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只吃眼前菜”的极品男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 热度: 18075
郦 波

  我喜欢历史,是因为历史有趣。有趣之一,在于总有惊人的相似处,却又于相似中见出各自的情怀。就吃饭而言,史上有三位名人极为相似。

  一是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王安石慨然应允。席间,朋友们高谈阔论,王安石却只顾埋头吃饭,酒足饭饱回家,只当是平常一餐。第二天,朋友送了很多獐脯肉到王家来。夫人王氏很是奇怪,不知所为何来。朋友笑着说,“不知王大人喜欢吃獐脯肉,早说就多送点来了!”

  王氏闻言颇惊,说,“我与相公共同生活数十年,怎不知他爱吃獐脯肉?”朋友闻言亦惊,“若大人不喜欢,昨日席间,如何独食尽一盘?”王氏听罢,忽然了悟,问道,“该不是那盘獐脯肉,就搁在他的面前吧?”朋友忙不迭地回答,“那肉,确实正在大人眼前。”

  原来,王安石个性极为专一,一心只思国事,生活不拘小节。

  另一个“只吃眼前菜”的典型,则是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期间,厨子总是费尽心思做上满满一大桌菜肴,但章太炎只吃着眼前的那一道菜。在章太炎吃完之后,厨子把丰盛且几乎完整的一桌菜肴撤下,可另外赚钱。至于章太炎为什么只吃眼前一道菜,按这位国学大师自己的说法,竟是———他懒得举筷!这,应该算是学者的吃相。

  还有一位“只吃眼前菜”的名人,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是个极自律的人,曾自定“日修十二规”的条令,并严格遵照执行。其中最后一条便是“夜晚不出门”。若于当下,就显得很有意义,其意便是“不过夜生活”。所以曾国藩作为江南官员之首,尤其讨厌灯红酒绿。

  可凡事总有例外,他于两江总督任上,曾到扬州筹集军饷。此地盐商富甲天下,为把马屁拍足,盐商们特备盛宴,招待名满天下的曾大人。曾国藩无奈赴宴,眼前珍馐美食,却着实让他触目惊心。

  眼见这饭不能不吃,却又食之无味,曾国藩一声不吭,皱着眉头,只在眼前的一盘菜上动了几下筷子。

  可曾国藩私下里却对人解释说:“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曾国藩以理学传人自命,这,大概要算是一代大儒的吃相了。

  如今我吃饭时,也常喜吃眼前菜。举箸不劳甚远,亦可专享其味,兼寄古之遐思,竟是别有滋味……

  (聂勇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图/迟兴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