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主持人语: 书写城市的“沉默”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13887
陈培浩 王威廉

  城市是什么?城市是人类从荒野走向文明的智慧造物,城市是人类从与自然直接对抗的前现代社会转向以精密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协作体系的结果。城市天然具有冷凝的智力崇拜倾向,城市的高楼、交通、饮食、娱乐都比前现代的乡野更舒适、便捷,也更局促与压抑。因此,城市是一束现代之光,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间照耀出璀璨的文明夜景。但是在这城市之光背后,有一片大面积的黑暗和沉默。科技负责想象和催生一个光芒璀璨到令人震惊的城市,而文学天然的道义却要关怀那些光找不到的地方、声音抵达不了的无限的“沉默”。

  人们往往习惯城市的车水马龙、市声鼎沸甚至喧嚣到无处可逃的面相,那该如何书写城市的“沉默”呢?首先是书写城市里沉默的大多数。当代的巨型都会一方面是高速流动、喧嚣庞大的水系,其间有无数细小的水流在交汇形成的旋涡中已经无从辨认来路,更别说那些无名的水滴和被裹挟着滚滚流去的泥沙。这些城市沉默的部分,构成了城市书写无从回避的现实。

  本期推荐的巫宏振小说《城市里的吉卜赛人》便是一篇书写城市的“沉默”的作品。当我们面对城市里纵横交错、高速疾驰的交通网络和行色匆匆如潮水般涌上沙滩又转瞬消逝的人群时,这些城市表象并不能让我们接近城市之心。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几乎震耳欲聋的喧嚣中一定累积着无数沉默的故事,可是它在哪里?《城市里的吉卜赛人》以一对城市房租客“我”和赵珊珊之间的对话,带出了流浪于城市的陈吾用和阿梅的故事,并暗含了迁徙时代外来者如何融入城市、流离者在城市如何安居的追问。

  有必要注意到小说有意安排的张力:沉默与说出。这篇小说的核心都在“说出”,是“我”在滔滔不绝地跟初识邻居赵珊珊讲述陈吾用和阿梅的故事。故事为何会被说出,首先是因为讲述者的孤独,他渴望被倾听、被感知;其次是因为他们处于一种典型的城市陌生人关系中,他们的邻居关系随时解体,无须像传统熟人社会那样担心个人的秘密会成为一种引发流言蜚语的负资产。换言之,城市高速的流动性制造了无数寂寞的灵魂,使他们渴望说出,并赋予他们的“说出”以安全感,但同时又从根本上取消这种说出的意义。他们本来就属于“沉默”,他们的“说出”终究只能归于更大的“沉默”。这是这篇小说内在的悲哀。

  事实上,《城市里的吉卜赛人》并非一篇完美的小说。但我们试图借由它提出某些关于城市书写的提问,比如如何书写城市的“沉默”这个议题就值得持续探索。小说不仅要为城市的沉默者发声,还要为他们立心,为时代造影画魂。在这方面,《城市里的吉卜赛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长长的路,同样延伸在当代城市书写者的脚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