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今晚去哪里》

时间:2023/11/9 作者: 连云港文学 热度: 12535
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九(五) 王筱越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今晚去哪里》

  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九(五) 王筱越

  (一)

  “实在是因为沉迷,沉迷在独自一个人面对世界的乐趣里。”

  当看到这本书时我便知道,我将要透过这本书去看风景,看一个作家在旅行。这个作家叫陈丹燕,名字如诗如画,她用双脚踏上世界上每一处或柔软或凹凸不平的土地,有时咬着一杯咖啡的吸管,有时携着一朵伴她许久的玫瑰,独自一人拖着行李,结识许多拥有不同颜色的头发和瞳孔的人,然后用笔,用文字记录下她那些远在异国他乡,从心口涌上嘴角的或纷繁,或平静的心绪。

  (二)

  “那些旅途中借宿的小床,那些窗前如霜的月光,原以为一年年的旅行只是一次次的萍水相逢,殊不知却能再一次重逢。或许,这就是人世间相逢的意义。”

  这是我所最喜爱的书中的一名话,掀过简单朴实的封面,便能从扉页上的一张照片旁瞧见。手写的字体微凌乱,有些许沧桑的意味,而从书中的文字中也能体味到这份沧桑,她的文字绝无修饰的浮华艳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旅行者,记录着跨越人生二十余年走过的不同道路,也有着数次故地重游的感叹,与故人重逢后夹杂于心的悲喜交合。

  (三)

  之前或者以后,也会喜欢一些书,比方说小时候喜欢安徒生写的一些很梦幻却又很悲伤的童话,长大后又喜欢过像《哈利?波特》一样用不着动一分脑筋便轻松看懂的魔幻小说,但从没有一本书,抵得过我对《今晚去哪里》所投入的喜爱的万分之一。

  透过它,我看得到世界,看到现实,我开始静下心绪并且思考,懂得了七十年代时悲伤的中国与七十年代时五颜六色的世界。

  (四)

  “今晚去哪里”其实指的是借宿的地方,只不过有的是旅馆,有的是当地的人家,有的红色的砖墙上爬满了浓绿的藤蔓,有的坐落在平坦大道旁,灯光柔软,车马喧嚣。

  那些地方总是有一张小床,一张为她的到来而准备着的小床,时刻把自己武装得舒适而又柔软,给那个短暂的过客伸展着身体,歇一歇疲累的双脚。

  而那些小床,宛如一方迷乱中的归宿,白天在纷繁的人群中穿梭,夜晚躺在温暖的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色,漆黑如墨的天空,路灯闪烁,耳边偶尔掠过天鹅振翅的声音。终究一切都会回归平静,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尘埃落定,再不去考虑。

  所以它们是心灵的归宿。

  有时书里的文字深深地打动我,于是它们也成了我心灵的归宿。

  (五)

  其实这本书呆在我家也有些年头了,书角有些许磨损,总是感到心疼,却也舍不得换本新的。

  也许过了很多年以后,待我结束了所有学业,我也会背上一只很大的背包,从此写写文字,然后浪迹天涯。只是在书里,二十年仿佛弹指一瞬,短暂如玫瑰的花期,但浅浅墨色中,日子又像磨好的咖啡一样,散发着绵长而又悠远的香气。

  也许过了很多年以后,等我走遍了世界,我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上些现在我看不到的真理,再度品读,回味悠长。我会像现在一样,再次地感谢它,感谢它带给我的丰富阅历,以及对旅行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所以,不管时光变迁,无论我心智褪变,它仍会是我最最喜爱的一本书。

  点评:

  写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关键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出自己“最喜爱”的理由,你把握得比较好。写书的内容,结合作者的旅行来写,不抽象,很形象;写书中的名言,抓住一个聚焦点:扉页旁的小字,提炼出感觉“沧桑”;再作比较,写认知上的收获;再解读书名的涵义,化抽象为形象;最后写品读,写回味,写思考,盛赞这本书。

  为什么要加序号呢?如果去掉序号,自然使几个片段连成一体,读者能够感受到文脉的跃动,也会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李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