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学古诗词中的“白发”意象探微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9641
徐艳雪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通过对某一种意象或多种意象进行分析,即所谓“意象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人、词人在字里行间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在梳理中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过程中,“白发”意象出现的频率较多。本文以部编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据,详细归纳和总结出教材中共有11处关于“白发”意象的古诗词,探析了诗人、词人在“白发”意象背后的“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思乡念亲之愁”和“离别相思之苦”等复杂深刻的情感内涵。通过对此类意象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面对衰老与生命的即将消逝时的心理状态及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词 白发意象 情感内涵

  意象一词最早见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简单来说,意象是诗人、词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展现,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2]。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白发”意象在古诗词的表述除白发外,还有鬓微霜、霜鬓、华发、鬓先斑、白头等相关词语。在诗人、词人笔下,白发是象征生命衰老的独特意象,也是读者窥探作者丰富情感内涵的另一扇窗户。“白发”意象既是他们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寄托“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思乡念亲之愁”和“离别相思之苦”等情感内涵的审美意象。

  一.古诗词中的“白发”意象归纳

  据笔者归类总结,现在通行的部编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关于“白发”意象的古诗词共11处,其中部编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共有6处,部编版高中语文五册教材共有5处,现归纳如下:

  例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例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例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例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例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例6: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例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例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9: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例10: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例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二.“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

  白发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迈向衰老时的一种很明显的外在表现。“白发”含有容貌衰老、青春不在以及生命即将消逝等象征意义,所以白发的出现难免会给人带来一种人生易逝的焦虑与不安。因此,在人类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诗人、词人在面对自己的白发时,那种韶华易逝的感叹与功未成、名未就的悲痛常常就隐匿在其中,正如《九思》中有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蔓顇兮飘鬓白”[3]的感叹。当然,头发花白能让人忧愁、悲痛,忧愁与悲痛过甚也会催生白发,比如对与亲人、爱人间生离死别的过度忧伤与悲痛,作者也可以通过“白发”这一意象来传达出来。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白发”是作者忧愁与悲痛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一意象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诗人、词人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寄托了他们“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思乡念亲之愁”和“离别相思之苦”等情感内涵。

  (一)光阴易逝之感

  韶华一瞬,青山亦老,清秋落木时节最易激起历代诗人、词人的悲秋情结,感慨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同样,暗含青春不再、容颜衰老等象征意义的“白发”也不可避免地提醒着人们青春岁月易逝、暮年将至,因此“白发”意象也往往容易勾起了历代文人对光阴易逝的感叹与惆怅。

  一生洒脱,放荡不羁,自诩为“滴仙人”的李白,在面对白发早生时也十分地焦虑与不安,他在《将进酒》中用十分夸张的手法感叹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這样惊人的艺术想象,却成为李白对白发生长的恒久感受,它来自诗人对时间促迫的持久焦虑”[4],简单说来就是借用“白发”这一意象寄托自己对光阴易逝的惆怅之情。面对瞬息万变、永不停歇的世界,纵使青春不在,生命短暂,洒脱率性的李白毫无疑问地选择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洒脱地唱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人生态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诗人于光阴易逝、人生苦短之境中的狂放不羁。同样,在面对不请自来的白发时,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同潜赋》中也做出了与诗人李白相似的举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同样都是通过白发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同样都是做出喝酒这一举动,但是两人去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时光流逝,白发增生,暮年将至,诗人李白选择“顺从”,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词人辛弃疾则心有不甘,选择“反抗”,忍不住问天上青春永驻的嫦娥仙子,为何只有我们要经历衰老与死亡呢?一个“奈何”,传达出了辛弃疾在人间一往不返的时光中感受到巨大缺憾与失落[5],其中隐含着对光阴易逝、青春不在的无线惆怅与感叹。

  (二)功业未成之痛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文武双全、一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的文人,以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志的曹操为代表。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诗人、词人时常在其文学作品中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可惜时不待我,随着年岁渐长而建功立业之途漫漫,遥遥无期。这时候,诗人、词人会因“白发”感叹时光易逝,也会因白发日增流露出志业未成而身已衰老的悲痛与遗憾之情。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甫,一生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但无奈恰逢乱世,世事多艰,于是就有了“万里悲情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感慨。杜甫一生艰难,常常抱憾于事业无成而鬓已先衰,因此《登高》流露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与悲痛之情。对于“白发”早生,词人苏轼前后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对于“鬓微霜”丝毫不放在心上,一心只想着建功立业、上阵杀敌、一展宏图,真可谓意气风发。而在这七年后,苏轼又一次面对“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境时却再也没有了当时的洒脱。对苏轼来说,七年时间转瞬即逝,而现在的自己渐渐衰老而事业仍旧未成,不可谓没有遗憾、没有悲痛。文武双全、一心渴望收复失地的辛弃疾,无论是为官期间还是隐居期间,一直都未曾放弃过为国效忠的使命和理想。在其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就直率且直白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为君分忧且功成名就的豪情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是,词的最后一句却以“可怜白发生”结尾,就直接将前面的豪情壮志变成了难以触碰的泡沫,词人通过“白发”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功未成、名未就、失地尚未收复而身已先衰的无奈、遗憾和悲凉之情。与辛弃疾同时代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中通过“白发”这一意象抒发出了自己收复失地宿志难以实现的悲愤,一句“衰鬓已先斑”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抗击金人、收复失地有心而无力的痛苦与无奈。

  (三)思乡念亲之愁

  思乡是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一个主题。在外漂泊的游子在人生暮年、身处险境时,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会更加浓烈,因为家乡、亲友是游子永远割舍不断的一种羁绊。虽然游子离家在外漂泊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却是空间上的距离造成的。因此,“白发”意象通常寄托了诗人或词人的思乡念亲之愁。

  首先,“白发”意象寄寓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描述了词人久戍疆边,边患未除,肩上仍身负保家卫国的重任,归家之日遥遥无期,难免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是一杯浊酒也挡不住浓厚的思乡之愁。“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人彻夜难眠,头发变白,也是因此缘故。其次,“白发”意象寄寓了诗人的念亲之愁。生逢乱世,战争不断,生活艰难,“思乡念亲”注定会成为在外颠沛流离的杜甫于诗作中时常表达的情感主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正逢安史之乱,诗人在前往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叛贼捉住,无奈困居长安。此时,战火不断,人们收到彼此的家书十分困难,一封家书可谓价值连城,当值一万两黄金。诗人于“白发”中寄寓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的“白发”为愁所致,为思念亲人所致。“搔”可理解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二字可见其愁的程度、思念亲人的程度[6]。

  (四)离别相思之苦

  除上面说到的“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和“思乡念亲之愁”等情感外,“白发”意象还表达了夫妻、爱人之间的离别相思之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十分喜爱引用典故、运用比喻与象征等表現手法,托物寄意,借景言情。其诗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疑也体现了这种风格。李商隐在第三联写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早起床揽镜抚鬓,突然发现青丝染霜,随即不免心生惆怅。此句固有时光易逝的感慨,但是诗人更多的是借用“云鬓改”这一“白发”意象,揭示主人公饱受相思之苦,而“月光寒”更刻画出了一个彻夜难眠、以至于两鬓早衰、面容憔悴不堪的女主人翁的形象。因此,“白发”意象也就被赋予了爱人之间离别不能见的相思之苦。相对于有一日终会相见的、短暂的相思之苦,夫妻间那种生离死别、阴阳相隔的永久相思之痛则更令人动容与惋惜。正如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那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词人苏轼对忘妻始终情深意笃,纵使生死相隔,两鬓斑白,但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从未断绝。“鬓如霜”一词展现了词人苏轼对妻子思念的时间之久,揭示了作者的离别相思之苦,生离死别之悲。

  三.“白发”意象情感内涵教学之启示

  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相对来说较为丰富,那么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与把握“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呢?这时候,语文教师对古诗词中“白发”意象讲授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组织专题复习的学习方式。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熟悉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的内容,了解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打破初、高中的级别限制,做到融会贯通。因为部编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白发”意象有四种,这些情感内涵并不是同时出现或只出现在某位诗人(词人)的古诗词作品中。所以,根据这种编排特点,语文教师在依次教授完一种情感内涵后,可以将分散在部编版初中、高中各册语文教材中的“白发”意象的内涵进行整合,组织一次或多次关于“白发”意象的专题复习。这种专题复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白发”意象的每一种情感内涵,还可以清楚感受到诗人或词人面对白发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心态变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中“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进行系统分析及整体性建构,并予以加强巩固。

  其次,采取群文閱读的授课方式。基于部编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白发”意象情感内涵的多样性,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白发”意象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授课方式。虽然都是“白发”意象,但诗人、词人在“白发”意象中寄托的情感内涵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在古诗词作品存在差异性。通过群文阅读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将与“白发”意象有关的文本都统领于一个或多个议题之下,让学生清楚理解、感知同一意象背后不同的情感内涵。这种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教学也可以带给学生深刻的阅读感悟,加深他们对“白发”意象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加深学生对生命意识的理解。生命意识中的死亡意识与作为生命即将消逝的标志之一的“白发”意象,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对“白发意象”情感内涵的把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白发、正确看待死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同时,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而对于“白发”意象情感内涵的理解也是如此。无论是组织专题复习的学习方式还是采取群文阅读的授课方式,语文教师让学生总结归纳文本中“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时,还要引导学生将“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由学业艰苦,白发暗生,联想到光阴易逝,时不待我等,激励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图强。

  综上所述,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有“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思乡念亲之愁”和“离别相思之苦”等。对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白发”意象的古诗词进行归纳总结,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使用“白发”意象的诗人、词人多为唐宋文人,而“白发”意象中的情感内涵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唐宋时期文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此外,对“白发”意象的情感内涵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为语文教师进行意象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戚德良,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郭瑞蕾.李白诗歌白发意象与道教信仰[J].名作欣赏,2010,(35):32-34.

  [5]杨一泓.坚守的悲壮情怀与跌宕之姿——试析稼轩词中“白发”意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6):6-8.

  [6]吴晓红.“白发”意象的文化审美探微[J].池州学院学报,2019,33(01):82-85.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