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是继贝多芬之后,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其影响力历久弥新。不说别的,在一个城市(拜罗伊特)的一座剧院(瓦格纳节日剧院),每年夏天的音乐节只上演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前去朝圣,如此殊荣,从古至今的音乐史上,唯瓦格纳一人耳。
瓦格纳一生共创作了十三部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四联剧。他的中后期作品被称为乐剧,但总体上仍属于歌剧的范畴),一般上演后十部—从《漂泊的荷兰人》到《帕西法尔》。在瓦格纳圣地拜罗伊特,也只上演这十部。不太熟悉瓦格纳作品的人,会以为瓦格纳只创作了这十部作品。
其实,在《漂泊的荷兰人》之前,瓦格纳曾创作过数部作品,其中完成的有三部—《仙女们》《禁恋》《黎恩济》。这三部歌剧,除了当时的首演,以后很少上演,唱片和录像也稀缺。相比之下,《黎恩济》的境遇相对好些,它的序曲经常会出现在音乐会上,但整剧上演的机会依然少见。二○一五年,我到拜罗伊特观赏瓦格纳艺术节,十天中几乎兜遍整个拜罗伊特,只觅到一款二○一○年出版的《黎恩济》DVD(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版),仍不见《仙女们》和《禁恋》的踪影。瓦格纳生前也很少提及(甚至否定)这三部歌剧,并禁止它们在拜罗伊特上演。
这反倒有些神秘了。越是神秘越想探究:他的前三部歌剧究竟是如何的面貌呢?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总有来路,在听熟了他后十部歌剧后,想了解一下他前作的欲望越发强烈。最近,终于欣赏到二○一二年由DG出版的一套瓦格纳全集(汇集了DECCA\EMI\BBC等唱片公司),便迫不及待地先聆听了前三部歌剧。听罢,感觉有必要对这三部作品解除“禁令”。
《仙女们》
先说《仙女们》,这部三幕歌剧是瓦格纳第一部完整创作的歌剧,写于一八三三年,当时他二十岁。该作是瓦格纳根据卡洛·戈齐的喜剧《蛇美人》自撰脚本。早年的瓦格纳,热衷于音乐的同时,也热衷于文学,甚至更像个文学青年,最喜欢希腊神话、莎士比亚(这种爱好保持终身)。瓦格纳如果没有成为作曲家,也一定会成为文学家、诗人、戏剧家。瓦格纳不同凡响之处,就是一开始创作歌剧,就自己撰写剧本。在他之前,没有哪位歌剧作曲家这么干,这显示了瓦格纳卓尔不群的抱负和创造力,在这一点上,与他同年出生的威尔第,尚不具備这样的意识和高度。
《仙女们》讲的是:仙女阿达(女高音)要嫁给特拉孟德的国王阿林达尔(男高音),但前提是后者不得过问前者的身份。但阿林达尔忍受不住好奇心,还是问了不该问的“禁区”,阿达的神奇世界就此消失。其实阿达也想与阿林达尔好合,但天规迫使她不得不用一系列的苦难考验阿林达尔。阿林达尔没能经受住考验,怒火中烧,诅咒阿达,直到他被告知阿达遭到诅咒后已变成了一块石头。阿林达尔痛苦绝望,精神失常,跟随阿达进入下界,最后他用自己的歌声和琴声感动了上苍,令阿达恢复生命,两人重新相爱。最后,阿林达尔决定放弃人间王位,与阿达携手共赴仙境。
题材来自于神话传说,全剧约三小时十分钟,对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瓦格纳来说,这部初始之作真是够长的了,似乎预示了他以后源源不断的长篇巨著。《仙女们》遵循的主要还是传统歌剧的形式与格式,有他的前辈贝多芬、韦伯等创作的德国早期歌剧的特征,也有意大利歌剧的影子,男女主角阿林达尔和阿达分别都有动听抒情的唱段。音乐的表述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乏生动活泼。剧情中的“禁问”寓意,令人联想到瓦格纳后来的《罗恩格林》—罗恩格林同样不许埃尔莎问询自己的姓名和身世来历。不同的是,《罗恩格林》以悲剧告终,《仙女们》以团圆结尾。如此对婚姻和家庭的赞美,以后再也没有在瓦格纳的歌剧中出现。相反,婚姻与性爱无法调和成为瓦格纳后来创作的主题之一。至于剧中阿达变成石头,这是欧洲一个古老的神话主题,又令人联想到瓦格纳的晚辈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其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剧中女主角阿达的理念值得玩味—她认为长生不老恰恰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永恒的死亡”,相反,尘世的死亡却是“一种崭新的、永恒的生命”。虽然瓦格纳在结尾时出于艺术的考虑,让男女主角进入仙境,但阿达的生死观是剧中的一个亮点,可惜没有很好地展开—可以原谅,瓦格纳当时毕竟只有二十岁。
在瓦格纳所创作的歌剧中,他生前唯一没有看到上演的,只有《仙女们》。直到一八八八年六月二十九日,慕尼黑宫廷国家歌剧院才首演了《仙女们》,这时候瓦格纳已去世五年了。
《禁恋》
写完《仙女们》的第二年,即一八三四年,瓦格纳开始创作带有喜剧色彩的二幕歌剧《禁恋》,此剧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一报还一报》自撰脚本,至一八三六年初,完成全部的脚本和谱曲,并于一八三六年三月二十九日由瓦格纳指挥,在马格德堡剧院首演。因剧情发生地在巴勒莫,因此《禁恋》还有一个名称:“巴勒莫的见习修女”。演出时间也接近三个小时。
剧情讲述的是,西西里总督弗里德里希(男低音)公布了一道法令,狂欢节期间取消一切娱乐,以防男女淫乱,包括爱情也被禁止,违者将被处以死刑。青年乡绅克劳迪奥(男高音)是新法颁布后的第一个受罚之人。他的妹妹、见习修女伊莎贝拉(女高音)为救哥哥,去向弗里德里希求情—因为弗里德里希自己也“不干净”:他曾经与伊莎贝拉的同事玛丽安娜(女高音)结婚,但为了自己的野心与玛丽安娜断绝关系。他的行为公然违背了自己的禁令。弗里德里希自觉理亏,只得释放克劳迪奥。伊莎贝拉表面上答应保密,实际上却用计将弗里德里希好色、表里不一的面目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他羞愧难当,愿意接受惩罚,但人们宽恕了他。在一片嘻嘻哈哈的欢乐中,人们又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恋爱了。
在创作《禁恋》期间,瓦格纳特别迷恋意大利美声作曲家贝里尼,因此《禁恋》中有受贝里尼的旋律影响的痕迹,甚至在唱段的设置上也有类似的模仿。比如第一幕第二场伊莎贝拉与玛丽安娜的女声二重唱,就颇似贝里尼《诺尔玛》中诺尔玛与阿尔吉萨的二重唱(女高音与女中音),只不过《禁恋》中两位都是女高音,在声音的辨识度上不明显。不明白瓦格纳为什么在剧中安排两位女高音,而不是一高一中。
因为是喜剧,在一些快速的唱段和唱句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罗西尼和奥伯的影子。虽然《禁戀》集合了一些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音乐元素,但瓦格纳的音乐特征已初现端倪,比如他日后大显神威的主导动机,在弗里德里希的爱情禁令中已经开始出现动机的雏形。
从《禁恋》开始,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爱情禁令这样的主题,如在后来的《唐豪塞》中,为了神爱而禁止尘世之爱;在《罗恩格林》中,罗恩格林不许埃尔莎问询自己的姓名和身世来历;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为了权力而必须发誓放弃爱情……
在瓦格纳后十部作品中,喜歌剧只有一部—《纽伦堡的名歌手》,《禁恋》可视作它的先声和实验,有些喜剧元素已经出现,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一些喜剧场景的呈现,如《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二幕结束时闹哄哄的集市场面等,都可以在《禁恋》中找到影子(如《禁恋》的尾声)。还有,瓦格纳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神话和历史传说,但他的两部喜歌剧却都是现实题材。
《黎恩济》
五幕大型悲剧《黎恩济》,由瓦格纳根据利顿小说《科拉·蒂·黎恩济》而自撰脚本,创作于一八三八年至一八四○年,首演于一八四二年十月二十日,据记载当日演出持续了约六小时,一直到深夜结束,取得了凯旋般的效果。在瓦格纳早期创作中,这样的成功是不多见的。
《黎恩济》取材于十四世纪中叶的罗马,当时有一位护民官科拉·蒂·里恩佐。利顿的小说和瓦格纳的歌剧,就是根据这段历史创作的。瓦格纳的《黎恩济》虽然篇幅庞大,但情节并不复杂,它主要表现了罗马护民官黎恩济(男高音)如何带领民众与贵族抗争,市民代表要拥戴黎恩济为王,但黎恩济表示不愿当王,只愿当一名护民官。贵族们不甘心,想刺杀黎恩济。黎恩济知道后,宣判贵族有罪,要判谋反的贵族死刑。后贵族求饶,民众也同意宽恕,于是黎恩济宣布赦免他们。但叛逃的贵族再次武装进攻罗马,黎恩济奋起应战,杀死贵族头领之一科隆纳(男低音,黎恩济妹妹伊蕾娜的男友阿德瑞诺的父亲)。不久形势突变,教皇不再支持黎恩济,各种谣言四起,莱蒙多主教(男低音)当众宣布开除黎恩济的教籍,黎恩济一下子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只有妹妹伊蕾娜(女高音)与他生死相依。黎恩济表示要作最后的尝试,到罗马人面前演说,但此时受到蛊惑的民众非但不再听他的演说,反而放火攻击黎恩济的古罗马城堡,于是城堡倒塌,黎恩济和他的妹妹伊蕾娜以及冲进城堡的阿德瑞诺(次女高音)一同葬身于火海……
在瓦格纳创作早期,正是以迈耶贝尔为代表的法国大歌剧盛行之时,瓦格纳的这部《黎恩济》几乎就是法国大歌剧的翻版。多达五幕的歌剧,演出时长将近二百二十分钟,场景竭尽铺张豪华,其中有大量的合唱、进行曲和芭蕾舞场景(如第二幕的芭蕾舞集锦)。但它与惯常的法国大歌剧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戏剧情节比较单一,平铺直叙,缺乏戏剧张力,有些像亨德尔清唱剧般的仪式感。黎恩济妹妹伊蕾娜的恋人阿德瑞诺,由女声演唱,似有巴洛克歌剧阉人演唱的痕迹。主角黎恩济从第一幕唱到第五幕,戏份之重,唱段之巨,几近瓦格纳后来的《齐格弗里德》,这可能也是它很少上演的原因之一—《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四联剧,要演必须全部上,哪怕《齐格弗里德》的男主角状态欠佳也要上。《黎恩济》则不同,它是一部独立的歌剧,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男主角,整部戏就撑不起来,再加上瓦格纳生前否定自己的前三部歌剧,《黎恩济》也就跟着睡大觉了。
然而,是金子总会闪光,《黎恩济》的序曲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就是明证。这次我聆听了由Heinrich? Hollreiser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合唱团演绎的《黎恩济》(1976年录制),感觉整体上音乐还是很流畅的,通俗悦耳,可听性强,对刚开始不习惯瓦格纳乐剧的听众来说,《黎恩济》可能更容易入门。男主角黎恩济有大量的唱段,或气势恢宏,或深情委婉,已开始显露瓦格纳英雄男高音的特质,最著名的就是第五幕黎恩济临终前的咏叹调《全能的主啊,俯看一下我吧》,主旋律就是全剧一开始序曲中的主题之一。我一直认为,相比意大利歌剧,德语歌剧缺乏独立精彩的咏叹调。《黎恩济》中的这段《全能的主啊,俯看一下我吧》却是例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它很少出现在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上,也很少出现在咏叹调唱片集锦中。本版演唱黎恩济的是德国男高音René Kollo,他的演唱抒情而又阳刚,深情而又坚毅,极具感染力。听了此版,才明白我购买的二○一○年版《黎恩济》DVD(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版)是个删节版,起码少了三分之一。也许,对现场演唱的男高音来说,完整版的《黎恩济》太长了。
《黎恩济》中还有几处值得注意。瓦格纳的男高音虽有英雄气概,但也不免单纯,甚至有几分傻气(如唐豪塞、齐格弗里德、帕西法尔等),黎恩济于此一脉相承。他不愿当王,只要做一个护民官,理念前卫,也符合瓦格纳的政治理念,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葬身火海。剧中的主线—平民与贵族之争,也反映了瓦格纳一贯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而大众平民的无头脑无立场、最后居然对黎恩济反戈一击,折射出瓦格纳内心深处的悲剧感。没有民众支持的革命者,最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黎恩济》的结尾—熊熊烈火中,古罗马城堡倒塌,黎恩济葬身火海,这与《尼伯龙根的指环》最后瓦尔哈拉天宫葬身火海、诸神灭亡,何其相似乃尔!当然,戏剧形式相似,内涵却不相同。
几乎在创作《黎恩济》的同时,瓦格纳于一八四○年开始创作《漂泊的荷兰人》,但面貌已与以往大不相同,从此瓦格纳走上了一条音乐戏剧革命的“不归路”。从《黎恩济》到《漂泊的荷兰人》,短时期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巨变和突变,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在梳理他的前三部歌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的早期作品是后来一系列名作的根和源,诸多元素已经初现。由此可见,再伟大的英雄,只要是人,不是神,总有其来路的,并不是凭空出世的。瓦格纳当年想否定这三部早期的青春之作,也许是功成名就后为了保持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殊不知,明白了英雄的来路,其实反而更显出英雄的真实、不易、不凡和伟大。因此,如果要全面了解瓦格纳,就必须解除对这三部作品的“禁令”。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