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生世可以用“劳改”“驱逐”“流亡”“荣誉”“回归”五个词来概括,而连接它们的关键词是“创作”,这是他视之为超过生命的工作。无论是在国内劳改,还是在国外流亡,他都没有停止创作。前是打腹稿,反复背诵;后是写下来,再发表。他的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对前苏联劳改营作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自称乃是“文艺性调查初探”,这也是他写作的基本方法。散文诗《破桶》,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全文由八节组成。第一节点出了调查初探的时间与地点:“是的,卡顿森林,让一位往日的士兵去重访,是令人悲惋的地方。”因为“森林一处,还留着十八年前的遗迹”。第二节与第三节写“破桶”的发现、形状与用途,表面上是状物,实质上是写人:“在这个掩体里,在漫漫的长冬里,九十天乃至一百五十天,在战况胶着的拖延中”。他们将废物利用,“取暖”“点烟”“烘面包”,度过那寒冷、漫长、危险的日子。“当烟火不尽地吐出时,吐不出的是圈在炉边的人的思绪,要说而无法说出的话,要写而写不成的信——而后来,他们就这样沉默以終。”作者的感情色彩相当鲜明!
第四节至第七节,交代“情况突变,掩体要被放弃”。尽管日久生情,勤务兵想把破桶带走,却受到上士的斥责,只好扔掉。“只有这个忠实服务过的破桶还留在掩体的门外。”是对人情寒薄的揭示?或是对历史吊诡的见证?两者皆有,文字的含量让人惊讶。第八节是作者的缅怀与感叹。缅怀“战时的那些朋友他们是多么美好”;感叹“那支持着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希望,还有无私的友谊”。虽然“这一切都像烟一般,消失了;如今,再也用不着它,这个锈烂的破桶便被完全遗忘了”,时代的复杂导致了情感的复杂,有褒有贬,但“精神”“希望”“友谊”仍让作者牵挂,仍在他的心中,正能量还是突出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