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屋顶的瓦,终究是被翻了个底朝天。抬头,再寻不到一片青瓦了。
青瓦,在我的记忆里,是长在屋顶的,正如故乡的屋子也长在土里一样。儿时,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坐在屋顶上看星星,听每一颗星星的故事,那是睡前孤单时一个人的幻想。听人说天上的一颗星代表地上的一个人,每颗星都有一段凡尘的往事,这是星星的秘密。这些秘密被偷偷地藏进了土里,和故事里的人一样,一年又一年,在土里循环,这也成了土地的秘密。久而久之,这片土地上扎根了越来越多的人,也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房子,屋顶上,也就长出了越来越多的青瓦。
后来我才得知,原来,青瓦也是这片土地的孩子。片片青瓦下,也都藏着故事,是一屋子人的心事,是老屋的过往。
青瓦和老屋,原是在土里就相识的。老屋年轻时候的那些事,约莫也只有青瓦还记得。当青瓦还是一抔土的时候,老屋还是土下的石,是土上的木。土壤肥沃,长出了一片细密的草,这被山上的羊知道了去,也被山下的人偷听了去。那群仓皇而来的人,扛着厚重的包袱。包袱有大有小,多是沉甸甸的,叮了当啷响,是钱,也是侵占的工具。他们圈养了羊群,侵占了这片土地,将其变为自己的领地,肆意而又猖狂,那是一张纸换来的一世田园梦。于是一棵棵树木轰然倒下,圈圈篱笆拔地而起,羊群,也没了自由。树倒了,再看不出一点原来的模样,羊也是,土壤也是。它们以别样的方式存在着,成为人们生活的附属品。
老屋就是这时候出生的。只听刺啦一声,土地就被划出了一道道的口子,这是土地的伤疤。他们剖开了土,敲打着山的筋骨,土壤和山石被无情地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任人敲打,也任风雨敲打。土和石有各自的命运。黏土浴火重生,就变成了青瓦;山石聚成一堆,就成了老屋。这过程有多疼,只有青瓦知道,只有老屋知道。片片青瓦被安在了屋顶上,就再也走不了了,堆堆山石被安在了土地上,也再挪不动了。
后来的后来,青瓦才明白,那肆意蹂躏土地的工具是犁耙,也是铁锹,而操纵它们叫作人,人住的地方则是老屋。不过青瓦没料想到的是,它和老屋的再度重逢,竟是在人的屋顶。于是就有了片片青瓦下的故事,屋里屋外的故事。可惜我知道的远比青瓦要晚的多,也少得多。
记得门前屋下,有两道坎,一道门槛,一道门边的坎。这两道坎都暴露在屋檐下,被青瓦看在了眼里。
屋下,有道石槛,是门的槛。屋下的那道槛,原是挡雨水用的。在没有落雨的日子里,我总喜欢坐在槛上,然后抬起头,看蓝的天,青的瓦,还有满屋子的回忆。在老屋居住的日子,是细数不过来的,从槛的这边跨过去,再从槛的那边跨过来,又是一天。跨过槛的次数太多,记不清了。不过每每跨过门槛,总能闻到一缕饭香,尤其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在喝喜酒的时候。在饭桌上,于觥筹交错中,一年的酸甜苦辣不溢而出,一年来的悲欢离合也悉数道出。人们在饭桌上,忘却了辛酸,只道家常,那是屋子里最热闹的时光。饭前,年轻人拎着大包小包跨进,饭后,年老人扛着小包大包跨出。一脚又一脚,跨过来,再跨过去,一年又过去了。
民间老话,说是人老后有两道“槛儿”,一在七三,一在八四,跨过这道坎槛,还会更长寿,这是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景。跨过门槛,有时候竟也成了一家子的大事:幸好雨水不过槛,希冀老人度过“槛儿”,等着新娘子跨过槛......人们在门槛中回望一年顺利,也祈盼来年安康。一年又一年,跨进槛的次数似乎越来越少了,每次跨进来的脚无意间却多了,于是乎,老屋的热闹就变成了稀罕物。青瓦下的点滴温存,只能被框在相片里,在时光里停留,在脑海里升温。不经意间,时空的间距被缩短了,老屋的那些热闹时日在脑海中无缝衔接,有如满载回忆一节节车厢,在轨道上一环勾着一环,一同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外婆在离家号的列车上说,这就是思念。
门前,有道坎,嵌在土里。门前的这道坎,只有跌倒的人才看得到,只有青瓦还记得。在没有落雨的日子里,门前是片柔软而又平滑的土地,点缀着些绿草香花。不过池塘边的鸡鸭鹅没一只过来嗅它,它们只顾槽边早已堆满了的饲料,还有池塘边惬意的时光。所以天晴时分,总能见一群大摇大摆走过的家伙,优哉游哉走在路上。累了,就享受冬日暖阳的温度。困了,就享受夏日小憩的惬意,不需要一点儿的匆忙。悠悠然,吃饱了,便睡下;睡醒了,继续吃。原来,鸭子和猪过得竟是一样的生活。吃得饱饱的鸡鸭,肚子圆滚滚,像鼓吹的气球,孕育着危机。待时机一到,棚内,匆匆忙忙中变成了屠宰场;盆内,匆匆忙忙中也被一享而空。故而幸福的惬意时光,总是短暂的。大多数时候,生活总是难逃匆忙。
天晴时分,也是老屋最为忙碌的时候。匆匆忙,女主人挑着一篓筐瓜果饲料,从屋下经过;匆匆忙,男主人推着一木车竹子,又从屋下路过。有时候,从门里飞奔而出的孩童还能同他们打个照面,与阳光撞个满怀,和门前的土地来一场热切的拥吻。匆匆忙忙的晴日里,自然少不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邂逅,这也是晴日里的考验。太阳说,太过温暖的日子总是欠点火候,太过肥的膘总也少点运动。于是,他们感受到了土地的温度,阳光的温度,还有伤口上的温度。是暖的、热的,也是火辣辣的,是热血沸腾的。在天空,在土地,也在菜板的余温里。在摩擦碰撞中,生活得以升温。一道道不太明显的伤疤让人记住了坎,也记住了走过的路,记得在匆忙里,偶尔也要低下头,看看脚下。
日复一日的聊赖时光里,屋檐边的青瓦总是低着头。于是它看见了一个又一个跨出了槛,却跨不过坎的人,跌倒在门前的土洼里,跌倒在为生活的匆匆忙忙里,一次又一次,在晴日,也在雨天。青瓦是厚重而沉稳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庄严得多,那是从土里带来的,这片土地特有的气质。片片青瓦压在房顶上,像被推倒的多米多骨牌,一片压着一片,一片依靠着一片,每一片都在岁月风霜中被赋予了沉重的使命。故而屋内不再落雨,风也被抵挡在了外边。人们在青瓦下的庇佑下,熬过了岁月风霜,也熬着一锅家常。
在雨过天晴的屋下,偶然间会滴下几滴雨。滴落在水洼里,叮咚,叮咚,轻快而又通畅,没有丝毫的阻隔。故而跌倒在坎上的人,和跨不过门槛的青蛙,在无端中都被雨狠狠地嘲笑。但他们没听见似的,只是跺了跺脚,没有一丝的埋怨。在三岁的童年里,在三十岁的那个夏天,有人再度爬起,跨过了水洼,继续走向前去。而那自屋檐落下的雨,自从滴在水洼里,便再见不到了踪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可以站着向前走,而雨只能落下。
这些,片片青瓦也都看在眼里。
在屋顶上,青瓦细品了一番人生百味,细比风雨里的滋味,一样,也不一样。饱经风霜的青瓦,在年复一年中褪去了颜色,也不再厚重。薄薄的青瓦碎了一屋顶,留出条条缝隙来,于是,剩下的半世风雨得让老屋来承受了,也让屋里的老人来承受着。在风雨飘摇的夜晚,老人突然想起昨日采摘的青菜还没来得及吃,得蔫了,于是手托一瓦罐打算腌了它。一步两步,屋子里不知何时吹入一缕凉意,老人跌在了地上,瓦罐也碎了一地,和屋顶的青瓦一样,原是老寒腿又犯了。
时光总是难逃岁月匆匆。一年又一年过去,青瓦老了,从屋顶落下,老屋老了,从地上推倒,人老了,也跌在了土里。终于有一天,老屋不必再由青瓦庇护了,同样,屋里的人们也是,不再需要老屋的庇护。于是长在屋顶的青瓦、生在土里的老屋,和老屋里的人一样,都将在土里循环。
抬头,再也寻不到一片青瓦了。
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总也学着青瓦,默默地低着头,看世界的匆匆忙忙,也看在匆匆忙忙里跨过的坎。在日复一日聊赖而又忙碌时光里,我竟发现,屋下的槛,似乎变低了,门外的槛,在无端中却是高了许多。在跨过这个门槛之前,还有一条路是我从未走过的——不知道有多少道坎的路。一个又一个的坎,在路上,在心头,在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我不尽得知,也数不清了,约莫和从前青瓦上的星星是一样的多罢。星星在夜空流淌,成了星河;人们跌倒在坎里不断爬起,就汇聚成了人海。渐渐地,我发现,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人,和滴落在水洼里的雨滴一样,也看不见踪影。
往后的日子里,我很少再抬头,去寻屋顶的瓦了。因为我知道,屋顶的瓦,无非是红的、黄的、绿的,是亮眼的颜色,也是扎眼的颜色。在我长高的时日里,原来屋子也会长高,而且比我长快得多,也高许多,是我踮起脚也够不到的高度。也许,我可以站的更高,然后从天上向下看去,定能看到一片长着鱼鳞般的瓦海,与青瓦不同,是花火般的颜色。
其实在只有一个人的夜晚,我仍怀揣着一分期许,渴望再次抬起头来,抬头,看蓝的天,青的瓦,还有屋檐上的星空,细想着究竟几颗星,才能汇聚一片星河。“哇,有两颗,有两颗星星呢,我真的看到星星了!”屋顶上的妹妹在喊,我抬头,细数,是两颗,围绕在月亮边上,是卫星、金星抑或是天狼星,我不尽得知。
曾几何时,天上的星星竟然和窗子里的一样多了,儿时故事竟也变成了传说。莫不是天空变小了,我们都变成了井底之蛙?也许,只有站的更高,更高一些才能看到,在蒙古高原的篝火上,在布达拉宫的屋顶上,在珠穆朗玛峰的......哦不,应该在飞机上,在火箭上,在望远镜里,这样才能看得更远些罢。
其实我还发现了一个青瓦的秘密,是在离开老屋之后。原来青瓦不是青色的,青色不是青瓦的颜色,而是天空的颜色,诗词“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说的就是青空的颜色。而这种颜色,我原来在青瓦之上见过,是屋檐上头的天空,抬头,就能看见。青瓦的颜色,筑瓦的师傅告诉我,是灰蓝的,和城里的天空一样。在那里,人们都戴着口罩,总是低着头,各有各的匆忙。匆匆忙,从屋檐下走去,一个又一个。这青瓦的颜色,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比天空知道的要晚许多。其实,口罩,也是灰蓝的,和天空是一个颜色。
若有机会,我想再一次坐在老屋的房顶上,看一眼澄澈的天空,细数真正的星星,听真情实感的故事。是星星的故事,是人的故事,也是片片青瓦下藏着的那些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