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无法复制的青春挽歌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城 热度: 13746
二湘

  《战争哀歌》翻译者夏露博士和我是同级不同系的校友,上大学的时候都住在“31楼”。我拿到文稿后,一口气看完,却久久不知如何下笔。心中尚有万千感慨和忧伤,却一时无从言说。这几天,心中一直萦绕着哀伤的吟唱,从时间之河飘曳而来,从那个遥远的有着高高的棕榈树和火红的凤凰花的国度缓缓而来,于是知道我必须写些什么。

  《战争哀歌》是越南作家保宁写的半自传体的小说,美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是它的背景,和传统的厚重沉潜如交响乐一般的战争小说相比,这部小说更像是一曲忧伤的小夜曲,迷离而凄美。

  这是一部无法复制的小说,作者保宁出生在河内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在北京大学访学教书。想来唯有他这样文学底蕴丰厚,而又亲历了十年美越战争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空谷幽兰的作品。正如文中的主人公阿坚几次死里逃生,最后认定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让他活下来,记录这一场战争,记录这一场和战火交错纷扬的青春,记录因战争而残破凋零的爱情,这篇小说或许正是天意所为,上天赋予保宁才华,又让他饱受战争磨难,才给世人呈现出这样一部奇异的作品。写美越战争的作品不多,从北越士兵的角度叙述这场浩大的战争的作品更是少而又少,这大概是这个作品最珍贵、最奇特的地方。

  作品第二个独特性就是这场战争正好和作者/主人公十年的青春相重叠。谁的青春不迷惘,谁的青春不动人,可是又有谁能拥有如此别具一格、惨烈炙热、惊心动魄的战火青春?在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里,十六岁的叛逆少年霍尔顿心怀理想,一心守望孩童的纯真,却被成人世界的虚伪和猥琐撞了个正着。而在《战争哀歌》里,类似的对比和冲撞则要浓烈得多。十七岁的阿坚满怀对战争和正义的理想主义情怀,却在去往前线的路途上目睹同样是十七岁的女友阿芳被轮奸,他狂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热情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天就被粉碎了,战争的伤痛和血痕从此植根在他的心底。十七岁的少年,却经历了成年人也无法承受的战争的惨烈和伤痛。除了阿坚,其他的诸如阿清、阿赣、小盛子、阿香、阿云、赫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继消逝,事实上,阿坚是侦察连唯一的幸存者。而在后方的阿芳、绿咖啡,为了生存,又经历了怎样的沉沦与耻辱?这是一场无法复制的青春,从头至尾,无从言说的伤痛和死亡的阴云弥漫在字里行间。绝不屈服选择自杀的营长,自掘坟墓的敌兵,死在途中的逃兵,丧子的父母,身体残疾终日生不如死的阿生,甚至是那些幸存下来却被战争的阴魂整日骚扰、终日惶惶的老兵,那些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一一摆在读者面前,令人长叹,令人黯然。

  而和战争的残虐和惨烈相映照的是爱情的纯真美好和青春的炙热动人。作者不断回忆他战前和阿芳在一起度过的美丽时光。他的笔触柔美真纯,充满诗意。那湖畔缠绕的少男少女,那火车上相依偎的青春恋人,以及阿坚看到的在水邊沐浴的赤裸身体的阿芳,一切都是那么唯美,那么动人。而这些美好的回忆,也是支撑阿坚在那十年里熬过一个个艰难时刻的动力。唯其青春爱情之美,才使读者愈觉战争的残忍,也愈发为因战争而错失彼此,抱憾终身的恋人而深深感怀。除了阿芳,作者也写到了和他有交往的其他几个女性,如阿幸、阿贤、阿莹、阿和。她们都是女兵。阿和为了掩护伤兵,故意暴露自己,最后被美国士兵轮奸。阿贤和阿坚告别,瘸着腿一步步走出火车站的情景令人泫然。她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凄美,令人动容,不由得让人想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一个个相继逝去的女兵。

  作者的写作观念是很值得称道的,他完全摒弃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说教,而是从人性,从每一个具体的人饱受的战争之痛来书写和质疑这场以北越的胜利而告终的正义之战,应该说还是非常有勇气的。有几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北越战士试图救助一个受重伤的南越敌人,另一个是一位战士对一位随便丢置遗体的战士的呵斥,能看到作者对于亡灵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悲悯,令人心生感动。而同时,作者也盛赞了那些无私无畏,为了掩护拯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战士,正如阿莹、阿和,他们是那场战争中真正的英雄。

  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比较新颖。大概是对应阿坚战后的委顿和思维的混沌,整篇行文并不是那么流畅,人称也在不断转换,有时候是第三人称“他”,有时候又转换成第一人称“我”。文中有一些情节比较突兀,并穿插了作者本人书写这部小说的心得和困顿,结构上有一些混乱,对阅读也造成了一定困扰,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尝试现代派和意识流的写法。文章最后,通过哑女,又通过“我”把文稿呈现出来,很有新意,也很别致的一笔。

  作者对于战争细节的描写细密又抽离,魔幻又写实,虚虚实实,读得心惊。招魂林里,亡灵会在纪念日聚集,重新组合,集体点名。林子里只闻鸟鸣,不见鸟影,声音如泣如诉的鸟儿,乍一看如汩汩流血的红笋,大如钢盔的萤火虫,具有毒性、给人幻觉的魔玫瑰,夜间低吟的草木鬼魂曲。小说一开篇,我就被作者这些若非亲历,无法炮制的细节震慑了。

  整部小说骨骼清奇,语言秀朗,总有令人称叹的语句让人暗生欢喜:“浓重的湿气,像无形的手慢慢伸向吊床,捕获每一处空隙。绵长的细雨,令人忧伤,又如时间的长河在缓缓流淌,让人坠入半梦半醒之间。风,带着潮湿的味道,似乎在发出长长的叹 息。”非常形象的比拟。这其中自然有翻译者的一份功劳,也大概是因为越南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人名到地名,到行文,没有一点生疏和翻译小说的感觉。

  这是由一个谦卑真诚而又伤痛累累的灵魂呈现的一场无法复制的青春挽歌。在保宁的文字里,你能看到雨季里阴暗灰沉的天空,你能听到森林上空雨滴掉落的声音,你能听到一曲最深沉悲凉的战争哀歌,乘着二十世纪的清风而来,回旋在那一片片连绵无比的雨海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