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初中古诗词教学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围绕一个议题展开,能够将古诗词有机串联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趣味,增强学习信心。古诗词议题的开发可以从作者角度,知人论世;从主题角度,求同存异;从意象角度,尽象立意;从语言角度,推敲琢磨;从韵律角度,口诵心惟。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 议题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围绕一个议题,阅读由议题关系串联起的多篇诗词,并通过比较整合等方式习得古诗词阅读的方法,从而达到迁移的能力。于泽元教授表示“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一组选文章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1]议题可以称之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和统帅,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围绕议题选取一系列文本,学生围绕议题有目的开展群文阅读,在此过程中对议题进一步理解,并通过思考探讨构建学习古诗词的相关知识体系。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主要可以从作者、主题、意象、表达和韵律等角度设置。
一.知人论世——体会作者情感变迁
古詩词的创作时代距离现代相去甚远,不理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往往难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只能一味揣度,妄加评论。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诗人不外乎李白、杜甫、辛弃疾等大家,与其每次单篇教学简介诗人背景、生平等常识,不如聚焦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用诗词串联起诗人的生平经历,用群文阅读一同走过诗人的心灵历程,体会诗人的爱恨情愁与情感变迁,与诗人来一场跨越古今的内心交流,从而对诗词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辛弃疾的诗词主要集中在九年级,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九上课外诵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下课内阅读)、《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下课外诵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课外诵读)。这些词作不仅是辛弃疾豪放风格的代表之作,更是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情感,可谓豪中有情。辛弃疾不论是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传达的报国无路,甚至削职闲居,“一腔忠愤,无处发泄”的哀愁;还是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高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壮志,最终却无奈报国无门,唯有空叹“可怜白发生”的壮志未酬;又或是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化用杜甫的“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委婉表达对南宋朝廷居安苟合的愤懑不满;抑或是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英雄人物——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表达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的壮志雄心,这些隐藏在豪放之下的种种复杂交织的情感都是他爱国之情的延伸表达。而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感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南宋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情状,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密切相关。与其每次在单篇教学辛弃疾的诗词过程中都介绍一次辛弃疾的相关的经历和创作背景,不如整合辛弃疾的诗词,以便学生完整建构关于词人辛弃疾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迁移运用到未来关于辛弃疾作品的学习。
因此可以将这四篇词作设置议题为“英雄词客——辛弃疾的爱国之情”的群文阅读教学,并在教学前让学生分为三个组完成以下学习预习单:1.关于南宋的历史;2.南宋及周边国家的地图(可以打印或简画);3.辛弃疾的生平简历(了解大致脉络即可,不必一一细化),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词的豪放风格,并建立对辛弃疾满腔爱国之情如何化作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词作的认知结构。
二.求同存异——感悟主题同中有异
这里提及的主题是指古诗词的题材,在古诗词教学时常常会将古诗词分为不同的题材类别,常见的便是山水田园类、边塞征战类、送别赠友类、咏史怀古类、咏物抒怀类、思乡怀人诗等,此外还有题画题文诗、佛禅哲理诗、隐逸闲居诗、吊唁伤悼诗、爱情婚姻诗等,但因其相对较少,且彼此有所交叉,归结为生活杂感类。 在群文阅读教学前,需要根据主题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诗词,即使有些诗词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但只要符合议题,能够使学生对这一类题材的诗词有独特的认识,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皆可以选用。如《天净沙·秋思》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又是一首羁旅行役诗,教师可以按照议题的设置选择将其归为不同的主题进行群文教学。
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感情懵懂之际,古诗词中的儿女情长、爱情婚姻正适合用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以往教师可能避讳这个话题,但殊不知此话题不仅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也是他们所必须经历的,只有在此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情观,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理念,才能发挥语文教学潜移默化的教育性功能。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部分关于儿女情长类的古诗词,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子衿》、李商隐的《无题》、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这些作品文质兼美且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意义。比如《关雎》通过描绘“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仰慕,表现了古人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神往和不懈追求。《无题》中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传达出的生死不渝、忠贞不二的人间挚情。因此可以将这五篇诗词组合构成议题为“古人笔下的情与爱”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探究每一首诗词中所蕴含的真挚爱情,并允许学生结合当今时代背景畅所欲言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教师仅需要注意正向引导即可,以此使得学生对爱情婚姻类古诗词具有多元和深刻的认识,并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尽象立意——领略意象繁复精深
《周易》道“圣人立象以尽意”,古诗词常用不同的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从而达到意境自然、别具韵味的效果。比如“柳”的意象,“柳”字音近“留”字,唐代送别离人习惯折柳相赠,古诗词中常描写相关景物委婉细致而又含蓄深刻地表达强烈矛盾的挽留与送别之情。古诗词中意象繁复精深,自然流动在不同的诗词之中,寄兴深微而又融洽无间,而一些常见的意象已经被赋予了既定的含义,理解品味意象可以说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一步。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时,议题可以设置为某一具体意象,选取不同包含这个意象的诗词文本来探讨意象的含义,也可以比较分析同一意象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中曾多次出现“月”的意象,包括七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篇目: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外诵读篇目: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七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篇目:王维的《竹里馆》、陆游的《游山西村》,课外诵读: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篇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下册课外诵读篇目: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九年级上册课内篇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外诵读篇目: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隐的《无题》。九年级下册课外诵读篇目: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月”有形可观,诗人便借此将自己的无形之感化而有形,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忧愁好友的心思寄托予明月,愿其随风逐月传达给友人。其二,“月”无处不在,诗人借此引人入境、产生共鸣,正如《水调歌头》中苏轼道出此中真意“千里共婵娟”。其三,“月”形态多样,诗人可以借不同形态的月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比如一轮圆月可以表达团聚美好之意,一弯缺月可以暗含遗憾惋惜之情。再比如王维在《竹里馆》用月的皎洁即象征着人性的宁静高洁,也营造了幽静风雅的境界。
基于此,可以以“何月不照人——诗人眼中的月”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但诗篇过多,教师可以从互文性或互异性(互文性即“月”表达同一意象,互异性即“月”表达不同意象)两个不同的角度选择诗词作品。而同中有异更能引起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可以预设三类“月”的意象:1.思乡怀人,可选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高洁品质,可选择王维的《竹里馆》;3.言志抒怀,可选择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教学可以选取上述所举例的四首诗词组成“何月不照人——诗人眼中的月”学习任务单循序渐进地展开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课前准备。任务单中设置了解“创作背景”的预习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前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为课堂教学提供先前经验。其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则主要通过学生寻找、赏析含“月”的诗句,阐明“月”的意象,并在教师引导下概况分类完成学习任务单。最后,运用迁移。学生阅读教师准备的其他有关“月”的诗词,运用意象赏析诗词。
这里需特别注意,“月”的意象有多种,学生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可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或举例其他诗词中“月”的不同意象,教师理当以尊重赞赏为主,量体裁衣。
四.推敲琢磨——品鉴语言表达张力
不论是古诗词还是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诗词短小精悍的形式适合于表现“生活中精彩的场景,强烈的感受,灵魂底层的悸动,自我矛盾的高潮”[2]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以人文性的主题作为议题,也可以用工具性的方法作为议题,比如通过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其中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一首看似简单的古诗词往往包含多种表达技巧,如果学生单篇的学习多种表达技巧,可能会造成一知半解、难以学习迁移的负面情况。而采用群文阅读教学,将某一语言特色或表达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让学生从多篇诗词中概况出表达的特点,并建构完整的方法体系,能够举一反三并在将来的古诗词鉴赏中合理运用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古人追求表达的含蓄委婉,在诗词中不乏运用大量的典故,而学生若是缺乏对典故的了解,则会对诗词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困难。部编版教材中九年级上册选录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闻笛赋”引用了西晋时期向秀为缅怀朋友嵇康、吕安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则借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引用了晋人王质因旁观童子对弈而忽略时间,直到百年后棋局结束、斧柄朽烂才回到家乡的故事,表达诗人自己被贬二十三载后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感。由此可见了解古诗词中的典故是读懂诗词的关键一步,不妨专设一个“古诗词中的典故”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可围绕用典这一手法,选择部编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所选的诗词应当是学生有所了解的,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古诗词中的典故”学习任务单所设置的寻找用典的诗词句,简述典故内容,揭示用典目的的学习任务。而课后则可以布置学生分组搜集古诗词中的典故,并运用课堂所学的归纳用典方法完成任务单的作业。
最后不论是学生自行总结,还是教师小结,都需得出古诗词的典故不是诗人随便写入诗词中的,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志向有关。诗人运用典故言简意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同时,又赋予诗词丰富深刻的内涵哲理。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善用典故的手法来丰实内容、隽永语言。
五.口诵心惟——明了韵律和谐共生
诗乐同源,早期的诗词是合乐的、有韵律的,即使后来的诗词不再合乐,但其韵律性却丝毫不改。虽然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古音系统,但仍可用延续至今的现代语音中相同韵脚去体会。当然除了韵脚,平仄相间亦是形成抑扬顿挫效果的重要因素。还有音步的变化、洪音细音的相间等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单研究探讨。以韵律为议题,应该明确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语言学家或文学家,不必讲授古诗词韵律的演变、平仄变格以及平水韵等诗词专业知识,教学仅需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韵律常识,能够自主朗读诗词,读中感悟,方便背诵积累即可。
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八年级上册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不少学生认为背诵有难度。其实不然,只要掌握渔家傲这个词牌的相关韵律知识,像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五仄韵(这里不讲变体),便能轻易积累这类词作。将其与九年级下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以及课外晏殊的《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组合成议题为“朗朗上口的韵脚”的群文阅读体系,穿插在原本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鉴赏过程之中,或作为课外拓展进行韵脚的补充教学,不必多费其他功夫,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事先打印出这三首诗发放给学生,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但切忌直接告诉学生韵脚,应当让学生在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下自行发现这些诗词读来朗朗上口的原因在于每句的韵脚。
学生在诵读中不难发现,第一首每句最后一个字,如“雾”、“舞”、“所”等的韵脚皆为“u”,第二首每句最后一个字,如“异”、“意”、“起”等的韵脚皆为“i”,第三首每句最后一个字,如“晓”、“老”、“好”等的韵脚皆为“ao”。这种方式花费少量时间,却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韵脚的独特作用,还可以发现“渔家傲”这个词牌的句数字数、上下阕对仗等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独特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从古老的《诗经》走来,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看似短小却精悍的诗篇,以其精致的格律、广泛的内容、深厚的内涵,承载着诗人诉不尽的爱恨情愁,这使得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开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无论是从作者、作品或读者的角度选择议题,都应该注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生命的张力,感悟诗意人生的魅力。
注 释
[1]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94.
[2]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