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海东南调之魂

时间:2023/11/9 作者: 湛江文学 热度: 13210
庞金妹

  我第一次来到了海东南调,心情格外兴奋!初秋的早晨,凉风轻轻吹拂着我的发丝。天空洒下万丈轻薄的霞光,给海东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还有那片深蓝色的海,在我心中飘摇,是多么的怡情。当天,参观了端山村古建筑、老杨村古建筑、龙王湾古渡口、素广美、黄屋、富美等村庄。我跟随着采风团边看边听,不时陷入了沉思,默默地寻找着……

  我放慢了脚步,参观端山村古建筑民居。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对老夫妇。据说,该屋主是现男主人公的叔伯,因移居海外,让侄子守护着这个雅致而沧桑的老屋。该屋的门栏是用多根实木装集而成的,具有伸缩性,既安全又通风,既简朴又美观。厅堂,一面半悬的屏风,花式别致,雕功精巧,古色古香。屋内,干净高雅,冬暖夏凉,慢慢品尝别有一番滋味。我似乎有种潜意识的沟通,仿佛灵魂之门打开。我望着躬着腰的老人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听他说自己几十年守护着这个家园。我想,难道是守着这个古典艺术品?亲情?乡愁?故此,想象着当年主人翁的见识和智慧,超前的艺术构思,那种韵味飘逸在画景中了。

  长镜头又对准了素广美村。这里使我眼前一亮,村中每条纵横交错的路,干净宽阔。几十间清水墙盖红瓦的房屋,排得整齐有序。我们看了,赞叹不已,急着要了解其中的奥秘。据村干部说,这些房屋建于1966年,当时,每户只需出一百元,然后由村民集体打泥砖烧制,自己动手建造。在当时物质缺乏的年代,能建成这样美丽的村庄,我想,村民是靠什么精神力量?接着,村干部介绍了素广美村的概况。该村位于南调街道东北面,距离南调街道办驻地约4.5公里。20世纪80年代前,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番薯、木薯、花生以及瓜菜,同时亦耕海,村还集体办砖厂。后来发展养猪、牛和三鸟,亦养鱼虾。改革开放后,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从事餐饮、建筑、开公司等。该村发展很快,1976年全村通电,1996年开通电话,2001年开通网络,2014年全村道路实现水泥硬底化,建有下水道,安装路灯,建有垃圾收集站,有专人负责清运。村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建有文化图书室等。村民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素广美村整体规划好,村道笔直,基础设施完善,还准备建设污水处理池,保护好生态环境。

  寻找,我默默地寻找着。我沿着村中小路边走边欣赏,路旁长满了野花、藤蔓和草木,还有各种果树。拥抱我的居然是最纯朴的自然风,新鲜的空气渗着农民的汗水,仿佛能拧出花的芳香和果汁的滋味。从宁静的间隙里,我听到鸟的鸣叫,那一刻,我沉浸在灵性的生命中。我尽量使自己的内心安静些,试图寻找一个乡村真实的灵魂。渐渐地,我的眼睛发亮,瞬间的感悟,知道那些泥土隐藏着农民无穷的力量!我深深地呼吸着,感动着!

  我每到达一个地方,在寻觅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寻觅。剩下的历史印记和空间,给我们留出了答案,从当年城郊荒野,变成今日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从那时贫穷落后村庄,变成今日富裕美丽的新农村,记录着这里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和谐新村的史实。南调人民书写远去的历史,而又正在创建一个文明的世界!我想,这便是我寻找的南调之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