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这是一首描写劳动场景的诗歌: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在《诗经》里,有很多描写劳动场景的诗歌,《周颂·良耜》只是其中的一首。
蓼读liǎo,是一种水草,可食用。对于蓼的可食用性,大医士陶弘景是这样说的:“此类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青蓼,人家常用,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此也;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相似而香,并不甚辛,好食。”由此可见,蓼常常被古人用来当作食物。那时候庄稼的产量不高,因为食物不多,人们有时候会用水草来充饥,以弥补粮食不足的尴尬,因此,蓼成为人们的食物之一。
想想,古人还是“敢于吃螃蟹”的。那时候没有检测仪器,人的舌头和消化器官就是最好的检测仪器。那么多的植物,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哪些口味好,哪些口味差;哪些可以生食,哪些需要煮熟才能食用;哪些吃了有营养,哪些吃了对人没有好处,这些,都要靠古人一一去品尝、食用,经过人体器官的测试,确定安全,可食用之后,再推而广之,成为人们的食物。
由此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些敢于第一个去品尝食用植物的人呢?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可食用的食物,是它们养活了我们的祖先!比如,今天我们提到的蓼。
蓼是蓼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水中,全草可以入药,而叶或茎则可拿来作染料使用,蓼是靛青染料的原料,可以染作蓝色,是古人的重要染料原料。
蓼的花语是依赖。多形象的花语,人类依赖蓼养活了自己,而蓼依赖泥土、水和阳光雨露,在天空下自由地生长。直到有一天它被人类发现,成为人类的食物之一,蓼的功用才被真正开发出来。蓼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可止霍乱,治小儿头疮。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里说:“蓼治蜗牛咬毒,对于毒行遍身者,用蓼子煎水浸之,立愈。”
蓼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净化水质和土壤环境,1995 年,俄罗斯奥尔登堡大学的生物学家梅格列特意外地发现蓼的叶子中含有异常高的锌、铅、镉等金属。于是,他对蓼产生了兴趣,开始进行研究。他在一些被锌、铅、镉之类金属污染过的土地上种植了大量的蓼。结果这些蓼长得非常茂盛,叶子又大又厚,一个季节就收获了大量的蓼草。梅格列特将这些蓼放入800 度的炉子里烧,草化为灰烬,结果却从中得到了1.3 千克的镉、23 千克的铅和322 千克的锌。
蓼从土壤中吸收金属元素,净化了土壤,可真是一个优秀的清洁工。单从这一点来看,蓼可比其他的植物们要勤劳多了,由此,我也对蓼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蒲
蒲生在浅水里,农村的沟渠河塘常见。“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小雅·鱼藻》
这是一首歌颂统治者善于治国理政、百姓安居乐业的诗歌:群鱼水藻丛中游,贴着蒲草多安详。周王住在镐京城,所居安乐好地方。诗人以鱼藻的关系,映射百姓与君王的关系。诗人借鱼与藻之乐,鱼与蒲的关系,借喻百姓安居乐业及君民同乐的和谐氛围。
蒲生池沼中,高近两米,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其根茎长在泥里,可食。蒲可食用,在诗经《大雅·韩奕》里有记载:“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你看,《诗经》里的蒲可是香喷喷的美味佳肴呢!
我一直认为,蒲是水生植物中少有的“美男子”,高大挺拔,身材颀长,除了蒹葭可与它试比高以外,是其他水生植物所无法企及的。蒲年轻时喜欢头顶着青色的蒲棒,模样非常可爱,让人看了喜欢得不得了。及至老年,头顶上的蒲棒就变成了棕褐色,蒲就显得老态龙钟了。这时候的蒲棒,是农村人用来驱蚊的好物件。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买不起蚊香,就会采摘蒲棒,将其在太阳底下晒干后,晚上点燃蒲棒,燃烧的蒲棒就会冒出一丝淡淡的轻烟,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烟雾的香味,可以有效祛除蚊子,让人们睡一个安稳觉。
蒲一生守候在农村的沟渠池塘,户口性质无疑属于“农村户口”。蒲性格内敛,喜欢安静,耐得住寂寞。在炎热的夏季,蒲不急不躁地站立在水中,周围的炎热似乎与它无关。不过,萤火虫可不像蒲那样文雅,它们打着灯笼到处乱跑,围着蒲跳起了舞蹈。微风吹来,蒲摇曳着自己的身姿,萤光交错,景色宜人。不甘寂寞的还有稻田里的青蛙,它们鼓起嗓子,放开喉咙,大声歌唱。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的农村夜景。
青蛙们的歌唱惊醒了栖息在远处树上的蝉,它也放开歌喉,跟着鸣唱起来,不过,蝉可没有青蛙那样有耐心,它清唱几声以后,很快就偃旗息鼓,再次进入它的梦乡。蒲看着眼前的景象,听着青蛙的鸣唱,也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在梦中,蒲发现自己来到了久远的年代,来到了《诗经》里……
藚
泽泻是乡村的女儿,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生长在水里的泽泻,因为得到了水的滋润,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长得非常水灵,就像农村的女孩子一样水灵。泽泻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不过,泽泻虽然长得好看,但也是有脾气的,它全株有毒,而地下块茎的毒性则更大。泽泻有毒,但它也是一剂良药。医圣李时珍说:“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孙。”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脂肪肝、抗菌等作用,主治水肿、肾盂肾炎、小便不利、湿盛泄泻等症。泽泻又乃一剂中草药也。
泽泻是民间的叫法,人家《诗经》里可不这么叫,《诗经》里叫藚,音xù。
藚,看着就非常陌生,好端端的一个泽泻,非要起个拗口难懂的名字。好吧,就叫藚吧。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魏风·汾沮洳》
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呵呵,古人谈恋爱,形式真是少得可怜,不是去乡间挖野菜,就是去水边采水草,要不就去田间劳动,好像只有借此机会,才能趁机偷偷瞄一眼或者去思念自己的心上人。
这首《魏风·汾沮洳》,写的就是一位妙龄女子,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在田间水边采摘泽泻、桑叶、羊蹄菜,小伙子的英俊相貌和勤劳的品质,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这位姑娘,姑娘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小伙子。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女孩子的眼里出美少年,在这位姑娘的眼里,这位勤劳英俊的小伙子“美无度”、“美如英”、“美如玉”,可是胜过任何一个王公家公子的。只是,姑娘深爱着自己的心上人,却不敢向心上人吐露心声,只能在诗歌里一吐衷肠,呀!古人的恋爱,可真是矜持得很呐!
泽泻成为古人恋爱的道具,这是泽泻的荣耀。因为虽然它生得水灵,长得也好看,但它终究不过是乡间的一枚水草而已。能够进入《诗经》,对于泽泻来说,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尽管它不像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宗族和祖先,但能够进入《诗经》,仍然不失为一件荣耀的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