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课程思政下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7773
周迪 万素花

  内容摘要:“家国情怀”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素养的表达可以通过写作来实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相对缺乏,并且关于家国情怀的一些写作手法不会融入到写作内容中,进而造成家国情怀的感情表达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写作素养 家国情怀 提升策略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特别对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即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决定了我们要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而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中小学课程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在“中考”的压力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语文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不够重视。这就为我们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由《黄河颂》(光未然)、《老山界》(陆定一)、《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木兰诗(北朝民歌)五篇文章组成),将“家国情怀”主题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为保家卫国献出自己生命的可贵精神,引导学生要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文化素养的目的。

  一.课程思政对写作素养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在七年级这个时期,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基于对其精神境界、人生价值追求、社会理想和爱国主义的融合,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写作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因此,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提升学生写作文化素养中对于“家国情怀”情感的表达是本单元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的重点。

  (一)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写作课程对于优秀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对课程思政融入写作教学,目的是从写作中发掘学生对于“家国情怀”这种优秀文化的建设,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提高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写作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以爱国人物、爱国事迹为例,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自己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形成远大理想,从而进一步承担起民族国家复兴的重任。无论是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是木兰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都体现出人物对于国家、对于家庭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种“家国情怀”熏陶下,学生可以站在“家”和“国”的角度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般我们会把家国情怀的作文作为一种螺旋上升的、进阶式的教学过程来研究,作文教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建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逻辑结构,进而表达出自己爱国情怀。

  (一)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篇文章后,对于文本材料的选择、抒情方法、情感表达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在进行课文讲授时,教师有意识地将课文中表达家国情怀的方法教学生们怎样融入作文写作中。但在调查时却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家国情怀素材的积累

  学生家国情怀的素材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搜集整理,但是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课业`量远比小学要大,时间要紧,学生在进行写作材料收集时,对于一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收集整理的作文素材,往往因为没有时间进行整理,造成了学生在家国情怀方面的知识匮乏,导致学生的作文呈现不出强有力的逻辑情感。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语文知识教学往往呈现出多而杂的现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这些语文知识点,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比较反感,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整理自己的思路;在拿到作文题目时总是乱写一通,暴露出学生在写家国情怀作文的素材的缺乏。

  2.引用材料不规范,手法运用不准确,

  学生在写作时,对于目标材料分析不准确,喜欢引用一些常用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家国情怀的某种情感,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出现与文章中心不切合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对于材料的引用针对性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文章中材料的引用是否准确。

  在进行家乡事物的描写时,课文中已经分析过了某种写作手法,例如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将由远及近的事物联系起来,造成对于家乡某种事物表达情感不准确,进而体现不出家国情怀的表达。

  3.家国情怀写作内容空泛,无形体结构

  写作内容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学生作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七年级的作文类型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学生写作内容空泛,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种情况:

  (1)写作内容东拼西凑,无真情实感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对于想要表达的事物没有内容表达时,就会出現写作内容东拼西凑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简单的将所要叙述的事物进行概括,没有进行具体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呈现出内容东拼西凑,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写作,学生的写作内容也表现不出家国情感。

  (2)中心结构不准确,文章流水不成形

  在描写回忆家乡的一些真实的场景时,学生在文章中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没有准确的写出,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把家乡的事件进行了一个描述,从而学生的作文像是流水账一般,找不出学生主要表达的观点,从而造成文章不成形的现象。

  (二)究其成因如下:

  (1)学生的体验太少

  现代中学生有一种现象,他们不太喜欢去经历某些事情,喜欢直接从网站上收集相关事件的结果,直接将结果写到文章中,从而具体内容写不出来,情感写出一大堆,并且这些情感的表达不适合本单元家国情怀的表达,学生以后再具体的生活中也没有着重注意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家乡的怀念,一些学生只能是怀念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场景,并不是对于家乡的怀念,这种情况在写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2)没有形成感受生活的習惯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本单元的《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是从作者的生活中表达出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日本人破坏家乡的憎恨。而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没有形成特定的习惯,这也与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年龄特点有关。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形成高手生活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养成写“周记”的好习惯,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生活习惯进行记录,教师要把感受生活能力强的学生的周记进行分享,让学生形成分享生活的习惯。

  (3)阅读量太少

  阅读量太少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学生出现写作素材缺乏的现象,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让学生可以多读爱国方面的书籍。也可以以课程思政为背景举办“爱国读书月”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读书的意识。还可以家校联动发动家长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爱读书的习惯。

  造成学生阅读量太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缺乏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②在学习中,学生各科任务很重,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去读书。

  ③电子产品进入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不愿意阅读。

  三.“家国情怀”在写作素养中的提升策略

  (一)积累爱国素材,形成内容积淀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家国情怀更注重爱国是一种品德的修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因此对于“家国情怀”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单元所呈现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大量的爱国因素,既有古代保家卫国的典型,也有现代保卫做过的事例。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家国因素”,进而使学生写出优美爱国的文章,是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学生在本单元教学中学习过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上的事例从故事中将更多的保家卫国的人物的事例一一列举出来。在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而找出更多的历史人物。

  回顾本册书籍中关于保家卫国的人物,我并不是让学生直接把这些人物在课本中出现的事迹摘抄到他的作文中,而是从人物的其他方面挖掘其他的爱国的事件。从而深度地熟悉关于保家卫国的人物。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联系家乡中的爱国人物,我们可以到当地的抗战博物馆去找寻家乡爱国人物的一些英雄事迹,做好这些事迹的一些整理,从而在学生的作文中有内容可写。

  (二)准确引用材料,活用写作技巧

  本单元的文章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就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通过人或者是事件景物表现出一定的中心思想的文章,本单元的中心是“家国情怀”,因此需要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引用材料,将材料进行压缩与概括性的转述,灵活处理材料,确定立意角度,使其简明扼要地引出“家国情怀”的主题。

  传授给学生写作技巧是“家国情怀”写作指导的关键。在记叙文文体中有着一些鲜明的写作技巧,文章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例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还有场面描写等等,同时作者也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呼告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使得文章结构详略得当,文章内容生动饱满。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写作教学时要用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勤加积累与灵活练习相结合,保证文章的写作质量。例如在本单元中环境描写的写作手法,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师可以在教会学生环境描写的写作手法的前提下,将比喻等修辞手法融入进环境描写中,找出事物本质,烘托出环境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为了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题目中勤加练习,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这些技巧的掌握都能使学生在点点滴滴的成长中收获文章写作的进步,做到面对不同的题目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使文章的质量得到充足的保障。

  (三)掌握顺序与评价,立足情感明结构

  1.以顺序展开场面,写出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留个不停。”从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与写作之间具有密切关系[3]。正因如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爱国人士”的先锋事迹,学校可以利用周六、周天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去慰问抗战老兵,从他们的故事中体会一种爱国的情感。教师要考虑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切合实际科学定量,让学生可以利用周六周日在家里写一篇与家人一起经历的事情和做的一些活动,从这些活动和事情中体会家人为家里做出的贡献,从而培养他的责任感。在学校中,可以开展周记活动月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趣事与大家分享,让他们从中获得体会,从而使学生的家国情感有一个层级递进。

  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作者自己如果没有被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情境型的作文训练源于现实的生活气息,是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或者现实情境的合理延续,学生作这种训练,如同进入真真实生活,促使他们的观察与思考[4]。教师也可以进行话剧排演,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环境,并进行创设情境的作文训练。学生在此背景下,能设身处地地考率到作者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人物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从而让学生在“舍与得”中精准把握爱国情怀,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文以时间、空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为主,无论是哪种顺序都要使文章形成一定的画面感,这样学生才能把握准确的顺序进行描写,从而准确地把握情感。例如在《老山界》中,作者描写老山界的环境时,利用了一定的空间顺序,写出环境的一种恶劣的场面,让人读起来感觉到红军所处环境的艰苦,更能体会出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运用评价方式,完善框架结构

  评价方式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使学生形成文章结构,提升文章质量的重要且关键的手段。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形式将作文在组内进行测评,让学生帮助学生进行修改从而确定文章中心。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也可以有意识的进行模仿,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多次修改,从而使文章变得生动饱满。同时,一部分学生的阅读量能达到直接进行写作的程度,这类学生可以进行直接写作,最后由教师批改。

  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式体会一种爱家爱国的情感,从而在作文中形成一种情感的积淀,让学生在写这种家国情怀的文章时,有内容有框架。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关的策略,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积累,深入挖掘课程教材中的相关元素,让学生在民族自豪感中形成爱家爱国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家国情怀”写作中的素养,写出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爱国品德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周晓丹.“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J].作文,2021(08):44-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刘丽情.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30):29-30.

  [4]林桂金.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210-211.

  参与编写:薛剑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