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永远的爱情之歌 (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湛江文学 热度: 12902
郑晓晖

  我家窗外是一片树林,那里是小生灵们的天堂。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知了们又在那里开始了它们的歌唱。那声声蝉鸣,给人世间增添了一种有声的美好,引起了人们诸多的遐想。

  是的,古往今来,不管是幽静平缓的独唱,还是恢宏雄壮的和鸣,蝉儿那声声“知了,知了”的鸣唱,曾引起过无数多愁善感的人的共鸣,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篇。“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是不是秋日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惹得长年漂泊在外的大诗人白居易乡愁顿起,愁绪满心头?是不是也曾使同为唐朝大诗人的刘禹锡心生痛苦凄凉而低吟:“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听着那高亢嘹亮的蝉鸣声,唐代诗人虞世南却发出与上面两位诗人不同的感慨:“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成了自古以来许多人立身高洁,不欲凭借外力得到重用的言志名句。因为蝉以餐风饮露为生,所以,人们就把蝉视作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之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但是,翻阅着众多的咏蝉诗词,我极少看到有对蝉鸣本性的歌颂与咏叹。昨夜看到友人一首《听蝉鸣而赋》,我又进入了另一境界。其诗云:许是前生有旧盟,沉眠数载未忘卿。莫嫌高唱声声噪,只为苦寻日日鸣。树底何曾心止歇,枝头亦自意牵萦。人人诉怨知音少,谁解长吟一世情。作者注曰:雄蝉能鸣,为求佳偶,日鸣不止。聆而咏之。

  我捧读之心为之动。此诗别出心裁,写出了蝉鸣的本意,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使它成了“不知疲倦的歌手” 。(法布尔语)雄蝉在地下黑暗中修炼了数年,一朝破土而出,爬上高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吭高歌。一时树林里蝉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似乎整个小生灵的世界成了音乐的海洋。对此,我们可知道,蝉儿孜孜不倦地终日吟唱,是在追求伟大的爱情?它每天唱个不停,目的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雄蝉的叫声,在雌蝉听来,就是一首无限美妙的爱情曲,召唤着她前来谈情说爱,卿卿我我,山盟海誓,洞房花烛。可以说,蝉,就是昆虫界中伟大的爱情主义者,在它短暂的生命里,敢于高声去追求心中的爱情,它出土后日夜长吟的就是一支高亢的永远的爱情之歌。它每一声吟唱,都充满着对爱情的炽热的追求与渴望。

  爱情,这个美好的字眼,这种圣洁的感情,千百年来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写之不完,颂之不尽。这其中,有笑的,也有哭的;有欢天喜地天从人愿的,也有悲悲戚戚棒打鸳鸯的,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催落了人们多少感动的泪水。那一声声“知了,知了”的长鸣,我们曾在诗经汉赋中听过,在唐诗宋词中听过,在元代的舞台上看过,在明清的小说中读过。

  “知了,知了”的长鸣,我们的祖父辈听过,我们听过,我们的后人也会听到。我们曾在绿草如茵的放牛坡上听过,在月下的草席上听过,在学校的故事会上听过。我似乎在“知了,知了”声中,听到了十八里相送的幽幽絮语,听到了牛郎织女天仙配的绵绵情话,听到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声声山盟海誓,更听到了孟姜女带着寒衣哭倒长城的那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这声声甜蜜的、凄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话语,我们似乎都可在“知了,知了”声中听出。所有这些,也都会随着蝉鸣声永远流传下去。

  蝉是高洁的象征。我以为这高洁既包含着餐风饮露的洁身自好,也包含了对“知了,知了”纯洁爱情的追求与歌唱。君不见,一双双情侣,佩戴着雕有鸣蝉的玉坠,花前月下,手牵着手,相偎相依,显得多么幸福。因为蝉,就有爱情的寓意。蝉,和“缠”谐音,缠缠绵绵的,情侣佩戴之,则寓意爱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何其美好!

  夏天是个热情的季节,那美好的爱情必来得格外热烈。小林子里的蝉声似乎越来越响,就让普天下的蝉鸣来得更热烈些吧。

那一缕缕时光

晚霞染红天际的云朵,海湾闪着金色的波光,我像往常那样,到学校运动场散步。那里早有一群年轻的妈妈老师带着小孩在沙池玩沙,在绿草地上追逐,在跑道上骑童车,多快乐啊。一位我曾教过的老师带着小孩跟我打招呼,闲聊中问我退休几年了,我说十年了。他说,好快啊!我说,是呀,你的小孩都这么大了。

  真的是好快呀!就好像早上的太阳一下子落到西山,退休的人儿似乎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闲工夫多了,散步买菜多了,因而最早看到春光洒在花蕊上,花儿明媚得很,上班的时候,似乎没发现花儿这么漂亮呢。慢慢地走在大街上,每天碰到的老熟人好像多了,免不了要寒暄几句。这不,聊着聊着,街道两边的桃花芯的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地面一片金黄,踩上去“咔嚓咔嚓”作响,这时猛然想到,怎么?到夏天了,难怪有点热了。公园是夏日的好去处,大树下,海湾边,风儿知冷知热地偎进胸怀,多惬意呀,还有那海鸥在海面的浪尖上鸣叫呢。看着看着,有一天,天上的鸟儿排成了一个“人”字。哦,秋天就到啦?快添件衣服吧,大雁来了,冬天还远吗?啊,日子变得短了,太阳从东南面斜斜地落下去。时间过得真快!回家照照镜子,头发似乎又添了几根白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光的快速流走,是不是黄昏时候最容易感受到?心有点怅然。

  是的,小时候我们感觉不到时光的快速流逝,甚至还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不知愁滋味的我们,感觉时光是多么美好呀。听着竹林里斑鸠在悠闲地“咕咕”,看着刚冒出来的尖尖的春笋似乎“簌簌”有声,心里就说,日子快点儿过呀,让我快快长高长大。望着清明时节燕子在水田上面掠过,我们就惦记着端午的粽子;看着水缸里浮着的“牛头”“鸭子”,我们就开始憧憬着春节的新衣服和那少少的压岁钱。日子最慢的要数农历的二月八月了,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水田水汪汪的,就像一面面空空的镜子,还没播种呢。家里米缸是空的,我们的肚子也经常是空空的。人们盼着播种,盼着插秧,盼着绿苗长高变黄,盼着尽快吃上一碗“新禾米饭”。这个“盼”字好长好长。但阳光一早就照得你浑身是汗,太阳慢吞吞地在天上踱着步子,迟迟不肯下山。我瘦瘦的,个子小小的,好像总长不大的样子。傍晚的阳光把我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时间也像身影一样,显得好长好长。

  读书了,熬过了小学考上了初中,挑着番薯干粮,走了十几里路,坐着帆船慢悠悠地渡过了几里宽的海峡,花上大半天时间才去到学校,这求学的路好漫长。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一场“革命”来了。日日夜夜地斗着,闹着,逍遥派也闲着,日子又显得长了。我想早点回到课堂,捧上课本,抑扬顿挫地念着“子曰诗云”。叔叔也劝我早点复习功课,要不运动结束了,知识也忘记了。可等呀等的,两年后没能再回教室就毕业了。然后就是广阔天地,接受风雨的考验。一天出工三次四次地连轴转,早踩露珠,白天没注意到花开蝶舞;夜披星月,夜晚没享受过月下浪漫。单调,无聊,疲劳,饥饿,时间似乎很慢很慢,日子简直是在“熬”中过去的。

  看看眼前,运动场上,孩子们玩得多投入呀。不知他们的心境是否和我当年的一样,觉得时光过得好慢?我想,不一样吧,很有可能,他们的心境和我现在的一样,虽然已是晚霞满天,可妈妈拉他们回去吃晚饭,他们还不太愿意呢。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无忧无愁,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什么是寒冷,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好快,他们也许希望这日子悠悠地过去吧。

  几十年前,我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捧上铁饭碗,那种满足,那种幸福,难于言表。那时,虽然待遇不高,但我们的干劲挺高,上完课回来就是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话,不懂得歌舞厅,没进过电影院,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珍惜着那美好的时光,我们不想虚度那快快流逝的日子,我们要让那宝贵的时间变得十分充实。

  我们也有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的时候,那是每年高考之后的漫长等待,就好像从春盼到秋,盼着金色的稻谷铺满田野,盼着雪白的棉花连着天上的白云。久不久学生和家长的电话询问,帮助我度过漫长的时光。当火红的喜报贴上墙上,我的心就释然了,觉得周围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多么希望这美好的时刻再延长一点。

  人的一生,就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一样,有繁花似锦,也有雾霾漫天;有风和日丽,也有风狂雨暴;有五谷丰登,也有颗粒无收。因此,它会造成我们的喜悦或悲伤,成功或失败。但每一寸时光都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不管你觉得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是短暂的,还是漫长的。这生命的春夏秋冬的长度,是你无法选择的,因此,你要珍惜每一寸光阴,不因痛苦而放弃,不因漫长而虚度,不因高兴而浪费。在人生的春夏秋冬里,我们要勤浇水,多施肥,精耕细作,除草杀虫,让花儿朵朵怒放,让树木枝繁叶茂,让五谷粒粒饱满,让仓库装满米粮。总之。我们要让每一寸光阴都是那么充实,从而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

  朝阳东升,霞光彤红,多么令人精神振奋;金乌西回,晚霞满天,也足够让人喜悦,因为每一缕时光都是金色的,我们舍得放弃哪怕一寸光阴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