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流变——评电视剧《忠贞誓言》

时间:2023/11/9 作者: 扬子江评论 热度: 13832
祁建军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又都有它最具代表性的核心价值。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倾向于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意在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它所寻觅的是一条中庸之道,从而使之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相契合。而这一观念反映到家庭生活、政治生活领域,则表现为“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也即孟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就是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延续着、发展着。这中间,虽然经历了数十次朝代更替、文化变革、思想变迁,但仍然在发挥着一种“隐形”的作用。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人们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不断进行着分化和重塑,其间既充斥着扭曲和异化,也孕育着新生和希望,但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关照和引导依然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生活、生存的默认准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道:“人类行为是被所接受的价值观所推动的。在任何处境中,个人可能采取的行为很多,但是他所属的团体却准备下一套是非的标准,价值的观念,限制了个人行为上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价值观在对人生予以观照和引导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许多制约性的干涉和侵犯。这一方面体现了传统价值观的内在生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也说明了传统价值观在当下各种思想潮流席卷下的蜕化和演变。当然,我们也不必因此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功能其实已经很难再发挥传统社会中的统治、统摄作用,相反,它更多的表现形式是渗透并附着于其他领域,从而起到一定的导向、制约和协调作用。这在当下的影视剧中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作为比较受观众关注的电视剧种之一,家庭伦理剧一向通过伦理视角、伦理故事和伦理化的价值取向而展开,并表达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立场。电视剧《忠贞誓言》正是从田家、索家、何家等三大家族的情感纠葛和历史恩怨出发,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新老两代人在仁、信、礼、义、恩等传统伦理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在何振山和田松涛等上一代人眼中,他们对这些传统价值观格外珍视,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而相对于父辈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年轻一代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却相对淡漠,只有在明晓是非曲直甚至经历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复杂斗争和考验后,才在良心的忏悔中认识到这些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对生命的重要和宝贵。

  而对于道德观念的作用,费孝通认为,“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大兴盛,必须要有包含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在内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思想根底。《忠贞誓言》以家庭、家族为基本表现对象,以都市、农村广阔的社会为背景,通过新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深入探讨仁爱、恩义、诚信、孝道等伦理道德问题在当代社会的流变,并由家而国,超越家庭伦理扩大到社会伦理,通过构建个体家庭的伦理道德折射国家社会的道德价值建设,充分体现出见微知著的普遍意义。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家庭伦理和自然道德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绝不能因此而使之普遍化,否则,就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滥用和混乱之中。

  当然,在影视剧中,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和观念的空洞说教上,只有由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地诠释和生动地体现出来,才能产生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阐发优秀传统伦理价值观对于建设现代文明的意义,《忠贞誓言》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群像,如田一泉、田松涛、索群、何家良、田家和、田家兴等,通过他们努力寻找人间亲情、陆续揭示身世迷津、共同感恩回报社会的曲折故事而形象、逼真地揭示出来。

  以情感人是电视剧不可或缺的特征,而以情感来结构整个剧作则需要下功夫进行精心的构思。为更好地揭示两代人价值观念碰撞与冲突的动人历程,《忠贞誓言》在情节结构上进行了巧妙的设置,尤其是运用了伏笔千里、首尾呼应的情感结构。剧情刚一拉开不久,就直接切入田一泉谋得苏鲁集团财务总监的职位后,匿名举报公司的污染行为,并私自转走巨款、导致集团面临倒闭的紧张局势,随后以将近十余集的剧情在田一泉和田松涛的复杂追忆中交待出人物的复杂关系、情节的走向以及造成这种形势的来龙去脉,最后才回续剧作的开头,顺其自然地推进故事的结尾和人物的命运。而在整体上巧妙地运用倒叙手法结构全剧的同时,《忠贞誓言》在局部推进上也大量设置悬念,如第二十五集何家良对弟弟田家兴身世的披露等等,这样既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又使得情节一波三折,生动紧凑,引人入胜。为深化结构的情感特征,剧中不时穿插神来之笔的“解说”,使它在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促进故事的前后衔接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田家和得悉自己的身世之谜而回家遇见索群后,剧中就有一段恰到好处的旁白:“解开身世之谜的田家和在思索中长大,索群的真诚感动了他,对她的无私奉献他既表达了无尽的敬意,也饱含了深深的歉意”。这样,就将人物的过去与现在在情感结构上做了鲜明的对照和总结,使得观众可以把主人公身份的来龙去脉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然,全剧在大范围地采用倒叙之时,也不免有情节重复和交待不够清晰的地方,如申处长对田一泉的调查取证、田一泉找何振远购买保险等就显得过于重复,而田一泉的创业之途以及索三风的多重身份等则又交待得不甚清楚。另外,在思想表现层面,《忠贞誓言》一方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但同时也流露出传统价值观的一元化倾向,而这正是我们要警惕和排斥的。

  北京广播学院曾庆瑞教授曾指出,对人类而言,誓言既是一种生命现象,又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同的时代总是需要不同的誓言。誓言,不管是一种愿望、决心,还是一种承诺,都包含一种利益,体现一种价值,落实为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当然,人的誓言各种各样,有的是宏观上的理想抱负,有的是微观上的自我追求,有的是为“公”,有的是为“私”,只要是一种合理的物质或精神诉求,都无可厚非。《忠贞誓言》在此层面上直面当下社会变革,以鲜明生动的人物群像、跌宕起伏的情感结构坚守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生动地诠释了家庭伦理中的仁、孝、信、义、恩的深刻内涵和精神价值。

  许倬云在谈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与思想的整合时,讲道:“整合的观念深深影响中国人,于是中国人总希望一切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的形式,往往易于导致僵化。”因此,在我们为谋求一种统一的“和谐”而做着各种努力的时候,也要同时认识到,在当下社会,道德价值和家庭伦理观念已不再居于绝对的地位,传统价值观在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中也已不再是一种永恒的道德律令。在一个社会开放、时代进步、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在这种潮流涌动、思想融会的大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特魅力和创造精神,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③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