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文章,不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部编版教材,它都作为“定篇”进入了必修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劝说语言、爱国情怀、辩才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因此一直以来也都是众多语文教师所关注到的教学方向,然其文本尚有更多与语文核心素养相关之处值得教师开发。本文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关键词:《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烛之武退秦师》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所选课文内容为先秦诸子学说和史传文学作品。这些文言文作品其文本自身有很多与核心素养可挖掘的方面,值得教师基于新课标展开教学研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受到广泛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增强自己技能,以核心素养为准开展教学研究。
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现状简述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叙事体例、人物描写等方面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由于这众所周知的共识,造成了《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的一些固化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去对于文本字词的疏通和讲解之外,都聚焦于烛之武劝退的语言、个人形象特点、整篇文章的叙事特色等方面。在具体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都关注到:文言文字词的语法知识及《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积累;烛之武的个人语言艺术等。如胡子扬教学的重点在于强调通过文言文的积累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和文字功底,强调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运用,他认为可以通过高一阶段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并在课堂上辅以词汇、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的训练[1]。
首先,在语言鉴赏方面,不少教师就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宋娟从对话本体的视角审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对话”,发现其“对话”中的叙事热情、政治理性,以及“对话”背后凝聚的“个人”力量。黄朝猛从语用视角进行了剖析,提出烛之武的聪明之处为:对修辞情境的精确掌握、对话题内容的恰当建构、对话语资源的巧妙挖掘[2]。李奎则选择了实词与虚词相结合运用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挖掘语言文字之外所展示出来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白圆圆的教学设计抓住学习古人“说辞”技巧展开教学[1]。
其次,在烛之武个人形象分析方面。伍欢在《是什么成就了烛之武——细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分析到烛之武在国难当头,放下个人的委屈与怨念,不顾危险前往觐见,令人感受到他的爱国之心。同时他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反应能力,运用科学策略,准确把握机会,将天时、地利、人和巧妙利用,最终以自身之力拯救危难[2]。
最后,针对故事的情节结构,教师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杨啸峰选择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的时机这个方向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结构。同样地,曹海英在《烛之武可以被早推荐吗?——关于佚之狐“言于郑伯”的早与晚》一文中,提出了推举烛之武时间点的疑惑:“佚之狐为何不在烛之武壮年时推荐他,而在郑国危难时才举荐他呢?[1]高思远则从“退”字着手,带领学生从“荐退——求退——说退——逼退”进行宏观把握文章情节结构[3]。
此外,笔者通过检索“《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发现在瑞文网和第一范文网[4]的18篇教案中,基本都关注文言字词、语法知识、烛之武个人形象和劝退话语等方面。例[4]: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略烛之武个人精湛的说服艺术。
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以一己之力,力劝秦君,保家卫国的爱国气概。
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文本价值
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检索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学设计只完成了本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其他的文言文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的文本价值,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它的价值,以便更好的实现教与学。
1.文字字形构成的特殊性
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字语言与今天用语的不同。部分教师在文言文字词梳理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对枯燥的文字很难产生兴趣,文言文学习止步不前。古代汉语有其构字的特殊性,教师可以从文字字形结构出发,重视文言文作品中特殊字词的处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4段,不足三百字,文章短小却精悍,其文字具有很大特色。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的“赐”字,由“贝”和“易”构成,“贝”从象形字的角度出发来看就是贝壳、珍珠等物品。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以贝壳为通货手段,贝壳、珍珠等都是财富物质的象征,大多与财物相关的字,都采用“贝”作偏旁,比如说“购”、“贮”、“贩”等都和财物有关;“易”就是交换,古代人们以物易物。这句话中的“赐”就是给予财物,就理解为秦伯对晋伯的的恩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最后晋伯对子犯的话语,明白为何晋伯也随秦伯退兵之后而退。[5]同样,文中的“贰于楚也”的“贰”字可以看做由“贝”“二”“戈”组成,“贝”指财物,“戈”指兵戈武器,“二”在古代有“二心”“二主”的含义,那综合起来就可以理解这句话指的是郑国在接受晋国恩惠的同时,又有二心依附奉承楚国。
2.视角关注非主要人物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学生也容易混乱理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往,教师在这课的讲授中对人物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将焦点对准了主人公烛之武进行的,分析他的能言善辩,热爱国家,临危受命等等。然而课文中还有其他人物,如知错能改,任用贤能的郑伯、重利轻友的秦伯、头脑清醒,判断理智的晋伯,他们三人还都有相同的身份,都是三个国家的君主。从臣子身份来看,我们除了感受到烛之武这样一个勇士、智士、辨士形象外;还能感受到佚之狐其人的敏锐洞察力和预见性,以及他的慧眼识英雄,知人善荐。[5]教师可以增加一个人物身份和行为对比分析的小环节,将人物形象特点分析的视角由主人公轉向非主要人物,带领同学分析揣摩这些非主要人物的特点,这样的细节对比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和人物,让学生思考君主、臣子的作为与国家兴亡衰败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阅读和思考。
3.秦晋“有无礼”的历史争论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提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10,11。前者是秦、晋两国为了国家利益对郑进行军事包围的“无礼”之举;后者是晋文公针对秦国退兵的现实而提出的“有礼”之言。《左传》重视“礼”,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是“不仁”“不知”“不武”的,因而被古人赞为“有礼”。[6]12随之而来就有一些问题:古人为何这样评价秦伯和晋文公呢?这背后蕴含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呢?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人的行为呢?等等。《左传》源于《春秋》,相传孔子编纂、修订《春秋》等史书,其中必然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秦晋“有无礼”的历史争论,必然与儒家“礼”文化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此环节的问题设置,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4.烛之武个人命运的悲剧层面
以往教师对烛之武在进行形象分析之时,大多局限于他的能言善辩、劝退秦师等方面。但是,从烛之武被重用之前的人生经历来看,其命运又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常见的一大悲剧——怀才不遇的文化主题[3]。在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烛之武作为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养马官的职位。从这部历史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烛之武被任用时已经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有才之人,年过七十才得到君主重用,是多么悲哀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对国家危难之时郑伯的行为和言行,他的知人善用又会产生新的疑惑点,又结合文章开头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的君主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郑伯其人的阴险和狡诈,那这样的君主会接受有才之人而不重用,却去养马,国家未来的前途必然堪忧,也给了教师教学的新角度,从侧面观察到烛之武个人命运的悲剧性。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周庆元老师在《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提出:“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吸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对于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领域,了解伟大祖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接受美感熏陶,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学素养。”[7]364周老师这段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观点,也正好契合了新课标中对语文核心素养在语言、文化、思维、审美四方面的阐述[8]4,5。《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应该围绕这四方面进行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1.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从文言文的基础——古代汉语做起。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储备,但为了高分数对文言文的学习则集中到刷题,做到了写的工作,却忽略了文言文自身蕴含的文字韵律感。文言文作品中的文字顿挫起伏,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对仗押韵之下将郑国被包围的困境呈现给读者。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从文言文的基础着手,进行字词训练,为学生讲清字词句含义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围绕文言文的诵读开展的教学,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练习,读写结合,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感受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2.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曾经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是通过思考问题并反思从而不断进步的,而在思考的过程中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的关键。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掘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要以问题为指引[9],打破传统的教学套路,仔细研讨文本,挖掘文本内涵。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去激励学生大胆质疑,相互探讨。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最后晋文公对不仁、不智、不武的言论,后世学者对其“有礼”的评价等,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意蕴;又比如郑伯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他的行为又如何?以及最后不妨让学生大胆预测郑国这个国家的命运又会走向何处?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学习提供全新角度,让学生针对问题,积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脑思考,促进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3.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历史悠久的经典之作,是后世文学作品的典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探究,带领他们走入文本,在分析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审美鉴赏素养。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古今名句,十四字勾画出一幅清丽脱俗的秋日黄昏山水图,将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完美融合。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言句子的时候,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性趣志向和强有力的文字功底,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欣赏和阅读之后,消化吸收将它们化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还可以进行美的创作。
与《烛之武退秦师》相类似的史传文学作品还有《唐雎不辱使命》《东周列国志》《曹刿论战》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开发这些同样类型的文言文作品中的意蕴价值,这些文本的主人公烛之武、冯唐、李广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同样怀才不遇,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教师可以进行群文拓展阅读,让学生将此类人物进行对比,挖掘人物、文本、生命之间的贯通[3],增强学生鉴赏能力。
4.立足文言作品本身,增强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高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肩负起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文言文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时隔千年,它们仍然传承了下来,典故、俗语、成语,乃至日常用语中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元素,如“一鼓作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依然被我們广泛使用。教师要充分发掘文言文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素材,通过阅读欣赏,引领学生增强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并将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神传承下去。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指出:“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10]6因此,针对《烛之武退秦师》这样的文言文作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以往那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不再简单的只给学生介绍郑国、秦国、晋国的国家历史背景知识、歸纳文本主题。每一篇文本都有其特殊性,其背后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取向,教师应从课标着手,立足于文本自身,从文本中挖掘文化,站在文本编撰者所代表的价值立场上,如《烛之武退秦师》则是儒家文化的立场上分析人物行为,分析说辩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短短的两百九十四字,却有其文本独特性,它的教学可以融合多元技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发展,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加强对文化理解和传承;而这四方面的学科素养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入选教材的文言文文本进行综合考量,读写并重,进行拓展群文阅读,结合高中学生发展和兴趣特点,积极探索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全面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修桓.品析优秀古文 贯彻核心素养——《烛之武退秦师》综述[J].科技资讯,2019,17(32).
[2]孔令元.《烛之武退秦师》研究现状与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4(12).
[3]汲安庆.篇性审美:寻找深度的关联——高思远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及名师观察[J].语文教学通讯,2018(31).
[4]《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EB/OL]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sany
uwenjiaoan/763534.html,2023-3-17.
[5]徐沛.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分析[J].文学教育,2021(07).
[6]温儒敏.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7]周庆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9]朱友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2021(04).
[10]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