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场的鸟鸣(六首)
江苏 陈广德对唱
她的嗓音里有银子的纯净。我紧随其后,把一些
鲜亮系在高远
之中,铺展成茂盛的
坡,澄澈,发亮,如滴露的
清晨。
吐出的塬上,是风月
拂过的
景致。情深处,
有泪点点淹了哽咽,满天
星辰。
谁第一次听到,
会跟着歌声青翠一次。
美是可以共鸣的。
坡下的竹子,瑟瑟,枝叶上
挂着感恩。
天边
在我的心里。驾一叶扁舟,不要回头。不要把留在
苇尖上的霞,当成一次
高潮。
向前。那渐次开阔起来或者
疼痛起来的,是海。
“是梦中的眼睛”。而你,星辰
一样,
把这一切,看作履历。
雨中
那片雨信任着荒野。像信任井一样。闪电
把一些冥想种下。这里的幽径
会在冬天打捞起雨的
脚印。
散养在叶脉中的成群的脚印。
海边
降临。她们舀起海的柔美,也顺便
用阳光中的闪烁,铺开
脚下的松软。
洁白是封面。那一次次用
蓝色
推动的叙述,有红色的
小桶里提着的寓言。
她们把一生的纯净,连同
夏日的
香气,都流落在人间。
雨歇
一叶一滴,如成熟的修辞。天地间捧出寂静。
那束推开瞌睡的阳光,顺便把
蝶影也带给了篱笆。
谁?在那滴薄冰中一惊。
一帧完整的雨后敞开呼吸。
——不用截屏,只用涨红的微信,
回望雨中的冲动。
白杨
叶子的背面有月光。风,依旧吹出鼓掌的
声音。向上,是一种
琴声的
悠扬。让后来的小径,
记住了相逢。
你要站在高处。
大片的棉田,从高处更容易
看出一二三四。
与棉花相依
的阳光,一定知道暖
是可以赶场的
鸟鸣。
白杨挽留过鸟鸣。风
停下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
都在月光中游泳。
作者简介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当代》《十月》《文艺报》《中国作家》《中国诗歌》《莽原》《星河》《扬子江诗刊》《天津诗人》《诗选刊》等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半涨之潮》《踏雪之声》《陈广德诗选》《无伞之旅》《守月之树》《水边的远行》《爱你如初》《脚窝》,散文及散文诗集《爱的涟漪》《月亮河》《波纹》,随笔集《心境的门户》等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石头记(组诗)
青海 郭建强美景记
你也可能是其中一人匆匆忙忙在美景里冲突
谁置身其中,谁就不得要领
当大雨倾盆,当烈日猛射
你也会习惯溽湿燠热腌渍皮肉
你也会习惯浓雾细雨浸魂蚀骨
游动,游离,游戏
又是一个串联的时代
又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罗马早就抛弃了罗马
临安识趣地藏身史籍
谁还在意林隐遗梦
你来了,武林广场早已清场
呵,面目混杂的南人
疼感迟钝的南宋
新闻联播里大统一的南朝
新生记
那些身着黄衣的机器人神情有着哲学家的冷静
蹑手蹑脚的黄衣人仿佛太空舞蹈
手姿传递唐卡佛像的轻盈
他们在构图、聚合、着彩
雕刻车间里诞生的一个个灵魂
火焰在指尖排列出星辰的精密和神秘
几乎可以听到黄衣人的呼吸和低语
未知可能是所有已知加起来
却隐身的那一片、那一线、那一点
已知也许是未知变形和重构的冰山一角
隔着玻璃墙,黄衣人转身与人对视——
继而持续地唤醒另一种机器
三重门次第打开,像大梦初醒的眼睛
朝向太阳的古兽舒展钢铁腰身
已经脱胎换骨,等待驭手呼唤
水街记
肯定从中韩双语标志的东进路走入或许在刺绣夜锦的世纪大道拐出
没有时间奢侈地沉迷于你
我也是一只候鸟,在串场河投下折叠的身影
河水擦拭楼台、垂柳,古镜般的月亮
波纹还在筛选滑腻的灯火
三个女子在戏台挽臂漫歌
她们看不见混迹于人群的青海男子
但是,歌声可以扎透我,一句歌词
像鱼骨的暗示,接着就是高原冰雹般的棒喝
仿佛被蒸馏的海水,剩下盐粒接受暴晒
而我这一粒盐,带着青海湖以西的涩咸
瞬刻交换记忆、梦境,经受过不同风雨的脸
在血液漂流、镶嵌骨头,彼此映照钻石之盐
獠牙记
更多的时候,依靠獠牙而活獠牙像是排雷器、护身符、剧情的制造者
獠牙拉着我飞奔、觅食,横冲直撞
獠牙有时反映我充血的眼睛
我恨充血的眼睛,
恨刺入肉身的浓腥的甜蜜
恨刺入肉身的浓腥的甜蜜
我恨獠牙过于爱它的时候
说来没有什么会相信
我在梦里的獠牙温柔得可以揉搓
温润如玉,像是排箫的一部分
像是一种羞涩的微笑
一队队月光正在它的曲线上踮起芭蕾的足尖
石头记
——宗喀巴七岁时被上师惩罚后,在夏琼寺后山柏树林给石子摩顶。石头,石头
嶒崚的、铁硬的,麻脸的
包浆的、羊脂玉的、漆黑如墨的
模仿生灵的(什么样的宫房坍塌,倾泻秘密天
雨)
记忆天宇的(灼伤纵横深入,烙显不可重复的
星象图)
凹盛地母之茶的(干涸的液体,比前梦深远)
禇红如僧衣的(千重花瓣层层包裹,每一道纹
路指向无穷的花蕊、花苞、花瓣)
抚摩石头
抚摩万古的头颅
抚摩万古海浪般层层叠叠的头颅
每一颗石头
都是活的,都在看,都在听
都在等待
哭泣、空虚、狂怒,投向未知眼光
在这小小的山崖形成指甲盖大的飓风
在松针和草叶掀起巨浪
巨浪在抚摩中安静
巨浪在指掌中回忆
巨浪在缓慢地围绕坛城坐下
一个个孤苦伶仃的老者
一个个愤怒难抑的胸腔
一个个被时间的牛皮绳勒紧的脖颈
一朵朵浪花有血有肉,有骨有灵
一个个温软的贝壳听讲
说法就是爱的抚摩
同情的抚摩,同在的抚摩,同我的抚摩
在抚摩中走过万苦,走过万世,走过所有
“万”也在走过指尖、手掌,渗入皮肤和血
液,来到“我”
小小的喜悦
在蜜蜂的背翅写下密语
山泉、山林、山风……同得喜悦的甜蜜
抚摩的那个灵童和灵童抚摩的石头生出五彩
瑰丽幻境深入万物内里
世界像是一帧木刻版画——
你和那些七百年前的石头一样
被花香萦绕,被创世之盐清洗
被牛乳生成的灯火明耀
作者简介
郭建强,1971年出生于青海西宁。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园之诗》《昆仑书》,散文随笔集《大道与别径》等。获青海省第六届和第八届文学艺术创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人民文学》2015年度诗歌奖,2017年《文学港》储吉旺优秀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
细微处的灯盏(组诗)
新疆 亚 楠风聚集的鸟群
它们偶尔光临,随风在河谷。在库斯台上空释放
内心的惊喜
但顷刻间,它们也会迅速穿过
云层。穿过记忆
若秋风里飞翔的草叶。它们依依不舍的
情怀就是大地的情怀
一生守望,并开启另一次
旅程。也并非如此呀
假如能够飞得更高一点,假如风
是巨大的,那么我也会沿着
鸟的踪迹返回
夜晚的伤口
情景与想象中一样绿地。繁花。成群的蝴蝶亮出了
鲜艳的翅膀——
其实水带走的那部分
羊齿草,和黑色鹅卵石一样
瑰丽的夜晚
都凝聚在电闪雷鸣中
那时,荞麦花啜饮
夜雨的芬芳。像时间一样吸纳
变换的光
与夜晚的伤口
在渐次爬高的影子里
还原为水
迷津?或许就是吧
水妖正在前方等着你。而绿叶
婆娑的老树下
晨鸟开始鸣唱了
猫头鹰返回到洞窟……草原狼
遁入它的山林
叙述者
紧接着,他用羽毛勾勒山河
细微处的灯盏,萤火虫
带着长长的尾音
空气中的柏叶
和迷幻术
在另一个背景里凸现
雨水充沛
灾年过去了,彩虹用
圣者的口吻
告诉我
水是无情之物。昨日
影子在
典籍里搁浅
像火焰放大的
幻境……又在浓缩中
改变了
最初的动因
早春
最后的雪在小巷深处。眷恋不断涌起,又落下
若午夜的潮汐
把心事推向峰顶。石头
在风中回望
或者沉默,缓慢接近的
树影独自婆娑
嫩芽吐绿时
河开了,哗哗哗
流淌的时光掩藏在秘境中
他说旅人曾经的痛
与我相似。步履蹒跚,就像一个
心事重重的人
在山谷里
流岚起伏,大地折叠的影子深厚。种植的
红珊瑚
在岩石中休眠
若黄昏沉入山谷
进入叶脉的纹理
起伏,如一队蚂蚁穿梭
古堡的幽暗
又旋即隆起。意志力
响彻幽谷……和一群
乌鸦的晚祷
盘羊随夜幕而来
用它的蹄
可以占卜凶吉
眼下,水是静止的白练
铺展在月光里
好让生命
在绵延中归于尘土
登高
也不必看得太远就算小是情怀吧。或者随意
朝前望望
关键是心绪要晴朗
不能有乌云,哀鸣
穿过荒芜之地。不能有鬼火
点燃的尸骨
把寒光聚集在经幡上
此时此刻,你就
能看见天堂
看见福祉在祥云里持续
擦亮人心
惊蛰
我醒来时,一只虫子刚好也从梦中醒来
它蜷缩着,用迷离的眼
看雾蒙蒙的水面上
一群野鸭缓慢滑动
的背影。它体内也有一股气流
涌动……在不断扩展的
灰鹤的疆界
刹那间,鹅黄
与嫩绿交相辉映。这时候
顺着山势
老树次第抽芽
它拥有光一束蛰伏的
舒展
作者简介
亚楠,本名王亚楠。祖籍浙江。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新疆作协副主席。已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作品》《星星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多次获得全国诗歌、散文诗奖。
到处都是旁观者的风景(组诗)
北京 大 枪老城墙
老城墙在我的眼睛上面,我是一个眼高于天的人,老城墙在天的上面,我从不敢僭越
城墙上有变幻的大王旗,有多少旗就有
多少空洞,相比于城墙上的士兵来说
我选择忽略这些空洞,一块砖就是一个士兵
一块砖抄袭另一块砖就抄袭成了这座城墙
我第一次尊重抄袭,它给了5000年士兵相同的品质
像一块砖一样极简生活,像一块砖一样爱一个国
我不敢践踏这样的砖,士兵的灵魂宿在上面
城墙上有很多垛口,它们的开口向上,它们是
真正的天窗,它们对着星宿说亮堂的地球话
星宿就有了怀人之心,星宿就把眼光停驻在
长城上,这世界上最长最长的城墙,竖起来就是
一条通往天堂的阶梯,能带来人间最好的祭祀
春天来了,花朵会开在阶梯上,秋天来了
浆果会结在阶梯上,这是一条花团锦簇的天路
所有的城墙都汇集到这里,像河水汇进海里
我从这些城墙下经过,像一条洄游的鱼
偶尔落下来的花和浆果,钓饵一样提醒我
曾经也是城墙上的一个士兵,并请求立即归队
进终南山
登每一座山都让我感到饥饿,直到登终南山就像小时候读每一本书都感到饥饿,直到
读《西游记》,终南山是我的《西游记》
我不出生在这里,我从一个遥远的有着巨大
海平面的东部小城来,一路向西,符合人往高处走
的生存秩序,我从大雁塔前经过,这里经过的
每一个四人组都是取经团队,终南山的核桃树上
住着许多这样的团队,一棵核桃树就是一座寺庙
上面的核桃已经被剃度,它们光着头颅在静修
我够不上剃度的资格,我读到的内容
和核桃读到的不同,一条从山路上生长出来的
狗就是一位虔诚的引路人,我不该关注它
硕大的阴囊,也不该把莲花峰颀长的石头
读成正在出浴的少女,多么象形都不是
进一座“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的名山,需要做
同山匹配的事情,同不惑的年龄匹配的事情
要把驮着眼睛满山奔跑的色彩归纳成石头的白
和泥土的黑,黑白才能给庸常标注真实的态度
要正确对待寺庙下心无旁骛地接吻的年轻人
即使他们由此引申到繁殖,也不会成为影响
归隐和修行的语境,《西游记》中的成道之妖
就不比人类缺少爱人,想到这里我节制住
自己的参悟,对着清澈的溪水拍了一张照片
我的影子落在照片上的水中,像一条得道的鱼
正从终南山湿漉漉地游回我所来的海滨城市中去
奈曼柳林
草原上的人说,这是一群被太阳爬过最多的柳树,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爬过”一词,也不知道搬照江南老家
关于“爬过”的用法,是否行得通
小时候听父亲同别人神聊,昨晚又爬过
他的女人,这时候的父亲表情灿烂
和爬过柳树的太阳一样灿烂,但不知道
柳树们做何感想,它们是草原的女儿
自然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女儿的想法
如同不同于其他柳树的腰身和发梢
同行的人叫它们怪柳,我反对这样的称谓
我习惯狭隘地对待一个词,而不会去引申
或贬词褒用,如果在通常意义上是贬义的话
我把被太阳爬过的柳树,等同于被父亲
爬过的女人,柳树由此成了我的母亲
我不允许母亲被人冠以“怪”的名义
虽然即使在春天,枝头上也是少有叶子的
有的甚至一片也没有,它们裸露着身体
拒绝一切与葱翠,婆娑,柔软有关的指认
比任何带叶的生物在黄沙中挺立得更久
这是奈曼柳树的深刻,而当北风从它们
黢黑的躯干上走过,也只有在这时候
所有关于母性的伦理部分,才会得到正解
上梁山
我为这些石阶而来,这样的叙述更接近某种演义,石阶两边的柏树穿着黑色的铠甲
我不去看它们高高擎着的面孔,古今兵士的面孔
大都是雷同的。我拾级而上,让弯曲的膝盖
拾级而上,我无心观看手拿板斧在半路剪径的李逵
他早已失去当年之勇,好汉要成为好汉
首先得有八百里水面,现在只剩下八百米
阮家三兄弟也已经上岸了,这点水远远不够颠覆
一个王朝,山腰的几匹瘦马,已经作为照相的
道具被招安,据说它们的马蹄铁被存放在聚义厅的
玻璃柜里,再坚硬的质地,也始终拗不过有一个
吃草的主人。脚下的石阶很漫长,它退一步
我进一步,离山顶聚义厅还很遥远,离北宋还很
遥远,这是一段可以匹配900年的距离,一百单八将
也已经成为一个固定名词,不可加减,我庆祝
这一发现,它让我的膝盖坚实地回到庸常生活中来
蒙顶山旋律
没有谁忍心驾车经过,骑旧式脚踏车也不行要在土地上走走停停,要让每一步变得慈祥
如果发现小兽足印,它们俨如从天枢
到摇光的北斗七星排列,请不要踩踏它们
此时它们高过人类。看到幸存的红色小浆果
请让手指尊重国旗一样挂在枝头的温暖
不要像撕扯一页过期日历撕掉它们
万绿丛中的火苗是太阳颁发的至高荣誉
遇到石上晾晒的草帽和小码的军绿色解放鞋
也不要因为磨损和充满汗渍选择回避
这是一位刚刚在叶尖上完成劳作的姑娘
的静止舞蹈。在蒙顶山,阳光下的事物
必将得到绿的庇佑,它们遵守大地的
栖居秩序。它是一条周身发射祖母绿的星河
很多人从没到过,它的澄明与辽阔,从世上
所有泉眼,从人们一手可握的容器中淙淙作响
作者简介
大枪,江西修水人,长居北京。诗作散见《诗刊》《星星》《绿风》《诗林》《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华诗词》《创世纪》(台湾)等专业诗歌期刊,并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重要年度选本。获得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社年度十佳诗人奖、《山东诗人》年度长诗奖、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湘天华”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银奖、2018年度十佳华语诗人奖及其他奖项。
畲家散记(组诗)
浙江 兰秉强南行
是千年留存的火苗,点燃沿途一盏盏灯光是那年那时的雨,下在了今天晚上
我仿佛看到,先祖们
穿山林犹如獐鹿,过山涧犹如鲫鲤
看到他们头顶牌位,还有稻粟种子
种子落地,牌位就会长出血脉
气象预报正在播出
离雨止只是一张票的车程
我守住第一声春雷
在雨水中寻回一截畲家风骨,反复朗诵
祖先把路安在脚下
我们,把脚安在了铁轨上
访半月里畲族村
每一块石板、青砖,都充满仪式感它们排列整齐,拿出了三百年前的预演
以至于,我们把脚步放到最轻
热烈,来自正午阳光
汗滴奔向地面,一个山里人
隐隐感到体内涌动的潮汐力量
像回家一样敲一扇杉木门
用老农的姿态,从大茶壶里倒出大碗凉茶
一声鸟鸣唤醒祠堂香火
雷姓子孙站成两行,我瞻仰每一件文物
仿佛看到雷万兴大将拔刀时的样子
我们身携密码而来
和路遇的孩童作揖、寒暄,对上暗语
就把肃穆还给榕树下的那一片阴凉
畲家东西岩
血脉肯定长过山峦东岩山歌,从没有西坡风急
春天山火烧熟土地,挑萝的山哈人
客居在虎迹溪畔
山垄田命理硬过将军石纹理
对门寮的汉子,鼾声盖了月色
随山势一再延伸
故乡早被视为禁地
只有一线天可以窥探祖先
只有岩下炊烟升起时候
岩上墓碑,会生长出一丝丝青苔
独上东音寨
在山腰设伏春风便高不过山岗
花期,短的像手指纹路
花心里的心事,一层层
往心尖上抹蜜
多年紫杉醇溶在酒杯里
闷一口,涌上喉头的心潮
又压了一压
解不开爱情锁
我就是红豆树下的俘虏
哪里是故乡
掌心里的故乡,一草一木为我所知不知的,是不一样话儿、服饰
又为什么住到叫对门寮的地方
八百里外村庄,草木和我初次相见
我却在畲音里开始臣服,还有一样的服饰
也住在对门寮的地方
饭后,按时服下降压药
疼痛,又陈旧了一天
喊
在山垄里落草有天生血性,有呐喊的躁动
喊一声,春天闷雷滚动
喊一声,三月三春心荡漾
喊一声,一树荔枝发出接近成熟的回音
锄头的牙缝漏出了口风
我们身子里,暴雨正孕育而生
草字畲乡
春风不止十里一场婚礼之后,畲乡就明亮起来
把眼睛借给它,耳朵借给它,呼吸借给它
全部都借给他
黄粿和乌米糙饭,饱含草木灰的碱性
山居的畲民,用始终的简单老成锤炼着草字招牌
凤凰山下的凤凰古镇
洗不去田埂山垄,季节土地,草字头的泥泞
捂热一粒词语
畲乡就像个老郎中
为多年疼痛,开出一副偏方
风骨
西涧石斑鱼不懂迁徙春天的雨水,我们也闭口不谈
只说大革命时代,畲族同胞没出过一个叛徒
只说这样一个群体,新中国成立后
从未向党和政府提出过要求
只说孤寡老党员兰火寿,凭一把锄头开出五里
山里
只说他去世时,床底捧出厚厚黄沙
只说三月三啊久未谋面,有人讲《水浒》,有
人演关公
有人月夜送信,一去不归
新春
塘火里有阳光,带着指向性老屋的每个摆件都在行走
从年初到年末
尊重一年的烟火,风俗是迷人的童话
鞭炮细碎不去扫除
就让红色的喜庆,铺了一地
对联也是火红的
孩子的意境,向一株青草看齐
一笔笔,透着成长力道
男人手艺讲着灶台故事
桐白米酒醉了衷肠
立春的暖气熏熟乡音
调慢时钟,我将每个时辰又过了一遍
作者简介
兰秉强,浙江龙泉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潮》《诗探索》《岁月》等。
春天的日光雪(外二首)
云南 赵之逵尾随我一路走来的风
提前一步,按响了大山的门铃
追忆的甜蜜在于漫不经心
比如置身,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阳光从树端倾洒下来
这些明亮的树叶,以及叶脉深处
水一样流淌着的阳光小径
是我所喜欢的
我并不急于,认识每一棵树
也不再偏执地
非要把每一件事,弄得像白天黑夜
那样黑白分明
花叶间,翩飞的蝴蝶
在营造一种梦境
时光慢了下来
落英纷纷,是当下
光影中最浪漫的雪景
采桑椹
一些果实还在继续发育一些,已熟透落地
这一树要命的紫马桑
不仅招来了蜂蚁
是大快朵颐的时候了
我们搬来凳子、木梯
和一切可以采摘的工具
人高手长的人,不用上树
脚尖一垫,酸甜可口的桑果
就乖乖滑进了嘴里
好奇不过,那些枯叶蝶一样
倒挂在树上的桑叶。警惕地看着我们
是那种,猴子看人一般
古里古怪的眼神。把我们
当成了它的假想敌
巡大包山
梨花开得都有了些倦意山心里,那些与世隔绝的圆柏
黝黑的脸上,才挣出些微绿
沉寂了一冬的红土地
最终还是被铁牛,理出了些头绪
细看,象盖着红头巾的新娘
等着勤劳的山乡汉子,前来耕耘
穿过农田,就到了大包山
娇艳惹火的百脉根,活泼可爱的报春
这些健康的山乡姑娘,一路相随同行
唯恐惊扰了山茅草的春梦
我稳健的步伐,轻而又轻
树端上,鸟的欢叫声跳来跳去
如果不把杂念放下,如果不侧耳
就别想听到,树木下众草拔节的声音
风提起我们攀高的心意
至美的老白花
盛开在更高处的悬崖峭壁
旁边,山核桃发出了邀请
幼芽,正长大成鸟
每一棵树,都有一颗高飞的心
作者简介
赵之逵,当代诗人,鲁迅文学院89级高级班学员,1989年在“现代诗社团大展”中被评为“桂冠青年诗人”,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诗作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等刊物,入选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百年颂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朗诵诗选》等,获《诗刊》社等多项全国奖。
染夜(外三首)
广东 马 兴四点就亮了,那里的夜
太短。不够睡一觉
躺着不起来,就不算结束
人生像断桥,会突然没有前方
多少悲喜,需要做梦
一节黑,一节白的夜
是人到中年的头发
它白了
要用多少吨鲜红的思念
才能染回那个夜晚
你是别处花朵,我的灯
一盏灯是一朵温暖的花
它一开
黑暗就被挤出窗外
我的心房也有一盏灯
当六月遇到寒流
鹅黄的花朵就向我开放
你是别处的花朵
是我的灯
信
途中的信是漂泊的脚印踩出一个个格子
我把思念种在里面
有一天,你读到我的信
这些字,都是种子
一亩亩地发芽
绿了你我的距离
月相
女儿是月亮我是潮汐我随她的引力涨落
不论是圆是缺
她都是我星空里的唯一
女儿嘴角上翘或下弯
是月亮的上弦和下弦
她开心一笑
就是玉一样的满月
作者简介
马兴,原名陈马兴,广东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读者》《诗探索》《文艺报》《南方日报》《中国诗人》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迈特村·1961》《敲门》等四部。荣获春泥诗歌提名奖、《海燕》诗歌奖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