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城 热度: 16675
黄天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紛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当我们读到岑参这首长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唐代边塞独特的风光,宛然在目。在那时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里,它可说是最为出色的一首。

  岑参青少年时代,主要居住在湖北江陵一带。他三十岁左右考上进士,过了两三年,便被派往当时的西部边疆,先后担任过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主帅帐下的文职。在唐代,被录用的士人,按惯例多要派往“支边”,接受锻炼和洗礼。据胡震亨称:“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唐音癸签》卷27)许多诗人,有了生活的体验,写出了以边疆为题材的作品。艰苦的军旅生涯,锻炼了诗人的意志;广大将士英勇战斗和艰苦卓绝的精神,以及边疆地区的奇异风光,让诗人眼界大开。他们往往通过对战争和风物的描写,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因此,或刚健乐观,或沉雄慷慨,或悲天悯人,或金刚怒目,或坐困愁城。各种情绪,往往在诗中交集,这成为唐代边塞诗的特色,也是诗坛中“盛唐气象”五彩缤纷的投影。

  岑参在出塞以前,诗风婉雅平顺,像著名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感情真挚,流畅自然,对前景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眷恋,也跃然纸上。但到了边疆,生活的变化、景色的奇异,使他诗风大变。正如《唐才子传》所说:“参累佐戎幕,来往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尘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因此,他的描写边塞之作,“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抜孤秀,度越常情”。岑参性格中本来就有豪放的一面,他说过:“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加上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的诗作意象奇峭,思路夸张,超越常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第二次出塞担任封常清幕僚时的作品。那时,同僚一个姓武的判官,忽然接到返回长安的通知,他便写诗送别。其实,这首诗主要是描写西北边境的景色,送别还在其次。所以,“白雪歌”这三个字,置于题目之首。送别,乃是映衬雪景并与之情景交融的副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首句便语势惊人。在边疆,旷野无垠,强风没有阻挡,便挟雷霆之势,卷地而来,既猛且烈。岑参常极写西域风力之猛,像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便写道:“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开始即写北风卷着地面扑过来,使人惊骇。这风力之大之猛,连白草也拦腰吹断了。

  白草,是产于西北一带的牧草。草秆直立,高约盈尺。秆头长着圆锥形灰白色的绒毛。它长年生长在苦寒地区,性至坚韧,不易折断。岑参在他的诗里,也经常提到白草,像“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黄沙西海际,白草北连天”(《过酒泉忆杜陵别业》)等。可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到的白草,不是一般白色的草。特别是,这种草在“武威送行”一诗中,能以“磨”字作动词,可见其质地韧硬,即使是强风掠过,它也只是倒伏。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竟说卷地而来的北风,把坚韧的白草也吹得拦腰折断,可见风如利刃,横扫一切,让人惊骇。这一句,似乎是直接描述,但“折”字一下,又是何等夸张。而且,在七个字中连用六个仄声字,语势突兀,也实在使人吃惊。我认为,说清楚白草确是特有的植物,不是一般地泛指枯草,这并非不重要的。它说明岑参浪漫主义的精神,是以现实真实为基础的,并非是浮泛的想象之作。

  第二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在中原地区,八月正是中秋时分,凉风送爽。但在西部边疆,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岑参使用“即”字,表明来自中原的他,从来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让他意外得很,诧异得很。这句诗,语势平平,似乎只是一般性的叙述,但却为下面出现的异想天开的描写,做好铺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天晚上,刮了一夜的北风。第二天,风停了,诗人忽然从北风想到春风,想到春风吹开了梨花。从雪花之白,想到梨花之白;从漂亮的雪花,漫天飞舞,想到它像千树万树盛放的梨花。请看,诗人把塞北飞雪和梨花视为一体,飞雪就是梨花,梨花就是飞雪。这样的写法,奇妙又浪漫,把飞雪的美丽,形容到极点。

  老实说,风花雪月,白雪飘飘,也从来是诗人创作的题材。《诗经》不早就有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吗?不是有人说它是“撒盐空中差可拟”,有人则说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吗?这些描述或比喻,都不见得有太特别之处。当然,李白也写过“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他极写雪花之大,却不见得美。而且,岑参说的不是几树梨花,而是把漫天飞雪说成是千树万树梨花竞放,让人仿佛感到身在白茫茫的荒原,周围散发出鲜活的清香。显然,岑参把唐代苦寒的西北地区,描绘得壮丽奇美,也确具创新的审美能力。

  把梨花和雪联系起来,在岑参的创作中,是经常出现的,像“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梨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老实说,把白色的梨花,形容为雪那样白,并不稀奇;但把白色的雪,说成是梨花,而且把卷地而来的北风,看成催放千树万树梨花的春风,才出人意料之外,让人既惊讶又赞叹西北边疆的美景。在形容戈壁飞雪的时候,岑参运用了一向喜爱的梨花形象以资赞美,分明又蕴含着热爱边塞的情感。否则,他就不会如方东树所说:“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昭昧詹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首的四句诗,乍看起来,是一体的,都是赞边塞的雪景,而其中作者的感情,又有微妙曲折的变化。第一句,他看到连白草也被吹折,不禁惊骇;第二句看到八月竟即飞雪,便觉奇异;第三句忽觉春天来到,异常惊喜;紧连着的第四句,更夹集着惊叹和赞赏之情。也由于这诗在开头,即极写边塞在寒冷中雪景的美,并由此引領读者进入全篇,让这首诗给人奇丽豪放的感觉。

  不过,如果以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仅是赞美雪景,恐怕又不全妥。这里面,还隐约包含着他对武判官忽然接到朝廷调令,能够返回长安的艳羡之情。在边疆,当时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岑参到边塞去,既有书生报国的愿望,也有谋取进身之阶的想法。所以,他既是赞叹边塞的诸般奇景,但也希望能早日离开。这心情,我们从他大量送友离边的诗作中可以看出端倪。像“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送崔子还京》),又像“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武威春暮宇文判官西还已到晋昌》),都明摆着他在送友离边时,自己深切思乡的感怀。而且,他有渴望南归迁升的意愿,也说过:“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所以,当他忽然知道武判官能返京的消息,想到也有轮到自己的机会,便如沐春风,心花怒放。惊喜的心情,便把飞雪看成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显然,岑参在送别时,既慷慨,又感慨;既豪放,又掺着一缕愁思。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只有领悟并对他的处境有同情的理解,才知道为什么他在诗中,没有继续敷写飞雪的美,反而转过笔锋,极写边塞的苦寒。

  如果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是写雪景的第一个层面,那么诗的第五句至第十句,便进入第二个层面,专写边塞的雪带来的寒冷。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写那雪花飞进营幕里,湿成一片,连高级将领用以御寒保暖的狐裘锦衾,也全不顶用。进一步,他又转到写将士们的处境。他们冷得够呛——“将军角弓不得控”。本来,弓箭拿在手上,但连弓也冻硬了,手也冻僵了。极寒的天气,冷得连武器也失去了意义。接着写“都护铁衣冷犹着”。都护作为守边的最高长官,也不能卸下戎装,必须穿上铁衣,坚持备战,其艰苦的情况可知。那铁衣,不仅不能御寒,碰上冰雪,还会冷上加冷。这几句,诗人从营帐内写到营帐外,从不足御寒的锦衾,写到越穿越冷的铁衣,步步深入,重点是写边塞下雪时的湿冷,简直让读者也感到冷得发抖。

  到第九、第十两句,岑参又从营内写到营外。从地面上望去,只见“瀚海阑干百丈冰”,那广漠无垠的荒原,纵横交错,板结为一望无际、又深又厚的寒冰。仰望天空,“愁云惨淡万里凝”,万里长空,天色灰黯,寒云惨淡,像冷得凝固不动。岑参写天上,写地下,白雪寒威,冷得让人战栗。而从他的描写中,又多少透露出他以及边塞将士顽强的气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第三个层次,便是正面写欢送武判官场面了。首先是饯行,“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是中军帐,是主帅的营幕,在这里置酒送行,当然是表示隆重的意思。但有意味的是,这诗既已在标题中明写欢送“武判官归京”,按理应把置酒饯别的场面多写几笔。可是,岑参却只平列了三种乐器的名称:胡琴、琵琶与羌笛。王夫之认为,这里“但用《柏梁》一句,神采怒飞”(《唐诗选评》)。《柏梁》是汉武帝刘彻在柏梁台上欢宴群臣的一首诗,第一句就是“日月星辰和四时”,诗中又说到“和抚回来不易哉”。看来,王夫之觉得岑参说“胡琴”那句的句式,与刘彻“日月”句的组合方式一样,诗的内容,也与安抚边境有关,便从这一角度给予赞赏。他的意见可以参考。其实,也未必需要如此周折。在这里,岑参没有写大杯酒、大块肉,高歌痛饮,以壮行色。倒是只写了三种乐器的名称,这不过说明,在中军帐侑酒用的全是边塞的乐器;弹奏的曲目,也只是胡声,如此而已。岑参在《奉陪封大夫宴》一诗中也说过:“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当然,离乡别井的人,听到异方的乐曲时,心底里是五味杂陈的。

  在唐代诗坛中,凡是写到这些胡地乐器的,奏出来的都是悲壮慷慨的声音。像王之涣说:“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像王昌龄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像白居易说:“毡帐胡琴出塞曲。”岑参在写饮宴中只提出这三种乐器,正好表明,在他听来听去,只是一派边愁乡愁的声音。至于中军帐里送客者的心情,则留给读者自己思忖。这一句,不带任何动作和表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颇像是乐曲中过渡性的乐段。平缓地行进,正好为下一句转为激越的旋律做好准备。

  果然,紧接着,岑参让声调急变,“纷纷暮雪下辕门”。到了分别的时刻,在夜色渐浓中,大家走出了军营,只见辕门外大雪纷飞。这时候,诗人选择了一个惊人的景象:“风掣红旗冻不翻”。在白茫茫的雪原上,屹然竖立着红旗,红白相映,当然十分醒目。在大风中,红旗被风猛力牵扯。按理,那面旗,必然被风吹得飘来卷去,噼啪乱舞。可是,岑参写下的是“冻不翻”三字,竟说那旗被冻成一块,无法飘动。这形象,夸张得不可思议,甚至不合常理。当然,隋代的虞世基在《出塞二首》中,也有“霜旗冻不翻”之句。岑参的诗句,可能脱胎于虞诗。但他强调的是“风掣”。风,在卷着、扯着,这力度,便和旗被寒霜冻结,不可同日而语了。旗帜被霜冻硬,不能飘动,时或有之。但岑参化之为“风卷”的动势,整句的意象完全变了,风在狂吹,旗却硬如冰块,不能翻动。而这又似不合理的颈联,反把边塞的奇冷写到极致。翻开岑参的诗集,可以看到,他对边塞气候的描写,常有惊人之笔。像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也写到天气的冷:“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在行军路上,那马匹飞跑时体内蒸发的热气,一到体外,竟结成冰块,这也是在现实“真”的基础上,把想象力发挥到极点的一例。我认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白雪的照映下,在寒风劲吹之中,红旗冻得不能飘扬的意象,其创新的审美性,实在不下于“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

  这诗的第四个层次,写的是执手临岐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在今新疆库车县东,是当年岑参跟随封常清驻兵的地方。向东的门,武判官将由此走向内地。和上句奇峭的描写相比,这两句的笔势,又显得平缓了。这也是作者心情的反映。武判官的离去,是必然的,管它是什么天气,他也得走。作为朋友,也只能平静地送他走上归途。这时,岑参写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天山的路,那是武判官踏上归途的路,是通向京师有机会得到提拔的路。路上铺满白雪,在诗句中,他又一次提到了雪,这既是分手时路上景色的描写,又是想到走上回京道路的希望与艰辛。所以,强调“雪满路”,情与景是相关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武判官走了,岑参写自己遥望着他的背影,终于山回路转,看不见了,就只看到他在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这含蓄的写法,表达了他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在唐代诗坛里,不少诗人写送别的诗,也会运用类似的手法,像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钱起的“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都表达出友情深厚不忍遽离的情感。不过,由于岑参在前面极写边塞苦寒的天气,因此,他望着雪地上的马蹄印,心情会更加复杂。这蹄印,证实武判官可以离开这苦寒的地方了;而他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留下归去的蹄印呢?既留恋,又羡慕,正是他在风雪中举头翘望远方,低头看着蹄印的原因。我想,只有根据岑参的思想和诗中表现情景变化的意象,才能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深意。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格奇峭。所谓奇,是具有浪漫的想象力。但这“奇”,又是以真实为基础。洪亮吉说:“诗奇而入理,乃谓之奇。”(《北江诗话》)岑参写西北冷得出奇,这符合他当时的生活体验。所谓“峭”,是感情和声调变化的突兀,但变化中又有连贯性。像写雪景,有时惊艳,有时惊骇。有时写室内之寒,有时写室外之冷。情景的突然变化,往往出人意料之外。而无论怎样变化,都是环绕着白雪的题旨,让情与景融为一体。正如王夫之说它“颠倒传情,神爽自一”。就诗的结构而言,以雪景开始,也以雪景收束,移步换形,前后呼应,显得一气呵成,连贯而又婉转。

  在诗的形式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古体诗,但岑参往往采用两句一转韵的写法,让声调的变化,与情景变化互相配合,更突现奇峭的风格。在诗中,有时还吸取律诗中出现对偶句的写法,让奇兀的语言节奏中,又有和谐的一面。从岑参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古体诗与近体诗形式的掌握,已很驯熟,同时,又根据内容,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变化。这一点,也正是盛唐时代诗人审美观念比较自由开放的表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历代诗坛,一致赞好。其实,岑参对雪景这一题材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在他第一次追随高仙芝到边塞去的时候,他写过《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一诗。取材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几乎一样,我们不妨把二者对读: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城口,一夜北风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返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百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下雪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唯有青青松树枝。

  这首诗虽然写到天山的风雪和气候,但前边八句,却是平铺直叙的写实。最后四句,也看不出送别时有什么深刻的情感。倒是中间写天山下雪時的苦寒,即从“晻霭寒氛万里凝”到“都护宝刀冻欲断”等四句,意象最佳。于是,等到后来岑参第二次出塞,再写雪中送客的题材时,就把它稍作调整,搬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面去了。可见,诗人的创作,有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和他的生活的经历、情感的变化和创作艺术技巧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