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语文教材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9205
靳怡凡

  内容摘要:王崧舟老师作为小语届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探索教材诗意和细读教材文本的教材观。其中,探索诗意包括体会原本的诗意和揣摩潜在的诗意。细读文本包括直面文本、咬文嚼字、互文参照和与文本对话。学习和践行王老师的语文教材观,启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保持一种全然进入教材的敏感和警觉;聚焦教材,反复研读;最终达到细读自己的境界。

  关键词:王崧舟 教材观 探索诗意 细读文本

  王崧舟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也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在语文教学中,王崧舟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于语文教材,王崧舟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材观。关于教材观的含义,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这样解释:“教材观,就是对教材性质、教材价值以及教材处理基本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1]通过探索王崧舟老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我分析其语文教材观为探索教材诗意和细读教材文本。

  一.王崧舟探索诗意的教材观

  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一种倡导用诗化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诗意境界的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受到精神熏陶和生命滋養,创造出一个“美”的语文课堂。诗意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挖掘教材中的诗意,教材中的诗意可能是文本中蕴含的某种动人的情感、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这一切最终都来源于不平凡的语言文字。在处理教材时,不能把教材只看作是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机械死板的实施工具、功利化的教学用书。我们应该探索教材中的诗意,其中包括体会原本的诗意和揣摩潜在的诗意。

  第一,体会原本的诗意。王崧舟老师说:“诗意不是外加的,不是硬生生贴上去的标签,诗意一定源自文本内在的结构、内在的情怀。”[2]面对语文教材时,我们要带着一种充满欣赏、充满期待的心态去研读,而不是抱有一种我一定要从中获得什么的功利思想。有了这样平静的心态,你才能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去面对教材。从而建立起自己最原始的诗意体验,而不是教学参考书中别人强加给你的诗意。

  第二,揣摩潜在的诗意。面对教材,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学习表面上的皮毛,更要留心作品没有直接说明的潜在的诗意,也恰恰是这种潜在的诗意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就能发现他对潜在的东西也能看透。《一夜的工作》中描写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时,用室内陈设极其简单来形容。在这句话中,“极其简单”四个字一定是被我们所关注的。如果我们形容一般公务人员的办公室,可以用简单二字,加上极其就显得有点矫情。但是这是周总理的办公室却用极其简单来描述,而这段文字的精巧之处就在于“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后面形成的鲜明对比上。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当你充满期待的走进这所宫殿式的房子,你会非常惊讶。因为这里的内部陈设与华丽的外表并不匹配。当你看到这些你会是什么感觉?“极其简单”,不是十分,不是非常。而是“极其简单”,一种不可思议的简单。与极其简单的房屋陈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总理极其不简单的人格品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读,不能只关注到极其简单的表面,更要发现与之对比的周总理的本身,这种落差就是我们要探寻的文章潜在的诗意。

  二.王崧舟细读文本的教材观

  为了能更好的探索教材中的诗意,王崧舟老师提出了细读文本的教材观。细读教材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基础的能力,而细读文本是细读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要探究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材观,就需要研究他倡导的文本细读法。教育家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在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3]1在此情况下,王崧舟老师倡导并践行的细读文本的方法是直面文本、咬文嚼字、互文参照以及与文本对话。

  第一,直面文本。直面文本指的是绕过参考书、绕过他人的见解,在第一时间与文本直接会面的一种细读文本的方法。直面文本是细读文本的基础,王崧舟认为教师要“用教材教”首先就需要直面文本。现在很多人在语文教学中都陷入了一种误区,就是面对一篇课文不先去看文章本身,而是先看参考书。看参考书上是怎样分析教材的,从参考书上获取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练习题等。这样就会被参考书上的内容先入为主,从而影响自己对文章最初的理解。虽然教学参考书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但是却远不如教材给人的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感受。直面文本,就要求教师面对一篇课文先自己去读、去分析。要跳过参考书等各种别人总结出来的材料。不要被别的见解所蒙蔽、所左右,要与文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看法,而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就像王崧舟老师说的“直面文本,是一种‘素面朝天的细读,一种最本色、最本真、最本位的细读。”[2]“素面朝天”就意味着让教师带着最初的体会,在文本细读中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思想、读出感悟、读出创新。

  第二,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曾说:“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4]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也应该有如此咬文嚼字的精神。语文教材中的每篇作品都是作者字斟句酌而出的精品,面对如此的精品,教师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注重对文字的细细斟酌,这样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深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待教材文本的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将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传承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咀嚼、斟酌文字的好习惯。这样会给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研读教材带来很大的帮助。以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为例,从中可体现他对诗中字词分析之严谨。他在讲解“江枫渔火对愁眠”时,将“对”字单独板书出来。并且列举了“对”的四种意思,即对待、对付;面向,朝着;对面的,敌对的;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接着他依次询问学生选择哪种意思,理由是什么。最后,王崧舟老师引导着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即这里的“对”是使两种东西配合接触的意思。字字咀嚼,句句斟酌,方能使学生理解的更透彻。

  第三,互文参照。“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互文参照是研读教材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教材中的文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往往会有某种密切的联系。在研读教材时,将有联系的文章放在一块研究,能够挖掘出更深的含义,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可以进行参照的互文一般来说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以作者为基点,选择课内外相关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从而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文章的主旨等都可以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或者也可以选择主题相似、题材相似或是要素相似的文章进行参照学习。同时,以互文参照的方式来研读教材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在基于互文参照的方式来研读教材时,肯定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以此来为学生展示更加多样的资料,使其展开深入的探讨。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同时与多位作者进行“对话”。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互文参照还可以辅助学生建构知识。通过探索教材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将有联系的文本构建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互联的网络。这样学生可以在互文参照学习中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改善学生常有的阅读浅显、片面等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能够马上想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篇。

  以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为例,从中以互文参照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诗心。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联系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题为《菩萨蛮》中的两句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词人这一自问正是学生想要表达却无法表达出的话。王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用理性的思考来回答词人,而是用一句“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再次把学生引入对“故园”的追思中。通过让学生扮演词人的妻子、父亲、孩子等角色,和词人进行一场生动的对话。把自己带入到词的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困境,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把纳兰性德所写的另一首词拿来参照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长相思》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四,文本对话。王崧舟老师在处理教材时,主张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讲解课文时,首先要尊重学生心中的“前结构”,即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课文中的人、事、物原有的看法。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的心中就存在对《三国演义》的“前结构”,就有对诸葛亮足智多谋这一形象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对课文独一无二的见解表达出来。在《草船借箭》一课中就具体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心中的诸葛亮。语言文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借助我们的想象,才能转化成为生动的画面。把课文中没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转变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让诸葛亮这个形象跃然纸上。让诸葛亮走出教材,走进心中,走向眼前。最后,王崧舟老师认为与文本对话,就要求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课文中,置身故事里,成为故事的一角与人物展开对话。就好比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中,与诸葛亮展开一场对话。如此方可使学生从人书两隔走向人书合一,这样才能真正的学懂《草船借箭》,真正的读懂诸葛亮。

  三.王崧舟的语文教材观对教师的启示

  王崧舟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文教材观,可以给予广大语文教师理论和实践上的启发。启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保持一种全然进入教材的敏感和警觉;聚焦教材,反复研读;最终达到细读自己的境界。让他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择善而从,不断进步。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富有个性的教材观,为语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1.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

  教师要细读教材,首先就得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前提就是自己得有知识。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必须先有一桶水。同样的道理,教师要交给学生教材上的内容,自己就必须提前对教材了如指掌。面对教材时,教师必须要克服自身的精神惰性,耐心的去细读教材。可能你认为细读教材的过程很乏味、很痛苦,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走进教材。当你真正的走进教材,你会感觉原来的痛苦变成了一种享受,细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幸福和痛苦相互交织的过程。初读教材,你像是步入了一片迷雾森林,只能看见朦胧的几棵树,但是你可以听见远处的鸟鸣,你知道前方深不可测。这时,人所共有的精神惰性会驱使你放弃继续向前走,放弃深掘教材,那么你的细读教材之旅可能会就此结束。教师要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细读教材,做到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你要有一種从容不迫的心态,认真读、慢慢品,这样才能读出教材文本的味道来。这个过程就像徐志摩在诗中所描绘的:“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深处漫溯。”[5]100-101

  2.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

  在研读教材之前,不要先看别人对此教材的解读,不要让参考书等先入为主,扰乱自己的思绪。如果只会照搬别人的想法,那么你自己永远也读不透教材。正如王崧舟老师说的:“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弊、去教材分析之弊、去他人言述之弊,让自己的精神胸怀再敞开。”[6]要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带着对教材内容的敏感和警觉进入教材。只有当自己不被外界所扰乱时,你所获取的才是你在研读时最切身、最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可能不深入,可也许正是这种不深入的理解会给你研读教材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也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吧。

  3.聚焦教材,反复研读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当你将教材烂熟于心时,你才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师在反复研读教材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情感感悟,选择有价值的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加入一些课堂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借自己先前对教材反复的钻研,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掌握教材。

  4.细读自己

  细读教材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细读自己。从你对教材的见解中,折射出来的是你的知识含量、思维深度,甚至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你自己的知识量越大,你对文本的解读就越深;你的见识越大,你看问题的角度也就越广。所以,细读教材是以细读自己为开端,细读教材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和升华自己的过程。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文本无语自徜徉,细读有心费思量。一粒语词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7]

  王崧舟老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对语文教材的探索中。他这样讲道:“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8]他提出并践行的“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为我国广大语文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对待教材我们应该像王老师一样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怀抱语文教育梦想。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教材观,努力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新课改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11 -12.

  [2]王崧舟.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J].语文教学通讯,2009(Z3):9-14.

  [3]孙绍振.名作细读 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5]徐志摩.徐志摩诗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

  [6]王崧舟.走向“多元”和“兼容”的文本细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Z1):4-6.

  [7]王崧舟.《小珊迪》文本细读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11(03):34-37.

  [8]王崧舟.王崧舟与诗意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