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经济学家眼里的考试成绩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 热度: 12001
佚 名

  有人问经济学家:“小孩在班级里排到20名。我们要他向前几名学习。他倒是挺努力,很少看电视,但效果不是太明显。我们很头疼,到底要不要给他树立目标。还是随他自己发挥算了?”

  经济学家说了一个笑话:经济学家与物理学家在林中散步,突然碰到一头大黑熊。经济学家见状,面无人色,扭头就跑,物理学家说:“你别跑了。我们跑不过黑熊的!”而经济学家一边狂奔,一边回头说:“我虽然跑不过黑熊,但我跑得过你!”

  以班级中的考试成绩而论。考到前几名是预期收益。要实现这样的预期收益,必须花等量的脑力和精力。假设这个成本为100,但他过往的成绩是20名。说明只支付了50的成本,因此合理的结果是考不到前5名。如果非把前5名作为目标,那就成了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跑步时,只需每一圈都超过前面一个人,到最后一圈就能跑进第一阵营。考试的道理不外乎如此,在已有的基础上,投入50的成本,通常可以产生提前几名的收益,这样他就得到了激励。人通常对激励做出反应。在提升一步的基础上,再次投入50的成本,又得到了提高几分的收益。如此循环往复,不仅收获了成绩。而且收获了信心。动辄以前三名为目标,除了展示家长的淫威外,完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再回到上面的笑话,不论是逃跑也好,还是工作也好,要比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非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纯粹就是自己找抽。绝大部分人的谋生,只需要一两样技能,剩下来的本事,应试教育教不出来。

  (卓然摘自《新民周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