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撂地与画锅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城 热度: 18851
郁喆隽

  郭德纲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一次演讲,提到了相声的过往。相声最初是街头艺术。“街头”不仅指发生的场地和空间,还奠定了相声的一些基本形式和内部逻辑。其中一些手法在剧场中已经看不到了。街头卖艺者要用三个手指捏着白色的沙在空地上画出一个圈来,俗称“画锅”。顾名思义,这个圈就象征着卖艺人的饭锅,他们卖艺来换饭吃。老早的艺人还要“白沙撒字”,即一边唱太平歌词,一边用白沙在地上写出福、寿、虎等双钩字,以此来吸引和招揽观众。如今去舞台看相声演出的人都是先行买了票才能进场的,因而艺人就不需要“画锅”了。

  如果街头观众太少,还要有“托儿”来聚拢人气,这就形成了“才来”一说—几个艺人假装是街头偶遇,相互打个招呼,高声问一句“才来啊”。这样南腔北调地来几下,街头路过的人出于看热闹的心理,就会逐渐围拢过来。

  虽然说人们都知道相声有四门主要的功夫—说学逗唱,还要看包袱的质量。但归根结底,在街头表演的人还有一门看家本领,那就是要钱。但钱不能称“钱”,而称“杵门子”。要想让路人“抛杵”(给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绝大部分人的内心里都想白看。艺人一般用“拴马桩”或“使纲口”留住观众,以免“起堂”(观众走了)。有的卖艺人装可怜,低贱自己,例如说肚子饿,通过同情来要钱。也有些卖艺人会利用大众心理,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例如有人想转身走的时候就说:“您若看完扭脸就走,给人群撞个大窟窿,拆了我的生意,那可是奔丧心急,想抢孝帽子戴。”(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87页)听众碍于面子不得不硬着头皮听下去。久而久之,生存逻辑使得艺人坚信,纲口越硬,杵门子就“海”(多)。

  相声如此接地气,和它偶然而无奈的“出身”不无关系。清咸丰驾崩后,官府规定百日之内不能动乐演戏,不少戏院被迫关闭。一个名叫朱绍文的戏剧艺人迫于生计,不得不改行到天桥一带“撂地”说相声,没想到却创立了一种独特表演形式。

  其实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纲口”,只是表现不同、雅俗有别罢了。现如今网上各种直播、播客、视频日志等,虽然不发生在街头,但各种“撂地”与“画锅”的话术(点赞、刷火箭、打赏、带货云云)卻着实“复兴”了。就此而言,他们都是“街头艺术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