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8921
何江波 张艳艳

  内容摘要:文章以陕西某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新文科理念、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特点,结合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的建设实践,形成“五维一体”的一流专业建设路径,推进民办高校传统文科的改造升级,提升专业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力,为民办高校传统文科的升级改造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关键词:新文科 民办高校 汉语言文学 一流专业 建设路径

  新文科是与传统文科对比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1]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与技术人文性”,[2]是为了训练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也是高等教育对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积极应对。[3]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基础深厚,教学体系成熟的传统文科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由于以研究性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出现了人才培养理念“重学术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重传承轻创新”,课程体系“重专业轻融通”,教学形态“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目标“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因此,在新文科理念的引导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转变思想,促进传统文科的升级改造和内涵式发展,注重培养适合地区经济社会需要的具备一定跨界能力的复合型、融通型、应用型文科人才。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经过16年的专业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建设成效。自2020年以来,我校以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为引领,对标新文科,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础、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突破旧观念、形成新观念,在实践探索中正确处理传统文科和新文科的关系,做好守正与创新,形成了“五维一体”的专业建设路径。“一体”即坚守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本体,以“强基固本”为根本,培养学生具备“坚实基础的专业能力”。“五维”即在“一体”的基础上生发、拓展的五个新文科建设维度,以“融合”为核心,形成传统文科升级改造的五条路径。第一个融合是强化“思专融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素养”;第二个融合是探索“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界发展的复合能力”;第三个融合是推进“理实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人文情怀的应用能力”;第四个融合是注重“科教融合”,加强科研同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问题意识的创新思维”;第五个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地方的职业素养”。

  一.强基固本,培养学生具备“坚实基础的专业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固然会衍生出更多新的学科交叉点,但是也会导致各学科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从而失去学科的独立性。新文科建设并非要在传统文科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建立在传统文科深厚的积淀之上,并且通过给传统文科“做加法”,用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来进一步拓展传统文科的外延,进而带动传统文科转型升级。[4]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因为专业核心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能够胜任工作、超越其他专业竞争者的关键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势必要坚持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本体,即坚持“守正”,以传统文科教育为建设基础,保留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强基固本,培养学生具备“坚实基础的专业能力”。

  第一,建设一流课程群,发挥金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人才培养是学校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学是学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素。教学虽然是高等教育最微观的方面,却是高等教育最基础的方面,改革只有落实到课程层面,一流专业建设才能落地。本专业现有三门专业基础课被认定为一流课程,分别是《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了以一流课程为示范引领的核心课程群。一流课程群带动其他核心课程,对标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课程建设目标,增加以创新性、研究性和综合性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加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课程资源既包括开发建设校内线上精品课程,也包括引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构建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综合使用问题式、探究式、活动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理论课程吸引力;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的考评方式,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精准化,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要。

  第二,实施贯穿大学四年的“读写核心能力培养质量工程”。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语感培养和坚持不懈的写作实践,因而大量的阅读和一以贯之的写作训练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实施了“读写核心能力培养质量工程”,旨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进行规划,将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并且力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提升核心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该项目本着持续性、系统性、实践性、制度化的原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出数量要求、质量要求、参赛要求、毕业要求等四大要求,明确规定学生要将阅读和写作任务与学科竞赛、双创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提交一本汇编大学四年成果的个人作品集。

  二.强化“思专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素养”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途径,是对“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健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出专业能力,强化“思专融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素养”。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具有独特面目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中国语言文学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使命,可以被视作新文科建设的先行学科。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立德树人的天然优势,挖掘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强化核心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价值性与知识性是每一种学科所固有的二个重要特性,各门课程要挖掘文科教育的价值塑造作用,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找准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如语言类课程要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挖掘语言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发挥母语的凝聚作用,在寻根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学类课程要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精神,为文化创新和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不竭动力;外国文学类课程要溯源人文精神,在文化比较中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厚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关怀;文艺学类课程要发挥审美教育的德育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尤其注重中国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的中国话语的凸显作用,建立中国特色的话语意识和表达方式。总之,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要注意在传授原有知识体系的同时,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达到融盐入水、润物无声的效果,做到知識传授与精神引领的和谐统一。

  第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推动课堂改革,打造有情感、有温度、有吸引力的文科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综合使用问题式、任务式、项目式、讨论式、答辩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应用性学习与体验交流,实现课程的应用型转型,开创文科类课程改革新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各门课程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开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等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思政大练兵”教学竞赛,开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研究,定期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课例研究的教研室活动等;指导学生参加建党百年原创诗歌作品征文活动,出版《理想照耀中国诗歌作品集》和《以诗抗疫诗歌作品集》,在第二课堂中贯彻立德树人。

  三.探索“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界发展的复合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所要解决的人与社会的问题是综合的,这些问题不是传统的单一学科“单打独斗”所能把握和解决的。所以,新文科建设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眼界和综合性的思维,以问题导向和学科整合来应对时代需求。[5]这就要求新文科建设打破旧的学科框架,超越已有学科壁垒,探索“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界发展的复合能力”。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大文科”为理念。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性质本身就具有跨学科性,虽然我们的学术和教育体制将文学列为某一类知识活动的对象,但实际上文学是不受知识类型或专业分界的限定的。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依托学校文科专业群的基础上,对标新文科建设理念,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学校特色,构建了“1-2-3-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出发点(从职业和岗位出发)、二元育人环境(一元为校园育人环境,一元为企业育人环境),三学期循环运行(每学年实行三学期制,即两个长学期,一个短学期),五模块教学结构(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个性发展模块、职业认证模块),形成了以“大文科”为理念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建构“通识类+特色类+交叉类+融合类”的课程体系。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設置遵循大文科理念,形成了通识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方向课程群、地方特色课程群、交叉融合课程群等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尤其是组建了人文、艺术、传媒、经管相结合的交叉融合类课程群,初步打造了新文科教学体系。其中,通识课程群旨在打通文史哲基础,夯实学生的人文之基;地方特色课程群开设有《吕柟与关学》与《地方民俗文化研究》等特色课程,发挥区域文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交叉融合课程群依托我校现有专业资源,组建跨学科专业群,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艺术类和经管类专业相组合,设置创意设计类、大数据分析类、商业策划类等交叉融合、前沿技术课程,以汉语言文学双创项目为抓手,以问题导向和项目驱动落实学科融合,形成跨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总之,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效利用区域文化资源,通过增设地方特色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项目,拓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推进“理实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人文情怀的应用能力”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是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是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6]。推进“理实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具备“人文情怀的应用能力”。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形成“四课堂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产学研教学中心,现已建成由由第一课堂理论课课内实践、独立设课实践,第二课堂校内社团活动,第三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第四课堂产教融合实践所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践包括专业综合实践课群(篆体印章制作、语言规范化调研、诗歌配乐朗诵视频制作、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改编与表演、朗读技巧训练与语言杂志制作、古风书签制作与名著影视剧配音、中国现代经典话剧改编与表演、西方经典名著配音与表演),写作类实践课群(创意写作、文献资料检索与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职业方向实践课群(语文教学法演练、秘书礼仪实训);第二课堂实践包括社团活动(实践社团活动如以原创文学为主的宗唐文社,以话剧改编与表演为主的虹语轩口才社,以古典乐舞和传统礼仪实践为主的大艺团;学术社团活动如以关学人物吕柟研究为主的关学工作室,以民俗文化研究为主的泾野书院,以女大学生成才及女性文学研究为主的女子书院);第三课堂校外社会实践包括三下乡活动、假期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认知等;第四课堂产教融合实践包括双创项目、学科竞赛、企业实习、专业实习等。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以专创融合、专业融合和产教融合三个重要融合为核心内容,其中,专创融与专业融合从内部进行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从外部进行协同育人,这样就建立了内外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第二,采取“竞赛促进+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参加的学科竞赛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筛选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比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各个年级掌握知识和专业课开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大一至大三三个学年中,每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各安排至少三门学科竞赛,引导学生每学期任选一门竞赛参加。并将学科竞赛与第一课堂的实训课程结合起来,调整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竞赛纳入实践课程的考核中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推动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还以专业特色项目、双创项目和高校科研项目三项带动双创教育,形成了课题制实践模式。[7]

  五.注重“科教融合”,培养学生具备“问题意识的创新思维”

  前沿性不仅是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可以因学校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则是不可缺失的,而要达到这三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强化对相关前沿性知识和技术的把握,坚持课堂教学的前沿性。[8]注重“科教融合”,加强科研同教学的结合,培养具备“问题意识的创新思维”。

  第一,建立现代书院,组建师生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对于科研基础薄弱、学术氛围不浓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科研开展难度较大,任重而道远。为了促进师生关注学术前沿,我校建立了科研运行主体——吕柟研究院、泾野书院、杏坛女子书院,以三大研究院推动我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导师制,以制度鼓励并支持教师投身科研及学生参与科研,形成由师生组成的科研—教学—学习一体化的探究式学习共同体,构建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探索式学习的共同促进,既有利于教师的创新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虚拟教研室,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基于新文科对前沿需求的强调,组建虚拟教研室,形成跨校、交叉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校际合作共享。该共同体将以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作为目标,是一个以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为主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虚拟组织。虚拟教研室以问题为中心,针对教学问题和学术问题展开交流与研討活动,探讨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关注学科前沿和教学前沿,创设合作项目和研究课题,实现不同学校、交叉学科教师的互促成长,提升民办高校文科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提供师资支持。

  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地方的职业素养”

  产教融合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也是高校和企业通过教学和生产两个环节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9]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地方的职业素养”,以此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达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第一,利用现有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本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和生产的功能,依托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和“产业学院”,建设了校内与校外相互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已建设的校内实践平台有泾野书院、杏坛女子书院、关学工作室、书法工作室、烙画工作室、剪纸工作室、影视剪辑工作室、大学生影视创客孵化中心、VR内容创作制作工程中心等;近三年还签署了融媒体中心、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等校外协同育人基地,学生人数与基地比26:1。我专业还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内融”的方式,聘请行业导师参与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选派自有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融合学校现有师资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进行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水平。

  第二,建设“新文科实验室”,推进跨学科研究。目前,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有汉语言文学实训室和新媒体综合实训室。汉语言文学实训室通过开展各种文学实践活动及课程,例如关学文化研究、关学论坛、话剧或文言文经典片段排演、经典作品诵读、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训、会议组织与管理、礼仪培训等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新媒体综合实训室为学生进行文学剧本、短视频和新媒体素材的拍摄与制作以及直播、新闻采编等提供了条件,主要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能力。在这两个实训室的基础上,学校还将建设“新文科实验室”,通过与校内外其他学科实验室的合作,“充分发挥文科实验室作为学科交叉的孵化载体作用及人文社科前沿问题的研究站作用”,[10]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跨界发展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产业创新。

  综上,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要对标新文科,注重观念重构、方法创新、模式再造、平台垒筑,打破传统文科固有思维,以“重基础、重人文、重原典”的“强基固本”理念为核心,以“重融通、重创新、重应用”的“融合创新”理念为重点,在专业升级改造中尤其注重“价值塑造与引领”“文化继承与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平台协同与共享”,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顺应时代趋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升级,形成兼具地方特色和国际视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引领未来人文技术的专业特色,培养“以人文关怀为旨归,以文化传承为已任,以守正创新为根本”的新时代人文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果.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32-36.

  [2]魏琛.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39-50.

  [3][7]何江波,崔延琳.汉语言文学双创人才的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2022,(08):100-103.

  [4][10]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黄铭,何宛怿.在新文科建设中强化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21,(07):56-58.

  [6]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8]侯长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前沿性[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02):17-22.

  [9]王凤领.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25.

  (作者单位:西安工商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