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育单纯追求成绩提高和能力提升
小学语文课程在众多课程中属于基础性课程,直接关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现如今大多数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许多老师和家长单纯地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往往并不太重视。2. 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固化与思维局限性
小学语文教育形式固化现象严重,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形式上墨守成规,在语文内容学习上也只注重表面而忽略其实质。多数教师都存在教学模式概念不清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总结,语文教学反思不到位。但是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学生一味地囫囵吞枣学习知识,不仅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步入歧途。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突破传统观念禁锢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手段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行为过程。通过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产生新的、独特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从梁启超先生的言语中可知,少年乃强国的源泉,是国家栋梁之才的储备力量,而创新则是少年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对待事物的认知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可以独立评判事情的正确性与意义。此阶段正是塑造其发散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切不可禁锢孩子们的思想,实行灌输式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并做正确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少年心智的发展。
3.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良好的授课环境教师与孩子的关系需要改变,从传统的师生关系逐渐转变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语气、语调与神态等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年龄,让学生易于接受,没有距离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去思考的动力,鼓励每一个孩子的任何想法,并做正确引导。此教学模式将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2)鼓励学生质疑
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符合情境的小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讨,甚至可以现场举办辩论赛,如此“百花斗艳”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新知识,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挥,拥有探索新知识的全新动力。同时,长期的质疑、讨论会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成熟缜密,并有趋好的态势。
(3)培养实践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地接触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练习、观察、讨论等过程,使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培养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率领学生分析鉴赏课文,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济全球化时代急需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创新无处不在,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结语
新的一代孕育着民族的希望,孩子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家庭都可谓肩负着未来的命运。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习科目,在学生学会生活认识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成才梦,为了帮助每一位家长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总之,我们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天性,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让教育真正成为一项育人的事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