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莫落”释义考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学术 热度: 15876
曹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莫落”释义考辨

  曹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本文通过稽考文献资料,认为《汉语大词典》引刘向《新序》之文为例,训“莫落”为“缀结”,未得确诂;“莫落”实为“幕络”之通借,意为覆盖、蒙罩。

  《汉语大词典》《新序》 莫落 幕络 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有“莫落”一词,释其义为“缀结”,所引书证材料为刘向《新序·杂事二》中的一段文字:“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龙疏,翡翠珠玑,莫落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

  笔者认为,将其中的“莫落”释作“缀结”,虽亦可通,但不为确诂;“莫落”实即古代文献中本有的“幕络”一词,其义当解释为覆盖、蒙罩。现就此略作论述如下。

  首先,揆诸古代文献中通假之例及相关异文资料,知上述“莫落”实乃“幕络”之假借。

  古代文献中不乏“莫”与“幕”通借之例。如《汉书·李广传》:“莫府省文书。”颜师古注云:“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军旅无常居止,故以帐幕言之。”清人宋翔凤《小尔雅训纂》卷一于“莫,大也”条下云:“‘莫’通为‘幕’。《昭十三年左传》‘以幄幕九张行’,杜注:‘幄幕,军旅之帐。’正义:‘幕大而幄小,幄在幕下张之。’《楚辞·招魂》‘离榭修幕’,王逸注:‘幕,大帐也。’知‘幕’亦取大义,假借作‘莫’。”对此类通假现象,清人的学术札记多有论说。如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十“莫布也”条云:“‘莫’通作‘幕’字。《汉书·李广传》‘莫府省文书’,《冯唐传》‘上功莫府’,‘莫’即‘幕’字。”焦廷琥《读书小记》云:“‘莫’与‘幕’通。《汉书·匡衡传》云:‘以将军之莫府。’”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荡阴令张迁颂》云:“弟二行‘在帷幕之内’,‘幕’字盖本作‘莫’。《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市租皆输入莫府’……《后汉书·吴汉传》‘莫府上兵簿’,皆以‘莫’为‘幕’。《史记索隐》引崔浩云:‘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治无常处,以幕帟为府署,故曰莫府。’是汉时帷幕字通作‘莫’也。今碑文作‘幕’,‘巾’字甚小,局促于‘莫’字之下,不成字体,盖后人补刻也。”

  古代文献中,“落”常与“络”通。如《汉书·李广传》:“禹从落中以剑斫绝累。”颜师古注云:“‘落’与‘络’同,谓当时襁络之而下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兼苞博落,不常一象。”李善注云:“‘落’与‘络’古字通。”对此类通假现象,清儒也有所论辨。例如,《续汉书·舆服志下》:“乘舆落以白珠。”钱大昭《续汉书辨疑》卷九辨之云:“‘落’与‘络’同。”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有云:“《说文》:‘缳,落也。’‘落’与‘络’通。《说文》训‘缳’为‘络’,此注训‘络’为‘缳’,其义一也。”沈廷芳《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一于《仪礼》郑注“缀贝落其上及旁”之文下云:“‘落’古通‘络’。”段玉裁于《说文解字·糸部》“络”字下注云:“包络字,汉人多叚‘落’为之。”

  由上观之,将前述《新序》之“莫落”视作假借字,读为“幕络”,于古有征,合乎古书文字通借之常例。

  证之以古代典籍中相关异文资料,亦可见“莫落”实为“幕络”之通借。刘向《列女传》卷六《辩通传》云:“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笼疏,翡翠珠玑,幕络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此与上引《新序·杂事二》中文字基本相同,足以证明《新序》之“莫落”通于此中“幕络”。清人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云:“《新序》‘幕络’作‘莫落’,音义亦同。”郝懿行《尔雅义疏》卷上于《释言》“幕,暮也”条下云:“幕络,《新序·杂事二》作‘莫落’,古字通用。”王、郝之说甚是。再看一则异文材料。文渊阁四库本《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成公绥《蜘蛛赋》:“布网引纲,纤罗落莫。”而《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卷五十二、《历代赋汇》卷一百三十九载此赋,均作“布网引纲,纤罗络幕”。在此,前者之“落莫”显与后者之“络幕”通。上述《新序》“莫落”之通作“幕络”,情形正类此。

  其次,稽检相关故训资料,知“幕络”之义宜当训作覆盖、蒙罩。

  就构成“幕络”一词的两个语素来看,均含覆盖、包笼之义。《方言》卷十二、《广雅·释诂二》并云:“幕,覆也。”《玉篇·巾部》:“覆上曰幕。”《庄子·则阳》:“解朝服而幕之。”陆德明《释文》引司马云:“幕,覆也。”是其例也。又如,《释名·释衣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络也。言牢络在衣表也。”此中“幕”、“络”,均明显与“牢络”同义,故可参酌“牢络”之意而释其为“覆盖”。又如,《文选·班固〈西都赋〉》:“罘罔连纮,笼山络野。”此处“络”与“笼”对举而用,其义一律,意为笼罩、蒙覆。又如,《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赵岐注云:“道谓阴阳大道……包落天地,禀授群生者也。”焦循《孟子正义》释之曰:“落与络古字通。络为缠绕,亦裹之义也。”此实谓“络”有包覆之义。段玉裁于《说文解字·糸部》“缳,落也”条下注云:“落者,今之‘络’字。古叚‘落’,不作‘络’,谓包络也。”此所谓“包络”,亦即包笼、蒙罩之意。

  

  再次,考之古代文献资料,与“幕络”有关联的一些语词也均以覆盖、蒙罩为其义。

  古代文献中有“络幕”一词,实际上是由“幕络”倒言而成,其义亦为覆盖、蒙罩。清人黄以周《群经说》卷四“释貉缩莫缩”条有云:“幕络,《新序·杂事二》作‘莫络’,《蜀都赋》又倒之为‘络幕’。”此处提及的《蜀都赋》,为左思之作(收录于《昭明文选》),其中有云:“鹰犬倏眒,罻罗络幕。”晋人刘逵注曰:“络幕,施张之貌也。”刘氏此所谓“施张之貌”,实指罗网蒙罩之貌。今人所撰辞书、注本,一般也是将此“络幕”训作“覆盖”之类,如《汉语大词典》“络幕”条释云:“张罗覆盖貌。”《中华名赋集成·魏晋南北朝卷》注云:“张开覆盖的样子。”再看三例。《尔雅·释虫》:“草蜘蛛。”郭璞注此云:“络幕草上者。”邢昺疏曰:“郭又云:齐人又呼社公,亦言罔公。其在地中布网者,名土蜘蛛;其作网络幕草上者,名草蜘蛛也。”明人周祈《名义考》卷十《物部》:“蜘蛛有三种:一种布网檐端;一种络幕草上,俱苍黑色;一种小而微红,谓之蟢蛛。”显然,郭、邢、周三人之言中的“络幕”,均指蛛网蒙覆于草上,有如今之学者注上述成公绥《蜘蛛赋》之“络幕(莫)”云:“张网覆盖貌。”在古代文献中,“络幕”亦作“络縸”。如《后汉书·马融传》:“矰碆飞流,纤罗络縸。”李贤注:“络縸,张罗貌也。縸与幕通。”古代文献中还有“蒙络”一词,与“幕络”当为一语之转,其亦以蒙盖、笼罩为义,例如朱熹《晦庵集》卷七十八《云谷记》:“古木弥覆,藤卉蒙络。”此中“蒙络”与“弥覆”对举而用,其义一也。

  综上所述,刘向《新序·杂事二》中的“莫落”,与“幕络”通,其义当训作覆盖、蒙罩。《汉语大词典》释之为“缀结”,未得其确解。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of“Mo Luo”(莫落)

  Cao Haid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China)

  In this paper,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it is an inaccurate definition that the Grand Dictionary of Chinese explain“Mo Luo”(莫落)in Xin xu|(新序)written by Liuxiang(刘向)into“cluster”.In fact,“Mo Luo”(莫落)is a loan character of“Mu Luo”(幕络),which means“envelop”.

  the Grand Dictionary of Chinese;Xin Xu(新序);Mo Luo(莫落);Mu Luo(幕络);Explanation

  责任编辑:卢烈红

  曹海东(1962—),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乾嘉学术札记中训诂理论的发掘与研究”(15BYY15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