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太仓赋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文学 热度: 19012
高洪雷

  1498 年,是明孝宗朱佑樘执政的第11 个年头。这个从万贵妃的魔掌里侥幸逃脱的人儿,是史家公认的宽厚仁慈、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以一生只娶了一位后妃而冠绝二十四史。这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似乎只有宦官李广因受贿曝光而自杀让他有点尴尬。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在非洲沿海,也发生了一件与大明宦官有关的事儿。

一、他们是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498 年的一天,达·伽马率领葡萄牙探险队绕过好望角,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他们此行的目标非常宏大,据说是要打通葡萄牙通往亚洲东方的商路,取得印度香料和中国丝绸的直接贸易权,从而打破穆斯林世界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因此,每到一个港口,他们在通过易货贸易取得给养的同时,绝不放过任何关于东方的信息,哪怕是蛛丝马迹甚至道听途说。

  在马林迪,当达·伽马向当地村民拿出脸盆、铃铛、珊瑚项链、玻璃珠子等货物,急不可耐地提出贸易要求时,这些贫困、落后、闭塞的非洲人居然不屑一顾。接下来,身穿紫色长袍的村中长老向达·伽马展示了丝绸、瓷器和一顶镶着金边的乌纱帽,然后告诉目瞪口呆的葡萄牙人,很久很久以前,一伙东方人驾着许多大船到访过这片海岸,那些船很大,如果说你们的船看上去像座房子的话,那么东方人的船看上去超过整个村庄。

  他们是谁?从哪个国家来?葡萄牙人询问了村中每一位老人,但没人能提供确切的答案。

二、被阉割的少年

我知道答案。

  马林迪长老所说的那伙东方人,来自遥远的大明。那支船队的首领,出身回族,来自四季如春的云南。

  大明初年,鉴于盘踞云南的蒙古梁王和大理总管拒不归顺,明太祖朱元璋派出30 万精锐部队,兵分三路进入云南,在曲靖吃掉了梁王的十万精锐部队,逼迫梁王自杀。随后,明军转战大理,把大理总管段世变成了阶下囚。

  按说,云南两大首领一死一俘,“首恶”已除,明军统帅傅友德该向皇帝交差了吧。但他没有,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斩草除根”。

  傅友德下令:蒙古、色目男子,只要个头超过车轮的,全部处死;他们的妻子、女儿,押往中原充当营妓;剩下的男孩全部阉割,有的进入军中当秀童,有的进入皇宫当宦官。其中一个被俘的回族孩子,出生在昆明宝山乡和代村,叫马和,据说是大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的六世孙,当时只有10 岁,放在今天小学还没毕业,也被阉割,我至今仿佛仍能听到这个孩子被阉割时凄厉的哭嚎。

  这时候,如果有谁说这个倒霉透顶的孩子能震古烁今,一定会被所有的人当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一位西方哲人说,把走运的男人抛进大海,他也可能会衔着条鱼浮上来。

  马和14 岁时,被选入燕王府。燕王朱棣并不甘心做藩王,后来发起了名为清君侧实为争天下的“靖难之役”。马和随同主子出生入死,并在北平郊区的郑村坝(今北京市大兴区东郊)一战中,率领一百多名骑兵突袭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帅营,搅乱了朝廷军队的指挥系统,为解除北平之围立下头功。夺取皇位后,朱棣论功封赏,因为大明有“马不能登金殿”的忌讳,加上马和在郑村坝立过功,所以他被赐姓郑,任内官监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正四品,负责宫廷的采买与营建,那一年他33 岁。

  1403 年,太师道衍和尚——姚广孝规劝郑和皈依了佛门,受了菩萨戒,取法号福善。由于佛法以佛、法、僧为“三宝”,所以郑和被尊称为“三宝太监”。

  《明史》上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意思是,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想派人寻找他的踪迹;而且想向海外炫耀武力,宣示中国的富强。按说,第二个目的更靠谱,也更符合中国传统君王的治国理念。自古以来,招抚诸侯、教化蛮民,使周边国家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是衡量一个君王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此,朱棣着手组建远洋舰队。朱棣在研判远洋舰队领头人时发现,一则,郑和懂航海,据说可以根据身上的关节疼痛而预知暴风雨的临近;二则,他懂天文,据说可以像士大夫查阅朝代年表一样查阅天空这部大书;三则,他身为回回,又皈依了佛门,有利于和信奉伊斯兰教的西洋国家、信仰佛教的南洋国家沟通;四则他经历过大战的历练,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他对皇帝忠心不二。选来选去,“内侍中无出其右”,他成了航海舰队总指挥的最佳人选。

  “郑和,正合朕意!”朱棣下诏,“敕命正使太监郑和等统领宝船,往西洋诸番开读赏赐。”

  郑和的职务是正使太监、钦差总兵太监,总揽船队的一切公务。另一位正使太监王景弘,主要负责航海探路和船队管理。

  接下来,郑和全身心地筹备远航事宜,并把起锚地选在江南的太仓。

三、六国码头

江南,字面意义是长江以南。但在历史上,通常是指江东,也就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吴越平原。这里湖泊纵横,河网密布,拱桥处处,吴侬软语,风轻水柔,是一个水乡泽国、温柔之乡、人间天堂。如今的太仓市,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处于长江入海口南岸,太湖的水就是从太仓流入大海的。它西靠苏州的常熟,南邻苏州的昆山,东接上海嘉定区,北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距离上海外高桥港区仅有30 海里,拥有38.8 公里的黄金海岸线,素有“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之称,航道水深12.5 米,可供万斛之舟停泊。

  太仓的历史,就是一部海运与海防史。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此建设了巨大的粮库,用来储存军粮,“太仓”之名由此而来。

  隋唐大运河开通后,太仓成了通海的门户。尤其是唐朝中后期,日本遣唐使常常从长江太仓口登陆,经苏州转入大运河,然后进入洛阳和长安。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驻防太仓娄江口,娄江两岸成为水师营寨和军用码头,聚集了众多南迁的民众和军人。后来,南宋在太仓设立了市舶分司,负责管理过往商船,收取关税。

  元代的太仓,应该感谢两个汉人出身的将军。这两个人,一个叫朱清,崇明人;一个叫张瑄,嘉定人。他们本是海盗头目,后来审时度势,投降了忽必烈,被封为行军千户。元朝统一中国后,大都的规模急剧扩大,粮食出现巨大缺口,每年需要从南方调运粮食200 万石。最初,利用大运河运粮,每年只能运粮30 万石。朱清与张瑄向宰相伯颜提议,能否像宋代一样发展海上漕运。朝廷接受了这一建议,并任命朱清、张瑄为海道漕运千户。1282 年,忽必烈下令上海总管罗璧会同朱清、张瑄,制造平底海船60 艘,装载着4.6 万石漕粮,从太仓沿海岸线北上,经淮安、盐城、山东半岛,进入渤海湾,2 个月后抵达今海河口。

  尽管首次海上漕运经验不足,运输损耗接近百分之十,但依旧远远低于运河漕运损耗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忽必烈大喜,下令停用河道漕运,正式开通以太仓为起点的海道漕运,任命朱清为中万户,赐虎符;张瑄为千户,主持海道漕运事务。

  1286 年,朱清也被任命为万户将军。下一年,忽必烈宣布在太仓设立行泉府司,专管海运并增设两个万户府。于是,朱清、张瑄从崇明岛迁居太仓,披荆斩棘,修筑道路,建设府第,招徕商船,囤积粮食。然后,引娄江入海,使得刘家港一跃成为著名的海港。

  1292 年,张瑄、朱清把只能沿着海岸线行进的平底海船,改造为吃水较深的尖底海船。改造后的漕运海船,出长江口便可以进入深海,然后利用季风和黑潮暖流,绕过成山头直接进入渤海。这样一条深海漕运通道,把40 天的航程压缩到10 天,把百分之十的损耗压缩到百分之一,变一岁一运为一岁二运。为此,张瑄、朱清屡屡得到晋升,成为小海盗变大将军的一大传奇。

  1329 年,漕粮运输量达到创纪录的352 万石。考虑到太仓的漕运枢纽地位,大元下令把昆山县治迁到太仓。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着东南沿海大量的海商和富贾迁居太仓。这座港口城市以水军都万户府为中心,周边分别建造了海宁寺、隆福寺、东岳庙、城隍庙、市舶分司、县衙。此前人烟稀少的太仓,一跃成为人声鼎沸的“万家之邑”。

  当时的太仓港区,从娄江入海口一直延伸到太仓城南码头,是与日本、高丽、琉球、安南、占城、暹罗等国贸易的黄金口岸,太仓南码头一度被称为“六国码头”。

  即便如此,太仓也不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为什么郑和偏偏看中了它呢?

四、起锚地

从地理位置看,处于长江沿岸的太仓,与同处于长江沿岸的南京,只有一天的水程,水上距离360 公里,是距离南京最近的良港,选择太仓作为起航地,便于朝廷与船队联系。太仓位于娄江入江口,是太湖的重要泄水干道,也是苏州理想的外延港,外可通海,内可与太湖水系及大运河相连。另外,负责为大明远洋船队造船的是福建造船厂和南京龙江宝船厂,太仓恰好处在两大船厂之间,易于造好的宝船集结。

  从气候条件看,这里四季分明,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而季风对当时的航海而言至关重要。宋代诗人王十朋在诗中描述太仓说:“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

  从物资储备看,它既是朝廷的仓储重地,又是著名的粮食产地。俗话说,苏州熟,天下足。元代,朝廷从苏州征调的粮食,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大明建立后,朝廷在太仓南码头扩建了海运仓,建成仓房919 间,储存粮食几百万石,俗称“百万仓”。太仓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可以为郑和下西洋提供雄厚的物资支撑。

  从人才状况看,这里外商云集,水手众多,能够为郑和远洋提供必需的翻译人才、贸易人才和水手。譬如太仓卫副千户周闻,从第三次下西洋开始,一直是大明船队的一员。太仓卫军士费信,通晓阿拉伯语,熟悉西洋风情,作为翻译和教谕,先后四次下西洋,后来将下西洋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星槎胜览》一书,基于他在中西交通史上的这一特别贡献,今天南沙群岛北部的一座岛屿,以他的名字命名。

  从防卫状态看,当时海盗盛行,大明船队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大元末年,朝廷在太仓设立了水军都万户府。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占领太仓后,训练了一支几万人的水军。朱元璋灭亡张士诚后,也在太仓建立了巡缉海盗基地。如此看来,太仓既有张士诚留下的大量船只,又有一支强悍的水师,为远洋船队保驾护航不存在任何问题。

  诸多优势集于一身,太仓成了郑和船队起锚地的首选。

五、下西洋

作为一名有生理缺陷的人,能承担如此使命,无疑是无上的荣誉,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尽管他听到过前辈关于出海的故事,但毕竟那是遥远而模糊的记忆,况且远洋航海前无古人,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他以特有的缜密和开阔的视野开始了航海前的准备。

  搞调查,绘地图,搞装备,造大船,夜以继日,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出行的日子终于到了。

  1405 年7 月11 日,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港湾里桅杆林立。郑和与王景弘,肩负着大明帝国的神圣使命,即将开始伟大的首航。多少天来,这里汇聚了208 艘宝船、战船、坐船、粮船、水船、马船,还有27800 名整装待发的将士。其中62 艘宝船,载重量多达1500 至2500 吨;供正副使乘坐的旗舰——一号宝船,长125.65 米,宽50.94 米,排水量2000 多吨,船有四层,船上9 桅可挂12 张帆,桅杆长10 余丈,每只铁锚重3000 多斤,乘员达上千人,船上备有航海图、指南针等世界最前卫的航海设备,是15 世纪全球最大最豪华的船。战船,是专门用于护航的兵船,长约51 米,宽约19 米,有5 根桅杆,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铳、火炮、火球等热兵器和标枪、刀剑、弓弩等冷兵器,吨位较小,水面作战机动灵活。坐船,负责承载将领军官,长约68 米,宽约27 米,有6 根桅杆,主要用于防海盗袭击和水上、陆上作战。粮船,长约79 米,宽约34 米,有7 根桅杆,装载着将士们一年的口粮,按每人每天消耗一斤半口粮计算,每天耗粮41000斤,合417 石,储备一年的口粮需要153000 多石。水船,用来装载淡水,大小与粮船相同,按每人每天餐饮、卫生需要2000 克淡水计算,每年需用水2 万多吨。马船,是快速的综合补给船,长约105 米,宽约42 米,有8 根桅杆,不仅装载着船队的油盐酱醋茶酒烛等生活必需品,还满载着西方奇缺的丝绸、瓷器、茶叶、金饰、银器等,而且还能参与快速水战。整个船队编为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舟师即舰艇部队,所属战船按编队分为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司职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

  “起锚”命令下达后,江流岸凝,帆起舟行。人们分明看见,那驶出港湾的不是一支船队,而是由巨轮拼接成的一座流动的城市,一个缩小的王朝,一个漂移的岛屿。为了纪念这一非凡的日子,7 月11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航海日。

  船队行至福州太平港(今福建长乐)暂时停泊,伺风开洋。待东北季风起,船队扬帆起航,途经近十个国家,先后到达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直到1407 年,这支特混舰队才带着荣誉与疲惫返航。

  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共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中南群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拉伯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为世界文明交汇树立了光辉典范,是举世公认的海上巨人,是与亨利王子、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比肩的世界级航海家,是海上丝路的开拓者。可以说,用任何语言赞誉他,都不过分。因为在时间上,他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87年,比达·伽马到达印度海岸早93 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0 多年。在规模上,郑和船队每次下西洋都不少于260 艘,人员在27000 人左右;而哥伦布首航只有3艘船,90 人;达·伽马首航只有4 艘船,170 人;麦哲伦船队只有5 艘船,265 人。在航程上,郑和七下西洋航程累计近10 万公里,绕地球近三圈。

  最后两次航行,老皇帝已逝,郑和也年逾古稀,精力不再,但他离不开家一般的舰队,舍不下奋斗了一生的航海。尽管有人以年事已高规劝他,但他初心不改,仍如期走向太仓。

  1433 年,28 年的海上漂泊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62 岁的郑和病逝于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的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他带着大海基因而生,最终魂归大海,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世事沧桑多变,却万变不离其宗。

六、独步天下

在世界各国看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陆上强国。自从明清海禁以来,尤其是1840年国门洞穿之后,凡是与海洋有关的事务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屈辱”的面纱。大家的印象是,8 世纪到11 世纪,阿拉伯商人纵横驰骋于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15 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称霸五大洋。那么,12 世纪到15世纪,海上的中坚力量是谁呢?答案正是一向以大陆国家为形象、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中国。

  中国海权时代的标志,前有宋朝对外自由贸易,中有元朝远征日本、占城、爪哇,后有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队额定总船员为28000 人,有200 多艘船只,船只最大载重量超过1000吨,其规模之大,是“一战”爆发前欧洲任何舰队所不及的。它的密封舱设计,比欧洲早了500 年,直到1905 年泰坦尼克号首航,西方才掌握这一技术。按照这样一个真实的对比,当时的中国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世界制海权,甚至可以独占非洲、美洲乃至大洋州。这样的话,将不会有后来的海上霸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评价郑和船队:“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郑和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采用了“飞燕式”队形,帅字号宝船居中,组成中军帐;左右两侧的武装舰船向外前方伸出,如大鸟舒展的两翼,可以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攻击。郑和的武装船队以独步天下的恢弘气度穿行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海洋上,“云帆高张,昼夜星弛,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轻松随意的程度如同泛舟于中国的内湖,它带给各国政治、军事和新闻上的冲击,绝不亚于当代的美国进攻伊拉克。每当郑和与仪仗队在沿线国家登陆时,山呼海啸,彩旗飘飘,服饰灿烂,刀光剑影。对所到之国引起的视觉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述。每到一地,他们便大肆弘扬大明的国威,代表皇帝将中国特产“赐”给当地国王,并邀请他们在方便的时候回访中国。当然,郑和并未空手而归,他不仅收下了当地国王所“贡”的香料、象牙、珊瑚、珠宝,而且有时也直接将当地的使臣搭载到中国访问。仅第五次远洋带回的货物就达164 种,包括五金、药品、香料、珍宝、食品、木材、布匹以及珍稀动物长颈鹿、狮子、大象、千里驼、金钱豹、斑马等。

  由此,南洋、西洋刮起了一股“中国热”。南洋的几位国王、王后,在郑和邀请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30 多位非洲国王的特使被邀上船赴大明朝贡。摩加迪沙(今索马里首都)的苏丹,派出代表携带长颈鹿访问大明。朱棣亲自在京城大门口迎候这只动物。这只长颈鹿被盛赞为传说中的麒麟——完美节操、完美帝国、宇宙和谐的象征。

  读者可以展开思绪的翅膀,想象一下大明皇帝接受众国来朝时的威风和举办国宴时的排场。

  另外,如果你对航海有兴趣,说不定能有幸一览散发着岁月幽香的《郑和航海图》。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共24 页。海图中共标注了530 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300多个,包括东非海岸16 个。它不仅有每次航海的图示,而且有航海行程的详细记录。它所绘制的年代,既没有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也没有地球仪,更没有测量经纬度的办法,但郑和船队却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航程测量等技术结合起来,绘制出这样一部航海图集。它与同时期西方的波特兰海图相比,虽然数学精度较低,但制图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为丰富,实用性更强。

  建议大家看看《郑和航海图》吧。从那里面,你会深刻地感受到郑和作为一名世界级航海家的经验、毅力、胆略和非凡的应变能力,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对这位回族优秀儿子的由衷赞叹。但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大多数在世上卓有成就的人,他们之所以发愤图强、勇往直前,主要是试图报复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世人或上天给予他们的不公平对待。

七、太仓受益

太仓应该感谢郑和,因为郑和下西洋,给太仓带来了数不尽的溢出效应。

  此前的太仓,几经沉浮。元代的太仓,堪称航海界一颗耀眼的新星。1368 年,朱元璋也曾在太仓黄渡镇设立了市舶司。但出于海禁的需要,这个市舶司仅仅两年就永久撤销了。1390 年,朱元璋还发布了“禁外藩交通令”,意思是不允许任何外国人踏上大明国土,从而将海上丝路变成了外国人的远方独舞。试想,如果不是郑和将太仓选为起航地,它岂能再现曾经的辉煌?

  此前的太仓刘家港,尽管小有名气,但毕竟难以满足一支世界级船队集结的需求。因此,港口及配套设施只能继续扩建。其中,在今太仓小北门外设立了苏州府造船场,所造的船可载重几千斛,载人上千,其中大部分船只参加了郑和的远航。在今太仓武陵桥南的巷子里,设有与造船场配套的铁工场,专为船场生产铁锚,此地至今被称为“铁锚弄”。

  郑和船队出发前,太仓是招募水手及采办物资的大本营;郑和船队归航后,不仅带回了大量的西洋舶来品,还将一批批外国使团接到了太仓,外国商人也络绎而来。一时间,船队成员、中外使者与商人,在太仓生活、贸易,形成了巨大的人流与物流,导致太仓“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财赋甲于天下”,并有了“天下第一码头”的美誉。

  郑和下西洋,直接带动了太仓市镇的崛起。处于刘家港码头的浏河镇,商行、客栈、布店、粮行、钱庄、当铺林立,还有一个大型集贸市场。郑和下西洋半世纪之后的弘治年间,浏河镇依旧是重要的商业中心。2023 年,我有幸到访了寂寂无名的浏河古镇。我发现,这里桥似古琴,河似琴弓,古铺犹在,风情依然,形同一个缩小版的周庄。

  郑和下西洋,还带动了当地的手工业。其中,太仓土布打入了国际市场,纺纱、织布遍及城乡千家万户,太仓城还出现了众多的从事后整理与精加工的工坊,棉纺织业成为当地的一大经济支柱。

  历史学家有个倾向,视手工制造业的时代为工业化开始之前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时期。甚至有人把工坊描述成家庭的延伸,说那里的师傅和技工有劳同担,有桌同食,有床同寝。太仓同样拥有类似温馨而诗意的画面。

八、该算一算账了

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样,郑和的远洋航行也极大程度地展示了财富和科技水准。1416 年一位大明太监来到东非海岸,在很多方面堪比美国宇航员1969 年登陆月球。郑和下西洋证明,中国的发明创造一直犹如蜂窝一样密集,中国不仅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罗盘的故乡,也是多种建筑、水利、矿业技术的引领者,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那时,假如某个观察家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能会认为中国正先于英国,在朝着世界上第一场工业革命冲刺。但事实是,这种冲刺很快就慢了下来,并最终变成匍匐前进。

  1421 年,朱棣迁都北京,以便有效应对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一个王朝地理中心的转移,肯定会影响整个朝廷的注意力,于是大明的海外开拓政策被大陆防御政策所淡化。好在,朱棣还活着,南洋政策的惯性尚在。但1424 年夏天,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他所倡导的海外霸业被叫停也就毫无悬念了。果然,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上台后,相继叫停了郑和的远洋事业。

  直到1430 年,朱瞻基才宣布恢复南洋政策——七下西洋的活动。倒不是因为他可怜郑和,而是因为朝贡国由永乐年间的20 个锐减到8 个,皇帝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还因为海洋贸易停滞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然而,七下西洋仍然是地地道道的回光返照。1436 年,新皇帝朱祁镇“决定”不派造船者前往南京,那时他才9 岁,应该是大臣们替他做了这个决定。大臣们算了一笔账:永乐年间下西洋花费白银600万两,相当于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这还不包括造船、维修等费用。而建造和修补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 两银子,每次出航动用260多艘船,仅造修费用就需40多万两银子。

  大明的远洋壮举就此终止。

  那么,郑和下西洋,真像几个明朝大臣所说的那样“劳民伤财”吗?真的是对外“馈赠”多,外方“纳贡”少吗?

  我不得不承认,郑和下西洋,的确带着“宣示国威”的使命,也的确对航路沿线的国王“馈赠无数”。我暂且不去评论“宣示国威”有无必要,因为那是中国历代皇帝的仪礼性做法。我只想说,郑和下西洋所开展的,并非只有朝贡贸易,还有频繁的、大量的国际贸易和民间互市贸易。

  除了朝贡贸易由郑和与其他正使、副使亲力亲为外,其他贸易一般由使团成员上门开展。譬如一些东非国家,对中国丝绸、陶瓷早有耳闻,并心仪已久,然而由于远隔重洋,与中国无法实现直接交易。当郑和使团不远万里抵达东非海岸时,此地民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纷纷拿出当地特产,如龙涎香、没药、乳香、象牙、麒麟、斑马、狮子、犀牛、金钱豹、驼蹄鸡等,供中国人挑选。郑和十分注意保护当地人的贸易热情,往往把质量上乘的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拿出来,与对方交换。如果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还要签订合同。因为有些商品交易时间跨度大,譬如胡椒有生长周期,往往需要船队返航时才能完成交易。一些国家,特别是首次与郑和船队做买卖的国家,担心船队一去不复返,无法履行合同。郑和为了打消对方的顾虑,会留下几名“人质”。长此以往,郑和船队的信誉不胫而走,沿途各国争相与大明交易。在有关史料中,笔者从未发现郑和船队不讲信用或强买强卖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多少“宝物”呢?有人说,约合白银千万两。对于这一说法,许多人存有异议。大明王朝通过下西洋究竟得到了多少实惠,我拿不出准确的数字。但是一些没有被抹杀干净的史料,却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下西洋结束三年后,南京的守备太监突然接到圣旨,明英宗朱祁镇急调300 万斤苏木、胡椒入京,充当朝廷官员的饷银。此后若干年,用苏木、胡椒代饷银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负责京城守备的士兵,也从中受益。

  这些存量巨大的香料,都是下西洋的成果。

九、一声长叹

多说无益,因为禁海令被严令执行了。

  从1500 年起,无论何人,只要被发现建造超过两个桅杆的船只,就要被判处死刑。而在1551 年,就连乘坐这种船出海都是犯罪行为。有一个故事说,1477 年,当大臣们重提宝船航行这个想法时,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派人烧毁了郑和的航海日志,刘大夏的理由是:“郑和前往西方的航海浪费了上百万的金钱和谷物,而且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此……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行动,大臣们本应予以强烈反对。即使这些旧资料现在还保存着,也应该被烧毁。”对此,兵部尚书余子俊大为愤怒,但皇帝朱见深没有任何反应。

  雨果说,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到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它。这句话的反面是,当一种观念的时代过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挽留它。结束国家航海项目的决策贯彻得畅通无阻,巨大的远洋航船无所事事地停泊在港口里,很快就成了廉价木材,被拆卸一空。铁工厂被废弃,航海仪器和资料缺乏管理,船队人员受雇于大运河的小船,或者被投入建筑和交通等行业。不久,大明就不再拥有亚洲海洋的主导地位,虽然朝贡使团仍在流入,但已是乘坐外国船只而来。到了15 世纪中期,印度洋周边国家的使团,一般都远离中国水域了。

  大明船队不再独霸海疆半个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船队才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洋,进而走遍世界,成为海上商业与殖民帝国。在此之前,以印度洋为中心,西起红海,东到日本海的整个亚洲大陆南缘的长弓形的海上通道,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更是世界的活力中心。在此之后,欧洲主宰的大航海时代,使得大西洋成为世界动力的源头。中国的“退守内陆”与欧洲的“海上扩张”,是划分世界史的依据。

  西方人认为,中国在15 世纪初放弃海权是一个“千年之谜”。因为其他航海大国往往经过百年争斗,受到对方的驱逐而成为悲惨的输家,不得不离开这一蓝色的舞台。而大明从蓝色的舞台退出,根本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扰,纯属自主选择。这一点,是拥有殖民主义思维的外国探险家和政治家匪夷所思的。

  答案,应该与地理、政策和文化有关。

  一是地理因素。中国的海岸线长度达到3.2 万公里,而陆地边界线仅有1.8 万公里,但这道陆地边界线是它与它不稳定和好斗的邻国共享的,尽管明代来自倭寇的骚扰和19 世纪来自海上的侵略使得中国数度蒙羞,但它没有被这些侵略者推翻,而来自陆上的侵略者则屡次达成了这一伟业。

  二是政策因素。回望中国二十四史,强盛的王朝总是把精力集中在陆地上,土地和人口一直是它的首要问题。只有分裂时期的偏远和弱小政权,才会把目光投向海洋。虽然中国与海洋存在长期而重要的关系,但历代中国统一王朝本质上都是大陆国家,海洋从来不是国家政策和国家身份的核心。它更关心内部稳定,而不是对外关系,它担心对外贸易会引发不安定,因为这会在世俗和精神层面上引入外国思想,并使商人集聚起个人财富,而这些人是在儒家社会体系中居于最下层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重农抑商”,是除宋朝之外其他所有王朝的国家政策,商人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几乎就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代名词,挣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想着捐一个官做。道理很简单,当中华帝国对海外无欲无求,国内又能做到太平、富庶、风调雨顺、衣食无忧、人的举止端庄优雅、按照儒家学说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朝廷为什么还需要更多地注意海外的世界呢?

  三是文化因素。在中国人的传统性格里,一向缺乏向外的张力。“重土安迁”,在底层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守业守成”,是历代君主共同的选择。千年前的秦始皇虽然纵横六合,但他建造的长城,与农夫的篱笆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他的院子更大一点罢了。因此我们看到,永乐除了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外,还有一项同样引人注目的盛举——把国都从长江南岸的南京迁移到靠近长城的北京,并重修被冷落数百年的长城。明朝科举主要考核举人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但朱元璋最讨厌孟子,认为孟子“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思想不利于君主专制,因此科举所用的经典删去了不利于皇权的章节,经典的解释也以朱熹的注疏为主,以保证纲常不变,这样选取的举人,当然都是些循规蹈矩者,对皇帝只有效忠,不敢怀疑,儒家思想的僵化,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以人性为主、强调人格和公平正义的孔孟学说,从此被阉割为统治者维护专制权威的工具。一位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从海洋倒退的关键因素,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官吏们的保守性,这一保守性在明朝因为对蒙古人早先强加给他们的变化而加强了。在这种复辟气氛下,所有重要官吏都关心维护和恢复过去,而不是创造基于海外扩张和贸易的更光辉的未来。根据儒家学说的行为准则,战争是一种可悲的活动,而军队只有在担心发生蛮族入侵或内乱时才有必要重视。达官贵人对陆军和水军厌恶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商人和商业资本的疑虑与不满。虽然达官贵人们并不想完全停止整个市场经济,但经常通过没收商人的财产或禁止他们经商来干涉个别商人。中国民间进行的对外贸易,在达官贵人眼里就显得更加令人疑虑,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外贸较少受到他们控制。此外,大多数知识分子目睹了方孝孺、于谦等人的悲惨结局,不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卷入政治斗争,也不再愿意将目光投向未知的世界,便选择了安于现状。一些人设坛讲学,却拒绝为科举考试培养学生;一些人注重为村庄和家庭制定规则,女子裹脚的习俗随之形成;还有一些人倾向自省,通过静坐与沉思来完善自己,勠力实践朱熹所倡导的:“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有一批人以中庸为人生信条,一再标榜和推崇老子的那句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大清名臣张廷玉在专制君王乾隆登基后,只能黯然致仕,并一再感叹:“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一个印度老牌政治家尼赫鲁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和欧洲做了一个比喻:中国是一个有教养的中年人,喜欢平静的生活,不热衷于新的冒险,不喜欢打乱规律的生活,忙于研究古典文化和艺术;而欧洲则是个毛头小伙儿,桀骜不驯,富有激情和探求精神,渴望到各处去冒险。中国不乏美妙动人之处,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固守住疆界,笼络住人口,成为明清实行海禁的真正目的。特别是到了清代,顺治帝发布了两次“禁海令”,要求商船一律不准私自出海;为了对付郑成功,顺治帝和康熙帝又发布了三次“迁海令”,勒令沿海居民一律内迁30 里。连续三次强制性的“迁海”,波及范围北起山东半岛,南到珠江三角洲,不但造成了滨海千里荒无人烟的历史悲剧,而且使得“隆庆开禁”后稍有复苏的外贸业又遭到毁灭性打击。即便是大清后来放松“海禁”,也是有条件、有地点、以收税为目的、在朝廷主导下的放松。所有的海上民间贸易,都被视为“海盗”,都属于禁止的范围;所有远洋的华商海船,无论运送了多少中国商品,都不受大清保护。与此相反,西方国家一直用武力支持商人开拓市场,争夺航线,甚至武装殖民。西方商人在仗剑经商,而中国商人却是非法经营。如此说来,中国民间商船屡屡被外国公司劫持,香料基地和贸易航线全被西方控制,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在朝廷眼中,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与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一样,不过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免费长城。那漫长的海岸线,是他们无法逾越的精神边界。直到坚船利炮逼近中国、好梦被无情震碎的时候,当英国炮舰“康华丽”号大摇大摆地游弋在南京下关江面,将大炮对准谈判中的静海寺的时候,大清官员们才猛然醒悟到:大洋原来也是路,而且是最快捷、最宽阔的路——当然只是洋人而非自己的路。

  我只有发出一声长叹:郑和下西洋就这样成了一个传奇,也仅仅是一个传奇。

  这一声叹息,是萦绕在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上强国心头的噩梦。

  难怪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历史也说,郑和之后,再无太仓。明末,由于娄江上游水利失修,娄江入江口逐渐淤塞,刘家港走向了衰落,并被新兴的上海港所代替。

十、一份答卷

即便是停摆的钟表,每天也有两次是准时的。560 年后的1996 年,太仓港终于搭上了浦东开发的快船,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国船舶开放,是全国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全国第一个实现跨省通关一体化的港口,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如今已形成内河喂给、长江集并、沿海内贸、近洋直达、远洋中转5 大航线网络,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干线港,拥有码头泊位95 个,每年进出船舶14 万艘,货物吞吐量2.66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00 万标箱,列全国第8 位,世界第29 位。尽管有一张如此靓丽的成绩单,但太仓在2021 年全国GDP 百强县排名中,仍然在苏州下辖的4 个县级市中排名垫底。

  太仓必须弯道超车。

  这个弯道,只能是蓝色的大海。笔者在采访时得知,太仓人正在实施“以港强市、以城兴港”和“沪太同港化”战略,提出了“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形象化目标,而且在2022 年公布的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中,超越了苏州的三个兄弟县级市,名列全国第二位。

  太仓人能把潜力变成现实吗?这个现实是3 年、5 年还是无法确知的未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