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山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7254
吴悦 万素花

  内容摘要:《老山界》是陆定一写的一篇关于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回忆录,对于学生感受历史场景、激发爱国情怀有着直接作用。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结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挖掘本文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谈话导入、品析爬山之“难”、深入探究、扩写练习和总结升华等环节与课程思政进行衔接;通过课堂与作业的反馈进行评价,将家国情怀植根在学生身上,使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从而实现育人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老山界》 家国情怀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家国情怀,目的是在优秀选文的熏陶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的《老山界》是作者陆定一写的一篇关于长征途中的回忆录,体现了红军战士面对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坚强不屈的意志。家国情怀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元素,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通过《老山界》这类含有革命精神的篇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走进红军战士的生活、感受红军战士的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有着直接效果。基于此,本文挖掘文章中的思政元素,探讨如何设计《老山界》的教学。

  一.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

  《老山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围绕传承家国情怀进行设计。

  知识目标:1.了解《老山界》的历史背景,补充长征知识。2.学习作者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1.学习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培养用其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2.培养体悟《老山界》这类革命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家国情怀的能力。

  素养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传承家国情怀。3.通过圈画关键词和做批注的方法深入体会爬山之难,进而提高对红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提升文化自信。

  (二)思政元素切入点

  以语文课堂为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

  1.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教学祖国语言的课程,其工具性侧重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而更好地感受文本中思政元素所传递出来的价值。

  语文教学中承载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不可避免地使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侧重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这与课程思政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相通之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借助文本的语言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体会文本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

  《老山界》内容丰富,文中的家国情怀在生动手法和多角度描写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分析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可以从梳理爬山的四难入手:爬山难、睡觉难、吃饭难和处境难。其中“爬山难”主要通过山路的陡峭体现,而山路的陡峭又有“几乎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的直接描写,也有“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的侧面烘托。课程思政元素也得以体现:在面对悬崖峭壁的险境中,红军战士毅然前行,凭借坚定的信念成功跨越老山界。学生借助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对细节描写处的探究能深入走进文本,跨越时空与红军战士对话。

  2.语文课程目标

  关于课程思政的表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相关的体现。课程总目标中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段目标中指出要“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会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1]

  课程目标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向,为《老山界》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价值的引领,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老山界是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引导学生梳理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有利于感受历史场景、了解红军的事迹、积累关于长征的知识。革命精神永相传,通过学习革命篇目、红色选文,不仅加深学生对红军在艰苦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崇高品质的认识,而且在优秀文化的陶冶下,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做一个不负时代的社会新人。

  二.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

  (一)谈话导入,渲染氛围

  教材在“预习”中关于老山界有简单的介绍:1934年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封锁线后,翻越了“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同时,结合预习要求,需要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历史事件。由此学生对本文有初步的认识,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正式上课时,笔者设计以下环节:

  首先是谈话导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学了不少具有家国情怀人物的文章,有杨振宁的《邓稼先》,藏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又有光未然的《黄河颂》。不妨将其作为引子,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为我们国家做出无私奉献的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谈论内容主要围绕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例如,围绕邓稼先来谈认识,学生既可以从奉献精神来讲:“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也可以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讲:中华民族从被欺侮、被打压的黑暗中迎来光明,邓稼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谈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勇敢地站了出来,指着特务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真正的民主战士。又有光未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迸发出的爱国激情。学生在回顾所学中,感受伟人们虽在不同的处境中,但都有共同的家国情怀。

  接着将学生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同样有着家国情怀的群体—长征途中的紅军战士。”学生课前搜集历史事件,结合教师所讲补充查阅的背景资料。教师向学生明确:

  1.作者简介。陆定一,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

  2.写作背景。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物资匮乏,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和军事封锁,毛泽东希望通过向国内外各界募捐以缓解困难。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宋庆龄和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进行秘密采访。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宣传红军的极好机会,与杨尚昆联名给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发出为《长征记》征稿的信。陆定一在此号召下,撰写了《老山界》的回忆录。[2]

  (二)梳理思路,品爬山之难

  《老山界》全文思路清晰。文中关于时间变化的词语显而易见,包括“下午”、“天色晚了”、“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和“下午两点多钟”。为梳理红军战士的活动轨迹、明了作者的写作手法,设计以下环节: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2.快速浏览,圈画关于时间的词语,完成思考探究一: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3.过程指导:小组合作。先在组内交流,组内达成统一看法后在班内交流。

  4.教师明确:第一时间段是當天的下午,描写了红军战士动身爬山、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活动。第二时间段是天色渐晚时,红军发现路旁的瑶民并与之攀谈,刻画了瑶民对红军前后不同的态度、瑶民为红军煮自己家仅有的米、红军将唯一一袋米送给瑶民和在瑶民的房子上贴标语—不准拆篱笆当火把的事件。第三个时间段是天黑了,红军才到达山脚,砍伐竹子当火把,努力快些翻过山,但前方山势更加陡峭,难以攀爬,决定就地睡觉。第四个时间段是半夜里,“我”被寒气逼醒。第五个时间段是黎明以后,翻越雷公岩,描写了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的活动,穿插了“我”贴标语的工作。第六个时间段是下午两点多钟,红军到达山顶,休息一会儿便忍着饥饿一口气跑下山。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探究爬山之难。预习中提到老山界是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借此向学生逐步提出三个问题:红军翻越老山界中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困难表现在四方面: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面对山路的陡峭和险峻,红军努力登山,一路上打趣逗笑,表现了红军不甘落后与自信乐观的精神。睡觉的路仅有一尺来宽,路上的石头又不平,但红军战士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之情。红军战士粮食不足,将仅有的米送给瑶民,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山下送来饭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有饭就吃,虽有饿感,但红军战士心中有跨过这座山的艰巨任务,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慷慨豪迈之情。因为山陡,伤员病员下了担架,女同志们不知疲倦,后卫部队奋力抗敌,表现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此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在交流中认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力。

  (三)立足文本,细节描写处深入探究

  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后,需要深入文字间感受红军战士展现的精神价值。于漪老师说过:“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关键词句,重点词句,教学时注意把握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用重锤敲打,使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3]围绕四难,学生再读课文,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

  1.走路难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从“头顶”和“脚底”中读出山的陡峭,“绝壁”直接写出红军面临的险境,加上“简直”,感受到红军战士的紧张心理状态,想象红军小心翼翼的步伐。

  2.睡觉难

  “就在这里睡觉……”一段中共有四个问号,通过问号的使用表现出红军当时的心理活动。下文的“横着心”和“酣然入睡”传递出红军战士的慷慨豪迈,同时侧面衬托出红军的疲劳。半夜醒来时的场景描写,借助“卷得更紧些”和“蜷起来”,体会到环境的恶劣,感受红军战士的不易。

  3.吃饭难

  第32自然段中提到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并且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红军用脸盆等煮粥,直面物资匮乏的困难,毫无怨言。

  4.处境难

  女同志们“处处”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疲倦,从中读出红军战士们的艰苦奋斗与集体精神。机关枪声很“密”,感受红军既要走陡峭的路,又要防御敌人的攻击,体会战争时期红军所面临的艰难险阻,认识到我们如今的和平与安宁是革命战士们浴血奋战拼搏出来的。

  上述内容仅是节选了几个语句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和关键词在班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理解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朗读,借助重调、轻声等加深对语句的理解,读中促情,感受作者对长征独特的浪漫情怀以及红军战士共有的家国情怀。

  (四)借助插图,扩写练习中进一步体验革命精神

  教材中的插图对应课本中的第12段到第18段的内容,从插图中可以看见之字形的山路,连着天的火把,红军战士用力拉着马儿往上攀爬,以及战士们睡觉的山路是多么狭窄,体会“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并不是玩笑话。围绕插图,向学生抛出问题:从插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结合文本展开想象,写下自己的想法。学生既可以从火把连着天的景象中扩写,感受红军队伍的凝聚力,像焰火一样熊熊燃烧;也可以从人物的肢体动作和神态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攀爬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勇气与意志力。结合文本内容,在扩写中聚焦红军爬山的某一个细节,深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五)总结升华,从“我”到“我们”的变化中感受集体主义

  文章的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引导学生发现人称由“我”到“我们”的变化,思考背后的意义,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我”和“我们”的使用合理吗?为什么?“我”代表着个体,“我们”代表着集体,文章中“我们”的频率更高。结合作者的写作初衷,为了宣传红军、募捐物资,“我们”的使用是合乎情理的。向学生明确:作者陆定一在翻越老山界中感受到了夜宿半山的寒冷,也因为体力不济落在队伍后面很远,但是“我们”这个大队伍互相帮助与扶持,最终跨越了难翻的老山界。在分析人称的变化中感受并学习红军战士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到和同学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奠定学生科学的思想基础,逐步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思政在教学中融入效果的评价

  (一)课堂反馈

  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达成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感受、想象跨越老山界的“难”。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须认真设计教学环节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须结合学生的情况做到随机应变,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笔者认为应注重观察是否每一个学生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都能有对红军战士的感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立足文本,细节描写出深入探究”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二)作业反馈

  为加深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和对革命精神的感悟,选择董小鹏的《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此文与《老山界》一样,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真实事件。此文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在红军为实现新的战略而离开家乡的使命感,又有作者对人民大众都能过上快乐自由生活的美好祝愿。结合《老山界》中所学的写作手法,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对《离开老家的一天》进行缩写,并根据具体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其它文章的学习中,通过自由阅读,发展个性,在家国情怀的引领下体悟长征的不易,增强民族自豪感。

  红军战士在翻越老山界中所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的炬火,其根本的情感支撑是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身上的家国情怀。新时代下,学生应从革命战士、英雄模范中汲取营养与精神力量,砥砺前行。让家国情怀在自己身上绽放光芒,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这也是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语文教学设计应切实考虑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刘统整理注释.红军长征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03.

  [3]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05.

  参与编写:薛剑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