹张冠李戴的笑话,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有许多缺失。

2.高职语文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进行语文课程和学科知识领域规划时,将重点精力投入在了学生的应试教育层面,也就是所有的知识要点都是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较为重视学生应试水平考量。然而传统的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评估效果,致使传统文化课程知识的教育存在敷衍因素,课堂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阐述引导只是泛泛地一带而过,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失败由此形成。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由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年限较长,至今为止,中国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流传下来,但也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导致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持续流传。基于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短视频,通过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加强对传统文化故事或传说的了解。同时,转变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改进,结合实践活动组织传统文化教学,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寻找传统文化。可以建议学生到民族小寨了解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最直观、最真切地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民族舞蹈的了解,民族服饰的认识,甚至在日常饮食方面,学生也能够通过比较来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

2.提高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想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需要从教师着手,语文教师的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院,学院要求教师达到什么水平,教师就会往这个方向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具有现实意义。

3.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现如今,电视作品及影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对世界的认识。由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注意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误解化解,尽可能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避免恶俗、错误的文化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认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提升明辨是非能力的能力,对于具有糟粕性的文化和思想,应该及时摒弃。

结语

总而言之,为构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明社会,应当将传统的文化有效地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育中,提高学生教育重视的认识,同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改善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文化认识意识,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启心灵,明辨笃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可用人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