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自从郭沫若写了那首自由诗《凤凰涅槃》之后,汉语词典里多了一个不寻常的成语——凤凰涅槃。它意味着在旧的消亡蜕变中浴火重生。它成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意志的代名词。
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就有不寻常的人成就了那种浴火重生。
2015年9月,平顺县城。在一次申纪兰创新业绩研讨会上,两个来自阳泉的人——我与他——天泉公司董事长赵续泉,素不相识,不期而遇。不平常的是,俩人在会上分别针对网上对一个全国劳模的无端诋毁论辩发言,由此成为知音。
走近他,发现他是一个不一样的企业家!他不走趋之若鹜的潜规则,竟然在死水微澜中救活一个企业并一步步走向辉煌——创下年产值二亿纳税千万就业千人的“天泉”品牌!他不当急功近利的煤老板,而是将平定祖传的传统工艺亮晶晶砂锅大规模地生产并源源不断地输向了全国进而又输往了海外!
我们有人民英雄、劳动模范、干部楷模,而这个社会也太需要正直、有胆识、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家了。
他,中等个子,平平常常,外表没有任何独特之处,他的衣着和他的办公室一样的简洁朴素,那种人们观念上的大老板派头,在他身上没有丝毫体现。他究竟有什么诀窍、用了什么绝招,在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废墟上实现了华丽转身?那就让这篇文章沿着他奋斗的轨迹去探寻一下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临危受命1998年,一个平常年份,但却是赵续泉人生里程的一个拐点。
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20个年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的死亡,新的生长。全国大地上企业间的竞争,真好比一条高速公路上争先恐后奔驰的汽车,性能好的高速飞驰,性能不好的,就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这一年,是千帆竞发的岁月,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营企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城市里许多角落都能看到民营企业家们的身影。
而平定县建筑工程公司,却在这一年,停工了!这一停就是整整一年。仅仅过去两年多时间,这个曾经独占一时辉煌的国营企业,就走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资不抵债,亏损三百万。公司停水停电,死气沉沉,像一条冻僵了的蛇,似乎没有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就是在这一年,赵续泉,被任命为这个企业的总经理。
而这个任命,产生于一个偶然。
一个企业的经营到这种地步,必定不会是风平浪静,必定是矛盾是沸反盈天。公司当时,外债累累,职工开不了工资,甭说交税,连办公的电费也付不起而被拉闸停电了。上访告状的,要债的,闹事的,乱成一锅粥。当局领导们着急揪心地谈论此事时,赵续泉插了一句话:办不了事,就没有资格当公司领导!当此困难时刻,一语见胆识,让领导们动心了:就让这个年轻人出山!去担任这个企业的一把手!
1998年11月6日,他正式走马上任,担起公司总经理的大任。
那一年,他36岁。
好些人劝他,你是公职人员,吃的保险饭,何苦去受这份罪?那儿烂成一摊了,死马去当活马医,你能行吗?
他确实受命于危难之机。但此时的他没有说出扶大厦倾倒的豪言壮语,而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平常话:这个事总得有个人来干,让我试试吧。
有句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尽管他下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思想准备,知道这个企业的现状一定是惨不忍睹。而当他真正摸到这个企业的脉搏时,还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走进大院,脏土满地,一片狼藉;走进办公室,桌上满是灰尘;走进公用盥洗室,水停了,电停了;他抓起电话想联系人——电话欠费早停机了。
他起身想方便一下再说。晦气!厕所满了,没钱掏,臭得进不去……
公司院里的财产能搬得动的都被搬走了。人呢?七零八落的,不知道都去哪啦!一个好端端的企业走到了这步田地!老职工气得说,这公司气数尽了!
青春岁月
他坐在落满灰尘的办公椅子上,不由得想起了过往的日子,回忆起这个企业的兴衰和他的今昔。
1978年,他16岁。高中毕业后高考落榜了,而后有幸成为当时县里的一个大型项目——阳胜水库建设工地上的一名劳动建设者。他是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无论走到哪儿都必须踏踏实实干,不能偷奸耍猾。父亲母亲从小就告诉他一个理念,世间的事情都不是容易的,必须吃苦,必须用心。记着父母的教导,从一开始的起步,他就凭自己诚实勤恳从不偷懒的劳动态度赢得大伙儿和领导的好评。那时候工地的文化人很少,他以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聪明才智,最终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从一个普通民工,走上从事工程管理的岗位,让他兼职干很多工程管理上的工作。1979年4月,他又到了娘子关提水工程干,先在锁簧工程队,又到二工区指挥部,一人身兼三职,统计、会计和工队团支部书记。工程结束后又回到了锁簧镇工业公司担任公司团总支书记兼司务长。他的青春岁月差不多都在施工工地上,无论在哪个地方,总能看到一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忙忙碌碌的身影。他好像注定与工程有缘,1984年这个建筑公司成立时,凭着他多年一直经管工程的实践本领,早已经是领导心目中的人才,他成为建筑公司优先录用的人员。公司成立那天,公司的牌子还是他扛回来的,公司的印章是他捧回来的。那时他还是一个22岁的小青年。在那朝气蓬勃的岁月,他身兼数职,办公室干事、主任、经理助理、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副主席。他能言善辩,能写会算,又有一股闯劲。他勤奋工作,见证了建筑公司初期的辉煌。
1996年,平定县兴起“五路”建设大会战。在那场震动省里、全市人民注目的建设平定路对接太旧高速路的战役中,他被抽调到指挥部。不分昼夜地奋战,明星工程打了漂亮仗,他不仅披红戴花荣登全市道路建设功臣榜,还被调往县建设局任办公室副主任,他也由此从企业走进了机关,迈上了一个人生历程的新台阶……
真是弹指一挥间。似乎就一晃,14年过去了。那时候的他,青春朝气,一腔热血,他与伙伴们为这个公司奉献了热情,倾注了汗水,贡献了力量,开始那几年它是多么的辉煌!而到今天他返回来要做领头雁时,它却病得奄奄一息了。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许多人都不理解他放着好好的政府公职人员不干,又返回来“下海”了,而且是如此严重困难的关头,图个啥?可他自己就一根筋,义无反顾地接过了这个担子。眼下,他可没有闲心患得患失。当务之急是,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危急关头
眼看着企业成了这样一副烂摊子,他也一时真有点无可奈何,一筹莫展。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他要救活这匹病入膏肓的马,当下,还使不上猛药。
职工都在看。老职工说:这孩(赵续泉)也胆大,大人(城建局)也放心,看看哇……
他要一步一步做起。
他先召集大家回来上班!第一件事,一起动手先把公司大院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进不去人的厕所掏了。然后给大家开会。他讲了一个小时,大家记住了最要紧话是:我要8点来,你不能8点半来;我要是拿走公司一个钉钉,大家可以拿走两个。照我的样,开始干哇!
“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市场不用庸人,企业不养闲人”。赵续泉把这两句话写到了大墙上。
但令他尴尬的是,他要出差办事,账上没有一分钱。欠职工的工资好几个月了,都过不了年呢。
那就先解燃眉之急,追要欠款!
地怕抓地草,人怕精神倒,干甚就得像个样子。公司大院扫干净了,茅掏了,水通了,电通了,电话接通了,食堂开灶了,要回来十几万块钱,先补发职工几个月工资,发了白面大米分了油,筹备好过年,让大家看到点希望。总算有了点公司的样子了。
谁知,更棘手而恐怖的事还在后头。年关到了,逼债的人追上门来。大家说唯一的办法是,他躲一躲。遇到事情躲开?这不是赵续泉的性格。“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我得面对他们!”
企业间的债务链条解不开,形成连锁反应,无可奈何的债主开始使用最低级的办法:委托社会上的混混要账。有一天,来了三个出租车拉着十几个光着头露着文身胳膊的愣小子,把赵续泉堵在了办公室。他们是来讨要包工队的一百多万工程款的。因为这个欠款年年糊弄人家,对方才出此下策。赵续泉不屑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骗人伎俩,他不躲避也不哄骗,真话告诉他们,只要自己干,保证把欠债还清。但那几个人非要他承诺五天之内还清,否则就把他扔下楼去!赵续泉说,五天是不可能办到的,我不能说假话。但我一定会还清你们。十几个光头小子没有耐心了,他们七手八脚把他抬起来,把窗户打开,要把他扔下楼去。
“把他放下!”门外冲进来一个老职工。
“你是谁?哪里的大人物?”
“我不是大人物,我是小人物。请你们把他放下!”
“我们凭什么把他放下?你给钱?”
老职工平静地说:“我给不了你钱。但请你们把他换下来,你们把我扔出去。我老啦,没用了,可这个企业还要靠他。你们把他扔下去,他没救了,企业也没救了,你们的钱也永远别想要了。”
那伙人把他放了下来。关键时刻,一个老工人的担当,让他躲过了一场生死劫。
一天折腾下来,他疲惫地走进了单位食堂。老炊事员是个光棍汉,更是个大好人。厨房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白日做饭看火;下联是:黑夜睡觉光我。真有创意,他是凄凉的,而这个企业更凄凉。赵续泉和他攀谈了起来。一个老职工的眼里,看遍了这个企业兴衰变化的桩桩件件,他从最基层的人的口中了解了好多情况。老炊事员说,企业好的时候,公家的私人的经常有人来找,现在成了穷光景了,穷光景也好过!大不了就这样了,穷了,鬼也就不上门了。
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要干!赵续泉先制定了短期游击战略,分了几个组,要账的要账、揽活的揽活。有点能力自己干的领人走,找活路公司支持;公司揽的活承包出去,自负盈亏,确保上缴;先养活了人,再谋求出路。他自己垫上钱上阳泉、太原;跑昔阳、盂县、左权;到北京、宁夏、青海;寻铁路上的、公路上的、修路的、盖房的,自己资质不行就挂靠有资质的山西省路桥公司,华通公司,是活就干,是营生就揽,就连一个乡镇修学校连包工队都不愿干的围墙也接回来做。
赵续泉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你行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全世界都会给你开绿灯。机会来了!2002年,阳泉市治理桃河工程上马开工,全市按县直、市直单位分了标段,平定县承担其中一段1800米的工程。他们是平定县的国营建筑公司,这个活不用争不用揽,县里自然愿意让他们干。
而当时的情况是,这项工程严重缺乏建设资金,有很大一部分钱还是借用全市的干部职工工资捐助。干了,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多久能拿上钱?所以好多民营的包工队伍对这个工程并没有多大热情。县城建局局长对他们说:“干不干由你们,但不能和我要账,工程款只能给到75%,其余的以后再说。”公司书记及班子其他成员,意见不统一,多数的意见是:干了拿不上钱还白白搭进去好多工料成本钱,赚不了钱,没有经济效益,又把企业拖住啦,干还不如不干。最终还是让他拿主意。赵续泉深知,公司二三年来东跑西颠也没揽下什么大活,家门口的活怎能不干?干了,也许回款很困难。但不干,不就什么也没有了吗?三峡工程很大,很赚钱,看看我们这个现状,这个精气神,能轮上我们?下狠心,咬咬牙,干吧!
施工队伍要进工地了。可公司没有钱买材料。赵续泉亲自出马,硬是用他的诚恳、人格的担保把材料赊回来了。悲催的是,公司囊中羞涩,施工队伍得在工地吃饭,可是公司食堂竟没有钱!企业的信誉搞砸了银行贷不出款来,一文钱逼倒英雄汉!他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们借钱。人家一听他替公司借钱,都说,你自己借钱借给你,你替公司借钱,不给!那个烂摊子还不了。只有一个搞企业的朋友鼎力相助,但也不是借给他钱,而是同意用他企业的信誉给他担保,在银行贷到了10万元应急款。
深夜,赵续泉跑回家里,找家里的存款应急。老父亲问他这么晚回来干吗?他在外面从不向别人说自己的困难,在老父亲面前,他毫无保留的诉说了自己的苦处。憨厚的老父亲,不仅支持他把家里的存款拿到工程上去用,还语重心长地给他说,你不要害怕!你记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父亲朴实到姥姥家的话,鼓舞了他,他连夜又赶到工地去了。
那一年,他组织大家在9月1日如期开了工。而当时施工的更紧迫的问题是工期被严格限制,进度要求超出了正常施工要求,正常2年的施工期要求百日会战完成。他们不得不实行连班倒,夜以继日连轴转。赵续泉穿着一件黄棉军大衣,一天到晚泡在工地上,不能离开半步。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大家一起干,人手紧,他撸起袖子就搬石头。过了霜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夜里凛冽寒风,刮到脸上像刀刮一样的生疼。但只要大地不冻土,他们都一直坚持施工。冻僵的手展不开图纸,他们跑到下水地窖里,靠臭水沟排出来的热气取暖。到气温冰封大地前,大坝主体工程全部如期完工。第二年三月份大地解冻,立即开工,4个月全部完成了回填土方及绿化景观工程。
如何分鸭
不出所料,所接标段工程总造价八百多万,到2003年底陆陆续续只给了五百多万。连打清赊欠的材料、拖欠的工钱也不够。
惊喜的是,当年四川民工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诉说要不了农民工工资,全国掀起了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浪潮,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到了阳泉。市城建局紧急开会,2004年春节前将治桃工程款给到90%,春节前给付的第一笔资金就回笼了一百多万!那时,赵续泉才体会到了什么叫欣喜若狂!不知道他为这个企业寻钱受了多少苦,多少委屈,不知道他因为缺钱在机遇到来时刻的心急如焚,断然难以理解面对这100万元钱而留下的眼泪!眼下,这笔钱,不啻是雪中送炭,太宝贵了。有了这笔钱,想办的事太多了……
那个千帆竞发的年月,流行着一个笑话:天上飞来了一群野鸭子,有一伙人二话不说先搭弓射箭,把它射下来,然后才开始商量怎么分配?而另一伙人一定要先定了怎么分配才肯干,等他们商量好以后鸭子早飞走啦。赵续泉做了第一种人,把鸭子打下来啦!但这笔钱接下来该怎么花,大家七嘴八舌,有好多种意见。多数人建议不要把这个钱花掉,放起来,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自己用。建议是善意的合理的。但是,赵续泉想的没有这么简单。首先,企业债台高筑,债务缠身,终日里四方债主频频上门,困扰企业终日不得安生。而对于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意见却是:欠债已经是中国的普遍现象,家家如此。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活钱,还是先紧自己用,欠债先拖着吧,还了钱,自己经营又紧张啦。况且,那是前任留下的烂摊子,管他呢!但是赵续泉不这样看。他倒根本不是害怕债主再来一次生死恐吓,而是这几年来,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工程欠款要不回来的心酸。将心比心,他理解那么多包工队雇上混混来要钱的无奈,那么多包工队在这儿干了活,我们给不了人家钱,会怎样地影响他们的经营,影响他们的生活!况且,企业没有了信誉没有了信用,怎会有长久的前景?此时的他,就和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孙少安一样,他不仅要把这个工程借人家的钱全部还清,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付给前任一直拖欠人家包工队的钱!替前任还账这样的行为,有着那一代人的特征,更多的是他做人的个性。他觉得无论他本人,无论这个企业都需要一种诚信的品质。他主动联系欠人家款的包工队,先给他们分配了一部分钱还款。几个包工队万万没有想到他会主动找他们还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诚恳表示,今后有需要他们干的,一定鼎力相助。本来,欠款要还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呀,可今天,长期拖欠不还反而有了理啦,当把钱还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还激动地高兴地感激你!这是一个颠覆了传统道德观的可悲现象,我赵续泉不能做这样的人!
接下来,公司如何用这部分钱来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应该用它来办什么事?赵续泉陷入了沉思……打从他担上这副担子以来,可以说举步维艰,处处困难。三大难——揽活难,借钱难,要账难,他深有体会。资金缺乏是公司非常大的一个困难,然而公司最严重的问题还远远不只是缺钱!他上任以来的拼搏,奔波,深深地感到了这个企业病入膏肓的问题是什么了,比缺钱更严重的问题,是机制严重缺乏活力,大锅饭的体制助长了人的惰性。上至公司领导层,下至普通职工,他们没有危机感,也没有动力激情。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才是困扰这个企业最严重的问题!
不改革,终将死路一条。
(未完待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