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100.2分的成绩单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 热度: 13757
佚 名

  孩子5岁时,我们家移民到美国,我把他送到附近一所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可谁也想不到,儿子才去了5次就不想去了。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就知道一个劲地说‘Good,Good!好什么好!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说得多了,引起我的注意。一天,我进去一看,看到儿子一脸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的神情。天啊,其他孩子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说“八仙过海”一点不为过。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我发现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

  美国孩子学绘画时,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是指“创作”得如何。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很高的复制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如今儿子已升入高二,最近刚刚结束了一次数学期中考试,主要内容是对数议程。在英语中,log的意思是数学中的对数,也可以是原本、木材的意思。答完试题,儿子在试卷上画了一只很善于思考的河狸,手中拿着一块木头,说“logs are fun!”(木头真有趣味!)数学考试本身他得了100分,老师又给试卷上的画“原木和河狸”加了0.2分,一共是100.2分。0.5分以下是不算分的,儿子并没有因为在试卷上画这幅图而多得了数学分。然而这个0.2分却表达了老师对学生数理逻辑、形象思维和自信心的充分肯定。

  (朱自冰摘自《今日女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