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韩军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新語文教育”以及由此凸显出来自由个性的“人文精神”对改进当代语文教育进程有着诸多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对韩军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其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做出分析,并总结了韩军的人文精神对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启示,以推动当代语文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韩军 人文精神 个性自由
韩军是我国语文名师,在全国范围内上了将近上百次公开课、讲学及学术会议等,在语文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993年“人文精神大讨论”席卷整个中国知识界,中国知识分子正处于迷茫困惑的讨论与审视阶段,也正是同年韩军在语文教育界首次提出了“人文精神”,并多次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他强调“人文”,尊重“科学”,更强调的是精神,其中包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1],他提出并构建的“新语文教育”的理论体系在中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直以来,韩军在探索并践行“新语文教育”理念的道路上并不很顺利,似乎经常被置于语文教育话题中心的漩涡中,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独树一帜的姿态,在对现代语文教育弊病根源的透彻认识基础上,做了为“久旱”的中国语文教育引入“思想的甘霖”的那个人,用自由个性化的教育实践诠释着“新语文教育”的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
一.韩军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
韩军在1993年发表的《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考》指出: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2]。文章阐发了他对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概念的总体理解和充分重视,引发了教育界学者们的讨论。2000年韩军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他的教育观点,将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称之为“新语文教育”,其核心就是强调“人文精神”,即“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本”,是在对“五四新文化”的反思中将“科学”落实为语文教学需“求真”、将“民主”落实到语文教学要追求“个性”、“自由”[3],要让师生都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自由个性的人,笔者将其人文精神概括为以下几点:
1.培养个性精神与塑造人文素养
“新语文教育”强调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韩军认为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与文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语言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文学教育中浓缩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理念,更能从整体出发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教材中反映的思想和价值。当然,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关注那些崇高神圣的真理,语文教学需得体现出学生在精神上的自由、平实与和谐的多元化思想,尊重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培养自由和谐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语文教师自身也需具备基本的人文信仰和人文情感,故语文教学要重视师生共同的人文精神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2.重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念
韩军非常崇尚中华民族多年来传承积淀的优秀文化,因此他非常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普及拓展优秀文化,他认为我国拥有漫长的辉煌发展史,其进程中产生的名胜古迹、道德规范、先进思想等浩如烟海,还有历史流传的经典名作,为我们传达出了当朝历代的社会风貌和民俗文化,从而衍生出的传统美德与卓越思想都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另外,诗词歌赋等更是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的关键,其中具备的人文观念与我国当今提倡的“和谐社会”等诸多人文理念息息相关,也能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优秀文化中人文观念的提取与传递,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进一步创造更加先进的优秀文化,培养人文理念。
3.运用“举三反一”深化人文价值
“举三反一”,即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和沉淀,强调学生对文言词汇、语言文字等基础内容进行大量背诵积累,有坚实丰厚的语文功底才能支撑起学生对人文价值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韩军认为教师不能只围绕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这很容易将语文教学带入教教材的误区中从而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发挥,他在语文教学中常打破模式化思维,用新颖的见解为学生开路。他视野开阔,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功底,涉猎了文史哲教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同时也主张学生要阅读大量经典篇目,追求阅读的广度而非深度。让学生在广泛大量阅读中整体感悟人文思想,对积极正确的人文价值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进而对语言进行细致揣摩,掌握的多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己的人文价值理念和人文思想。
4.从吟诵中传递人文情怀
吟诵能传递出丰富的人文情怀,其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在吟诵过程中文字与声线的完美结合能将人从现实带入幽静恬淡的人文精神世界中去,吟诵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营造的氛围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感受到人文情怀。韩军有长期的吟诵训练和很强的朗诵功底,他常在课堂中用极具感情色彩的吟诵将学生引入文章,从而也带动学生对诵读持有极高热情。“新语文教育”提出学生要通过多吟诵来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并着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人文情怀的体验,学生要在吟诵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韩军认为文字是有温度和有生命力的,要感受文字的生命力、传递人性化情感,就需要多诵读。学生在诵读课文时,要放声朗读,并试图揣摩作者思想,在朗诵时需得在心里理清层次,想象并描绘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从反复诵读中传递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
二.韩军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韩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探索着新的教学方法来践行他的人文精神,在很多语文教学的经典课例上都所体现。他在语文教学中剖析出的生命价值、家国情怀以及人物内心解读等新颖的个性化分析都是他对人文精神的多方位诠释,他将人文理念真正贯穿进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彰显其自由个性化的人文精神。
1.深入生命价值的个性化分析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韩军在课前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得出了独特的个性化见解。他从识释字词开始,带入了朱自清的其他文学作品《匆匆》《毁灭》《荷塘月色》等部分片段帮助学生对比分析,并理解《背影》的标题“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了多次互动讨论并阐明了对生命主题的体悟见解。整体来看,韩军由文中写到的朱家四口人组成“生命的链条”,阐释了四代人中的父子关系,由此带领学生“感悟生死”,并通过总结作者在文中的“四次流泪”,分析他在本文中的心情与复杂情感。在本次教学中他既教会学生作为男性为人父的担当和为人子的责任,将他们带入朱自清与父亲的温存瞬间中感受父子亲情的伟大,同时也由文中的“亲人将逝”告诫学生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虽然本次教学解读在语文学术界内还存有一定争议,但是韩军深入生命价值的个性化解读却是我们值得反思借鉴的。就如韩军自己所言,“我现在就是通过《背影》告诉老师们,我们可以精神自由地去讲课。我们离朱自清更近了,我们触摸到了朱先生的内在精神自由,他的灵魂,而且又不怕应试”[4]。
2.对家国英雄的民族情感体验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在学生朗诵全文后及时提出缺乏朗读气势的意见,为学生纠正且示范朗诵,韩军的课文朗诵情感非常饱满,极富感染力。在讲解首句时与诗仙李白的名句进行对比教学,并以吟唱的方式诵出“滚滚长江东逝水”进而引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从此处提出周瑜曹操赤壁之战、周瑜小乔的儿女情长等历史史实来塑造周瑜刚柔并济、文武双全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们深入人心的体会家国情感。解释“风流人物”时又带入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列举了周瑜、毛泽东等人物的英雄气概,讲述了那些在危急关头寻求救国之道的英雄们的艰辛与不易,深化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韩军将学术界争论的不同观点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思考后对几个争议点进行激烈争论,最后他在课堂中及时点评并做出总结。我始终认为学术界不能仅有一种声音,本就应该让大家各执己见、激烈争锋,提出开放自由与个性化的见解才能时刻保持学术界的新鲜活力,语文教学中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个性化思维。
3.时代悲剧下的人物内心解读
在讲解鲁迅的《药》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韩军另辟蹊径,提出关键性问题后让学生们自行学习讨论,教师作为普通听众也参与其中。师生在课堂上就“鲁迅写华老栓的高兴为什么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康大叔是不是刽子手”、“华大妈的心理特征与普通民众的内心挣扎”以及对《药》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热情互动和激烈讨论后,总结出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背景下以华老栓为代表的普通百姓的麻木迂腐和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先驱者国疾难治的双重时代悲剧。以及鲁迅《故乡》中,他由对文中十一次“望”和五次“隔”的解读,从而剖析出在萧条破败的时代背景下,作者鲁迅寄托在宏儿和水生身上殷切的期盼,同时也让学生在逐步深入学习中感受鲁迅“盼望、失望、期望”的情感变化。通过韩军的逐步引导,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化思维,自由表达和讨论看法,也对旧时代的腐败社会与黑暗政治背景有了初步认识,从而解读时代悲剧下的人物内心与情感。
三.韩军的人文精神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韩军极富人文精神的个性化授课方式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思路,当代语文教学也需要着力挖掘语文本身的人文底蕴,力求通过语文教育来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与健康上进的人格品质。韩军的人文精神对当代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笔者概括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朗诵能力,感悟人物内心情感
朗诵是我国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与共情能力,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互动,实现内心的情感交流以更好的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和体会人文价精神。从韩军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学生朗诵背诵能力的重视,在教学中他将朗诵分三个阶段分别贯穿于课前、课中和和课后。简单的朗诵当然不难,难的是在朗诵过程中注重朗诵技巧,要读出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与思想,读出学生对内容的个性化见解。韩军从小就对朗诵多有研究,在多次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朗诵,他也经常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诵,他充满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的朗诵水平影响着学生对朗诵也同样持有着极大的热情。因此,当代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高理解和写作能力,在朗诵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达到与人物对话、感悟内心情感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审美。
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人文精神是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对人们思想自由与精神价值的尊重。当今由于严峻的时代背景和竞争压力,语文教育界“应试教育”蔚然成风,“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整日摸索提高分数的技巧,学生更是成为了得分机器,学习语文变得枯燥无味。而韩军则始终将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积极对话和互动,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甚至多次采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多次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发表个人意见,他则在关键时刻为学生启发诱导和答疑解惑。韩军呼吁人文精神教育应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起作用,教师要在平时教学的一言一行中渗透人文精神,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感,真正学习语文[5]。当代语文教师需要具备高远的语文教育价值理念,师生共同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3.弘扬爱国精神,培养民族气节
中国的人文精神大多出自于中国文化,韩军就非常重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优秀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天文地理、乐器建筑、诗词歌赋、书法字画等优秀的代表性文化形式,都是体现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以及中国艰苦发展史上众多民族英雄身上凸现出来的忠于祖国、甘于奉献、不畏生死、自我牺牲等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当代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必须具备并传承下去的道德标准和优秀品质,是当代语文教学弘扬民族文化要承担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必须要具备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才能立于天地间,才能真正发扬壮大我们的国家。当代语文教育要着力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这也是语文教学将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的重要体现。
4.激发多样化思维,尊重个性化价值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多样化思维与个性化见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统一的结果只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思维,有些教师总是将课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韩军的课堂则不然,他总是列举出多方面观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后自由讨论争辩,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将语文课堂变的热火朝天、激情澎湃。他的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施展空间和平台,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见解,韩军则对不同意见都表现出充分的欣赏和肯定,激烈的讨论之后为学生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答案。当代语文教育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天高任鸟飞”,语文教育该是助推学生往前“飞”的垫脚石,而不是用统一标准将他们禁锢起来的一口“井”,我想这也正是韩军在“新语文教育”中提倡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韩军对文本独特的见解和个性化解读以及其对人文精神的完美诠释在当今模式化教学中脱颖而出,他提出的“新语文教育”和提倡的人文精神使当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教师群体受益良多。一直以来,虽确有大批教育家和一线教师在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求突破口和捷径,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以及激烈的社會竞争压力等多方面影响,语文教育处于艰难的瓶颈期,其进步之处并不明显。我们还需寻求需要更加巧妙的教学手段与更加有效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及深入挖掘并辩证学习韩军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和教学技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姚越.论韩军新语文教育的“人文”之本[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0):133-135.
[2]蒙石荣,张磊.韩军:一个特级教师的"背影"[J].今日教育,2016(3):36-40.
[3]朱春玲.带着思想前行——特级教师韩军访谈[J].语文建设,2010(10):12-21.
[4]邹花香.背影情深 万变不离生本-语文名师于漪、黄厚江、韩军、潘庆玉《背影》教学课例的比较分析[J].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8(11).
[5]吴宇玲.韩军“新语文教育”观对当代语文教师成长的启示[J].文学教育(下),2020(08):86-87.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