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编排及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7288
周婕

  内容摘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任务群贯穿统编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的教材,既安排了专题单元的学习,又在其他单元中渗透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通过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增长语言积累与梳理的经验、能在探究中掌握语法规律、能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由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材专题单元较少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缺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仍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体系的学习、设计专题落实相关教学任务以及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语言积累 梳理与探究” 学习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群,强调让学生在进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中,去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并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1]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共五册,包括必修两册和选择性必修三册,其教材单元组织形式分为两类,一种是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另一种是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阅读与写作单元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并进行读写结合,“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便渗透在阅读与写作当中;语文实践活动单元不安排课文的学习,而是开展语文专题活动,其中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两个单元。

  一.教科书的编排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的教材均有安排相关单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别在必修上册与选择性必修上册设计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在必修上册的学习活动为“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在必修下册的学习活动为“逻辑的力量”。除了两个专题单元的安排,其他语文实践活动类单元以及阅读与写作单元也贯串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

  1.专题单元的编排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专题单元是建立在学习了本册其他单元语言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专题学习。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安排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八单元,单元内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学习活动,二是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共有三个,它们分别在开头对学习内容做出了简单的提示,并布置了三个任务。第一个学习活动“丰富词语积累”的目的是要丰富学生的词语库,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熟语和新词语。第二个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到古今汉语的差别与联系。第三个学习活动“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把握词语的用法,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三个活动的安排是层层递进的,从积累到梳理与探究再到运用,每个活动都含有这三个方面,但各有侧重。学习资源选取了三组文章,都是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等语言大家的文章。学习资源这个部分的文章不能被当作课文来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去阅读,课下做好笔记,在上课时教师再进行解答。学习资源应与学习活动的开展联系起来,比如说在开展“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的学习活动时,可以将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知识,梳理词义演变的类型。

  “逻辑的力量”安排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内共有三个学习活动,分别是“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布置了两个逻辑任务,目的是让学生甄别信息与辨析逻辑错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布置了一个推理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布置了三个论证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三个活动分别侧重学习逻辑、推理和论证。本单元涉及到许多的阅读材料,基本都是选取之前已经学过的作品,这些作品不能当作阅读训练的材料,而是发展逻辑思维的材料。在学习中,应该去淡化系统知识的学习,要更加注重梳理、探究和运用。

  2.其他语文实践活动类单元的编排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语文实践活动类单元共六个,除了两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还有两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单元,以及“当代文化参与”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各一个单元。学生在进行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任务群学习的同时,“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也得到了落实。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安排在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家乡文化生活”,其中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学习活动“记住家乡的人和物”要学生组织访谈,撰写“志”。在其活动提示的第四点提到:“志”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叙述和说明,“志”的语言表達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后两个活动分别是“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以及给家乡文化生活写建议书,都体现了对语言的运用。这三个学习活动以访谈、调查、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访谈、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借助语言来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再把别人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最后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任务群中,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的阅读重点不同,二者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但是都需要学生落实探究书语言的任务。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中,其活动要求学生依据不同媒介语言表达的特点,去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开展表达与交流,这些都渗透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

  3.阅读与写作单元的编排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单元除去六个语文实践活动类单元,其余都是阅读与写作单元。阅读与写作单元都安排了课文的学习以及写作的任务,单元内有三个板块体现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分别是单元导语、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研习)任务等。

  单元导读安排在单元最前面,一般有三段,介绍本单元的主题、选文情况以及学习目标等等。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就提到要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单元导读体现“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内容一般都在其第三段话,主要都是学生需要达成的目标和要求。

  学习提示安排在每篇课文的最后,主要用来指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提供给学生本文的重难点以及阅读方法和学习路径。比如在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要求学生对语气助词进行归纳梳理。

  单元学习任务在必修教材中叫做单元学习任务,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叫单元研习任务,其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每单元设置三到四个单元任务。比如在选择性上册第一单元中要求学生体会演讲词的词语和句式表达效果。

  二.“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整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其具体要达到三个层级的目标: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其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所以,通过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增长语言积累与梳理的经验、能在探究中掌握语法规律、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1.增长语言积累与梳理的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再通过梳理能加深对语言材料的认识,或通过随文学习的形式积累,或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梳理探究。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的文言现象:实词与虚词的不同用法、特殊句式等等。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些文言现象的知识点安排在了不同单元的学习提示和学习任务中,这就需要教师整合相似知识点,系统地、有秩序地安排“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落实学习任务。比如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并非必须要集中在一个学期上完,而是可以分散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对古今词义以及一词多义现象的梳理,因为要集中呈现较多的例句,尽可能将所学文言文中的例子都举出来,必要时还可以增加课外篇目,所以这需要建立在学生已经有一定文言文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如此才能够举出较为典型的例子。

  2.在探究中掌握语法规律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学生体会汉语结构特点与虚词的作用,进一步能够领悟到汉语语法规律。但在之前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的背景下,我们不追求系统语法知识的学习。该任务群也并不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要求学生在日常语言运用中或者在读文学作品中,去发现、探究语法规律。比如在做病句的修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分工,从自身使用、网络报刊、大街小巷的广告宣传中,去寻找病句。积累一定量病句之后,再让学生自主梳理病句类型,找到病句“生病”的原因,最后教师再适时进行讲解。教师需注意的是,在病句教学中不追求系统语法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律,在生活中正确学语文、用语文。如此一来,学生会意识到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其实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并结合他们日常的表达情况,同时思考、分析相关的问题,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及掌握语言运用规律,逐渐从语感上升到语理。

  3.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不是给学生去灌输语言学的知识,而是从言语作品中去积累、梳理与探究,将语感和语理结合起来,形成个人言语体系,最后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与沟通。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应当在语文实践当中,学习语言运用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中,学生在访谈和调研中都会用到口语和书面语,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不同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口语与书面语属于不同的语体,适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学生可以利用访谈人物的录音和撰写调查报告的书面语进行比较,或者将录音与根据录音写成的文稿进行比较,进而体会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的区别。最后总结口语与书面语在词汇运用上与语序变换上的细微差异,从而在语文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还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明确任务群的相关概念。教材中所涉及到“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专题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去开发、设计一系列专题,真正落实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仍需要教师合力并通过多方面的支持来开发教学资源。

  1.明确概念,加强理论学习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概念,要清楚学习任务群到底是什么,温儒敏指出:“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不只是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实际上,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在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三者中都有体现,其不仅仅只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在课程层面设置了六条学习目标与内容,从宏观上说明了学生需掌握的语言知识;在教材层面表现为一种组元方式,以专题单元形式或融入其他单元的形式编排在教材中;在教学层面表现为实践活动,通常与单元教学相关,以任务来驱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可以看到,这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取向,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理论依据。这就需要教师学习“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其基本概念。作为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理解“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依托课标,参考教材,将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落到实处。

  2.设计专题,落实学习任务

  语言学习是基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显然五册教材中的两个专题是不够的。“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需要从一篇篇的言语作品去进行积累、梳理与探究,但这样积累的材料仍是碎片式的、零散的。所以,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去设计“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专题单元,以此让学生通过系统地梳理,将零散的材料统整起来,逐渐建立成网状的知识系统。当然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教师开展专题教学,不仅仅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关注语言的意识,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探究语言规律。比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师说》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而”字的用法,“而”是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转折等等多种语义关系。《劝学》《师说》这两篇文章许多句子都用到了“而”,因此可以设计一个小专题,让学生找到相关例句,归纳两篇课文中“而”的用法。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学过的“而”逐一列出,尽可能将教材中的所有用法罗列出来,再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而”字用法的思维导图或者表格。

  3.加强合作,注重资源的开发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资源大多都是教师个人化的经验或者是专家的政策性阐释,难以构建起整个高中阶段“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所以仍需要继续开发教学资源,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依靠个人的力量开发出一系列的资源,这就需要广大专家和教师共同发力,共同合作,多多开发“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资源。现阶段主要缺乏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体学习的安排,虽然两个专题教学资源的内容稍多,但也是远远不够的。有教师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与“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相连,形成对应关系,进而拆分了七个学习主题,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内容指导有序教学,并说明了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具体的学时和内容。[3]这是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整体学习的安排,虽然没有相应的一系列教学案例的呈现,但也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教师在参考这些教学资源时,也要考虑到本班同学的水平与能力,开发出符合学情且富有个人创造性的教学资源。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不仅需要专题学习,更要穿插在其他任务群和日常學习中,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在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建立起联系,将知识结构化,并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温儒敏.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J].语文学习,2022,No.529(05):4-10.

  [3]王丹霞,朱俊阳.“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课标设计详解[J].语文建设,2019(17):4-8.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