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8488
康子金

  内容摘要:花木兰作为中国“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不同解读。本文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为例,以文化差异角度、语言因素及心理因素角度来分析电影带来的跨文化传播障碍现象,并解释跨文化传播障碍的产生原因,最终得出相应的跨文化传播障碍应对策略。旨在引导文艺工作者及跨文化传播者培养正确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将真正的中国好故事,传向青年、传向世界。

  关键词:《花木兰》 跨文化传播 迪士尼电影

  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活动,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广泛传播,渐渐激起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为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性特征。本文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为例,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对电影案例中产生的各类跨文化传播障碍进行分类研究。更好地引导相关领域工作者培养跨文化传播意识,将理论知识融合到现实中去,消除跨文化传播障碍,更好地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服务。

  一.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概况

  花木兰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英雄形象,最早于南北朝的叙事诗《木兰辞》中出现,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2020年9月,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登陆中国荧幕,在选角上以刘亦菲、巩俐、甄子丹等中国面孔为主,以花木兰的英雄人物故事为蓝图,在影片中大量呈现中国元素,并辅以精美的視觉效果,电影取景地更是从中国拍到了远在大洋洲的新西兰。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陈国明(2009年)曾指出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之一就是差异性。[1]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对于跨文化文本的处理,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充分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并以民族性为根本基础,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了多项创新。但华特·迪士尼公司的一系列改编,也导致了中国观众与海外观众对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产生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倾向:在海外广受好评,但在中国观众心中的期待值相差甚远,口碑与评分均“滑铁卢”。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跨文化传播案例,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者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热烈探讨。

  二.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的跨文化传播障碍

  (一)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传播障碍:

  1.价值观念的不同

  导致国内国外对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产生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倾向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不同。中外价值文化观念的截然不同,也就必然导致了电影在主题传达上的不同。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选取的主角形象虽来自于中国,却在再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遵从中国的传统理念——集体主义。反而,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主题表达更多地彰显的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个人主义。毋庸置疑的是,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源于对父亲的爱与对家庭的责任感。但华特·迪士尼公司方面的再创作对木兰替父从军还有一个更深刻且特别的诠释,也就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参军的实质内核由“尽忠尽孝”转向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这一点与我们中国人对花木兰的固有理解不太一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其次为家族,最后才是个人。迪士尼在电影情节中着重刻画了花木兰单骑救驾的个人风采,并没有突出团体作战的重要性。电影的结局以花木兰留在朝廷内成为了辅佐皇帝的重臣,并得到了民众的敬仰与爱戴,她的个人价值也在故事的尾声中得到了最大的鼓舞与肯定。而在《木兰辞》的原作中,花木兰婉言谢绝了一切名利,放弃了在朝廷做官的机会,回到家中卸掉铠甲,又变回了那个贤德的女子。在迪士尼再创造下的花木兰,更加借助花木兰的中国面孔和文化外壳凸显“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也逐渐淡化了花木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巾帼英雄”所具有的忠孝节义。无论是决定离家替父从军还是战场中的搏杀,花木兰虽保家卫国,只身涉险营救皇帝,但是剧情的主线依然是围绕着花木兰的自我觉醒和命运抗争而展开的。

  2.“巫”文化内涵的不同

  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由“中国面孔”巩俐饰演的反派女巫仙娘,身穿黑衣,头戴鹰式装饰物,能够用巫术迷惑他人,化身为多种形象。这一反派人物悲剧命运的设定,体现了女巫身份不被封建制度下世人所认可的观点。

  此处产生的跨文化传播障碍问题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电影中的角色设定更多来自于西方的“女巫(witch)”文化。这一文化起源于希腊神话,随着1484年《女巫之锤》一书的出版,使得欧洲发起了大规模的“女巫审判”。14世纪的黑死病肆虐了整个欧洲,使当时欧洲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教会势力认为只有上帝才能拯救全人类,而女巫的存在动摇了宗教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会将女巫们妖魔化,使人们认为造成这一切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女巫。

  但在中国的史料记载中,“巫”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后成为一种官职。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巫祝”角色作为沟通人与鬼神的媒介,会通过特定的宗教仪式来向统治者及人民传达神明的意志。这一角色的设定,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特征,也充分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神明的信仰和敬畏。在后代的发展演变中,“巫”文化逐渐融入中国的儒释道思想理念中,成为了维护封建帝王统治的工具,帮助历朝历代巩固封建制度,“巫”文化也作为独特的哲学文化,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之上。但巫祝本身是不具有超能力的。

  在迪士尼影片《花木兰》中出现的角色女巫仙娘,是西方传统视角下的女巫形象,与中国礼乐制度下的巫女形象相悖,迪士尼把西方文化形象嫁接到与之不符的文化情境中,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导致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无法得到广大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

  (二)由语言因素造成的跨文化传播障碍

  “气”内涵的不同。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迪士尼在再创造过程中,为花木兰附上了与生俱来的“气”的能力设定。此处跨文化传播问题是由语言因素引起的跨文化传播障碍现象。影片中对于“气”的翻译,是音译“chi”加解释,并未赋予它更深刻的含义,而是一种模糊不清概念,影片的解释中将“气”描述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流转于天地万物中的能量。“气”作为中文中的常见词汇,电影设定的附加概念也使得中国观众感到云里雾里。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对于“气(chi)”的解释是气为宇宙的本源、宇宙运动的本质、个物的根本。强调物的形、体、质的内在整体性和外在统一性。[2]生命是作为一个统一体,包括形与心达到和谐的统一。

  古往今来,人们对身心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理论。西方唯物主义是从“身” 和“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的,唯心主义则强调人是因为“心”而存在的,更注重“心”对人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花木兰》这部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气”是“真”的体现,与“真”相对应。在电影中,花木兰需要向他人将自己的真实身 份坦诚布公,才能完全地释放她体内的“气(chi)”。迪士尼为花木兰附加的能力“气(chi)”更为虚幻,而非来源于心灵。在迪士尼公司的再创作下下,花木兰与生俱来的“气(chi)”是与她的本体剥离开来的,同时也与中国古代中的传统哲学思想相背而行。

  国内外观众在观看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过程中,对“气(chi)”这一设定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中国观众因熟知古代传统文化思想,而对影片中特殊的能力设定感到匪夷所思;而国外观众由于普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下,能够很好地理解“气(chi)”与“真”的关系,从而也就导致了国内国外舆论对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产生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倾向。

  (三)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跨文化传播障碍

  1.“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

  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在场景布置和情节设定上使用了建筑、服饰等物质文化符号,并为它们冠上了“中国符号”。电影中,中国男性留着“八字胡须”的形象设定,符合西方视角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在西方电影中时常出现。“八字胡须”形象的来源于英国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的刻画,他在作品中将清朝的乾隆皇帝描绘为肥胖臃肿、丑态百出的拙态,配以宝塔帽、八字胡须、长烟管等符号,而在史料的佐证下,这与中国清代帝王的真实形象大相径庭。

  此处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并不是由语言障碍所引起的,心理因素中的刻板印象是最主要的原因。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忽视个体的差异及事物的发展变化。[1]符号是文化表象的表征之一,各个国家、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特性。然而这些符号是在西方人的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出的刻板印象,东方形象西方主流媒介中静止定格,忽视了文化的动态性,从而形成了固态的思维定式。将“中国元素”符号在电影中进行无序地堆砌,也就造成了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与历史史实相悖的符号错位。

  2.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

  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我们能发现到民族中心主义现象的普遍存在,且具有无意识性。民族中心主义的形成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都会强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其周边国家的影响。而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会强调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和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强大。[1]美国人常会使用“美国是一个大熔炉”的隐喻善于利用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将其包裹上一层高科技外衣,然后由专业团队操作,再创造出一系列蕴含自身文化特点的新作、新形象,以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美国为达到保证其强大文化影响力的目的,常常会在多种领域采取不同的对内标准和对外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双重性”[3]。

  美國对国内的文化娱乐产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保护其中代表文化品质的“精英文化”,其次,在对国内还贯彻施行一定的文化多元性政策。美国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来自于本国的多元化属性,且在国内积极倡导并发展文化多样性,这也是美国倡导自由民主的象征。但美国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则是截然相反的,他们会无视其他国家的文化利益和民族利益,提倡文化自由和开放政策,迫使许多国家只能默默地接受美国的文化扩张意图。对于那些与之相反的亚文化,美国并不主张施行多元化和自由化的政策,而是严格加以控制它们,甚至会以“普世文化”的名义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行使其文化霸权政策。

  三.跨文化传播障碍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文化自信、发展移情能力的策略

  通过上文对电影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前提是需要我们对外来文化报以尊重的态度,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文化价值观念作为文化差异中较为重要的一点,这更需要我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进一步的理解与适应。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互相尊重双方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在尊重的基础上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不同,对两种文化间的差异部分进行着重关注,提高文化的敏感度及适应力,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还要适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为达到沟通效果的必要条件。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努力体会对方的思想及感情,才能够适当地规避因跨文化传播而产生的误会与偏差。

  实现文化移情的前提是我们应该要着重关注自己的文化。努力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在“知己”的基础上,将共性与差异性并存。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放,并积极学习世界上诸多文明的成功经验,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摩擦中,以“中国的故事、国际的表达”,去生动诠释现当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充分展示当代中国的进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海外,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二)“中国故事,全球表达”模式的策略

  在21世纪,电影作为特殊的文化产业对于全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调发展下,中国在近几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优化合作模式,以期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来更好地打开全球市场。

  在全球文化工业背景下,“合拍片”模式日益流行。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好莱坞模式不同,“外国著名导演+中国本土故事”形式的法国模式,认为文化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该模式是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文化合作生产,将合拍片的核心价值真正落实到电影艺术的合作生产中。[4]

  近几年,中国有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带着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有效避免中国元素肤浅地流于表面,更要深层挖掘,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内涵。我们需要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需要让更多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跨文化传播中来,打得交道越多,在西方眼中的腐朽的刻板印象也会因此瓦解。

  其次,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加地了解中国,重要的不单单是我们想讲怎样的中国故事,也需要了解国际社会想要知道中国故事的哪些方面。“讲”与“听”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最后,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我们对于他国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包容并蓄,要立足于文化的共通点,选择能被各种文化受众共享的故事,为中国的优秀文艺作品走向海外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5-14.

  [3]魏海香.论美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模式及其特点[J].新闻传播,2019(04):4-5.

  [4]王婷,刘乾阳.电影返销:全球文化工业与中国电影“走出去”——由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兰》引发的思考[J].电影文学,2021(05):102-108.

  [5]孟喜华.显现 选择 融合——木兰传说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J].对外传播,2020(07):76-78.

  [6]余朵朵.跨文化语境下的影视话语构建策略——基于《花木兰》话语分析[J].东南传播,2021(01):91-94.

  [7]杜晓杰,张靖池.真人版《花木兰》与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J].电影文学,2021(05):114-117.

  [8]谢久祎.误读与正读——《花木兰》与《功夫熊猫》中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比较与启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39-44.

  [9]王晨,季丽莉.他者视角下的花木兰文化异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2):40-41.

  [10]付本静.浅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措施[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06):80-84.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