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而不同民族、区域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又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艺术氛围也从不同地域、民族的生活中展现出来。而这种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艺术氛围正好给当前的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带来了一个方向,即传统文化与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艺术修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宣传相结合
高等院校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传统文化的宣传。传统文化的宣传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重视传统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宣传会让教师找到传统文化的美术灵感,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宣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挖掘其中的美,这对于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展览会,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其中的美感、灵感。还可以找一些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底蕴的美术作品,在学生们看完这些作品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请一些社会上传统文化底蕴成就较高的美术教师、学者到高校来给学生们授课,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美术作品,在触发学生灵感的同时提高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水平。二、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刺激学生灵感
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呈现出来,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工作者就需要找到这些载体,同时将这些载体搬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可以找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视频、图片等,经常在课堂上播放这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经常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很多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物体表现出来,比如中国结,它形象地将中国人喜欢的平安、幸福、团结表现出来,同时也寓意着普天同庆、吉祥如意,而且中国结依然常见于我们的生活中,也代表着我们渴望团圆、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工作者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中国结的纪录片,同时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结的制作,让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结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在小组讨论完成之后选出代表来讲述一下本小组在中国结中感受到的文化背景以及以中国结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所包含的美术价值。三、引导学生树立起传统艺术的创新观
我们所谓的传统艺术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过度地借鉴,而是需要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积极地、主动地继承优良传统,同时还需要有新的突破,更大程度上发挥高校学生的创造性,这才是在学前美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关键。所以,在传统文化渗透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勇于实践。1.扎实继承学习
不断临摹传统美术艺术,比如中国画、泥塑以及书法等,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跟着先人的脚步,体验创作传统艺术中大胆的构图、丰富的色彩以及巧妙的构思等等。唯有深入体验和学习,才能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传统美术所具有的深刻内涵。2.激励创新融入
其实,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收集和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细致观察下,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比如: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这一图案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便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美术设计的完美融合,在整个美术设计历史上都是一大创新。在现代设计行业中,很多传统元素都得以充分应用,设计师们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创新理念灵活地、有目的融合在一起,在提炼传统元素下,也使产品更具有现代感、民族感。可见,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激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努力创新自身的设计,更好地提高自身设计水平。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下,积极渗透传统文化,这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一大目标。作为一名高校美术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进行美术教学,必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征,规划好校内美术教学资源,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美术教学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