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在九洲江出海口的坪寨滩海滩上,上演了一场大振军威的抗击日伪军围歼战。这是犁头沙、天助墩、三墩等村抗日联防分队在遂溪西北区第四联防中队统一指挥下的一次重要战斗。该战斗在坪寨滩围歼登陆之伪军,共歼敌军42人,伤敌及俘敌数十人,是当时高雷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中一次性歼敌人数最多的战斗。
坪寨滩位于犁头沙村西1公里左右,距安铺镇圩约12公里,是一个沿海滩涂,潮涨时一片汪洋,潮退后一片滩涂,生长着大面积海榄小树(俗称红树林),且海面开阔,是九洲江汇入北部湾的出海口,也是远近船只出入安铺港的必经之道。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于1943年春开始入侵雷州半岛和广州湾,为了抵御日寇,廉西南的安铺地区和遂溪西北区等地成了抗日前线。而位于九洲江出海口的坪寨滩一带海域,也自然成了抗日联防区和附近各村开展抗日联防斗争的前沿阵地。在日伪步步进逼的情况下,当地广大群众在中共南路特委的号召和组织下,参加抗日自卫热情高涨,他们以“联防抗日,保卫家乡”为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联防自卫运动。
1945年初,犁头沙、天助墩、三墩等村在西北区第四抗日联防中队的领导和组织下,分别成立抗日联防分队。各村联防分队成立时,村民踊跃加入,杀鸡饮血,表示誓死杀敌,保家卫国。为了备战,各村除了组织配给的少量枪支弹药外,还自制土枪土炮,自备刀剑、渔叉等作为武器,进行军事训练。各村还实行联防自卫,周围用簕竹、木桩设障防御,只留一至两个门口出入,并派有妇女、儿童日夜放哨。为了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和对敌斗争的需要,上级组织还在犁头沙、天助墩设立交通情报站,后来发展为遂溪、廉江、合浦三地的地下交通站,负责收集、传送抗日情报,保持与上级组织联络,加强与周边各村抗日人士往来,在抗日联防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各村平时加强防备、放哨,相互联络,若有敌情,立即相互传递,一村传一村,进行联合打击。于是,九洲江沿岸从安铺以西各村到遂溪西北区一带村庄,筑起了一条抗日联防的钢铁长城。
1945年2月,盘踞安铺的日伪军分别派兵驻扎九洲江边欧家围婆庙渡口和犁头沙村,联合界炮的日伪军,截断水陆交通要道,形成包围圈,企图消灭当地抗日武装力量。日伪曾多次出兵围剿下岭、上三墩、下三墩、老马、犁头沙等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驻扎在犁头沙村的日伪军在营房区周围围起竹篱笆,村民所养的猪一进入篱笆即被他们宰杀;日伪还在村中大路设卡收取保护费,渔民赶海归来经过时所捕获的鲦鱼、虾蟹等全被抢走,辛苦了一天想用鱼虾换取粮食的渔民一家只好忍饥挨饿;最令人憎恨的是几名日伪士兵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奸该村一名少女……日伪的恶劣行径,激起了当地群众的极大愤慨,群众对日伪恨之入骨,时刻准备痛打、消灭他们。
1945年3月初的某天,盘踞安铺港口犁头沙村的伪军陈忠武部(号称纵队)一百多人登船,向广西方向进军。敌军在中队参谋长温良才的指挥下,企图登陆扫荡广西合浦黑坭抗日游击区,但被黑坭抗日联防队击退。于是,敌军掉头向南,妄想到西北区北潭西岭一带登陆,但又遭到遂溪北潭抗日联防军民的截击,继而转舵折返。他们在海上折腾两天,走投无路,企图第二天天亮前登陆坪寨滩,向犁头沙抗日联防分队进犯……
当晚,犁头沙联防分队队长张培经接到九洲江对岸金围村张文焕送来的这个准确情报后,马上向住在犁头沙村何素芳家里的西北区第四联防中队领导莫兴祥、马朝隆汇报,莫兴祥、马朝隆听了汇报后,赶紧与梁土保等人商量,立即派人分别通知犁头沙、天助墩、三墩等村联防分队负责同志,连夜集中到犁头沙联防分队部(文光学舍)开会,研究作战部署。莫兴祥、马朝隆在会上特别指出,这次战斗犁头沙是敌人主攻目标,必须动员全村男性渔民组织起来,配合联防分队作战,组织船只、渔叉、蟹钊等作为武器,到时发挥战斗作用。在犁头沙村的战斗中,要求动员部分女青年支援前线工作,由何素芳带领;妇救部负责老幼病残撤退准备工作,由郭晚负责。前方作战由联防中队中队长莫兴祥和副中队长梁土保指挥,负责正面袭击敌军;马朝隆亲自到各村联防队作具体部署。三墩村联防分队负责在东南面猪笠围堤坝一带埋伏,防止敌军向东南面围堤潜逃;西北面则由天助墩村联防军民把守截后,切断敌军登陆后向西北方向逃脱。于是,在联防中队的直接指挥下,各村联防军民共百余人分别埋伏在九洲江围堤、红树林等处,还有的隐藏在木船、小艇上,严阵以待,伺机袭击敌军。
到了第二天六点钟天亮时,敌军一百多人向坪寨滩一带海滩绥绥靠拢,开始登陆海滩。敌军兵分三路向犁头沙村进攻,火力集射我方阵地,敌人边放枪边冲上来,我军尚未还击,待敌军进入我火力范围时,我军一声令下,犁头沙联防分队在队长张培经、副队长张培兴的指挥下,以土枪、土炮及步枪一齐向敌军开火。双方一阵枪战后,犁头沙军民趁敌方火力减弱时,立即操起大刀、渔叉等家伙,冲向敌阵,见敌便砍,遇敌便刺,敌军伤的伤死的死,纷纷向东南面围堤方向逃命。犁头沙军民越战越勇,穷追不舍,一路追赶一路大喊:“杀死日伪汉奸,保卫家乡!”与此同时,埋伏在东南面猪笠围堤坝一带的三墩联防军民在副队长马新初的带领下,对着河道也向另一股敌军发起猛攻,截断敌军退路。一时间,枪声大作,喊声震天,响彻云霄。
当时由于潮水已退,坪寨滩一带是烂泥滩涂,一脚踩下,陷入半膝,一时难以拔出,真可谓“寸步维艰”。加上敌兵之前连受广西黑坭、遂溪北潭抗日联防队的伏击,早已是惊弓之鸟。敌兵只能疲于应战,踩着烂泥滩涂,边打边退,往红树林一带逃窜,想借红树林藏身。我军预料到敌军会向红树林这一方向逃窜,早已在那里布防兵力,刚好被事先埋伏在红树林内的联防队员全力伏击。这时,犁头沙、天助墩、龙爪树等村正在赶海的渔民兄弟,知道前方联防队正在打击日伪军,也纷纷加入战斗行列。因平日饱受日伪兵痞奸淫掳掠的伤害,渔民们怒从心中起,也拿起渔叉、蟹钊、鳝叉、挖泥挑等渔具,一路冲向敌阵,跟敌兵搏斗。联防军民训练有素,英勇善战,加上平时在海上捕鱼捉蟹,熟悉海滩地形,习惯于行走泥泞的滩涂,打起仗来步履稳健,得心应手。天助墩村渔民黎锦甫手执挖泥挑,埋伏在红树林深处,见机突然跃出,对敌偷袭,一下子连续刺死2个伪兵,吓得其余伪兵不敢窜入红树林深处。
经过一轮激烈搏杀后,日伪军死伤多人,余敌准备往西北方向的海滩潜逃,企图从海滩登陆海堤。这时,驻守天助墩村的联防队员发现敌军意图后,在队长黎锦雅、副队长温福善的带领下,对敌军进行拦截,切断敌军退路,并向敌人发起进攻。敌军腹背受敌,只好向后撤退,继续顽抗。这时,我方军民从四面八方向敌军包抄过来,对敌军进行围追堵截,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溃不成军。敌人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节节败退……
刚刚挖完海豆芽归来的犁头沙渔民张锡权(外号猪尾利)撑着小艇返回时,忽见4个穿着伪军装的男人慌慌张张、气喘吁吁地走来,请求他搭载他们过对岸的南坪村,企图逃命。猪尾利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手脚粗壮,是犁头沙村一名壮汉,怒起上来十足是个捉鬼钟馗。张锡权知道坪寨滩上喊杀声震天,联防军民正在打击日伪,这4人肯定是被联防军民追杀,走投无路而前来向他求饶、坐艇逃命的。心想,这些日伪汉奸平日作恶多端,横行乡里,令人无比憎恨,何不先答应下来,再伺机消灭他们?于是,他假装乐意答应下来,让他们坐上小艇,边撑边思忖如何对付。
待小艇撑至河中央,张锡权突然拿起挖泥挑,对准前面的一个家伙,一铲过去,直铲中敌人脑袋瓜,敌人即时倒下毙命。其他3个伪兵大惊失色,要冲过来扑打张锡权。高大壮实的张锡权早有防备,立即退至小艇尾部,双脚拼命左右用力摇动小艇,小艇晃动不止,敌人一时站立不稳,无法近身,只好搭开双手,死死抓住两边船舷。张锡权边摇边说:“你们这些日伪混蛋,平日无恶不作,丧尽天良,干尽坏事,今天老子就送你们上西天!”说罢,挥动泥挑,一个箭步冲上去,一铲一个,迅速将两个伪兵铲落河中,河水被伪兵鲜血染红了一片。剩下一个伪兵见势不妙,慌忙跳下河中逃命,被湍急的河水越冲越远,一会便不见影踪。张锡权见此情景,料他生还机会不大,便不再理会。于是,他将先前那个还躺在小艇上的日伪尸体抬起,用力抛落海中,说:“他妈的,该死的伪兵,喂鲨鱼去吧!”说完便摇艇返回……机智勇敢的张锡权,用泥挑一连铲死3个伪兵,名震一时,成了这次围歼战中的孤胆英雄。
再说,敌军来回折腾,精疲力竭,加上对海域不熟,打起仗来处处被动挨打。由于潮水已退,最后,数十个伤残敌兵在伪军中队参谋长温良才的带领下,幸免窜出联防军民的包围圈,蹚过齐腰的河水,被迫朝遂溪西北区方向金围、南坪一带继续狼狈逃窜。当敌军逃至北潭坡海滩时,又被早已把守在该处的联防队截击。走投无路,敌军只好向北潭抗日联防队缴械投降。
这场战斗持续将近3个小时,联防军民共击毙日伪军42人,打伤及俘虏敌人几十人,打破了日伪军企图在北部湾安铺港一带消灭抗日武装力量的梦想,大灭敌人的嚣张气焰。坪寨滩围歼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廉西南抗日联防队的威力,弘扬了廉江人民联防抗日、保卫家乡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