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李白的诗词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李白喜爱自由,无拘无束,自信乐观,把握现实又不满足于现实,在困苦中寻求快乐。他的诗词也表现出和他一样的特点,豪放飘逸,自由自在,有让人如梦如醉的洒脱美;自信不羁的豪放美;情感跳脱的变化美;想象大胆的奇特美,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
关键词:李白诗词 语言风格 豪放飘逸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赞誉为“诗仙”,由于盛唐时期社会意识形态比较包容,李白的思想也多样新奇,他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由、蔑视权贵,同时又十分关注国家命运和现实生活,他的诗词将两种不同的思想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有许多新颖独特的浪漫主义手法,同时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流露出强烈的自然主义及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的诗词中能够看到李白狂傲不羁、自由奔放、浪漫洒脱的性格,还能感受到时代所赋予文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色。i他的诗词突破了传统诗词创作时对语言的约束,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古代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如梦如醉的洒脱美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是李白诗词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对于他来说,“酒”不仅是杯中消遣之物,更是抒发情感的载体。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展现出超越世俗社会的乐观精神、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悲壮的审美意识,而这些饮酒诗恰好将李白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通过对酒的寄托在诗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现。ii李白的诗歌中许多都是在酒后所作,语言也随着醉意变得豪放飘逸。
《月下独酌·其一》是李白独自饮酒时所作,此时的他虽然身在长安,但是在官场上却不得志,心中苦闷。他笔下的孤独最热闹,他的热闹也更显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直接表明李白自己一人独自畅饮,身边没有亲朋相伴,他举杯邀明月共饮,与影子相对就成了三人共饮,场景瞬间热闹了起来。诗人知道月亮并不能理解饮酒的快乐,影子也只能跟着自己走动。“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不愿辜负这春暖花开时的美好,只能和月亮畅饮,与影子为伴,突显出诗人的孤独,也彰显了诗人乐观的态度。诗人渐醉,兴致也越来越好,开始吟唱起诗歌,跳起舞来,月亮似乎听见了,久久不愿离去,影子也一起舞蹈。“醒时同交欢,醉后各自散。”醒的时候共享欢乐,醉后各自离开。“欢”“散”形成鲜明对比,热闹是诗人的想象,孤寂却是诗人真实的状态。“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其实十分清醒,他知道月亮和影子不懂感情,却愿意与他们结交,约定在天上相见。此诗是李白在孤单苦闷的时候苦中作乐,写的是孤单寂寞的心情,却不直接说自己孤寂,篇名为“月下独酌”,但却不显“独”,又无处不“独”。李白将月亮、影子拟人化,他时而清醒,时而沉醉;时而在想象的世界里自得其乐,时而感叹自己的孤寂之情,尽显洒脱之美。
二.自信不羁的豪放美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信乐观、豪放不羁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才华盖世,不同于传统文人的谦虚内敛,他从不吝啬夸奖自己。面对困境挫折,他也从不屈服,始终抱有及时行乐的乐观心态。他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诗词中展现出的乐观自信、狂放不羁是他独特的语言特色。
李白四处游历,有着满腔热血希望报效朝廷,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帝王赏识,他在《上李邕》中以大鹏自喻,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抒发了自己会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李白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只希望能够一举博得帝王赏识,平步青云。因此他屡次上书自荐求职。李白在襄阳时向荆州长史上书《与韩荆州书》,说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又有《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由此可见,李白才华斐然,他也自信狂放,即便是有求于人也不会谦虚,“不以长揖见拒”的态度更是自负,甚至要求别人“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与中国大部分文人的谦卑不同,他嚣张的态度根本不像是有求于人。这还不够,如果不愿意接纳他,他就“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颇有“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狂放与自信。李白的才华之高终究不可埋没,他在贺知章的力荐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便作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告别家人,将自己终于被帝王认可的喜悦、兴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诗人的兴奋推到顶点,此时的李白已经有些“飘飘然”了。但李白的性子太过于高傲不羁,在朝廷总是被人排挤,他看不惯朝堂中的阿谀奉承,更不愿卑躬屈膝地巴结他人,不久后便被唐玄宗赐金还乡。他虽感叹官场的不易,但也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
诗词是诗人情感的写照,李白的诗歌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直接、最真挚、最浓厚的情感,狂放不羁,深沉浑厚,令人感同身受,这是李白极度自信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赋予他的。
三.情感跳脱的变化美
或许是李白自由洒脱的性格使然,他的诗词也呈现出随性之态。他的语言自然、不受拘束,情感丰富,变化鲜明跳脱,或喜或悲,或伤感或积极,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都在一首诗歌内呈现,展现出豪放飘逸的独特风格。
在《将进酒》这篇乐府诗中,情感的变化尤为明显。开篇两组长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语言夸张且豪迈,感叹人生变化无常,时光易逝,一个“悲”字,更是让人以为感情基调是悲的。接下来话锋一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诗人得意吗?并不是,此诗是李白被官场排挤,唐玄宗赐金还乡后所作,他的政治梦想破碎,心中满是怀才不遇的悲愤。那何来“得意”?在我看来,是此时此刻诗人与友人宴饮的喜悦让他暂时忘记烦恼,此情此景下展现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分展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这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官场失意的自我宽慰,与前面的“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烹羊宰牛”“杯莫停”“歌一曲”的欢乐, “钟鼓馔玉”“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为贵,诗人的情绪高涨,语言也逐渐狂放,尽显豪迈之态。而诗歌落笔却是“与尔同销万古愁”,又回到“愁”,与开篇的“悲”呼应,诗人的心情也似这黄河之水,陡起陡落,跌宕起伏,语言更是气势磅礴,尽显诗人的豪放飘逸。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同样是感情变化极为跳脱,语言转化十分明显的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抒情诗。开篇以“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毫不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愁苦,终日烦忧,忧思或许来自不得志的苦闷,也可能来自与叔叔李云分别的伤感,虽然写悲伤之情,但却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悲的基调已铺垫好,李白接下里却没有写悲情。他看到了 “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壮美景色,愁苦一扫而光,酣饮高楼,畅快淋漓。李白心情大好,自信满满,他称赞叔叔的文章风格刚健,有建安风骨,又毫不谦虚的夸赞自己,自比谢朓,诗风清新俊逸。两人激昂情绪达到顶点,甚至想要揽住青天上的明月。此时此刻,读者的心情已随着诗人的情绪高昂到极点,而下一句,诗人却拉着读者直转而下,跌下青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思如流水,斩也斩不断,想要借酒消愁却愈加愁苦。诗人感叹人生不得意,不如散着头发,乘着一叶扁舟随波而去,充分彰显诗人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李白在表达自己情感时十分直接,高兴时是极致,欲上青天;烦恼时也是极致,难以排解。语言气势豪迈,却也能写出斩不断的愁,在面对生活的苦闷也能展现慷慨豪迈的情怀。他的语言转变、情感转换没有过渡,令人猝不及防,是李白独特的诗词风格。
四.大胆想象的奇特美
李白被世人称之为“诗仙”,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成就极高,更是因为此人洒脱飘逸,有仙人缥缈之感。李白是极具创造力的人物,他的诗词语言也是如此,他的大胆超乎常人,善用想象、夸张的修辞,也成就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蜀道难》是李白名篇,他初到长安拜见贺知章时,以示《蜀道难》,贺知章读后大惊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称李白为“谪仙”。这篇古乐府诗以七言为主,杂之以三言、四八言等,参差不齐、错落交接,语言舒展自如iii。另外此诗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从秦入蜀的道路艰险崎岖,难以通过。诗歌开门见山,直接说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加入“蚕丛”和“鱼凫”的传说,增添神奇色彩。太白山只有鸟能在空隙中飞过,用壮士开山的神话故事,说明地势的险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有山川之高直冲云霄,下有激流之险迂回曲折,又借擅于飞行的黄鹤和擅于攀援的猿猱也难以翻越此山,来反衬“蜀道之难”。“扪参历井仰胁息”更是将夸张发挥到极致,仰头便可触摸到星辰,突显山高,令人紧张。下一段写到了“悲鸟”“杜鹃”的哀鸣,渲染了恐怖悲怆的气氛,“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让人如临其境,似乎听到了激流撞击山石的巨响,感受到了蜀道的危险重重,闻之色变。文章最后一段,将意境拔高,从描写景象转到写人,影射当时社会潜藏危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一个人便可阻挡千军万马,因此在这驻守的人如果不值得信赖,便会化身豺狼虎豹,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好,但要路过如此险要的地方,还不如早早回家呢。李白描绘蜀道的景象时,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融入神话故事,静景动静自由切换,长短句错落,注入强烈的感情,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他面对自然景物,似乎不是简单的观赏,而像是将自身与景融为一体,他写的景,就像是他的性格一样,豪放不羁,气势磅礴。
《梦游天姥呤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诗,最能体现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凸显他的豪放飘逸。诗歌第一段写传说中的瀛洲,在烟波渺茫的地方,难以找到。而天姥山在云霞明灭之间若隐若现,如同仙境。李白笔下的天姥山气势盖过五岳,天台山都要拜倒在天姥山脚下,如此巍峨的山峦使人心驰神往,引起了诗人探索的欲望。接下来就是诗人的梦境,他飞渡过明镜般的湖面,降落在谢灵运曾经住过的地方,穿上谢灵运曾经穿过的木屐,登上青云梯。诗人在半山腰看到升起的太阳,听到天鸡报晓的鸣叫,道路蜿蜒盘旋,正迷恋着花朵倚着石头,不知不觉暮色降临。熊的怒哄,龙的长鸣,激流冲击岩石的巨响,雨声雷声,在这黑夜中振聋发聩,让人胆颤。忽然山门打开,日月光辉照耀着仙境的宫阙,以彩虹为衣,将风做马的神仙走出来,诗人被这一幕震惊,从梦中醒来,身边只有枕席,刚才的仙境如烟雾般消散。李白将梦中仙境描绘的绚丽多彩,如果说李白对于天姥山景色的描写是长期纵情山水的积淀,那么他对于仙境、神仙的描绘则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一段诗人感慨,世间乐事也不过如同这梦境一般虚无缥缈,古来万事也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诗人的乐趣也就只是骑着白鹿游览名山罢了。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于朝廷不正之风的蔑视,将几年来自己在宫廷中所受的委屈一吐为快。此时的李白被排挤离开京城,就像是从云端跌落,在京城的日子也如同梦中仙境一般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纵然心中有怀才不遇的失落,但李白是一个狂放自信的人,他有自己的骄傲,从不低头服输,即便是走也走得潇洒。李白是否真的梦见了仙境我们并不知道,我更偏向于这是诗人想象中的场景,虽然虚无缥缈,却寄托了诗人的深沉的情感。李白充分發挥想象,跨越时空与仙人对话,赋予了诗词浪漫奇幻、神奇瑰丽的意境。
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余光中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不愧是“谪仙人”,他的诗歌超凡脱俗,语言多变,无论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表现形式上、或是内容情感上,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在李白的诗歌语言背后,展现的是李白豪放不羁、自信乐观、洒脱自由的人物形象,他是古代诗人的鲜明代表,也是古典文化中的独特存在,他的诗词创作方式以及人生态度都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6-9.
[2]张敏,韩家玉.李白诗语言中的酒文化[J].北方文学,2019(03):73-74.
[3]杜菁锋.《将进酒》的独特魅力与其修辞文本建构[J].名作欣赏,2020(23):112-114.
[4]李蕾.李白诗词的语言之美[J].青年文学家,2020(14):54.
[5]王娟.浅谈古诗词的语言特色——以李白作品为例[J].散文百家(理论),2021(07):71-72+188.
[6]孙英超.在涵泳讽诵与品评探究中浸润——感悟豪放飘逸的李白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102.
[7]薛姗.试论李白的饮酒诗[J].青年文学家,2021(32):148-150.
[8]葛帆.飘逸豪放,洒脱自由——从《蜀道难》看诗仙李白的创作个性[J].高考,2018(28):195.
[9]程俊.试论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J].神州,2012,(02):1.
[10]钟伟松.狂放不羁酒中仙——浅析李白豪放诗风的个性释放[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12):61-62.
[11]李洁.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J].中学语文,2016,(03):138-139.
注 释
i王娟.浅谈古诗词的语言特色——以李白作品为例[J].散文百家(理论),2021(07):71-72+188.
ii张敏,韩家玉.李白诗语言中的酒文化[J].北方文学,2019(03):73-74.
iii程俊.试论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J].神州,2012,(02):1.
本文系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编号:HN22JDZDI0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