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漳州城隍夫人信仰与客家社会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台文化研究 热度: 19048
张晓松

  (闽南师范大学 研究生处,福建 漳州 363000)

  一

  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世界也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民间信仰中的神灵大都为男性,民众在膜拜仰视这些神灵的同时,又唯恐神灵们在那个世界里太寂寞,于是给一些神灵配上对偶和伴侣,如土地公土地婆、月老月婆、花公花婆等等。比较典型的如泉州南安的孝子神郭忠福,十六岁未婚坐化,被奉为神以后,信众给他配上夫人。而有的还把给神灵配夫人作为奖励,如伽蓝神本来是没有夫人的,唯漳州芗城区岳口街德进庙的伽蓝神,有配偶伽蓝夫人。据庙里老人传说:明代时,有一御史(浙江人,年代不详)从此路过时,停轿庙旁,忽打盹,伽蓝神托梦告诉他,他的前世为本地人,8岁时夭折,后托生到浙江。现在他前世的母亲正在庙里祭拜他。御史醒来后大奇,来到庙里果然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烧香祭拜,上前细问,前世儿时之事恍然相熟,待老太太拿出其前世的用具与玩具时,更确信无疑。于是御史进京上奏皇帝,认为此庙伽蓝神灵验出奇,于是皇帝敕令以金粉敷面,并配以伽蓝夫人。

  但进入官方祀典的神灵,信众是不敢随便给配夫人的。而像城隍夫人这种由朝廷名正言顺封赐的,在历史上极其罕见。

  城隍之名,始见于《周易》。《周易》卷四《泰》卦有“城复于隍,勿用师”之语。至南北朝时,始有祀城隍神的明确记载。

  唐代城隍信仰已盛行于江南,宋代城隍已列为国家祀典。城隍夫人之出现与封赐也是在南宋时期。宋高宗在绍兴二十八年正月(1158)封江西筠州(今高安市)城隍神“忠显灵应翊顺广惠侯”,并“封其妻慈惠夫人。”究其原因,是因南宋高宗在被金兵围追堵截时,据说曾赖城隍神“保护巡幸”,如台州城隍神“建炎三年(1129),封显佑侯;四年(1130),以保护巡幸,加通应;绍兴八年(1138),加灵惠。”还有“绍兴府城隍神崇福侯祠,光尧皇帝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以车驾驻跸会稽逾岁,行殿载宁,特加封昭佑公,仍赐庙额显宁。”所以对城隍神屡次加封,顺带也给城隍神配一个夫人。

  元代,统治者对城隍信仰更加重视,忽必烈定国号前一年,至元七年(1270),太保刘秉忠、大都留守段贞、侍仪奉御忽都于思、礼部侍郎臣赵秉温等人建议建设大都城隍庙,“上然之,命择地建庙如其言。得吉兆于城西南隅,建城隍之庙,设象(像)而祠之,封曰佑圣王。”城隍庙由朝廷兴建,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现象。此后,大都城隍不断得到元帝的封赐,爵号的字数不断增加,元末,朝廷给予大都城隍的爵号已达12字之多,这也是此前未曾有过的情况。而从封号上的“护国孚化保宁”就可以看出大都城隍被赋予了国家守护神的职责。

  而城隍夫人的封赐也在元代升级。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城隍夫人封赐的升级,说明元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史载,大都城隍被封后,“皇姐庄靖大长公主遣亦邻真,尊皇后遗资正同知朵列图、按木不花,皇太子、皇妃遣长庆卿玉鲁铁木儿,咸赍香币,致祭于庙。”此外,元代一些地方上的城隍庙甚至由女冠来进行管理。如汴梁路城隍庙在蒙古军南下灭金时,毁坏不存,后经河南路兵马都总管刘福的倡议新建城隍庙,同时敦请女冠参与庙内事务的管理:“汴梁之庙事城隍神,其来尚矣。壬辰兵后,废撤不存。河南路兵马都总管刘侯福大惧无以妥灵揭虔,曰:事神治人,守吏职也,可偏废乎!于是,相新昌里爽垲地,……广衷余七亩,缭以崇垣,中起正殿,像设有俨。……敦请女冠孟景礼、向妙顺、朱妙明辈相与住持,夤奉香火。”女性出家入道,往往前往庵观之中,而女性由官方邀请参与住持城隍庙事,只有在元代才有。可见元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二

  元代以后,凡城隍庙之设,都有配祀城隍夫人,一般祀于后殿(寝殿)。但专门奉祀城隍夫人的宫庙却十分罕见。据了解,台湾有一座以城隍夫人为主神的宫庙,即台中的龙山大厦宫。而闽南地区,就笔者所知,仅福佬、客家交界的漳州南靖县书洋镇才有。

  南靖书洋镇有两座主祀城隍妈(城隍夫人)的宫庙:长教官洋村的必应宫和南欧村的集贤斋。

  必应宫位于云水谣景区的溪水一侧,土楼群的前方。据宫中老人介绍,必应宫有500多年历史,宫中主祀城隍夫人。

  必应宫的主殿前方由半圈围墙围绕。围墙上开一大门和一侧门,大门上饰有闽南特色的燕尾脊屋顶,大门上方刻有“必应宫”石匾,大门两侧写有“必信必佑神恩保黎民,应灵应感福德安社稷”的对联。进入大门后穿过一个小院子便是必应宫主殿,主殿外侧有一“天鉴在兹”的牌匾,主殿正前方供奉一尊城隍夫人木质金身,城隍夫人头戴凤冠,身披金色披风,端庄威严。城隍夫人金身被放置于一个红色神龛之内,神龛上挂着“城隍夫人”烫金红色牌匾。在城隍夫人神像前方供奉两个城隍夫人的神位,右侧供奉土地公。神位前方的供桌上有一只刻有“必应宫”的香炉,桌上还有药签、平安签供信众问事求签,左侧墙上贴满了签纸条。

  

  必应宫外景

  

  必应宫城隍夫人神像

  据村里老人们介绍:相传在清代,镇上的农民简文俭的妻子王氏身患一种怪病“心气疼”。有一次,简文俭到南靖的旧县城—靖城卖山货,偶遇一客商,得知平和县九峰镇城隍庙药签“灵验”,次日便与那客商一同到九峰镇,求得“灵药”回家治好了妻子的病。患有黄肿病久治不愈的村民简启正闻讯也去“求药”,结果也药到病除。于是村民有病者纷往求之,但镇上(当时叫长教圩)距九峰镇有百余里之遥,村民们要想求“灵药”,来回得必须花费两三天时间,十分不便。于是,简氏族长与村民们商量,决定到九峰镇请回城隍香火。

  简氏族长私下带着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到九峰镇城隍庙祈愿,没想到掷了几次杯,都是“阴杯”:城隍老爷不同意“外出”。简氏族长心想,你城隍老爷不同意,我就求城隍夫人。于是,他们转而跪求城隍夫人,仍掷杯以明示。谁曾想,三次都表示同意。

  就这样,简氏族长把城隍夫人的香火请到了长教圩,建了一座小巧的城隍夫人庙,取名为“必应宫”,寓“有求必应”之意,又专程到漳州请人雕刻城隍夫人神像安置在宫内。因为只请来了城隍夫人,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七,都要将城隍夫人用轿子送到九峰镇城隍庙,让她与城隍老爷“夫妻相会”一夜,次日返回。

  必应宫每年正月初九都要举行盛大的活动,当地人称为“做大日”。城隍夫人一般不出巡,只有别的宫庙来请时才会出巡,例如附近的南华岩观音做节和坎下祖师爷做节时都会来请城隍夫人坐轿出巡。

  集贤斋,位于书洋镇南欧村,该村多为张姓族人。据该庙的碑铭记载,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张族人张金拔考上进士,并曾在此招贤,撰题“集贤斋”及楹联,故名。2005年11月,村里将集贤斋由平房改建成两层楼。集贤斋所祀的城隍妈也是由平和九峰城隍庙分香而来。集贤斋由外墙和一座两层的平房组成。与一般的宫庙建筑不同,由于它是由平房改建的,因此没有闽南宫庙繁复的屋脊装饰和石狮龙柱,显得有些简陋。

  城隍妈神庙正门上方刻着“集贤斋”三字,两侧有“集义配天光史策”“贤才盖世秉文衡”的对联,门边围墙上有记载集贤斋沿革和捐资名单的碑铭。进门后走过小院进入主殿,一层正中的前面上供奉着三宝佛的画像,画像前有一张供桌,上面放置一个铜质香炉。二层的正前方有一个水泥砌起的贴有红砖的高台,上面供奉着城隍妈的木制雕像,放置于神龛之中。在神像前方的供桌上摆放着一只大的铜质香炉和左右两个小的铜质香炉。供桌左右各有两支红色水泥石柱,石柱上挂有“城门朝水水映神灵昭四境”“隍庙依山山崇圣德润千乡”的木质红色楹联。

  

  集贤斋外景

  

  集贤斋二楼(供奉城隍夫人)

  附近老人介绍:这里的城隍妈很能干。以前城隍妈做大日,她自己去唱戏,让人们一定要去听戏。人们去了发现有三个神灯,过去一看,是公王、妈祖和圣母娘娘。如果村里人很久没去拜祭,城隍妈还会托梦给村民,让大家要来拜祭,一年四季都要做福,要杀猪宰羊。

  集贤斋三年一次,在农历十一月初五到平和九峰城隍庙割香,村长做头家。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做大日,城隍妈巡村,保佑村里平安顺利。初六、初七、初八唱戏,演木偶戏,会把公王、天后宫的妈祖、圣母娘娘一起请到大祠堂看戏。每月初一十五村民都会来拜祭,求平安健康。

  南靖除这两座主祀城隍妈的宫庙外,书洋塔下村的不少土楼内居然也有不供奉城隍,只供奉城隍妈的神像,如步顺楼、德昌楼、倚南楼和万庆楼等,有的单独供奉,有的和观音一起供奉。其中倚南楼城隍妈历史最久。书洋人为何在土楼内供奉城隍妈?据书洋人说,很早以前,书洋人的女儿嫁到九峰,死后成了城隍夫人,故书洋人把她请回来供奉。平时初一、十五土楼里的人都会拜祭。正月十五,则将四个楼里的城隍妈请至德远堂看戏,村民进行祭拜。

  三

  闽南地区为什么只有在客福交界的地方才有城隍夫人的宫庙,窃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和客家在客福交界地区的地位有关。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凡在客福交界地区如平和九峰、南靖书洋等地的镇上,即当地的政治经济中心,无论福佬或客家人,都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当地的主流语言、通行语言。在当地虽然客福交错,但以闽南语系更强势。如平和九峰,以九峰镇镇政府所在地的镇上为交界,西南、西北为客家,东北、东南为福佬。九峰镇上及周边既讲客家话,又讲闽南话。客家人在村里讲客家话,到镇上讲闽南话。镇上闽南话为主要交流语言。我们到黄田村都城隍殿考察,黄田村为客家村,庙里的人亦是客家人,但采访时他们都讲闽南话。

  这反映在民间信仰上,城隍作为一方主神,客家人请不动,只好退而求其次,请城隍夫人。像南靖云水谣的必应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反映的是在客福交界地区的客家人对自己地位权利的一种诉求。

  类似的例子还有平和县九峰城隍庙的城隍夫人金身寻木的说法:据说清朝年间,九峰信众要重雕“城隍妈”木质金身,但找了好多的木材,雕刻之后很快就腐烂了,信众说那是“城隍妈”不满意,最后在离九峰镇20多公里的秀峰乡(客家),找到一棵樟树,雕刻之后,金身愈发光洁,九峰信众就把秀峰乡当成“城隍妈”的娘家,其他地方到九峰城隍庙迎神出巡,都是“城隍爷”“城隍妈”一起出动,并且要敲锣打鼓迎去送回,唯有秀峰乡可以在演社戏的时候单独迎接“城隍妈”,并且只要迎去,回来是不用管的,只要捎个信说哪天“城隍妈”要回来了,九峰的信众自会敲锣打鼓去迎回来,颇似嫁出去的女儿被娘家人接回看戏,回来的时候自然是要婆家人去迎回来。书洋塔下村的土楼内供奉的城隍妈也是类似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难理解文革后九峰镇的都城隍庙和黄田村(客家)的都城隍殿长期以来对城隍祭祀权的争夺了。

  文化大革命时,九峰镇的平和都城隍庙一度成为县政府的办公场所,城隍神像也被乡民们抬到周边的黄田村藏了起来。文革后,九峰人希望把城隍接回九峰,黄田人没有答应。1983年,九峰人决定另雕城隍神像,于是便有了两个城隍。1990年正月十五,黄田城隍首次出巡九峰。同年,黄田信众决定在村中心新建庙宇,次年建成,名为都城隍殿。这样在九峰就出现了两座城隍庙。从1990年以来,每逢正月十五,九峰城隍和黄田城隍同时在九峰镇举行出巡仪式。而每十年举行的城隍庙大庆,更使九峰各村落分裂成两大阵营。进入21世纪,政府试图合并这两座城隍庙,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有学者认为,两城隍之争背后体现的是明清以来九峰曾氏的衰落和黄田曾氏在商业、科举上的发展,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两城隍之争背后体现的更多的应是在客福交界地区的客家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诉求。

  第二,和客家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有关系。客家妇女在生产、家庭中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却很低;与此相反的是,客家的女神崇拜却很盛行,据不完全统计,客家崇拜的女神有凌霄、碧霄、琼霄仙太、天花圣母、七姑老太、麻姑、秦娥、陈、林、李三奶夫人、七仙女与七姑、九子娘娘与九子圣母、姑婆神、仙花娘娘、何仙姑、仙人叔婆、花母、龙母、仙女、樟树婆太、四姑、九姑、张三姑、阿婆娘娘、张丽英、惠利夫人、痘娘等几十个,远超过闽南地区崇拜的女神。有学者认为:客家女神崇拜的盛行,恰恰是对客家妇女在社会、家庭中地位低下这种不合理、不平衡、不平等情形的一种弥补和修正。

  城隍夫人信仰作为客福交界地区的女神崇拜之一,我想也有上述原因在内。像书洋镇南欧村集贤斋的城隍妈信仰,信众把城隍妈描述成一个很能干、很强势的女神,城隍妈做大日,她不仅自己唱戏,让人们一定要去听戏。而且公王、妈祖和圣母娘娘都必须去捧场。而如果村里人很久没去拜祭她,城隍妈还会托梦给村民,让大家要来拜祭,一年四季都要做福,要杀猪宰羊。而必应宫的城隍夫人也架子很大,一般不出巡,只有别的宫庙来请时才会出巡,例如附近的南华岩观音做节和坎下祖师爷做节时都会来请城隍夫人坐轿出巡。

  这应该也是体现客家妇女对自己地位和权力的一种诉求吧。

  注释:

  [1]2009年3月采访漳州德进庙管委会老人。

  [2][4]《宋会要辑稿》之《礼 20》。

  [3]嘉定《赤城志》卷31《祠庙门》,《中国·华中·第五六0号》影印清嘉庆23年刊,台州丛书本。

  [5](元)虞集:《道园类稿》卷37《大都路城隍庙碑·应制》,《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初翻印至正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183页。

  [6](元)童梓:《护国佑圣王庙加封圣号颁降圣命记》,《全元文》卷1799,南京:凤凰出版社,第182页。是文辑自台湾鼎文本《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6。

  [7](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40,《汴梁路城隍庙记》,《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明弘治刊本),第13页。

  [8]2012年12月30日采访必应宫管理员。

  [9]2012年12月31日采访南靖县南欧村村民。

  [10]2012年12月30日采访塔下村村民。

  [11]朱忠飞:《过去与当下:平和城隍争夺背后的历史人类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林晓平:《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